基础融合特色,彰显课程管理价值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411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创建家门口的优质幼儿园为目标,传承“快乐探索,旨趣生活”的课程理念,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幼儿园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发挥园长课程领导力,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执行力,成长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幼儿园的课程管理与组织实施,体现了一所二级幼儿园的发展轨迹与阶段性成果。
  强基础,固根本
  幼儿园课程理念倡导活动过程自主化、活动情景真实化。探索利用幼儿园及周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充分挖掘田野的教育价值、构建主题背景下的田野科学活动。立足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民俗妙会桌游”活动,将中国四大发明以及民俗智力游戏的起源和发展与现代的智力、科探类桌面游戏相融合。
  生活养成,自我服务。从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满足幼儿被关注的需要,体验生活乐趣的需要。日常指导包括:做力所能及的事、文明的行为举止、保护自己、适应集体。我们创设了图文并茂的图示,中大班幼儿在教师引导下,使用小标签、小记号等记录自己关注的话题、发现的问题。通过“国旗下讲话”活动、节气教育以及传统节日教育,用儿歌、情景表演、颁奖表彰、自我评价等方式,促进幼儿独立自主、主动遵守与主动获得等生活习惯与能力。
  运动健身,内外兼顾。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运动1小时,开展“雾霾天气下运动活动应对策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室内运动活动方案。园长走进每个教室、运动场地,通过直接观摩、反馈和指导的方式,帮助教师动态调整,不断完善运动活动材料、环境创设和观察指导。结合楼道已有环境,为体弱幼儿创设专用的运动室,每次运动活动由保健教师专人进行运动护理,让体弱幼儿的运动锻炼真正落到实处。
  自主游戏,满足需要。以角色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沙水游戏等为主要内容,创设游戏空间和时间,把握游戏自主自发的特点与发展价值,用材料和玩具、伙伴关系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针对教师游戏观察与指导的弱势,开展以“游戏环境创设与调整”为专题的校本培训。请同年龄段的空班教师以交叉的方式进班,带着“竖起耳朵、睁大眼睛、闭上嘴巴”的目标,不随意介入和打扰幼儿游戏,观察教师的游戏行为。游戏环节结束后,以找茬的方式与组织活动的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学习探索,关注实践。围绕真实生活和孩子眼中的世界,收罗相关活动资源,整合家长的支持力量,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尊重平等的师幼互动,引发幼儿自主自发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欲望。幼儿的学习渗透在一日活动中,我们每月结合基础课程中的学习主题,组织幼儿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参观、访问、谈话活动中自信且主动地表现自己。
  寻突破,扬特色
  让环境“说话”。我园对园所现有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先后为幼儿创建了“百草乐园”“娃娃自留地”“恐龙探索园”,调整规划了幼儿户外游戏以及科学探索游戏的区域,创设了三条主题特色长廊。
  “百草乐园”与“娃娃自留地”是教育活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自然的缩影。幼儿们在种植、喂养、采摘等体验活动中,观察动植物、照顾动植物,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兴趣以及探究问题、观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萌发了爱护动植物、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打造3D恐龙互动体验馆,是将上海市学前幼儿基础课程以活动室的方式进行课程实施的一次大胆尝试。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恐龙”载体,隐含了“不同的家园、千奇百怪、学来的本领、我和动物是朋友”的学习目标。通过体验迁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不同特点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产生进一步探索动物生活习性的愿望;对动物的奇特现象和特殊本领感到好奇;了解人类可以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并进行发明创造。
  基础和特色相融合,彰显课程价值。以“舌尖上的美味”“手指尖的乐趣”“生活中的奥妙”为主题,通过“吃、玩、做”活动为载体,以多种形式带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自然物的不同种类和各种形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活动方案的架构尝试了“SSL+”模式。“SSL”是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是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社会、科学、语言”三大领域的英文首字母,指在观察评价的三大领域基础上,根据活动特质,教师有目的地整合“健康或者艺术”领域。
  为了推进科学启蒙教育、丰富科技活动内容,围绕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我们创设科学特色活动——“童心撞地球,科技启未来”科技节。幼儿和家长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成功和愉快,感受科学的有趣和神奇,在主动探索、发现和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求发展,展未来
