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减刑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减刑对改造罪犯,稳定监管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减刑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减刑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意见,以保障减刑权的公正行使。
  【关键词】减刑;实践;问题;完善
  一、减刑基本理论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立功表现或悔改表现的,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我国刑法所指的减刑,只适用于上述特定的对象。
  在历史上,存在着两种刑罚理论,一种是报应主义,另一种是预防主义。
  报应主义主张:刑罚是对犯罪人犯罪的一种回报,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罪必罚,罚当其罪。在报应主义看来,刑罚被认为是犯罪人向社会偿还的债务,欠债就要偿还,减刑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发生的。
  预防主义分为一般预防主义和个别预防主义两种。一般预防主义主张:刑罚最主要的作用是震慑,通过这种震慑作用可以很好地威慑想要犯罪的人。在一般预防主义看来,威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刑罚不能缩短调整,所以,一般预防主义也不能成为减刑制度的理论基础。
  个别预防主义主张:犯罪人具有悔改表现,表明其人身危险性有所减弱,人身危险性减弱就应该适当地调整其刑期。个别预防主义将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地位提高,更加注重对犯罪人的矫正。因此,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犯罪人具有悔改表现,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消长来调整刑期,符合必然的逻辑。
  二、实践中减刑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减刑实体规定较为详细,对减刑的条件等做了明确规定,此文不再赘述,而程序规定则有所缺失。从法律、司法解释、行政规章的规定以及实践来看,我国减刑程序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理形式欠规范,质量不高
  首先,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中都未作明确规定减刑的审理方式。书面审理是实践中法院对减刑案件最常采用的方式,既不讯问犯罪人也不询问被害人,也不征求检察机关的意见,仅对执行机关报送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对犯罪人服刑期间的表现也不去调查核实。
  其次,减刑的审理过程也不公开,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某种程度上,法院不过是依据执行机关的意思出具相关法律文书而已,对减刑的实质性监督制约形同虚设,唯一的制约就是规定每年呈报裁定减刑不得超过一定数量和比例。
  最后,法院系统对减刑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法院不会设立专门的业务庭承担这项工作,减刑案件不列入统计、考核工作,仅作为附带性、突击性工作。根据学者的调研,在某法院,427件减刑案件由5名法官在2至4天内办结,平均每人每天办结至少20件,这样的审判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实践中,监狱上报的减刑案件被法院否决的微乎其微,减刑案件的审理质量也普遍不高。
  (二)检察机关监督不足
  实践中,书面审理是法院对减刑案件最常采用的方式,检察机关不会参与。再加上在我国司法系统中,监狱、法院和检察院等分工明确,检察机关不负责具体的刑罚执行活动,所以检察机关无法实际了解,仅靠法院的审查程序看不到犯罪人在服刑期间的真实表现,这样就导致检察机关很难对减刑进行有效的监督。
  虽然我国检察院系统也设有监所检查机构,但是在检察系统里面被划为非重要部门,使得监所检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无大作为。另外在用人问题上也遗留着不良阴影,一般分配到监所检察部门工作的检察人员会被认为失去晋升机会,加上其工作性质使得整个监所检察普遍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其监督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被害人、被判刑人无权参与
  首先,作为被害人一方,减刑意味着犯罪人就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极可能导致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害和伤害无法得到有效弥补和抚慰,甚至会引起被害人对国家执法和司法的不满,引发新的社会冲突。
  实践中被害人被现行程序排除在外,参与主体的对等性不能得到实现,这也违反了正当程序原则。单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来看,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没有正当、公正程序,对被害人来说都是不公正的,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维护,所以现实中被害人对法院减刑裁定的公正性提出质疑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作为被判刑人一方,被判刑人也不能参与其中,实践中缺乏正当机制和程序来保障其权益,无论减刑的结果如何,任何人都不能提出质疑,否则会认为“对抗改造”之嫌,这样不利于体现对被害人主体性的尊重。
  三、减刑制度的完善
  (一)在法院设立刑事审判执行庭
  中级人民法院普通刑事审判庭案件数量较多,既要审理重大、复杂的一审案件,又要处理大量的二审案件。在这种情况下,办理减刑案件就成为一个额外的负担,办案质量得不到保障。如果单独设立一个合议庭专司减刑、假释案件,案多人少的情况会好得多。
  (二)开庭审理减刑案件,扩大参与范围
  首先,开庭审理减刑案件,建立一整套罪犯减刑的权利保障制度,明确罪犯的各种权利,比如说申请减刑权、提出异议权、申请复核和复议权、要求公开审判权、参与法庭调查权、最后陈述权等。
  其次,开庭审理减刑案件,要有正当程序,在罪犯、被害人、狱管人员、检察人员等各方到庭的情况下,审查罪犯具有悔改和立功表现的事实依据及证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减刑裁定。同时允许律师介入减刑程序,以保障罪犯能够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
  最后,扩大参与范围,对于有明确被害人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将拟减刑罪犯情况告知被害人,并把征求被害人的意见作为减刑的必经程序等。
  (三)减刑案件的提请权归属检察院
  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当成为提请减刑的主体,这样既能监督监狱又能监督法院,实现对减刑案件公正性的监督与保障。
  综上所述,实践中减刑固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善于发现并逐渐完善,对保障减刑权的公正行使,对我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王志刚.我国减刑程序之反思与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09,(7).
