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整个教育工作体系的基础性工作,2021年的特殊性,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教育队伍的管理难、内容方法陈旧落后等问题。因此,强化思想引领,完善教育管理制度、环境、队伍建设问题尤为重要,旨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性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高校中开展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如今的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发展了72年之久。1978年的改革开放,1983年的政工专业论坛会,将学科名称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二年的1984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意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提供了完善的学科体系,界定了标准的学科性质,加强了科学的学科研究,保证了学科的队伍建设,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形成,带动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2005年的《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1]这一意见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独特意义。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里明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2021年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发展也尤为重要,不仅为我们提供学术意义,更为以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实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科建设的简单理解,而是一个国家长期培养人才的体制要求,为国育人,为党育才,而在新时代下构建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即使对人才的保证,也是对国家的保障。“既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又是堅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政治保证;既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有利于全面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既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个人的需要,发展进程刻不容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的复杂限制管理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具体说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重要使命和担当,怎样培养一个人,即需要内驱动力的催进,也需要外部环境的熏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内因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处在网络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发展,他们思维活跃,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处在思考问题,自我肯定的阶段,但是缺乏对思潮的判断甄别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更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三观指导,不同的言论主体对学生会产生多样性影响,改变一个人的发展过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生内部的能动性,会极大的限制管理方法。
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人工智能的精进、大数据的交流、区块链、互联网等,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开始改变和提高认知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着政治化和科学化的双重特点,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有意影响,逐渐地渗透影响价值观地正确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中国立场和中国现状提出的,还是全社会提倡的一种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3]
(二)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人员复杂性限制队伍的管理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工作,更是每一位教师日常学习工作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提倡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现在提倡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由此得知,高校思政课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推进。那么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正确进行队伍建设是极具困难的。从事高校思政课的教师,既包括辅导员和党、团支书等,还包括一些从事教学管理等的一些科研人员,承担着“两头挑”的重任,担子过重、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很难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管理工作,从纵向角度和横向角度两个维度来看,存在着碎片化、模糊化的问题,从纵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各学院、各部门以及学校整体,从横向来看,每个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分为不同的部门,执掌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面上看,将内容分化给各部门,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总结来看,缺乏客观整体理性的分析,当信息问题出现爆炸时期,各层次以及每个层次的各部门之间会出现割裂、断层、冲突等问题的出现。 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既要认清思政课的政治性与理论性,也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要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上不断进行总结,推陈出新,用创新方法与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号召力。
(三)内容与方法的结合复杂限制管理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4]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定四个自信的教育,但是一些高校仍然沿用旧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用废弃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高校思政课和日常思政工作的优势,但是在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始终处在一个教与被教的阶段,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在传统的我讲你听,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方法,既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获取,因为大量的满堂灌内容,现在社会强调在课堂当中,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带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法学门类,是法学门类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在总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阶级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5]便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关联性很强的教育性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出了难题,如何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作用,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阶级作用,这也给高校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索要求。
三.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创新方法
(一)加强思想引领,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环境的关系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环境会对个人以及集体起到功能作用,冯特的结构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案例,都在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适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出保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6]所以,除了思政课的显性教学,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性指导,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进行纪录片、电影的组织观看,召集思政课宣讲大赛,组织思想教育的知识竞答,还应该进行党史教育的宣讲活动等,既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
从显性的灌输教育到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摆脱以往的空话大话,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营造内外部教育环境的优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能动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嵌入式的融入脑海中。
(二)打造管理队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一定要优化教育队伍建设,良好的教育队伍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落实与向前发展,配齐和强化队伍应从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保障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学校与学院同步推进,即保证模式一体化,又提高效率性和联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以切实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为目标。”[7]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培育和选拔模式,淘汰那些缺乏进取精神,存在消极态度,效率低下的教育队伍,以一部分优秀教育队伍带动其他人员的发展,组织进行思想交流,分享优秀教育人员的思想动态与行为方式。同时也应该对教育队伍进行奖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关心生活状况,完善教育环境,保障教育队伍的后顾之忧,提升归属感和认知感。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水平,决定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水平与能力,只有切实解决好队伍建设问题,才能稳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让思政课办的越来越好。“有了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育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做好表率引领作用,为高校大学生扣好人生得第一粒扣子。
(三)创新学科内容,构建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借鉴了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有益成分,经过综合提升后整合性较强的一门交叉学科。”[8]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学科交叉特点,也要重视政治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的过程,最终是不断的促进学科的发展,处在新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延用陈旧的内容与方法,应该在新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目标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因此,不能单单针对学科建设,还应将立德树人的标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当中。立德树人,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上层建筑之间的规范要求。从过去的传统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接触信息资源的渠道也逐渐增多,混淆价值观,认为物质追求的重要性,采用非法手段进行获取,而完全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追求与建设。高校大学生作为服务于社会的主力军,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形式,不再仅仅采用授课模式,限制学生思维,而应该加入多种实践,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程检测不在采取试卷一体化,而是重理解与学识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在学科管理建设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腐朽的思想,激励大学生形成奋斗精神,乐观态度,积极心态,即实现自身价值与奉献社会的双重实现。
四.結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在高校中,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带动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管理方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基础,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大胆探索,大胆试行。把握管理方法,让创新发展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2]刘海湘.廖灵艳.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关键词[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
[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7-02-27
[4][6][7]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9-03-18
[5]张耀灿.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的认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8-10
