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想说爱“你”也容易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g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太沉寂了,语文课太缺少活力了”,这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因此,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如何使语文课鲜活起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一线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老师用心打造艺术课堂,采用多种教学艺术,使语文教学融入时代气息,跳动时代脉搏,唱出时代最强音。
  一、利用影视,让灰色的语文课堂亮起来
  我校学生大多是住校生,通过电视获取语文知识的机会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休息时间看“艺术人生”、“背后的故事”、“共同关注”“道德观察”等专题节目,在授课中及时采用。如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影视资料介绍给学生,积累素材。在综合实践课“献给母亲的歌”中,有选择地播放近几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武汉妈妈陈玉蓉连续七个月每天暴走10公里,让自己脂肪肝完全吸收,割肝救子,完成一个母亲的责任;陶艳波16年来辞职每天陪在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身边,既做儿子的同桌又做儿子的向导,终于圆了儿子的大学梦,也尽了一个母亲最大的责任。很多学生观看完视频后都流下了眼泪。这次话题作文,因为材料新鲜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激活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启迪了学生的心灵,学生都写得很好。
  二、利用表演和演讲,让枯燥的语文课堂动起来
  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的运用,往往能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将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参与体验,是新课标的理念。表演式教学,即通过与学生共同编导“电影”,恰当地进行表演,由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使得教材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由模糊变明确。
  如我在讲授《斑羚飞渡》时,当老少斑羚一对对结成对子,牺牲老年斑羚保住年轻斑羚时,生离死别的场面让人悲痛,在此我加入了每小组老少斑羚生离死别的表演环节,学生如身临其境,表演感人肺腑,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又如在《变色龙》一课的学习中,我安排了课本剧的表演,作为综合表演课放在课后进行,小组间还要进行评比。学生有的给赫留金准备了鲜红的手指套儿,有的给奥楚蔑洛夫匹配了厚实的大围巾,官气十足。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进入了角色,在穿上脱下外套的过程中不断“变色”,加深了对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媚上欺下本质的理解,挖掘出了教材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台下的学生也被台上形象感人的表演震撼,在欢笑声中,升华了感情、
  再如在《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中,中间穿插了演讲环节,带有表演性质的演讲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让学生有了成就感,还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表演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首先要“因地制宜”,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题材进行安排,一定要处理好表演与课本的关系,不能舍本逐末。因此,我们不妨挖掘自身的表演天赋,应用到教学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
  三、利用辩论,让乏味的语文堂课活起来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经常采用辩论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多面手型的,听、说、思的反应能力都很强,将学生的主题作用充分凸显出来。采用多种辩论方式,如男女生间的辩论、小组间的辩论、师生间的辩论、专题辩论、自由辩论。学生收集资料,写辩词,老师指导,帮助学生确定阅读的书籍资料,检查、督促学生,指导学生围绕辩题,抓住教材收集资料。
  例如我在教读《羚羊木雕》时,安排了辩论题目“该不该把羚羊要回来”,将全班分为两组,课下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找名言选观点。课堂上正反方分别陈词,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又如学习《奇妙的克隆》一课时,我安排辩论,辩题正方为“支持克隆人”,反方为“反对克隆人”,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本课采用自由辩论,学生各持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阐述克隆人的利弊。我及时调整偏题观点,让学生走入正轨,避免学生“吵”起来,激烈有序地辩论让学生意犹未尽,课堂气氛欢快活跃。在教学中引用辩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迸发出超乎期望的活力。
  四、利用音乐,让沉寂的语文课堂炫起来
  有位音乐家说:“在所有艺术中,音乐最能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因为它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氛围,能激发人的兴趣,给人以最大的联想,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不容忽视。如讲《口技》时,我在课前播放了《百鸟朝凤》中群鸟朝贺这段曲子,一段唢呐,吹得学生群情雀跃,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这堂课的学习中,从而引出民间艺术——口技。
  又如在教学鲁迅的散文诗《雪》,安排学生分析讨论过程中,我穿插了《我爱你,塞北的雪》,当优美的音乐声响起,歌手清脆甜美的声音飘荡在教室里,为文章增添了音乐背景;在《香菱学诗》一课中,我播放了象征香菱身世的红楼插曲《叹香菱》,学生立刻被歌曲营造的悲剧氛围所感染,更好地投入小说,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课文了解作品的欲望。
  古诗词教学,同样也能利用流行歌曲引入,帮助学生打通“意象”的关口,降低欣赏难度。因为今天的古诗词就是过去的流行歌曲,过去的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古诗词。在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引用歌曲《明月几时有》加深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在教读《诗经》中的《蒹葭》时,我引用了邓丽君的MV《在水一方》并且亲自为学生演唱。通过唱古诗,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带来美的享受。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根据需要放在课前引导,可以放在课中做背景音乐,也可以放在课末升华感情。
  总之,利用音乐、歌曲,营造课堂教学的时代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这话说得太好了。由于在教学中,时刻不忘把教学与时代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从这些媒体手段的使用看来:语文,想说爱你也容易。
其他文献
摘 要: 真人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开启了创新型的服务模式。鉴于此,文章对真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进行了差异研究,探讨了真人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在开展过程中应与传统图书馆对接的一系列方法。  关键词: 真人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 现状分析  真人图书馆是读者以真人为书籍,与真人图书之间面对面互动,获得更多的见识和感受的活动。它分享一个“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就是一本书”的理念,对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以图
摘 要: 芈月,2015年度古装巨制《芈月传》的女主角,原型为秦宣太后,由孙俪饰演。楚国公主,早年为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楚威王死后,受制于楚威后,跟随姐姐芈姝作为陪嫁嫁入秦国,秦王驾崩后被贬至燕国,相遇义渠王翟骊并成为其王妃,最终重回秦国辅佐儿子嬴稷登基,以太后之尊临朝。这个人物实际上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做了前期一个打基础的工作,又是中国的第一个女政治家。作为秦始皇的高祖母,芈月从楚国庶出公主
摘 要: 符号化图形作为思维衍生、提炼、再现和语言转述的载体,具有表现力丰富和形态简洁的特征。成功的符号化图形设计能准确、有效地传递设计者的诉求,促进商品的流通和销售。因此,包装设计师致力于设计、研究和推广符号化图形,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对于未来包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符号化图形 简约 现代包装设计  走在大街上各种企业、机构、品牌的标识,加油站的严禁烟火的符号,甚至是垃
摘 要: 近年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课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促使语文课堂教学由单篇向多篇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实现了教学民主,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在此意义上开展的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将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上更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关键词: 群文阅读 教师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
摘 要: 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主体自我肯定与欣赏能量的强弱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强弱,也是新课程总体理念能否充分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肯定欣赏 自我肯定欣赏能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描述的是阅读中的一种现实。其实,也适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同样是语文课堂,教师个体的不同,出发点、侧重点异样,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的效果,学生的所获,可谓天差地别。借用王尚文所说:
摘 要: “说课”之后,作者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失败,试图找到规避的方法和策略。“意识淡薄”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胸无成竹”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三思而后行”是提升语文教学境界的关键。一线教师要不断充电,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灵动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关键词: 说课 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  两年一次的A级课评比,我又一次落选了,而且是从8人中选5名,这样大的几率中落选的。这
摘 要: 新课标提出课堂上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尽可能地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巩固、完成。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能感动人的课,感动学生,感动自己,感动听课者。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对目标要求烂熟于心,整节课上教师与学生做的一切都要围绕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