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向”下的初中数学课堂问题创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們把数学课堂中教师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思维程度等方面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路径称为“思维导向”。它的价值表现在教师利用启发性数学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课堂问题创设和思维导向成为互为手段和目的的两种实施教学、发展认知的方式。
  关键词:思维导向;课堂;问题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7-068-1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思维的对话与互动,是教师通过课堂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而课堂问题创设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数学思维的活动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灵活运用“思维导向”策略合理创设课堂问题。
  一、“思维导向”下问题创设的涵义
  皮亚杰的图式理论认为:人的学习是对思维图式的不断扩充和调整,通过图式来了解未知的事物,即同化,或根据新信息、新经验来修改已有的图式,即顺应。在教学操作层面上,控制论观点给“思维导向”作出了最深刻的解释,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问题创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调控的过程。因此我们把数学课堂中教师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思维程度等方面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的路径称为“思维导向”。“思维导向”的价值表现在教师利用启发性数学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在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与学生认知思维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理解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堂问题创设和思维导向也可以看成互为手段和目的的两种实施教学、发展认知的方式。
  二、“思维导向”下问题创设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问题的科学性是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前提条件,因此问题的创设要合乎科学,既要做到无学科性、知识性错误,又要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要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正确的思维方式来积极的引导。
  2.目的性原则。
  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对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所以问题创设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关键点。问题的创设应服务于教学的目标,符合教学的对象,避免随意性、盲目性和主观性。
  3.启发性原则。
  通过创设启发性问题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联想、类比,激发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4.梯度性原则。
  问题的创设要把握好度,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符合学生就近发展规律性原则,要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要能体现思考的价值所在,同时在创设时也要注意思维的梯度性。
  三、“思维导向”下问题创设的实施
  数学课堂问题的创设应体现出教师对教学基本活动过程的定位和教学基本策略的选择,在“思维导向”下的数学课堂问题创设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启发引导、反思策略等方法,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和数学探究活动进行启发和引导,为课堂教学产生一种助推和导向的作用。
  1.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问题。
  问题探究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作为理解问题的切入口。在理解数学问题阶段可借助“思维再现提问”和“思维比较提问”这两种“思维导向”模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方法、定理进行回顾,或者对问题的结构、模型进行分析,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内容,从而实现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的迁移。对于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要能够通过“思维比较提问”提出与之结构相似型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类比、转化等思维方式理解问题。
  2.启发学生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
  在学生理解题意之后,面临学生的是如何突破、寻找有效合理的解题路径,从而推导出问题的结论。对于单一的数学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寻找问题中的特定条件,对问题条件重新组合加工,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给的问题信息,与之相对比逐步构建起相应的解题策略。对于比较综合性的数学问题,一般可以借助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结构,在知识的结合处进行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最终实现解题目标。对于探究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创设的问题更需要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价值,要能给予学生的有效引导。对于比较抽象的分析型问题,问题的创设要针对知识的发散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然后再确定各元素之间的关键属性、逻辑关系,从而探究问题的最佳路径。
  3.培养学生反思数学问题的过程。
  高品质数学解题思维是建立在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而合理的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回答结果,忽视了利用课堂问题的创设对学生完整认知思维的引导和建构。所以为了丰富学生认知结构、完善数学解题思维,课堂问题的创设更应重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重视元认识知识教学,促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课堂中可以通过创设反思性课堂问题对解题过程加以反思,对解题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对解题结果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提高他们思维的深度、广度,并提升出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参考文献]
  [1]姜晓翔.让“元问题”创设在思维发展主线上——例谈初中数学自主变式探究的问题设计[J].中学数学,2017(06).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生物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集理论、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其中生物概念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概念、本质和规律,才能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但是在生物教学实践中的概念教学往往被忽略,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掌握知识停留在表面,进而导致学生不能将更多的生物知识融会贯通,使得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对生物概念的讲解,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个体学习或讨论学习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