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不鄙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吃货”或许都是最能体味人生况味的人群之一,因为他们用味蕾直接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个七月就有两本以美食为旨趣的“吃货”之书:一本是已故中国作家汪曾祺的文集《肉食者不鄙》,在作家群体要提吃就绕不开这个老人,他生前还主张说过,“不热爱美食的人生是有缺憾的”;另一本是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的《鱼翅与花椒》,在伦敦亚非学院获得“中国研究”硕士学位后,自1994年开始长住中国,期间曾在四川大学留学一年,随后又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接受了烹饪厨师训练,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
  吃货们的五味人生
  关于“吃”,汪曾祺常常对人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他总是勇于尝试一些新东西,从这一点来说汪曾祺可谓是真吃货了。
  而面对“中国人啥都吃”的基本国情,英国留学生扶霞·邓洛普则由最初的惧怕到最后的热爱,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接受史。一开始,扶霞的反应是这样的:
  一家装修挺前卫的香港餐馆,上了皮蛋作为餐前开胃小吃。蛋被一切两半,搭配泡姜佐餐。那是我第一次去亚洲,之前几乎没见过晚餐桌上出现这么恶心的东西。……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磺色的光晕。
  仅仅出于礼貌,我夹起块放在嘴里,那股恶臭立刻让我无比恶心,根本无法下咽。之后,我的筷子上就一直沾着蛋黄上那黑黢黢、黏糊糊的东西,感觉再夹什么都会被污染。我一直偷偷摸摸地在桌布上擦着筷子。
  后来,她有了一点“被动”的变化:
  我对一次令人毛骨悚然的午饭记忆犹新。我通过汉语老师认识了研究烹饪史的学者,人很好,邀请我出去吃火锅,然后点了一大盘很贵的猪脑花,说是专门给我吃。他用小漏勺把脑花放进咕嘟冒泡的汤底,煮熟了倒进我的味碟中。脑花温柔地沉浸在香油和蒜蓉当中。
  一开始我想把它藏在蒜蓉下面,或者跟他聊个热火朝天,再趁他不注意偷偷和鱼骨头一起倒了,但根本没用。每次我自以为聪明地刚“处理”掉一点儿脑花,他就往我碗里再加一点。最后,我心一横、眼一闭,张口就吃了,那口感像奶冻,柔软绵密,又有很丰富的层次,真是危险的诱惑。
  后来,她终于以一种享受的姿态接受了中国式美食:比如“鲍鱼”。
  我屏息凝神,拿筷子夹起鲍鱼,送到嘴边鲍鱼的口感既柔软又筋道,同时在我唇齿之间屈服又抵抗,有种温柔的弹性。每一口咬下去,嚼到最后,都有点微妙的粘牙,十分和谐。刚来中国的时候,我可能会很礼貌地小声称赞,内心却暗想到底为什么有人会花这么多钱来吃这么硬、这么难嚼的东西。而现在,我第一次领悟到鲍鱼这严肃而又强烈的吸引力,那既柔又刚的口感带来的奇异欢喜。
  而后,扶霞甚至开始由饮食文化思及人生百态与中西文明:
  阴湿的冬日,我知道应该比平常吃得温热些,所以早餐的饺子汤里就多舀一勺红油;而夏日闷热的酷暑中,则来点酸的能让人神清气爽。原来爱情里的嫉妒叫做“吃醋”,生而为人所经历的疼痛与艰难叫做“吃苦”。在中国学习烹饪的语言,原来也是在学习人生的语言。
  在中国学习烹饪的那些年,扶霞尤其对川菜情有独钟,并钻研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份“味道心经”。
  调制“鱼香”要加入泡椒,制造一点轻微的辣味;有时候只加泡椒,有时候还要加入著名的郫县豆瓣酱,但一定要用葱姜蒜这“重味三剑客”。另外还要调出酸甜味。这是很经典的复合味,多层次、全方位地调动和刺激味觉,称得上是世界上最不可抵抗的复合味之一了。作为一个厨师,你一旦了解了“鱼香味”的机制,便能将其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食材:凉拌鸡、肉丝、茄子、炸鸡或者海鲜。
  汪曾祺则说他见过的真正的正宗川味,“是在重庆一个饭摊上。木桶里干饭蒸得不软不硬,热腾腾的。菜,没有,只有七八样用辣椒拌得通红的咸菜,码在粗瓷大盘里。一位从乡坝头来的乡亲把扁担绳子靠在一边,在长凳上坐下来,要了两份‘帽儿头’,一碟辣咸菜。顷刻之间,就‘杀搁’了。到茶馆里要了一碗大叶粗茶,咕咚咕咚喝一气,打一个响嗝。茶香浓酽,米饭回甘,硬是安逸!”
