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Graceful Hands”为例,引入微课课程设置环节,用问题法使学生产生视觉新颖、增添信心、循序渐进而良性循环之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效果
一、大学英语微课内容演绎
要将课文知识点以微课形式传递给学生,短时间内看似难以达成,实际操作层面却有一定的灵活性。就“Graceful Hands”一文而言,标题是一个切入点。在微课类型方面,着重以问题形式启发学生思维,系列问题的导入帮助学生培养快速阅读能力与技巧,问题的衔接性是关键,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练习链接可用问题答案组合,完成文章主要内容的构建,即总结(summary)的生成。
根据标题
“Graceful Hands”
(优雅的双手)
引申出问题一:
Whose graceful hands are there?浏览课文,文中最明显的只有两个人 Mrs Clark 和I,由此,学生思维不会超出已知两个人的范畴,帮助短时间内锁定目标。接着,进一步查找有关 Mrs Clark和I的相关信息,
即问题 二:What
is Mrs Clark?与What am I?弄清楚双方职业之后可以大胆设想两人的关系,“病人与医生”,核实自己的猜想后,问题一的答案就明了了。然后趁热打铁,要学生快速找到文中有关“Graceful Hands”的字眼,提问: How many times did I mention Graceful Hands?重复词的出现更能引起学生关注,机械地查找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都不是困难。问题四:“Why did I consider Mrs Clark’s hands graceful?”就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为何说这个即将离世的病人之手是优雅的手,常理推测行不通,但是结合问题二可作适当解释: Mrs Clark 曾是一位钢琴老师,教钢琴时间达30年。这些可以帮助走进课文内容,但仅仅职业就可以决定作者想法吗?所以老师要带领学生走入升华人物形象的故事中,了解这个看似孤独的老人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既然整个故事讲的就是Mrs Clark, 为何以 “Graceful Hands”为标题?衔接性问题五:Why is the text entitled Graceful Hands instead of Mrs Clark?这一问题将成为微课教学过程的重点——How to undstand this title?显然,为了设计这十分钟的微课内容,所有前面的问题都是预设和铺垫,最终归结到一个主题,深化微课的意义,但对于学生而言,如果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只怕是难以消化,不知如何解答。
微课课程的内容展示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兴趣不浓,而最根本的是学生英语基础跟不上授课的进度,短时间内要提升学生兴趣是难以实现的,故而引入问题式的微课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背景常识作支撑,实践证明学生在十分钟内的表现让人惊叹。
二、微课效果展示
引入微课视频模式,学生的视线不再游离,他们开始投入共同的焦点——视频。微课视频是建立在PPT基础上的,并对PPT的大小有一定要求,覆盖整个屏幕。声音与画面变化同步,更能激发学生的多个感官,微课视频效果在一开始就收到一定成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微课视频中的内容用问题形式呈现,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紧张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循序渐进型的问题导入有利于简化问题,点拨学生查找信息,其显著效果是协调课堂气氛,保证了有效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微课视频在问题导入上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微课问题解决的效率和预想相差无几,学生能够在一分钟内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还能明白地指出其在文中位置。正是有了前面四个问题的累积,才帮助学生正确定位第五个问题“How to understand this title?”的解答方案,部分学生说到了是因为Mrs Clark 的职业, 也有部分学生勇敢地指向Mrs Clark敢于独自承受死亡的勇气和对子孙无尽的爱意。至此,总结各方观点,进行标题的最终解读,启发学生关注“手”所代表的“人”,提示借代修辞的运用,学生们豁然开朗。整合之后,答案便是完整形状,再完成概述部分练习便也不是难事了。
三、结语
在微信息不断扩散的当下,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用新型模式替代原来的惯性,微课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正是对微时代学校教育的呼应,当下微课演绎过程与效果均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微课课程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微课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应用,而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微课不仅是一种手段,更应将其视为一种无限的资源模式,各高校现代技术和大学英语改革对微课硬件设施的要求已经列入日程,可以乐观憧憬:大学英语微课的未来发展将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7—8.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效果