  撰写幼儿学习故事,培养教师“观察兴趣”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但是,由于农村教师师资水平不高、资源少,大都只停留于“教书匠”层面,因此,探索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更适合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我园收集园内教师的教育研究资料,分析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性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撰写幼儿学习故事,促进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教师们捕捉幼儿每日活动和学习中的一个个惊喜时分、成功时刻,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幼儿“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的形象,解读他们的所思所想。教师们非常乐意将自己观察到的孩子的惊喜时刻记录下来,改变了以往对案头撰写、教学研究的抵触心理。
  启动课程评价,撬动教师“反思关键”点。为了验证课程开展的有效性,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四大领域目标,结合各年龄段中某一主题制定当年的发展评价表。采用进班调研全园幼儿参与的方式来了解幼儿学习素养(语言、社会、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现状。评价后,由班主任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调研报告,课程小组将探寻影响幼儿各个领域学习素养的成因,寻找对策,为下一学期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幼儿园课程提出合理建议。
  觀察热情余温未降,教师的分析、评价能力已悄然发生改变。茶余饭后,常常能听到教师三五成群讨论着今天的新发现,说着说着争议出现了: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观察者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会不同?如何结束这场争议?教师们主动学习,翻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行为与《指南》中年龄段、学习领域、培养目标进行联系与匹配,尝试在工具书的指导下开展评价。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有效促进了教师课程执行及反思能力的提升。
  聚焦现场关注常态,把握“调整有效”点。基于前期教师们积累的观察、反思、调整的已有经验和能力,幼儿园及时推进系统化教学设计专项研究。围绕布鲁姆金字塔教学理念对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制订与把握”“内容的选择”“环节设计”等内容进行理论学习,同时通过具体的课例,关注实践前后的反思,提升教师实践调整能力。园本教研全面统筹架构层级教研,提高研究质量,引导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经验的梳理。
  (作者单位:上海市金山区松隐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报的准确性、实时性,提出将模拟退火算法与粒子群BP神经网络相结合应用于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分别分析了3种方法的原理和计算过程,阐述了新方法的计算步骤,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法拟合和预报效果更好。
有一次,笔者遇到一位青年教师向我诉苦。他讲自己平日里如何认真备课、上课,如何抓紧每一分钟时间给学生们传授知识,滔滔不绝、一气呵成,凭着“高超”的授课技艺让全班鸦雀无声。但自我感觉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了一些逆反情绪,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个人认为,这位教师的问题可能就出在自己的优越感太强,个人表现欲太强,课堂安排太紧凑,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空间。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
针对当前湖北省土地规划勘测院档案管理与办公系统中一体化应用需求,运用GIS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阐述构建档案管理与办公信息系统建设目标、系统总体框架、主要功能以及特色等,使得该系统能够在实现院档案管理和办公系统应用中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钙离子(Ca2+)、D-二聚体(D-D)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10例
基于国产GIS平台EV-Globe,利用Google Earth、Bing Maps、天地图、百度地图等二三维地图平台,封装集成了基于多平台的电力选线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不同地图服务之间的信息互通,利用各自优势,跨越多种地图平台进行输电线路设计;并利用优势平台进行结果校验,得到最佳设计路线,完成专题数据的生成展示与输出,实现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学校的一切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似乎一夜之间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教育”,我们正在朝着“教育+互联网”不懈努力。对于教育而言,学生的生命教育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健康成长远比学会一些机械性的知识更重要,面对疫情教师陪伴学生会从现实中学习、从现实中思考,砥砺意志品质,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涵养家国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