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多年,我亲身体会到只要学生愿意学,他们就一定能学好,关键是怎么让学生愿意学呢?我利用假期阅读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等相关书籍,从中我发现激励学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激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领没有发挥出来,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然后自己主动地学习、探究。于是我将书上所学用在自己女儿的身上,发现真的不一样,继而我也大胆地用在我的学生身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课堂上激励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实现45分钟的高质量、高效率。
1.从引入新课开始,作为教学主导的我只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把问题抛给学习的主体——学生。当他们解决了相应问题之后得到同学或老师的称赞是多么愉快,从而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而愉快。
如:在学习《密度》这节课时,我用生活中常见的木块和泡沫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我出示两个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问:你们能分辨出哪块是木块哪块是泡沫吗?学生很快根据颜色作出判断。我趁机说:“看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现象观察得都很仔细。”然后我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用纸包起来问学生:“你们还能分辨出来吗?”有的学生很快举手说用手捏一捏硬的是木块软的是泡沐,其他学生都点头同意。我及时给予表扬。接着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很快就有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出质量大的是木块质量小的是泡沫。我让他走上讲台按照他的方法当场作出判断,并打开包装纸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包装纸打开的那一刻全班响起了掌声。不用我说过多的话语,他们的兴趣和斗志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2.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物理的实验课,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不是简单地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优秀,以此激发学生的斗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然后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
如:在《测量液体密度》这节课中,学生设计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是: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再测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测体积V;④计算牛奶的密度。我先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我问学生:你们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这样测出来的密度是否准确?有学生说:我发现我们组在把牛奶往量筒中倒的过程中始终倒不干净,这样测出的体积肯定不准密度也就不准了。其他组同学听了后都有同感,我接着说:“既然你们都发现了问题,伟大的科学家们也是在发现问题之后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而成名的,那么,你们也试一试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成为这节课的伟人。”学生受到鼓励后,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3.做好小结,并争取在每节课结束时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便他们在课后能继续讨论。如:在学习完光的折射这节课后,学生已经明白了从岸上看水中的鱼看浅了,那水中的鱼从水中看岸上的我们会把我们看高了还是看浅了?学生听到题目后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了,还有的学生主动找我和我一起讨论,虽然影响了我的课间休息,但是我的心里特别高兴。
二、作业中激励式评语
无论在哪些方面,我都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舞他们的信心,并给予赞许的肯定,在作业本上写上激励性评语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老师或身边同学的评语,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领没有发挥出来。如:“聪明的你,为什么将作业写得这么乱,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对吗?”等到下次作业真的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而对一些学习特别差的学生我这样写:“学习差,不代表你笨,没有创作力,记得吗?1千米=1000米,你不就回答对了吗?”“虽然你纪律不好,但你在运动会上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全班同学都感谢你,假如今后你不在捣乱了,相信你会赢得更多掌声。”
三、课后激励式相约
课上我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我也努力地这样做。在课后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并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此情况下,我给他们讲了伟人的故事,讲他们是如何经历困难的,最终克服了困难有所成就的,而暂时走在别人后面的人,只要有恒心,鼓起劲、迈大步,终究会后来者居上。有了我的鼓励,有了故事的鞭策,学生心中有了方向,及时地伸出手与他们相约“作业见成效、考试见真招、期末见效果、几年之后见成绩”,“啪!”的一声,时间就此定格,师生相互信任、相互承诺。
如:我带的4班有个学生叫张洋,期中考试考得非常棒,之后上课就不好好听课。我开始以为他骄傲批评了他,后来没有变化,我找了一个机会和他聊了聊才知道他父母离异对他打击很大,他不想上学了。他说:再说我也考不上高中,因为除了物理、数学其他功课都不行。我给他讲了很多道理,并告诉他我对他的期望。当时,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说的话我都懂,我也知道你对我的好,但是我有我的想法,到初三毕业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之后在我的课上他不再说话不再捣乱,可是也没好好听课,我没有再批评他,因为我相信他,也相信他和我的约定。中考时他出乎意料地考上了高中。教师节那天,学生都回母校来看我,唯独没有看到他,听知道的学生说他去了深圳。国庆节的时候接到了他从深圳打来的电话:“老师,我在深圳终于稳定了,才有脸给你打电话。”我迫不及待地问:“你考上高中为什么不上呢?”“老师,我开始就不准备上高中,只是想给你一个交代,所以我尽力学了,才考了那样一个成绩,不过我现在在这边挺好的,是我想要的生活,也是我想学的专业——厨师。”听了这些话之后我知足了,同时希望他将来有所成就。
