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一轮复习是一个系统繁复而又重要的工程,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同学们高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同学们要迅速转变角色,从学生到考生,心理上、方法上都要迅速进入角色,为2016年高考做好认真规划,科学布局。
你是学生还是学生?
2015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这意味着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又拉开了序幕。那么新一届考生如何迅速转变角色,做好高三语文的一轮复习呢?
转变角色,端正态度
新一届的高三生首先要在心理上迅速转变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心理上,要杜绝高一高二的一种错误心理:语文学和不学一个样,投入语文的时间还不如多给点数理化……其实,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到了高三,专题复习是见效很快的,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因此,进入高三,这种心理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另外,语文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备考中用时最长,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环节,期间学生需要持续承担不小的内心和外部压力。在复习时,同学们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或者感到焦躁和厌倦。因此,同学们需要建立信心,相信一轮复习对基础不太牢靠或者学习不得其法的同学来说,10-20分的提高是可以期待的。
制定计划,认真落实
科学的计划是一轮复习的重要保证,新一届的高三生要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科学的计划表和时间表,争取把知识点的复习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比如每天什么时间记忆成语和病句,什么时间记忆作文素材等。计划制定好后,一定要付出实际行动,充分利用每一秒钟。不要再在忙乱中苦恼,而应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一定要相信自己,最大化做到合理计划、充分复习、突出重点。
回归教材,重视归纳
在高一高二时,不少考生可能忽视教材的作用,认为语文就是考能力,平时更多的时间是做题目。殊不知,在高考中,教材知识是考查的重要内容。比如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均出自于教材,抓住了教材知识点也就抓住了高考文言文的得分点。因此,重视教材的复习和试题的训练必须“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积累基本功,功到自然成。
备好两本,注意积累
高考是对知识的一个系统的考查,备考素材积累本和考点知识本是重要的积累途径。平时,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摘抄些高分语段、精美文段、名言警句,为高考写作积累作文素材。还可以把老师平时讲的知识点,考试中常错的语法点记录在考点知识本上,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每次模拟考试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语文得分。
语用题——随机应变也是一种能力
语用题是高考的试验田,年年花样翻新,各种新题型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语言运用题中出现的一句话新闻、对联、广告词、串场词、新闻衔接词、提取关键词等,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诸如观察、分析、转换、演绎、概括、整合、修辞、句式、逻辑等能力。就如源自生活的灵动之水,散发着阵阵馨香的气息,为死板的高考试卷注入了汩汩清泉,也提醒我们广大考生要重视生活知识的积累、关注语言的实用性。
近两年,高考命题者似乎在追求命制一道创新型的语言表达题。这种题型设置的原则只有一个:把生活与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内容上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或贴近学生、校园实际,或瞄准社会现实;表达上提出一个具体要求,或句式或修辞手法。在这个原则之下,所给的话题情境是简单明了的,所给的要求是具体明确的。然而,所设题型却没有相对成型的外在形式,没有相对固定的考点倾向,答案灵活开放。每个考点不会单独设题,都是和其他考点结合考查,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典型例题
(一)阐述观点型
2015年四川卷)《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6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和得体。材料取自《论语》格言,围绕观点叙写、议论,命题着眼于“用”。人际关系处理、学会做人,无不是当前和未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正确理解儒家为人处世的主要原则,进而把握其蕴含的人生智慧,并据此写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技巧点拨:内容与形式并重。一定要抓住观点,围绕自己的实际来组织材料,同时要注意论述的语言,句式工整的要求表明——语言上运用整句。
示例一: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二: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二)描述图景型 (2015年湖北卷)欣赏下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
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同时要求做到表达得简明连贯得体。本题要求考生为“天鹅戏水图”写诗或配文。学生可以从背诵过的诗词中选取例子,仿写、如《早春》。
答案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答案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三)提炼语意型
(2015年安徽卷)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审批程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解析 这是一个语段压缩的常规题目。关键是读懂题目,示意图给出的就是答案的基本内容,即从投资方式、领域、对象和意义几个方面概括。语段中这几个方面已经介绍得清清楚楚.稍加整理即可。注意不要超过字数,就必须对相同并列进行合并,如“公路、铁路、港口”可以合并为“交通”等。
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的资金支持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四)衔接语意型
(2015年新课标I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②,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③,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一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每一个空白处的连贯性和与上下文的关联性,必须结合整段文字进行分析。第一空要结合前文“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应填和“提高效率”有关的词句。第二空结合前文“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应和“节省时间”有关。第三空根据下文“完成购物”,应填和购物流程有关的内容。
示例: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复习建议
近几年语用题命题呈现出四个特点:注重实用性,选材多来自现实;呈现综合化,关注思维能力;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特点鲜明;加大考查力度,题型花样翻新。
在备考语用题时,要先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结构,重点在于知识树的形成与繁茂,而不在于题海苦渡,重点在于方法的指导,思维的训练。
考场技巧
1.高考中的语用题每年有新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脱离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得体这些基础题型。在高考中出现复习时从没有遇见的题型也不必慌张,根据平时积累仔细审题、注重细节、规范答题,一样可以得到满意的分数。
2.语言运用题难度不大,要注意审题(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注重细节,注意规范。以2015年新课标I卷16题为例,题千“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这句子中就已经包含了构图要素——“水环境”便可矧J道有清水、污水与水中生物鱼,“保护”便可矢¨有手,至于题千中已经有了“地球”一词,在作答时便不应该丢了“地球”这一要素!所以对题千的理解、分析是做题的关键!