[8]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孙金灵(1996-02),女,在读研究生,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当代文化与青年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高校中开展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如今的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发展了72年之久。1978年的改革开放,1983年的政工专业论坛会,将学科名称确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二年的1984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意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立,提供了完善的学科体系,界定了标准的学科性质,加强了科学的学科研究,保证了学科的队伍建设,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形成,带动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2005年的《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1]这一意见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独特意义。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里明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2021年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发展也尤为重要,不仅为我们提供学术意义,更为以后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实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科建设的简单理解,而是一个国家长期培养人才的体制要求,为国育人,为党育才,而在新时代下构建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即使对人才的保证,也是对国家的保障。“既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又是堅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政治保证;既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有利于全面落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既是国家的希望,也是个人的需要,发展进程刻不容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内部与外部的环境的复杂限制管理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具体说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重要使命和担当,怎样培养一个人,即需要内驱动力的催进,也需要外部环境的熏陶,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内因起着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现在处在网络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发展,他们思维活跃,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观念也在不断增强,处在思考问题,自我肯定的阶段,但是缺乏对思潮的判断甄别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更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三观指导,不同的言论主体对学生会产生多样性影响,改变一个人的发展过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再加上学生内部的能动性,会极大的限制管理方法。
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人工智能的精进、大数据的交流、区块链、互联网等,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开始改变和提高认知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着政治化和科学化的双重特点,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会受到西方国家的有意影响,逐渐地渗透影响价值观地正确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中国立场和中国现状提出的,还是全社会提倡的一种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3]
(二)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人员复杂性限制队伍的管理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工作,更是每一位教师日常学习工作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提倡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现在提倡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由此得知,高校思政课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推进。那么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正确进行队伍建设是极具困难的。从事高校思政课的教师,既包括辅导员和党、团支书等,还包括一些从事教学管理等的一些科研人员,承担着“两头挑”的重任,担子过重、专业化水平不高等,很难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管理工作,从纵向角度和横向角度两个维度来看,存在着碎片化、模糊化的问题,从纵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各学院、各部门以及学校整体,从横向来看,每个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分为不同的部门,执掌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面上看,将内容分化给各部门,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总结来看,缺乏客观整体理性的分析,当信息问题出现爆炸时期,各层次以及每个层次的各部门之间会出现割裂、断层、冲突等问题的出现。 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既要认清思政课的政治性与理论性,也要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要在自身的经验基础上不断进行总结,推陈出新,用创新方法与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号召力。
(三)内容与方法的结合复杂限制管理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4]
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定四个自信的教育,但是一些高校仍然沿用旧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用废弃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很难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高校思政课和日常思政工作的优势,但是在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始终处在一个教与被教的阶段,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在传统的我讲你听,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方法,既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获取,因为大量的满堂灌内容,现在社会强调在课堂当中,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带动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大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法学门类,是法学门类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在总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阶级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5]便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关联性很强的教育性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出了难题,如何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作用,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阶级作用,这也给高校提出了进一步的探索要求。
三.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创新方法
(一)加强思想引领,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环境的关系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环境会对个人以及集体起到功能作用,冯特的结构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案例,都在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适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出保证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6]所以,除了思政课的显性教学,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性指导,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进行纪录片、电影的组织观看,召集思政课宣讲大赛,组织思想教育的知识竞答,还应该进行党史教育的宣讲活动等,既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
从显性的灌输教育到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摆脱以往的空话大话,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营造内外部教育环境的优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能动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嵌入式的融入脑海中。
(二)打造管理队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一定要优化教育队伍建设,良好的教育队伍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落实与向前发展,配齐和强化队伍应从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保障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学校与学院同步推进,即保证模式一体化,又提高效率性和联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以切实配齐建强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为目标。”[7]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培育和选拔模式,淘汰那些缺乏进取精神,存在消极态度,效率低下的教育队伍,以一部分优秀教育队伍带动其他人员的发展,组织进行思想交流,分享优秀教育人员的思想动态与行为方式。同时也应该对教育队伍进行奖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关心生活状况,完善教育环境,保障教育队伍的后顾之忧,提升归属感和认知感。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水平,决定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水平与能力,只有切实解决好队伍建设问题,才能稳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让思政课办的越来越好。“有了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育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做好表率引领作用,为高校大学生扣好人生得第一粒扣子。
(三)创新学科内容,构建思想政治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借鉴了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有益成分,经过综合提升后整合性较强的一门交叉学科。”[8]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注重学科交叉特点,也要重视政治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过程,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交流的过程,最终是不断的促进学科的发展,处在新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延用陈旧的内容与方法,应该在新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代目标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因此,不能单单针对学科建设,还应将立德树人的标准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当中。立德树人,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上层建筑之间的规范要求。从过去的传统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接触信息资源的渠道也逐渐增多,混淆价值观,认为物质追求的重要性,采用非法手段进行获取,而完全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追求与建设。高校大学生作为服务于社会的主力军,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任务。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形式,不再仅仅采用授课模式,限制学生思维,而应该加入多种实践,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课程检测不在采取试卷一体化,而是重理解与学识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在学科管理建设中,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腐朽的思想,激励大学生形成奋斗精神,乐观态度,积极心态,即实现自身价值与奉献社会的双重实现。
四.結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在高校中,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意识形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带动大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管理方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基础,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大胆探索,大胆试行。把握管理方法,让创新发展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14
[2]刘海湘.廖灵艳.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关键词[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0
[3]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7-02-27
[4][6][7]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9-03-18
[5]张耀灿.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的认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8-10
[8]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孙金灵(1996-02),女,在读研究生,单位:长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当代文化与青年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