一、大学英语微课内容演绎
要将课文知识点以微课形式传递给学生,短时间内看似难以达成,实际操作层面却有一定的灵活性。就“Graceful Hands”一文而言,标题是一个切入点。在微课类型方面,着重以问题形式启发学生思维,系列问题的导入帮助学生培养快速阅读能力与技巧,问题的衔接性是关键,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练习链接可用问题答案组合,完成文章主要内容的构建,即总结(summary)的生成。
根据标题
“Graceful Hands”
(优雅的双手)
引申出问题一:
Whose graceful hands are there?浏览课文,文中最明显的只有两个人 Mrs Clark 和I,由此,学生思维不会超出已知两个人的范畴,帮助短时间内锁定目标。接着,进一步查找有关 Mrs Clark和I的相关信息,
即问题 二:What
is Mrs Clark?与What am I?弄清楚双方职业之后可以大胆设想两人的关系,“病人与医生”,核实自己的猜想后,问题一的答案就明了了。然后趁热打铁,要学生快速找到文中有关“Graceful Hands”的字眼,提问: How many times did I mention Graceful Hands?重复词的出现更能引起学生关注,机械地查找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都不是困难。问题四:“Why did I consider Mrs Clark’s hands graceful?”就要解决学生心中的疑虑,为何说这个即将离世的病人之手是优雅的手,常理推测行不通,但是结合问题二可作适当解释: Mrs Clark 曾是一位钢琴老师,教钢琴时间达30年。这些可以帮助走进课文内容,但仅仅职业就可以决定作者想法吗?所以老师要带领学生走入升华人物形象的故事中,了解这个看似孤独的老人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既然整个故事讲的就是Mrs Clark, 为何以 “Graceful Hands”为标题?衔接性问题五:Why is the text entitled Graceful Hands instead of Mrs Clark?这一问题将成为微课教学过程的重点——How to undstand this title?显然,为了设计这十分钟的微课内容,所有前面的问题都是预设和铺垫,最终归结到一个主题,深化微课的意义,但对于学生而言,如果突然提出这个问题,只怕是难以消化,不知如何解答。
微课课程的内容展示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面临最大问题是学生的兴趣不浓,而最根本的是学生英语基础跟不上授课的进度,短时间内要提升学生兴趣是难以实现的,故而引入问题式的微课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背景常识作支撑,实践证明学生在十分钟内的表现让人惊叹。
二、微课效果展示
引入微课视频模式,学生的视线不再游离,他们开始投入共同的焦点——视频。微课视频是建立在PPT基础上的,并对PPT的大小有一定要求,覆盖整个屏幕。声音与画面变化同步,更能激发学生的多个感官,微课视频效果在一开始就收到一定成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微课视频中的内容用问题形式呈现,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紧张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循序渐进型的问题导入有利于简化问题,点拨学生查找信息,其显著效果是协调课堂气氛,保证了有效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微课视频在问题导入上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微课问题解决的效率和预想相差无几,学生能够在一分钟内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还能明白地指出其在文中位置。正是有了前面四个问题的累积,才帮助学生正确定位第五个问题“How to understand this title?”的解答方案,部分学生说到了是因为Mrs Clark 的职业, 也有部分学生勇敢地指向Mrs Clark敢于独自承受死亡的勇气和对子孙无尽的爱意。至此,总结各方观点,进行标题的最终解读,启发学生关注“手”所代表的“人”,提示借代修辞的运用,学生们豁然开朗。整合之后,答案便是完整形状,再完成概述部分练习便也不是难事了。
三、结语
在微信息不断扩散的当下,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用新型模式替代原来的惯性,微课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正是对微时代学校教育的呼应,当下微课演绎过程与效果均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微课课程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微课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应用,而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微课不仅是一种手段,更应将其视为一种无限的资源模式,各高校现代技术和大学英语改革对微课硬件设施的要求已经列入日程,可以乐观憧憬:大学英语微课的未来发展将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胡铁生.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7—8.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