文言文——高考语文改革的新方向
对于相当一部分高中生而言,之所以学习文言文,只因为高考要考,只把文言文当成考点而非文化来学。因而对文言知识的获得,缺乏主动与热忱。高中生阅读文言文的渠道大多局限于语文教材和训练题,阅读面很窄;阅读的落脚点多在背诵名句和语法,常常忽视更有意义的阅读。因而,目前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现状是普遍畏难、高耗低效。而考试评价的文言文命题的固化死板,也使得文言文阅读陷入机械与乏味。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之使命。民族精神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精粹。了解民族文化,须从阅读民族经典入手;塑造民族精神,当从接受民族经典出发。文言文应该成为我们“精神的底子”,而不只是考试的例子。文言文的学习只会强化,而不会弱化。
高考文言文会有怎样的走向,考试评价的改变又会给当前的文言学习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该如何更加高效地学习文言文,这都是我们将要探讨的。
选材多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2014年新课标卷I选了《旧唐书·于休烈传》,卷Ⅱ选了《明史·韩文传》,2015年新课标卷I选了《宋史·孙傅传》,卷Ⅱ选了《北史·来护儿传》,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朝代分布灵活。多经过命题人适当改编,浅显易读以适合考试,选文长度多为650字左右。
文言文阅读常年只选人物传记,甚至都是官员传记,显得死板、官本位化,学生很难感受到古文的优美。预测这种“正史”模式会有变化,选文会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有趣味。备考复习时不应太过局限。
题型稳中有变,难度有所降低
高考文言题型一直比较稳定:文言实词、筛选信息、断句、文意概括、文句翻译。明辨句读是古文阅读的基本能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很好的命题形式。各个省份早几年就有断句题,有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有的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新课标卷在2014年也用断句题取代了筛选信息题。这一题型2015年继续沿用。除此之外,今年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取消了对实词的考查,取而代之的是“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的新题型。因此2015年新课标卷考查的题型是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意概括、文言翻译,难度有所降低。这一变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文言文阅读问题。题型示例: (2015年全国卷1)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僚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僚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为以妨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日:“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日:“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日:“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日:“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日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 答案A。可根据年号、官职名、句意、标志来断句。比如“宣和”“高丽”“使者”“宰相”“言”等。
文言断句口诀:通读全文明大意,名词代词找主宾。虚词开头结尾明,动词找到句中心。说日对话看前后,相似结构助判断,语脉贯通定句读。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钇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 答案D。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其余的称皇子、殿下,有的封王。
此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古代的官职,科举考试,帝王谥号以及对君主儿子的称呼。重在平时的积累。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條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生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 答案C。“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上皇徽宗,不是太子。“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不是杀的宦官。
此题考查文意概括,尤其是细节辨析,关键在实词“类”的理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解析 “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解析 “俱”“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
