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注水的GDP 地方政府统计的GDP有多大水分?痛定思痛的天津滨海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很有发言权:前者在1月11日承认,去年公布的2016年“万亿GDP”年产值不实,在将统计口径由注册地改为在地、挤掉水分后,数字减少三分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也在1月3日承认,部分旗区县上报的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2016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虚高两千九百亿元,占原总数40%。 这很黑色幽默。根据通报,虚报从区县一级的基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水的GDP
地方政府统计的GDP有多大水分?痛定思痛的天津滨海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很有发言权:前者在1月11日承认,去年公布的2016年“万亿GDP”年产值不实,在将统计口径由注册地改为在地、挤掉水分后,数字减少三分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也在1月3日承认,部分旗区县上报的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2016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虚高两千九百亿元,占原总数40%。
这很黑色幽默。根据通报,虚报从区县一级的基层机关开始。正所谓“数字出官,官出数字”,在经济增长即可带来升迁的体系下,操纵统计数据显得更加“体面”,是一些地方官员心照不宣的选择。
2015年率先自曝家丑的辽宁,有官员承认,“前一任挖了巨大的坑,现在是在坑底爬坡。”地方虚报的钱多了,中央给予的支持就少了,宏观政策也相应扭曲,腐败官员等于用一部分当地发展前景换了“政绩”。
2019年,国家统计局将统一领导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工作,这是催逼地方政府的宏观压力。接下来两年,“自曝家丑”的衙门可能越来越多,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曾经制造虚假数据的官员该如何追责?被虚假数据严重损害的公信力又该如何挽回?
膨胀的厕所
业内同行最近在基层探访时发现,有贫困村在村口建了“园林景观”般的精致厕所,里外贴满瓷砖,只可惜门窗紧锁,没人舍得使用。当地干部自豪地说,厕所造价二十多万元,钱都是从扶贫资金里抽出来的。
记者还遇到一家只有老两口的贫困户,政府为他们扒掉露天“茅房”,建起抽水马桶。老人坐不惯马桶,又嫌费水。最可笑的是,村里没下水道,污水根本没地方流。
一个天大的误会横亘在“厕所革命”和村头孤零零的公厕间。前者追求的是“里子”,以点带面,目的是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卫生舒适。后者则为了“面子”,华而不实,无非又是一场喜功的“行为艺术”。
几个月前,一位慈善家也给我讲过类似的故事:某位甘肃籍富商在老家的学校投入八位数修建新式水厕,一年后发现,校长将厕所大门紧锁,孩子们依旧去蹲旱厕。问缘故,答曰:一、甘肃缺水;二、厕所保洁也是不小开支;三、孩子们卫生意识不佳,水厕比旱厕更脏。
把“厕所革命”曲解成单纯修厕所,无非搞了场面活儿,只有空壳,没有灵魂。
迷魂的“鸡汤”
近来两起“由冷转暖”的新闻令我心情复杂:一则主人公是云南省鲁甸县三年级学生王福满,被称作“冰花男孩”的他在低温中步行近五公里上学,到校时已满头冰霜;另一位是山东青岛的“快递男孩”长江。他年仅六岁,父亲失踪,被母亲抛弃,跟着没有血缘关系的“大爷”送快递。
两个孩子的不幸遭遇引发关注后,都收获了大量帮助,这诚然是好事,体现了社会温度。可看着“励志”“暖心”刷屏,舆论被“正能量”攻占。我仿佛看了一场演了三十分钟就结局的电影。
一场成熟的公共讨论应是舆论主体互动,由浅及深,对新闻事件进行建设性、长远性的分析探讨。无论是“冰花男孩”背后的撤点并校、留守儿童读书难,还是“快递男孩”承受的救济之难、抚养之殇,都是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暖闻”理应是公共讨论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当“暖”的标签压过了理性思辨,看似皆大欢喜,问题没有解决。
廣西平南县近来判了一桩案子:十名女童长期被宿管老师性侵,犯罪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如果不去深究,这无非又是一个弘扬正义的案件。可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探访发现,案发地的村落缺乏最基本的性教育;公安取证时大张旗鼓,反复询问被害儿童,造成严重二次伤害;最早发现案情的女老师向教育部门反映问题,却遭遇“冷处理”。