总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师生要心理相容,时刻铭记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本着这个原则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
一、课堂上激励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实现45分钟的高质量、高效率。
1.从引入新课开始,作为教学主导的我只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把问题抛给学习的主体——学生。当他们解决了相应问题之后得到同学或老师的称赞是多么愉快,从而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而愉快。
如:在学习《密度》这节课时,我用生活中常见的木块和泡沫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我出示两个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问:你们能分辨出哪块是木块哪块是泡沫吗?学生很快根据颜色作出判断。我趁机说:“看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现象观察得都很仔细。”然后我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泡沫用纸包起来问学生:“你们还能分辨出来吗?”有的学生很快举手说用手捏一捏硬的是木块软的是泡沐,其他学生都点头同意。我及时给予表扬。接着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很快就有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出质量大的是木块质量小的是泡沫。我让他走上讲台按照他的方法当场作出判断,并打开包装纸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包装纸打开的那一刻全班响起了掌声。不用我说过多的话语,他们的兴趣和斗志已经被调动起来了。
2.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物理的实验课,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不是简单地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自己也能像科学家一样优秀,以此激发学生的斗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然后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
如:在《测量液体密度》这节课中,学生设计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是:①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②再测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M1;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测体积V;④计算牛奶的密度。我先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我问学生:你们在实验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这样测出来的密度是否准确?有学生说:我发现我们组在把牛奶往量筒中倒的过程中始终倒不干净,这样测出的体积肯定不准密度也就不准了。其他组同学听了后都有同感,我接着说:“既然你们都发现了问题,伟大的科学家们也是在发现问题之后努力寻找解决方案而成名的,那么,你们也试一试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成为这节课的伟人。”学生受到鼓励后,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3.做好小结,并争取在每节课结束时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便他们在课后能继续讨论。如:在学习完光的折射这节课后,学生已经明白了从岸上看水中的鱼看浅了,那水中的鱼从水中看岸上的我们会把我们看高了还是看浅了?学生听到题目后迫不及待地讨论起来了,还有的学生主动找我和我一起讨论,虽然影响了我的课间休息,但是我的心里特别高兴。
二、作业中激励式评语
无论在哪些方面,我都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舞他们的信心,并给予赞许的肯定,在作业本上写上激励性评语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老师或身边同学的评语,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领没有发挥出来。如:“聪明的你,为什么将作业写得这么乱,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对吗?”等到下次作业真的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而对一些学习特别差的学生我这样写:“学习差,不代表你笨,没有创作力,记得吗?1千米=1000米,你不就回答对了吗?”“虽然你纪律不好,但你在运动会上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全班同学都感谢你,假如今后你不在捣乱了,相信你会赢得更多掌声。”
三、课后激励式相约
课上我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我也努力地这样做。在课后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了学生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并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此情况下,我给他们讲了伟人的故事,讲他们是如何经历困难的,最终克服了困难有所成就的,而暂时走在别人后面的人,只要有恒心,鼓起劲、迈大步,终究会后来者居上。有了我的鼓励,有了故事的鞭策,学生心中有了方向,及时地伸出手与他们相约“作业见成效、考试见真招、期末见效果、几年之后见成绩”,“啪!”的一声,时间就此定格,师生相互信任、相互承诺。
如:我带的4班有个学生叫张洋,期中考试考得非常棒,之后上课就不好好听课。我开始以为他骄傲批评了他,后来没有变化,我找了一个机会和他聊了聊才知道他父母离异对他打击很大,他不想上学了。他说:再说我也考不上高中,因为除了物理、数学其他功课都不行。我给他讲了很多道理,并告诉他我对他的期望。当时,他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说的话我都懂,我也知道你对我的好,但是我有我的想法,到初三毕业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之后在我的课上他不再说话不再捣乱,可是也没好好听课,我没有再批评他,因为我相信他,也相信他和我的约定。中考时他出乎意料地考上了高中。教师节那天,学生都回母校来看我,唯独没有看到他,听知道的学生说他去了深圳。国庆节的时候接到了他从深圳打来的电话:“老师,我在深圳终于稳定了,才有脸给你打电话。”我迫不及待地问:“你考上高中为什么不上呢?”“老师,我开始就不准备上高中,只是想给你一个交代,所以我尽力学了,才考了那样一个成绩,不过我现在在这边挺好的,是我想要的生活,也是我想学的专业——厨师。”听了这些话之后我知足了,同时希望他将来有所成就。
总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师生要心理相容,时刻铭记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本着这个原则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