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1)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色已薄暮,勇士在山峰中攀爬,一路行来,他所向披靡,只为登上顶峰。我相信,他永远也不会妥协,永远也不会说:“果然,我不行。”
  这一个“果然”出口,仿佛无论多威武的勇士也泄了氣,无力再冲破牢笼,奔向光明,有的只是妥协之后的空虚无助。可英雄的世界,不需要妥协。
  你或许听说过冰花男孩的故事。2018年初,一张八岁男孩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男孩头发和眉毛结成冰霜,网友称其为“冰花男孩”。“冰花男孩”的家离学校有4.5公里,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他上学的路很远很冷,但他说不觉得苦,这是他去看世界的路。他说他有一个小目标,就是考到北京去上学。
  我看着“冰花男孩”的照片,想起了1991年希望工程海报上的“大眼睛”,27年过去了,时代改变了,环境改变了,可是这群孩子没有变,他们生着冻疮的小红手一直握着笔。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纯真朴实和学习的渴望,还有我周遭所没有的对命运的挑战,对未来的向往。我相信他们无论何时都不会放弃努力,都不会停止对命运的诘问。宿命或许在他们的路上设下无穷阻障,但他们有跨过阻障之向往。所以我不会听到他们说:“果然,我就是学不好。”而无数个“冰花男孩”和“大眼睛”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支持,还有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奋斗的“冰花男孩”们走向成功成为一种必然,这样,贫穷才不会世袭,才不会成为他们人生的枷锁。
  一个个“果然”的背后,大多藏着一个懦弱的灵魂,逃避责任、逃避现实的狼藉,像一只鸵鸟,可笑至极。“转发锦鲤”火了,信小呆成功了,越来越多的人借着锦鲤文化的名号逃离现实,他们渴望着幸运女神的垂青,寄希望于未知的偶然,搬出杨超越等人成功的例子,这些人看似受到上苍眷顾,殊不知这种叫做“幸运”的才华不过是在泥泞的现实中无数次挣扎之后换来的回报,浸着深入骨血的苦。
  “转发锦鲤”虽然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把这种文化看作是“救命稻草”,从而有理由自暴自弃,实属荒诞,“锦鲤文化”应是一种督促人们努力的文化。上苍不会眷顾任何一个人,他给每个人施以同样的压力和波折,我们只有真抓实干,才能鱼跃龙门,一朝圆梦。所以,莫在应该努力的年纪去相信锦鲤,然后说:“果然,我太倒霉了。”
  正如北岛所言:“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勇士即使身陷囹圄,仍相信囹圄之上有蓝天。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圣火,被宙斯命人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缚在悬崖,永远不能入睡,被恶鹰每天啄食肝脏。作为造福人类的英雄,他不依赖于偶然,不相信所谓果然,不丧失勇气,坚信命定的结局可以被推翻,直到赫拉克勒斯解救了他。真正的果然,是勇士在浴血奋斗、苦尽甘来后的欣然一笑,一种幸福与满足的洋溢,或者是未雨绸缪、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小小得意,而不应是一种颓废丧气,一蹶不振。
  命运在黑暗中向勇士低语:“你果然战胜不了风暴。”勇士说:“不,我就是风暴。”
  指导老师点评:生活中,有一种“果然”叫听天由命,“果然,我不行”“果然。我学不好”“果然,我太倒霉了”,文章由此展开层层批驳,破申有立,洋溢着作者勇于奋斗、积极向上的豪迈情怀。
其他文献
邻居老孙,长我五岁,看相却比我年轻许多。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尤其那总是被打理得整整齐齐的满头青丝,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出好多。当然,这满头青丝,多亏了染发之功。  一日,和老孙一同出行,乘地铁,人多,我和他一起被挤在车厢过道里。一位年轻人扫一眼站在一边的我和他,起身把座位让给了我。下了地铁,我和他打趣:以后这头发就别染了吧,这么年轻,人家就是不给你让座。他笑笑,说:装装嫩,骗骗自己的,想不到今天
期刊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大人经常用这句话教育孩子,要孩子们早点起床,不要睡濑觉。然而。这句话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其一,早起的鸟儿一定有虫吃吗?未必。在严寒的冬天。有的虫子休眠了,有的虫子躲藏起来了,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都很少看到虫子,早起的鸟儿到哪里吃虫子?又假如虫子是有的。但不多,就可能强悍而又敏捷的鸟儿有虫吃,而弱小的鸟不仅吃不到虫子,反而被别的鸟儿啄掉了几根毛。  其二