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性侵的案件接连曝出。我们也有理由悲观地预测,“冰花男孩”和“快递男孩”都不会是孤例。我们的注意力如此薄情,好了伤疤忘了疼。
【原载《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有位一百零四岁的老太太,仍耳聪目明。有人向她请教长寿秘诀,老太太笑了:“我有一帖灵丹妙药,那就是每天花三分钟时间感恩,一分钟感恩父母、丈夫、儿女、邻居和陌生人;一分钟感恩大自然给予的种种关怀和体贴;一分钟感恩每一个祥和、温暖和快乐的日子。”感恩使她心里永远流淌着幸福的泉水,有这样的“神水”滋养,身体自然健康,生命自然长久。 人生在世,纠纷矛盾、曲折坎坷,不如意的事情就像春风吹又生的“原上草”,枯
中国人喜欢攀比。你穿名牌,我也要穿名牌;你戴首饰,我也要戴首饰;你分房子,我也要分房子;你评职称,我也要评职称。反正得“大家一样,人人有份”。这似乎也很合理。因为依照群体意识,我们原本就是从众从上,跟着别人走的。既然别人没有的我们也不能有,别人没干的我们也不能干,那么,别人干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干?别人有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有? 于是,就有了“一窝蜂”和“一刀切”。 中国人的这种“一窝蜂”,真是随
位于郑州市二七区的康复前街,盘踞着三家三甲医院和若干大大小小的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在这条街上,可以听到许多患儿的故事,最常被提及的两个字是“封针”。封针,全称为“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这种在网络上被打上“残忍”标签的疗法,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及广东佛山等地。绝望的家长与挣扎的孩子 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三附院)儿童康复科病房见到艾云的时候,她正抱着刚满一周岁的儿子天天站在病房走廊里。这
走马观花做“游客”:不观里面,观表面,只图面子色耀眼; 袖手旁观做“看客”:群众干,他光看,指手划脚当“指挥官”; 说长道短做“说客”:这不好,那不好,专把群众当“草包”; 好酒貪杯做“酒客”:喝东家,呷西家,不顾百姓讲闲话; 嫌贫爱富做“稀客”:只进富家门,不进穷家门,对贫困群众少过问!
三十七岁的韩勇落马,颇令周围人吃惊。 从小学教师一路走到重庆市江津区永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他花了十六年,对于“80后”来说,这个时间并不算短。 5月25日,因涉嫌受贿罪,韩勇已被刑拘。 记者梳理十八大以后落马的十四名“80后”官员发现,他们学历高、专业性强、视野开阔,一直是被重点培养的对象,有些人的仕途可谓“平步青云”,但他们绝大多数因贪腐而落马。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80后”官员
千方百计,道貌岸然。挖空心思,投奔靠山。 小民面前,侃侃而談。领导面前,摇尾乞怜。 办成点事,自命不凡。趾高气扬,羽翼丰满。 天道施张,清除隐患。打黑扫恶,黄粱梦断。
百姓一天挣一二百元,有的官一天贪几十万元。 百姓买套房要三代血汗,有的官買十几套房不用自己花钱。 百姓一日热汤热饭都难,有的官天天山珍海味还不满。 百姓一天奔波劳累不堪,有的官一天到晚都是搓麻清闲。
著名作家肖复兴,最近向孩子们推荐了萧袤写的童话故事《老鼠养了一只猫》。我看了觉得奇怪,老鼠怎么会养猫呢? 故事的大意,是讲一只推销猫粮的猫,向一只老鼠推销,并建议它养一只猫。老鼠有些害怕,担心猫一生气会把自己吃了。猫劝他说:有了好吃的猫粮,猫为什么还要吃老鼠呢?猫进一步建议,让老鼠就养它自己这样一只猫。老鼠被它说动了,于是就养了这只猫。此后,猫天天吃猫粮,不仅和老鼠相安无事,而且两个人还一起玩耍
在一个大雪天,一架飞机从亚特兰大飞往阿拉斯加州的塔纳诺,在飞到迪纳利山上空的时候,飞机最终没能经受住风暴的侵袭,落进了距塔纳诺不远的森林里…… 三天后,搜救队找到了飞机残骸。根据航空公司的记录,飞机上应该有一百二十五人,但搜救队的人找了很久,只找到了一百二十四个遇难者的尸体,虽然大部分尸体都被野兽啃食得支离破碎,所幸的是,每个尸体的头颅还是完整地保存着。不过奇怪的是在这一百二十四个遗体中,有
妻子心目中的“好官”:糟糠之妻不下堂。 子女心目中的“好官”:只養情妇无儿郎。 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政绩惠民饱私囊。 商人心目中的“好官”:收钱办事能力强。 上司心目中的“好官”:不吃独食进贡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