文言译文原则:①字字落实;②直译为主;③活用句式;④调整词序;⑤补充省略;⑥通顺流畅。文言文翻译需要具备语境意识,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句子叙述的事件、主语、情感倾向等,然后再逐字对译,这样才能保证大意正确。关键词语要利用旧知识、上下文推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推断标准为是否“合情合理”。
授生以渔,高效备考
1 课本意识
考试中的文段来自课外,但知识源于课本,功夫在于平时。同学们要充分利用早读阅读课本选文,注意总结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所以文言文复习一定要抓好课本复习,把必修1至必修5中每一篇文言文中常见文言现象归纳整理一下,使文言知识系统化,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 整体意识
不单单是文言文阅读,所有文本阅读都应该整体把握,分层梳理。这是阅读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只是文言文尤其应该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平时的文言文训练太过于重“言”,常常是将一篇文章“大卸八块”,却忽视文章整体语境,以致犯一些低级错误。高三备考训练应该强化全局观和条理性,也只有在树立整体关照全文意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完成对文章的充分认知。
3 语境意识
运用“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的方法较准确地理解文章。①“以文解文”,即根据古人行文的特点,根据词所处的位置,在语境中较科学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习中可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例如:“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了。②“以事解文”,这里的“事”指的是有关事实背景。学习时,可通过对课下注释的阅读,对此进行了解。③“以理解文”,既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合理理解。例如:可通过体会文章人物性格,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感情态度,所叙述的事件,所表达的情感等等理解文章。
作文——就要这么应试
据笔者多年带高三的经验,不少学生刚进入高三都存在这样一个困惑:高一高二喜欢写作,有些还是文学爱好者,课余很喜欢写随笔散文,轻灵自如,受到好评;但是上了高三,面对应试作文,却无从下笔,成绩不佳。甚至有的同学在文学写作上获了大奖,却写砸了高考作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令人叹惜。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困惑,帮助新一属的高三生由“文学创作”向“应试写作”转身呢?
其一是转变态度,明确目标
据笔者了解,不少新高三生无法适应转型的原因,大多是态度上反感应试写作,认为应试就是套路——僵硬的结构、千瘪的描写、重复的点题。他们大多认为,应试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写的人机械麻木,读的人昏沉欲睡。那是产品,不是文学。这种思想成为写作转型的“拦路虎”。其实,应试和文学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别让你心爱的文学,挡在你的应试之路上。从心理上,要接受应试,因为面对高考,你最大的前提是你的身份——一名考生,你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既然你热爱文学,那就在应试中表现出来,让你的应试作文里充溢着文学,让别人都看到,你的分数证明了你的特长。别让应试委屈了文学。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文学的尝试。文学不是一种偏执,而是一种能力。
其二是巧妙植入,华丽转变
擅长文学的人,也会懂得应试里的文学。“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因此,考场作文不仪要体现出你的思维能力、思考深度,更要能体现出你的语文素养。只有流畅的语言、清晰的条理、规范的用语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写作指导
1 巧妙点题,切忌晦涩
据高考阅卷现场反馈,高考阅卷是有时间规定的,大多只有几分钟,如果写得云山雾罩、空灵飘逸,虽然可能是很好的文学,却令老师摸不着头脑,容易被判成低分,很危险。反之,如果多点题,开头和结尾用一些好的句式(如排比句),文章主干清楚地分成三个或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中心句,备部分之间形成层进关系或照应关系……这样更容易让阅卷人眼前一亮。
示例: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日:“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2015年浙江卷《一杯春醪寄余心》
开篇引用游侠和冯骥才的名言名句,巧妙点名“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既扣住文章的主题,中心明确,又巧妙引用,彰显文章底蕴,巧妙地将文学嵌在应试作文的字里行间,熠熠生辉,这样的文字就是文学与应试巧妙结合的“典范”!
