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l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病毒病。近几年由于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升高,尤其是耕作制度的改变,对传播该病毒的媒介昆虫灰飞虱的越冬与繁殖极为有利,麦田灰飞虱的越冬基数逐年增加,使得原本不受水稻条纹病毒侵染危害的小麦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条纹叶枯病。
  
  一、症状特点
  
  小麦条纹叶枯病一般从孕穗末期到抽穗扬花期开始出现症状,以抽穗扬花期症状最为明显。
  1.穗部症状:穗部症状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病株抽穗后穗部呈淡黄色,比生长正常的麦穗颜色明显偏淡;病穗不能正常扬花结实,或仅有一小部分小穗能扬花;大多数病穗麦芒扭曲,严重的穗部畸形;发病穗比正常穗偏小。部分病株的穗下节间出现S形弯曲。病穗的长度较正常穗小。
  2.株高:发病麦株变矮,节间缩短,比正常麦株矮10~20厘米,平均矮15厘米左右。
  3.叶色:病叶沿叶脉方向出现黄白色与绿色相间的条纹状病斑,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叶片症状十分相似,严重的、发病早的病株剑叶及倒二、三叶都出现这种症状,有的病叶病斑不纵贯全叶,倒二、三叶正常,有的病株剑叶和倒二、三叶仍表现正常,仅病穗表现为黄白色。
  4.侵染传毒规律:病株表现为“全株侵染”和“非全株侵染”两种症状。全株侵染症状表现为主茎以及全部的分蘖穗均出现症状,这种症状占田间发病植株的比例较大,一般达到90%以上。非全株侵染病株有时仅在主茎穗出现症状,而同株其他分蘖穗不发病;或者是某一个分蘖出现发病症状,而主茎以及其他分蘖的叶片、抽穗、扬花以及灌浆结实等却表现正常,其原因可能是被传毒的时间较短,只在被直接传毒的主茎或分蘖上发病,而同株的其他茎蘖体内的病毒数量(浓度)较低,未达到发病的临界值。
  5.病株产量性状:发病株病穗有部分小穗能灌浆结实,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下降。其中每穗粒数平均为17.2粒,为正常植株的50%;千粒重下降3~5克,降低了11.5%。罹病植株产量下降超过50%。发病早的植株不能正常抽穗,并逐渐死亡。
  
  二、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解决病毒病发生危害的根本方法,具有省工、节本、易为农民接受和掌握等优点。
  ②改变播种方法。小麦播种的主要方法由稻套麦全部改为旋耕灭茬条(撒)播,能够将稻桩耙倒耙碎,从而破坏灰飞虱的越冬场所,恶化其越冬环境,压低冬后残虫基数,从而达到减少传毒虫量、减轻田间发病率的目的。
  ③清洁田园。水稻收获后,及时清除田边、道路、沟渠中的杂草,使灰飞虱没有良好的越冬藏身场所,也能达到压低虫量的目的。
  2.化学防治:
  秋播结束后及时对稻桩灰飞虱以及春后结合其他病虫害进行2~3次防治。
  ①药剂选择。667平方米(1亩)用40%敌敌畏200毫升 10%吡虫啉40克,或40%丙溴磷80毫升 25%扑虱灵50克,以上配方均兑水30公斤喷雾或兑水10公斤喷雾。
  ②注意事项。尽量不要使用与水稻防治灰飞虱相同的药剂配方,应注意药剂的更换。(江苏省灌南县植保站 周伟民 孙宪雪 邮编:222500)
其他文献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里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了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新的机遇。   三年后,齐瓦勃来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属下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下定了决心,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其他工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太低而怠工时,齐瓦勃却在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都在闲聊,唯独齐瓦
扭伤后,在24小时内,皮下软组织周围的小血管会发生破裂,这时如果外用红花油等活血化淤的药物涂抹揉搓,则会加重局部的血液渗出,从而使肿胀加重。  正确的做法是:在伤后的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应先减少关节活动,同时用冰块或冷毛巾进行冷敷,也可用外用药以消肿止痛,减轻炎症,此时切勿按摩、热敷。等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仍有肿胀、淤血时,可用热毛巾或热醋放于伤部热敷,还可在伤部进行轻柔的局部按摩。如果肿胀、
从时机上看,普遍认为人生有三个转换职业的最佳时期,即所谓“转职适龄期”,如果想要转职就应该尽量选择在这三个时期内。  第一时期:25~30岁这个时期正是“自我独立、精力充沛、年轻有为”的阶段,无论哪家公司都需要这样的人才。这个时期可以大胆地到那些没有接触过的行业里去试试。  第二时期:35岁前后这个时期可以从事管理职位,但是只能在经验许可的行业内转职。  第三时期:40~50岁,其中又分为45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