  [3]于同志,陈伶俐.论减刑程序的正当化[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3).
其他文献
【摘要】能动司法哲学的提出对各级法院的审判实践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我国司法机关加强司法只能的重大举措,只有妥善解决好司法建议制度的范围、保障机制以及司法建议的效率等问题,才能充分发挥司法建议制度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能动司法;司法建议;类型化;保障机制  一、司法建议的概念界定  关于司法建议的含义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章志远教授认为行政诉讼司法建议是指,人民法院对在行政审判
期刊
【摘要】传统的国际私法追求形式正义,忽略了实质正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实体法上的正义也应当是国际私法的追求。要实现国际私法的实质正义,就是根据分配正义的思想,结合冲突规范,运用有利于原则,把实体上的利益分配给弱者一方,从而保护弱者的利益,达到实现实质正义的目的。  【关键词】弱者利益;国际私法保护;实质正义  在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中,其双方甚至多方当事人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其在本国内长期
期刊
【摘要】新加坡作为国际反腐败的典范,具有一套完善的肃贪法律制度。尤其是《贪污、毒品交易及其它重大犯罪(利益没收)法》确立的潜逃、死亡罪犯贪污贿赂所得利益的没收程序,科学有效,对追缴腐败资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照新加波的没收程序,我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所设立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尚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应当明确“逃匿”“违法所得”等概念的含义,建立专门的财产保管机关,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案件的诉讼标的额趋于小额化,单是简易程序已经不能满足解决当前民事诉讼案件的需求。由此,设立小额诉讼程序似乎成为民事诉讼程序发展的必然。2012年的民事诉讼法大修新增了有关小额诉讼的规定,这意味着中国的小额诉讼制度已经正式迈出了第一步。到底小额诉讼程序具有简易程序所不具备的哪些特点,另外,目前小额诉讼程序面临何种困境,有何完善方法,这里将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额诉讼;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白城地区农村土地纠纷案件的研究,深入探讨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成因及法律救济的有效途径,进而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土地纠纷;成因;法律救济  一、白城地区农村土地纠纷的主要类型  (一)抛荒农民回乡要地引发的纠纷  农村税费改革未实施以前,由于土地经济效益低,税费比较繁杂,很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对土地进行了闲置、抛荒,这些闲置的土地或是被亲属耕种,或是由
期刊
【摘要】当下,对于法律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界,而法学界大多集中在司法正义、个体自由等法理研究上。本文通过对当下法经济学界法律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梳理,指出法律与经济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我们搭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沟通桥梁,解决好法律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问题。  【关键词】法系;法律本土化;法经济学  法律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传统的法经济学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西方传统
期刊
【摘要】上海在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银行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是重中之重。面对银行业中出现的各类违规现象,银行业对于既懂得金融知识,又懂得金融法律知识的人才是非常需求和紧缺的。因此高校金融专业在培养人才不仅需要给予其金融知识,和金融银行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需要给予。因此高校在设置金融专业课程时,需要设计相关的银行法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金融法律知识,面对以后的就业挑战。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银行
期刊
【摘要】面对社会广泛深刻的变化,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才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着力点包括: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各级干部管理社会事务能力、加强各类民间组织管理、提高公众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群众合法利益的保护、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管理、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關键词】创
期刊
【摘要】次贷危机席卷全美,进而波及全球,以雷曼兄弟为首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纷纷破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危机波及全球,所以面对金融危机必须有防范措施,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较小,但我国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的规范还不健全,因此要借鉴美国此次经验,改革我国的破产法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对我国银行破产提供规范,以预防金融机构破产而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破产法;改革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交流的不断增长,国家间缔结的税收协定越来越多,而各国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一,税收争议频繁发生,传统方法已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税收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的法律途径,最具发展潜力,其裁决应具有约束力,从而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关键词】仲裁;国际税收争议;国际税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缔结的双边税收协定也日益增加。截止2011年5月底,我国已对外正式签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