2 结构清晰,切忌繁复
应试作文是有主题的命题作文,一般只有800字左右,要求结构简洁明了,层次分明。我们一般采用的结构是横向式、纵向式,也可以采用镜头式、对比式等。请记住,清晰的结构是一篇应试作文的基本门槛。
示例:
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
云南一考生
未来正在张开温暖的怀抱等着我吧:
会吧:
现在就让我一个人勇敢地走下去。
——题记
一
“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因为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如是说。
从茫茫渺渺的洪荒远古,到熙熙攘攘的今日世界,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历史的洪流依然奔腾,一生也不过弹指一挥间。那些可以留名青史的人,要么至善至聪至美,要么至恶至毒至狠,极少有寻常布衣家的普通姓氏可以刻在史鉴。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于敏先生,“受命于天,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还有师昌绪先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上世纪60年代留学归国的他立下军令状研制空心涡轮叶片,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给祖国。他们才是伟人,他们才可以称得上伟人。
社会高速运转,综合国力科技当先,笃学敏思,开拓创新的人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才最具风采。
二
“人人都知道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却很少有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事实如是说。
就像沈从文,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可世人对沈从文津津乐道的同时,有谁了解他的师长陈渠珍?世人只知追捧《边城》,可它背后的《艽野九尘》又有谁清楚?世人只知边城里的翠翠,却不知在她之前还有一个藏族女子,有血有肉,名唤西原。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来一趟,必须要留下些什么才能不负初心。在普通岗位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老王只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跋山涉水为我们留下动人瞬间,留住美丽乡愁的小刘,努力追逐梦想后在人海中销声匿迹。而真正能够用最具风采形容的,可以值得我们作为理想楷模的,是攻难克险,执着探索潜心研究的小李。
三
“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本人如是说。
我们每个人都不甘于平凡,我们一路上追寻高山仰止,追寻辽阔草原,追寻无边天际的蔚蓝。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想走,一条是必须走,只有走好必须走的路,才能走想走的路,而我们将这条想走的路,称为“梦想”。
在人生这场旅行中,行李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我们也许会被这所谓的行李磨平曾经轻狂的棱角。可无论今后是平庸是绚丽是惊世是落魄是风是雨,我们都有着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
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奋斗的路上我们一起且听且吟.吟不尽的是晨曦美好海阔天空,且走且停,停不了的是对理想的追寻和对世间尽数美好的赞颂。
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电影中有一种基本手法叫做蒙太奇,我们在写作中可巧妙将其转化,成就一种镜头式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借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有关材料按一定的内容或顺序分解为一组组、一个个镜头,然后将它们有机地组接起来,用连续的画面来表现。这篇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就是镜头式的写作典范,文章在三个小标题统领下,都用一句钇言或哲理性的话引起下文,第一节列举了于敏、师昌绪两位“至善至聪至美”的伟人,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具风采的人”;第二节以沈从文的事例和材料中人物类比,小李成了作者理想的楷模;第三节回到自身,寥寥数语,一位为追求梦想,坚强、洒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三个小镜头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构思新颖,清晰明了。高考作文的读者不是文学青年,而是阅卷老师。清晰、明朗、流畅是很重要的,而且,这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文学,这也是文学的另一种风格。
3 选材大气,切忌自我
高一高二的作文大多都是写的周记,一般都是以“我”为中心展开叙述,抒发的是个人情感,这与高考作文的选材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高考的作文写进文章的事件或资料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感和新颖度,选用身边的那些活生生的材料,或者说选择“接地气”的素材。所谓素材“接地气”,就是要接地中之气,切合“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优良传统,选择的材料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尽量选择新近发生的事,而不是“个人情调”。
示例:
不仅如此,中国上有“嫦娥”月,下有“蛟龙”入海,还有令人自豪的“辽宁舰”,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都是那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不懈努力的结晶。这些闪耀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都少不了汗水的聚焦。
——2015年湖北卷《积小流以成喷泉》
文章并不是写“我”的情感经历,而是选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接地气的事例。这些例子切合社会热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势必完胜抒发“我”的那些“小情调”!
总之,考场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把标尺,与高一高二的写作还是有区别的。它是学生对于语言的驾驭、材料的选择、谋篇的技巧、立意的能力等诸多语文素养的集中展示,特别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有的放矢,一击即中。最后,祝愿所有新一届的高三生,都能怀揣文学,走好应试之路!
你是学生还是学生?
2015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这意味着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又拉开了序幕。那么新一届考生如何迅速转变角色,做好高三语文的一轮复习呢?
