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有没有“粉丝”?如果有,有多少?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从孔子死后的情形看,一旦变为偶像,“粉丝”不知其数,从靠孔子吃饭的到借孔子杀人的,掺杂其间,不可尽言。但从现有史料看,孔子生前却没有“粉丝”。
孔子生前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可谓影响巨大。可是,学生不是“粉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说明孔子在政坛上也没有知己。有一回子贡问孔子,为什么人家都不了解您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可见孔子承认自己没有“粉丝”,而且认为这没有什么值得怨天尤人的。
孔子不仅是个学问家,而且多才多艺,仅从音乐方面说,至少称得上是大音乐家兼大歌唱家。他知乐善歌,声乐器乐皆精,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这就比今天的许多演艺明星高明得多。司马迁说他把《诗经》“三百五十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更是个了不起的大贡献,不知道可以出多少唱片、盒带或碟片,可是没有看到他到处招摇签名。他多次即兴唱歌。比如,季桓子受女乐三日不听政,他决定离开。师己去送行,子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可见他不但唱得好,歌词也编得不错,并不是除了“爱得死去活来”之类就无话可说,可是没有看到他到处走穴开演唱会。李长之《孔子的故事》说:“歌唱已是孔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非这一天有出门吊丧等哀戚的事,他才停止唱歌。”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则说:“孔子并不是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他谈到乐每每要和礼联系起来,而礼乐也不仅是徒重形式……他所注重的是礼乐的精神。他要用礼乐来内以建立个人的崇高人格,外以图谋社会的普及的幸福。”可见,孔子虽然是个大音乐家兼大歌唱家,却始终注重自己的精神追求,不媚俗,不随波逐流。
孔子自己没有“粉丝”,却乐于做别人的“粉丝”,而且不止于做“粉丝”,而是有所取舍,重在学习。《论语·述而》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李泽厚《论语今读》翻译为:“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唱一遍。”可见他对别人的尊重出自内心,不作“老子天下第一”之想。南怀瑾《论语别裁》解释“而后和之”,则说“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可见他既虚心向别人学习,更善于举一反三。对于批评讽刺他的人,孔子也相当尊重,从不敌视。《论语·微子》中有一段孔子与接舆的故事。接舆是“行为艺术”的祖师之一,《战国策》中说他“漆身以为厉,披发以为狂”,他借唱歌来批评讽刺孔子。孔子从来不走一脱成名路线,对“漆身披发”之类并不赞成,但是,他对接舆之歌的内容给予了极大重视,甚至想和他深入讨论。《论语·宪问》有一段“子击磬于卫”的记载。大意是说,在孔子演奏器乐时,有人穿着广告衫,上写“文王很生气,周公很着急”,对他进行讽刺。他却以赞赏的口吻说:“这人太果决了,我没有话可驳难他。”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量!
孔子没有“粉丝”,原因在于他心中无“粉丝”。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在他的眼里,都已经成为他的镜子,而绝不是他的“粉丝”。他不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高人一等。相反,他要自己时时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不善”。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一个人进入这种境界之后,又有谁能充当他的“粉丝”呢?
孔子生前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可谓影响巨大。可是,学生不是“粉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循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己用。”说明孔子在政坛上也没有知己。有一回子贡问孔子,为什么人家都不了解您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可见孔子承认自己没有“粉丝”,而且认为这没有什么值得怨天尤人的。
孔子不仅是个学问家,而且多才多艺,仅从音乐方面说,至少称得上是大音乐家兼大歌唱家。他知乐善歌,声乐器乐皆精,还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这就比今天的许多演艺明星高明得多。司马迁说他把《诗经》“三百五十篇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更是个了不起的大贡献,不知道可以出多少唱片、盒带或碟片,可是没有看到他到处招摇签名。他多次即兴唱歌。比如,季桓子受女乐三日不听政,他决定离开。师己去送行,子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可见他不但唱得好,歌词也编得不错,并不是除了“爱得死去活来”之类就无话可说,可是没有看到他到处走穴开演唱会。李长之《孔子的故事》说:“歌唱已是孔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非这一天有出门吊丧等哀戚的事,他才停止唱歌。”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则说:“孔子并不是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他谈到乐每每要和礼联系起来,而礼乐也不仅是徒重形式……他所注重的是礼乐的精神。他要用礼乐来内以建立个人的崇高人格,外以图谋社会的普及的幸福。”可见,孔子虽然是个大音乐家兼大歌唱家,却始终注重自己的精神追求,不媚俗,不随波逐流。
孔子自己没有“粉丝”,却乐于做别人的“粉丝”,而且不止于做“粉丝”,而是有所取舍,重在学习。《论语·述而》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李泽厚《论语今读》翻译为:“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唱一遍。”可见他对别人的尊重出自内心,不作“老子天下第一”之想。南怀瑾《论语别裁》解释“而后和之”,则说“和之就是照他的歌,依他的音乐曲调,另外再作一首”,可见他既虚心向别人学习,更善于举一反三。对于批评讽刺他的人,孔子也相当尊重,从不敌视。《论语·微子》中有一段孔子与接舆的故事。接舆是“行为艺术”的祖师之一,《战国策》中说他“漆身以为厉,披发以为狂”,他借唱歌来批评讽刺孔子。孔子从来不走一脱成名路线,对“漆身披发”之类并不赞成,但是,他对接舆之歌的内容给予了极大重视,甚至想和他深入讨论。《论语·宪问》有一段“子击磬于卫”的记载。大意是说,在孔子演奏器乐时,有人穿着广告衫,上写“文王很生气,周公很着急”,对他进行讽刺。他却以赞赏的口吻说:“这人太果决了,我没有话可驳难他。”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量!
孔子没有“粉丝”,原因在于他心中无“粉丝”。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在他的眼里,都已经成为他的镜子,而绝不是他的“粉丝”。他不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高人一等。相反,他要自己时时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不善”。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又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一个人进入这种境界之后,又有谁能充当他的“粉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