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火车到井冈山市,换大巴,一路向西南,山路盘旋。虽已深冬,但目光所及,层峦叠翠。
一个多小时车程后,便是茅坪乡,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腹地之一,八角楼就坐落于此。这里常有中小学生前来研学,他们穿着红军装,排着队,参观阁楼上的书房,听老师现场讲课。阁楼狭小、昏暗,陈设简单,仅南面开了一扇窗,正对竹林,窗下摆着一张书桌。一灯如豆,当年,借着一根灯芯的微光,毛泽东找到了一条真正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
为贫苦农民谋幸福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示着红军在桂东沙田画的一幅漫画,两名工人用绳子拴着一名土豪。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把“土豪”的“豪”写成了“军号”的“号”,但这也形象地反映了当年打土豪的情景。
“毛泽东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带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大变动。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中,看清了红军确实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就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奠定了基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研究馆员饶道良介绍说。
井冈山的土地革命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在博物馆内,珍藏着一份党代表对民众的调查内容,调查的内容很广,包括行政区划、人口、阶级、土客籍矛盾、土地占有情况、文化风俗等。
1928年12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制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部成文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在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斗争中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为土地革命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井冈山博物馆编研陈列室副主任周见美说,土地法实施后,边界土地革命达到了高潮,群众欢欣鼓舞,热情歌唱:“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理论引导和大胆预见,就像茫茫黑夜的一盏明灯,让边界军民认识到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看到了希望和前途,从而坚定了对敌斗争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之作。
第一个脱贫“摘帽”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越山谷,照在井冈山茅坪镇神山村一面由30张脱贫户照片拼成的“笑脸墙”上。
“笑脸墙”左上方,昔日的贫困户彭夏英身着绿色新衣,笑容格外灿烂。早年,因丈夫意外摔伤,家庭的重担落在她一人肩上。在党委政府帮助下,她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如今,她家的年收入已超过10万元。
彭夏英的脱贫致富是神山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井冈山精准扶贫成效的一个生动样本。2017年2月,井冈山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率先脱贫“摘帽”不是井冈山的最终目标,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才是奋斗目标。
从泰井高速出口进入井冈山的道路两旁,九丰农业博览园、灵芝产业园、九黄桃合作社、猕猴桃基地等依次铺开,一条现代农业产业带渐成规模。数十年来,井冈山市从“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只有5条羊肠小道的穷乡僻壤起步,建成了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每天,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的黄洋界都会迎来许多游客。这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黄洋界保卫战的发生地。90多年前,敌人以近6000人的兵力来犯,妄图一举打开根据地的大门。彼时,保卫黄洋界的是红军31团的两个连,不足300人,且武器弹药匮乏。
“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红军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战斗?”不少游客问。
“答案就在于党和红军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充分发动群众,筑成了一道不可战胜的铜墙铁壁。”讲解员张鑫回答道。
无论时光流转,始终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共产党人不变的本色。
处处课堂
“大家好!我叫余梓洋,欢迎你们来到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张这样的照片,这是我的太姥爷谢桂标……”这是井冈山上“小红军”余梓洋每一次给观众义务讲解的开场白。
12岁的余梓洋是井冈山中学初一学生,也是革命先烈的后人,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她便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革命旧址群等地义务为游客讲解。
如今的井冈山,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多达100多处,在不少革命遗址,经常可以看到“小红军”“小小讲解员”的身影。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会唱红歌、讲红色故事、背红色诗词、介绍红色景点……”井冈山市教育局副局长邝小明介绍,各学校通过编写教材、组织各类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為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走一段红军小路,听一堂传统教育课,向革命先烈献一束花,吃一顿红军套餐,看一场红色歌舞,学唱一首红军歌谣,这“六个一”活动是井冈山的特色研学活动。为了更好适应青少年认知特点,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井冈山各中小学引入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理念,依托井冈山干部学院、青少年基地,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于一体的红色研学旅行“井冈模式”。
爬上黄洋界后,井冈山大学学生马晓宇感慨道:“挑粮小道上的挥汗如雨,胜过课堂上的千言万语,我对革命先烈坚韧如钢的意志和品格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
走一次“朱毛红军挑粮小道”,看一次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学几首红歌……在井冈山大学,学生们通过课堂和现场实践的教学形式,深刻地感受到了艰苦的革命历史,也将井冈山精神深深地烙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