转变角色,端正态度
新一届的高三生首先要在心理上迅速转变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心理上,要杜绝高一高二的一种错误心理:语文学和不学一个样,投入语文的时间还不如多给点数理化……其实,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到了高三,专题复习是见效很快的,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因此,进入高三,这种心理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另外,语文一轮复习是整个高三复习备考中用时最长,覆盖面最广的一个环节,期间学生需要持续承担不小的内心和外部压力。在复习时,同学们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或者感到焦躁和厌倦。因此,同学们需要建立信心,相信一轮复习对基础不太牢靠或者学习不得其法的同学来说,10-20分的提高是可以期待的。
制定计划,认真落实
科学的计划是一轮复习的重要保证,新一届的高三生要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制定科学的计划表和时间表,争取把知识点的复习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比如每天什么时间记忆成语和病句,什么时间记忆作文素材等。计划制定好后,一定要付出实际行动,充分利用每一秒钟。不要再在忙乱中苦恼,而应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一定要相信自己,最大化做到合理计划、充分复习、突出重点。
回归教材,重视归纳
在高一高二时,不少考生可能忽视教材的作用,认为语文就是考能力,平时更多的时间是做题目。殊不知,在高考中,教材知识是考查的重要内容。比如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均出自于教材,抓住了教材知识点也就抓住了高考文言文的得分点。因此,重视教材的复习和试题的训练必须“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积累基本功,功到自然成。
备好两本,注意积累
高考是对知识的一个系统的考查,备考素材积累本和考点知识本是重要的积累途径。平时,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摘抄些高分语段、精美文段、名言警句,为高考写作积累作文素材。还可以把老师平时讲的知识点,考试中常错的语法点记录在考点知识本上,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每次模拟考试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语文得分。
语用题——随机应变也是一种能力
语用题是高考的试验田,年年花样翻新,各种新题型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语言运用题中出现的一句话新闻、对联、广告词、串场词、新闻衔接词、提取关键词等,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诸如观察、分析、转换、演绎、概括、整合、修辞、句式、逻辑等能力。就如源自生活的灵动之水,散发着阵阵馨香的气息,为死板的高考试卷注入了汩汩清泉,也提醒我们广大考生要重视生活知识的积累、关注语言的实用性。
近两年,高考命题者似乎在追求命制一道创新型的语言表达题。这种题型设置的原则只有一个:把生活与语言表达技巧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内容上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或贴近学生、校园实际,或瞄准社会现实;表达上提出一个具体要求,或句式或修辞手法。在这个原则之下,所给的话题情境是简单明了的,所给的要求是具体明确的。然而,所设题型却没有相对成型的外在形式,没有相对固定的考点倾向,答案灵活开放。每个考点不会单独设题,都是和其他考点结合考查,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典型例题
(一)阐述观点型
2015年四川卷)《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请根据其中一句给你的启示,写出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想法和做法。要求:①内容具体;②句式工整;③语言简明、得体;④60-80字。(6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和得体。材料取自《论语》格言,围绕观点叙写、议论,命题着眼于“用”。人际关系处理、学会做人,无不是当前和未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正确理解儒家为人处世的主要原则,进而把握其蕴含的人生智慧,并据此写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技巧点拨:内容与形式并重。一定要抓住观点,围绕自己的实际来组织材料,同时要注意论述的语言,句式工整的要求表明——语言上运用整句。
示例一: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他人说:自己不愿听的话,不强求他人听: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他人做。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难处,推己及人避免强人所难。
示例二: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为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为他人成长贡献力量,为共同发展奉献智慧。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创造幸福。 (二)描述图景型 (2015年湖北卷)欣赏下边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
①突出景物特征;②语言表达鲜明、生动;③不超过80字。(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同时要求做到表达得简明连贯得体。本题要求考生为“天鹅戏水图”写诗或配文。学生可以从背诵过的诗词中选取例子,仿写、如《早春》。
答案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答案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三)提炼语意型
(2015年安徽卷)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6分) 2015年4月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审批程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15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10-2020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具体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可以预期,在亚投行的支持下,亚洲各国将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建设项目集中在公路、铁路、港口、通信、电力电网、油气运输等方面,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解析 这是一个语段压缩的常规题目。关键是读懂题目,示意图给出的就是答案的基本内容,即从投资方式、领域、对象和意义几个方面概括。语段中这几个方面已经介绍得清清楚楚.稍加整理即可。注意不要超过字数,就必须对相同并列进行合并,如“公路、铁路、港口”可以合并为“交通”等。
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的资金支持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四)衔接语意型
(2015年新课标I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②,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③,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一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每一个空白处的连贯性和与上下文的关联性,必须结合整段文字进行分析。第一空要结合前文“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应填和“提高效率”有关的词句。第二空结合前文“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应和“节省时间”有关。第三空根据下文“完成购物”,应填和购物流程有关的内容。
示例: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
复习建议
近几年语用题命题呈现出四个特点:注重实用性,选材多来自现实;呈现综合化,关注思维能力;试题呈开放性,语用特点鲜明;加大考查力度,题型花样翻新。
在备考语用题时,要先梳理知识系统,强化知识结构,重点在于知识树的形成与繁茂,而不在于题海苦渡,重点在于方法的指导,思维的训练。
考场技巧
1.高考中的语用题每年有新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会脱离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得体这些基础题型。在高考中出现复习时从没有遇见的题型也不必慌张,根据平时积累仔细审题、注重细节、规范答题,一样可以得到满意的分数。
2.语言运用题难度不大,要注意审题(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注重细节,注意规范。以2015年新课标I卷16题为例,题千“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这句子中就已经包含了构图要素——“水环境”便可矧J道有清水、污水与水中生物鱼,“保护”便可矢¨有手,至于题千中已经有了“地球”一词,在作答时便不应该丢了“地球”这一要素!所以对题千的理解、分析是做题的关键!