期刊
己亥清明故乡之行即将结束的时候萌发一念:我想去看看云门寺。  想去看看云门寺,因为久闻其名,印象中似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失传有关,这印象相當飘渺,就像在“云”中之“门”一般;也因为近在咫尺,就在若耶溪边,平水江畔,无论是离我老家宋家店,还是离绍兴城区都很近,其实,我对同样近在咫尺而历史更为悠久的若耶溪的印象也相当飘渺,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具体方位。不去看看这道“家门口”的风景,实在枉为会稽山人。  我
期刊
误会  酒喝多了,已是半夜时分,有人在打牌,消消酒。我准备走回去,消消食。  好友发现我的动向,截住去路,要给我手机上滴滴。不想让他破费,我一口拒绝:不!不!不!我马上走到对面,自己打车!  当时真实的盘算:晚上吃了不少,喝了不少,能走路尽量走路回去,也就三四站路。  朋友一定觉得我酒多了,坚决要给我叫车。见我坚决不允,突然转头问我:你是不是还有其他安排?而后,他又报以诡秘一笑。  他一笑,我醒了
期刊
关汉卿的元杂剧代表作《窦娥冤》讲,贪官贪赃枉法,草营人命。将无辜的窦娥判成死罪。行刑时窦娥对天发誓:她死后将会“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结果——应验,天证奇冤。三年后,窦娥之父窦天章做官归来,窦娥的冤案才得以昭雪。数百年来,该剧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是因历朝历代都有冤案发生,老百姓衷心希望“苍天有眼,惩恶扬善”,该剧正好唱出了人们的心声。然,笔者却对窦娥的“三桩誓愿”有不同看法。暂且不说该故
期刊
铁牛兄弟:  见字如面。  招安以后,东京一别,已有月余。  自“梁山海洋大学”一名被拒以后,兄最近一直奔走于学校改名事宜,礼部认为我校虽有水面,但叫海洋大学仍有不妥,送千金而不得,便只能接受梁山大学一名,相比于咱们原来的蓼儿洼高等专科学院,已有不少长进,先稳几年,再谋鲁中大学。  请铁牛转告阮氏三兄弟,关于梁山泊海洋生物文献考古的课题暂且作罢,课题组解散,让他们先去王英和扈三娘所里研究女性文学。
期刊
细心的朋友看到文章的题目时,一定会以为是笔者老糊涂了:多少年了,多少人包括多少领导都在多少次地严肃批评某些机关、某些单位“人多瞎胡乱,一点正事也不办”时说到“机构臃肿,人浮与事”;你老兄怎么改成“人浮与食”了?喝多了?!  误会了。  “人浮与食”并非老朽发明或杜撰;早在古籍《礼记。坊记》中就有此语,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与人也,宁使人浮与食。”平常时,人们还常把“浮”字理解为轻浮、浮躁,即不稳重
期刊
前一向曾去山东省的邹城市。拜谒了亚圣孟夫子的孟庙和孟府,如今要写一篇和战争有关的短文,他老人家那句名言“春秋无义战”,便立刻浮现在脑海之中。  翻译成现代汉语,“春秋无义战”之谓,是在说“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孟子的这种历史观是也非也,姑且不议,我想说的是,即就是正义的战争,在和不正义的敌人争强斗狠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怕也是无法避免。有人统计,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234年的百
期刊
“读书好”这件事,古今中外圣贤大师们都有不少神评高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在西汉刘向眼里,书简直就是药,读好了是可以医疗愚昧的。在“读书好”的论丛里,把书喻作“灯、塔、路、桥、帆”的最多,大都熟知,无须赘述。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有句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国学大师季羡林对此话的解读是:“人类脱离了兽界以后,就开始积累智慧,文字发明后,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
期刊
写完《谁忽悠读书最功利?》一番比较,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拔了头筹。现说说谁忽悠读书最好玩?这个好玩,是内容上所言读书的快乐和语言的诙谐幽默,还是老办法,比较中鉴别。  先得说读书是件苦事,苦读嘛!大冬天的,北风呼啸,谁不知道热被窝儿舒服,可唐代颜真卿非忽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孟郊的“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也是说通宵达旦苦思冥想,自己跟自己较劲。还有早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