文言文——高考语文改革的新方向
对于相当一部分高中生而言,之所以学习文言文,只因为高考要考,只把文言文当成考点而非文化来学。因而对文言知识的获得,缺乏主动与热忱。高中生阅读文言文的渠道大多局限于语文教材和训练题,阅读面很窄;阅读的落脚点多在背诵名句和语法,常常忽视更有意义的阅读。因而,目前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现状是普遍畏难、高耗低效。而考试评价的文言文命题的固化死板,也使得文言文阅读陷入机械与乏味。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之使命。民族精神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精粹。了解民族文化,须从阅读民族经典入手;塑造民族精神,当从接受民族经典出发。文言文应该成为我们“精神的底子”,而不只是考试的例子。文言文的学习只会强化,而不会弱化。
高考文言文会有怎样的走向,考试评价的改变又会给当前的文言学习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该如何更加高效地学习文言文,这都是我们将要探讨的。
选材多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2014年新课标卷I选了《旧唐书·于休烈传》,卷Ⅱ选了《明史·韩文传》,2015年新课标卷I选了《宋史·孙傅传》,卷Ⅱ选了《北史·来护儿传》,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朝代分布灵活。多经过命题人适当改编,浅显易读以适合考试,选文长度多为650字左右。
文言文阅读常年只选人物传记,甚至都是官员传记,显得死板、官本位化,学生很难感受到古文的优美。预测这种“正史”模式会有变化,选文会更贴近学生实际,更有趣味。备考复习时不应太过局限。
题型稳中有变,难度有所降低
高考文言题型一直比较稳定:文言实词、筛选信息、断句、文意概括、文句翻译。明辨句读是古文阅读的基本能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很好的命题形式。各个省份早几年就有断句题,有的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有的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新课标卷在2014年也用断句题取代了筛选信息题。这一题型2015年继续沿用。除此之外,今年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取消了对实词的考查,取而代之的是“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的新题型。因此2015年新课标卷考查的题型是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文意概括、文言翻译,难度有所降低。这一变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文言文阅读问题。题型示例: (2015年全国卷1)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僚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僚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为以妨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日:“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日:“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者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日:“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日:“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日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解析 答案A。可根据年号、官职名、句意、标志来断句。比如“宣和”“高丽”“使者”“宰相”“言”等。
文言断句口诀:通读全文明大意,名词代词找主宾。虚词开头结尾明,动词找到句中心。说日对话看前后,相似结构助判断,语脉贯通定句读。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政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钇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 答案D。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不能指其他儿子,其余的称皇子、殿下,有的封王。
此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古代的官职,科举考试,帝王谥号以及对君主儿子的称呼。重在平时的积累。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條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生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 答案C。“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上皇徽宗,不是太子。“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杀了两个外貌像宦官的人,不是杀的宦官。
此题考查文意概括,尤其是细节辨析,关键在实词“类”的理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我只知道只有我们的君主能做中国的皇帝,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而死。
解析 “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金人虽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应当跟太子一起去,求见两位酋长当面谴责我们,或者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解析 “俱”“面”“庶或”各1分,句意2分。
文言译文原则:①字字落实;②直译为主;③活用句式;④调整词序;⑤补充省略;⑥通顺流畅。文言文翻译需要具备语境意识,要根据上下文推测句子叙述的事件、主语、情感倾向等,然后再逐字对译,这样才能保证大意正确。关键词语要利用旧知识、上下文推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推断标准为是否“合情合理”。
授生以渔,高效备考
1 课本意识
考试中的文段来自课外,但知识源于课本,功夫在于平时。同学们要充分利用早读阅读课本选文,注意总结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所以文言文复习一定要抓好课本复习,把必修1至必修5中每一篇文言文中常见文言现象归纳整理一下,使文言知识系统化,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 整体意识
不单单是文言文阅读,所有文本阅读都应该整体把握,分层梳理。这是阅读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只是文言文尤其应该强调这一点。因为我们平时的文言文训练太过于重“言”,常常是将一篇文章“大卸八块”,却忽视文章整体语境,以致犯一些低级错误。高三备考训练应该强化全局观和条理性,也只有在树立整体关照全文意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完成对文章的充分认知。
3 语境意识
运用“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的方法较准确地理解文章。①“以文解文”,即根据古人行文的特点,根据词所处的位置,在语境中较科学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习中可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例如:“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了。②“以事解文”,这里的“事”指的是有关事实背景。学习时,可通过对课下注释的阅读,对此进行了解。③“以理解文”,既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合理理解。例如:可通过体会文章人物性格,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感情态度,所叙述的事件,所表达的情感等等理解文章。
作文——就要这么应试
据笔者多年带高三的经验,不少学生刚进入高三都存在这样一个困惑:高一高二喜欢写作,有些还是文学爱好者,课余很喜欢写随笔散文,轻灵自如,受到好评;但是上了高三,面对应试作文,却无从下笔,成绩不佳。甚至有的同学在文学写作上获了大奖,却写砸了高考作文……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令人叹惜。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种困惑,帮助新一属的高三生由“文学创作”向“应试写作”转身呢?
其一是转变态度,明确目标
据笔者了解,不少新高三生无法适应转型的原因,大多是态度上反感应试写作,认为应试就是套路——僵硬的结构、千瘪的描写、重复的点题。他们大多认为,应试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写的人机械麻木,读的人昏沉欲睡。那是产品,不是文学。这种思想成为写作转型的“拦路虎”。其实,应试和文学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别让你心爱的文学,挡在你的应试之路上。从心理上,要接受应试,因为面对高考,你最大的前提是你的身份——一名考生,你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既然你热爱文学,那就在应试中表现出来,让你的应试作文里充溢着文学,让别人都看到,你的分数证明了你的特长。别让应试委屈了文学。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文学的尝试。文学不是一种偏执,而是一种能力。
其二是巧妙植入,华丽转变
擅长文学的人,也会懂得应试里的文学。“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因此,考场作文不仪要体现出你的思维能力、思考深度,更要能体现出你的语文素养。只有流畅的语言、清晰的条理、规范的用语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写作指导
1 巧妙点题,切忌晦涩
据高考阅卷现场反馈,高考阅卷是有时间规定的,大多只有几分钟,如果写得云山雾罩、空灵飘逸,虽然可能是很好的文学,却令老师摸不着头脑,容易被判成低分,很危险。反之,如果多点题,开头和结尾用一些好的句式(如排比句),文章主干清楚地分成三个或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中心句,备部分之间形成层进关系或照应关系……这样更容易让阅卷人眼前一亮。
示例:
唐有刘白堕脱俗隐于市,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游侠语日:“不畏张弓拔刀,但惧白堕春醪。”一杯春醪,寄着他一生的志趣,一生之作,亦携着你品性高低。冯骥才曾道:“植物死了,将生命留在种子里;作家死了,将生命留在作品里。”“言为心声”,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常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或无意的性格流露,或刻意的志节寄托,作品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与广远,承载着作者的追求与修养。
——2015年浙江卷《一杯春醪寄余心》
开篇引用游侠和冯骥才的名言名句,巧妙点名“人品与文品”之间的关系,既扣住文章的主题,中心明确,又巧妙引用,彰显文章底蕴,巧妙地将文学嵌在应试作文的字里行间,熠熠生辉,这样的文字就是文学与应试巧妙结合的“典范”!
2 结构清晰,切忌繁复
应试作文是有主题的命题作文,一般只有800字左右,要求结构简洁明了,层次分明。我们一般采用的结构是横向式、纵向式,也可以采用镜头式、对比式等。请记住,清晰的结构是一篇应试作文的基本门槛。
示例:
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
云南一考生
未来正在张开温暖的怀抱等着我吧:
会吧:
现在就让我一个人勇敢地走下去。
——题记
一
“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因为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如是说。
从茫茫渺渺的洪荒远古,到熙熙攘攘的今日世界,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历史的洪流依然奔腾,一生也不过弹指一挥间。那些可以留名青史的人,要么至善至聪至美,要么至恶至毒至狠,极少有寻常布衣家的普通姓氏可以刻在史鉴。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于敏先生,“受命于天,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还有师昌绪先生,一心为国,兢兢业业,上世纪60年代留学归国的他立下军令状研制空心涡轮叶片,他把最后的光和热全部奉献给祖国。他们才是伟人,他们才可以称得上伟人。
社会高速运转,综合国力科技当先,笃学敏思,开拓创新的人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才最具风采。
二
“人人都知道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却很少有人知道世界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事实如是说。
就像沈从文,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可世人对沈从文津津乐道的同时,有谁了解他的师长陈渠珍?世人只知追捧《边城》,可它背后的《艽野九尘》又有谁清楚?世人只知边城里的翠翠,却不知在她之前还有一个藏族女子,有血有肉,名唤西原。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来一趟,必须要留下些什么才能不负初心。在普通岗位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老王只是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跋山涉水为我们留下动人瞬间,留住美丽乡愁的小刘,努力追逐梦想后在人海中销声匿迹。而真正能够用最具风采形容的,可以值得我们作为理想楷模的,是攻难克险,执着探索潜心研究的小李。
三
“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本人如是说。
我们每个人都不甘于平凡,我们一路上追寻高山仰止,追寻辽阔草原,追寻无边天际的蔚蓝。现在有两条路,一条是想走,一条是必须走,只有走好必须走的路,才能走想走的路,而我们将这条想走的路,称为“梦想”。
在人生这场旅行中,行李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我们也许会被这所谓的行李磨平曾经轻狂的棱角。可无论今后是平庸是绚丽是惊世是落魄是风是雨,我们都有着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
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奋斗的路上我们一起且听且吟.吟不尽的是晨曦美好海阔天空,且走且停,停不了的是对理想的追寻和对世间尽数美好的赞颂。
喜欢文学的人都知道电影中有一种基本手法叫做蒙太奇,我们在写作中可巧妙将其转化,成就一种镜头式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借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将有关材料按一定的内容或顺序分解为一组组、一个个镜头,然后将它们有机地组接起来,用连续的画面来表现。这篇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追逐又怎样,千里又何妨》就是镜头式的写作典范,文章在三个小标题统领下,都用一句钇言或哲理性的话引起下文,第一节列举了于敏、师昌绪两位“至善至聪至美”的伟人,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具风采的人”;第二节以沈从文的事例和材料中人物类比,小李成了作者理想的楷模;第三节回到自身,寥寥数语,一位为追求梦想,坚强、洒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三个小镜头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构思新颖,清晰明了。高考作文的读者不是文学青年,而是阅卷老师。清晰、明朗、流畅是很重要的,而且,这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文学,这也是文学的另一种风格。
3 选材大气,切忌自我
高一高二的作文大多都是写的周记,一般都是以“我”为中心展开叙述,抒发的是个人情感,这与高考作文的选材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高考的作文写进文章的事件或资料要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时代感和新颖度,选用身边的那些活生生的材料,或者说选择“接地气”的素材。所谓素材“接地气”,就是要接地中之气,切合“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优良传统,选择的材料要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尽量选择新近发生的事,而不是“个人情调”。
示例:
不仅如此,中国上有“嫦娥”月,下有“蛟龙”入海,还有令人自豪的“辽宁舰”,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都是那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不懈努力的结晶。这些闪耀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都少不了汗水的聚焦。
——2015年湖北卷《积小流以成喷泉》
文章并不是写“我”的情感经历,而是选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等接地气的事例。这些例子切合社会热点,传递社会正能量,势必完胜抒发“我”的那些“小情调”!
总之,考场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把标尺,与高一高二的写作还是有区别的。它是学生对于语言的驾驭、材料的选择、谋篇的技巧、立意的能力等诸多语文素养的集中展示,特别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有的放矢,一击即中。最后,祝愿所有新一届的高三生,都能怀揣文学,走好应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