  吃以载道:肉食者(吃货)不鄙
  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这是扶霞潜心美食文化多年的认识。用汪曾祺的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吃东西就是文化。
  扶霞在遍尝中国的川菜、湘菜、粤菜、闽菜之后,也曾感到困惑和厌倦,对“肉食者”产生一些怀疑,及至遇到了扬州菜。“它就像一剂有效的补药,不知不觉间便温柔地化解了我对中国和对自己研究的疲累厌倦。和烹饪协会的朋友在扬州吃第一顿大餐时认识的陈厨告诉我:‘湖南菜的味道大胆厚重,是战时日寸菜,你看这菜养出了那么多军事领袖。而准扬菜是和平菜。和平时期,就该这么吃。’巧合的是,他这句话十分恰切地表达了我在扬州的感觉。我写那本湖南菜谱就像在打仗,现在仗打完了,来了扬州,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和平。”
  她也认识到,“吃”与数不清的历史人物之间的生命际遇、心迹转合。
  食物带来的愉悦让他们在人生与事业遭受挫折时找到了一处避难所。那些被放逐的、流亡在外的失意之人,能从吃食中找到慰藉;
  生活是苦的,食物却能带来丝暂时的甜。在一个政治动荡的社会,个人的命运由专制的帝国君主或伟大领袖决定;事业、名声可能因为某人的心血来潮就毁于一旦。在这样的环境中,食物是很安全的享受,你可以毫无恐惧地在其中放松自己。
  诗人苏东坡就是在仕途失意、数次贬谪之后,才开始亲自躬耕陇亩、洗手烹鲜。少年时代遭遇家庭变故的冯锐,父亲意外入狱之后,他在厨房的色香味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厨房给了他自由,释放了他的创造力。
  这在汪曾祺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尽管和沈从文一样历经许多苦难,但他依然对生活与美食充满了热情。他喜欢吃,也喜欢做,他常说,做菜要有想象力,爱琢磨,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总得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也需要翻翻食谱。
  在最新出版的《肉食者不鄙》中,收錄了汪曾祺所有的美食随笔。分“肉食者不鄙”“素食的故事”“故乡的味道”“四方食事”“吃喝也有文化”五部分,将汪老的美食体验、吃喝历史和趣闻,以及对美食文化的精辟理解融为一体,足以读出汪老妙趣横生的人生态度。
  书中还收入了作家杨葵专为本书题写的汪曾祺家宴清单,清单上是汪老最拿手、最喜爱的家宴菜品。
  “我写这些文章的目的也就是使人觉得:活着多好呀!”汪曾祺数年来在美食上笔耕不辍,无非是想和我们说:活着多好呀!而扶霞在中国一待就是数年,遍尝中国美食,也无非是想和我们说:做一枚吃货多好呀!
其他文献
塔吊司机,一个危险的职业。高高在上的塔吊一般人看着就头晕,女性更是望而却步。来自菏泽的祝春红,已经爬了8年的塔吊。  33岁的祝春红曾做过8年纺织女工,25岁时随丈夫去工地寻活。塔吊司机的工作技术含量高,报酬也更高,她便开始尝试“向上、再向上”的高空生活。祝春紅说,她第一次攀爬塔吊时用了十多分钟,中途休息了好几次,爬上去之后腿都软了。如今,每天上班8小时,她至少爬8次塔吊。8年来,她和丈夫辗转日照
期刊
崔岫闻最早是顶着女性艺术家的标签被人认识的。十年前,她与三位女艺术家组成了塞壬工作室。塞壬是希腊神话中女妖的名字,借着这一典型的“封建男权家长制社会下女性形象的艺术化折射”,她们想要改变“女性的智慧和艺术价值被长期否定”的现状。  崔岫闻的作品通常被认为具有浓重的女权主义气息。她创作中的那些女性形象,带着性别本能,先是应对女性和女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渐渐转向对剥离了社会因素的女性的自我探索。但她并不
期刊
郑板桥曾经为马氏画过一幅竹子,还为马曰琯题了一首诗,“缩写修篁小扇中, 一般落落有清风。墙东便是行庵竹,长向君家学画工。”所谓君家是谁?就是马曰琯家。他还曾经为小玲珑山馆撰写了一副楹联,这副楹联写的很好,“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咬定几句有用书,是对马曰琯的最大赞扬。原来马曰琯除了是书画收藏的大家,他还是清中期的第一藏书大家。可忘饮食,是说读书其实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
期刊
上述标题,“变革时代”是一个名词还是动词词组,代表了两重含义。不论是哪一种,都隐含了丰富的内涵。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青春不仅指向个人的成长,还指向时代与家国的参与。年轻不仅是自我炫耀的资本,还是荣誉与担当的孵化器。  别人家的孩子与辍学坏孩子  今年年初,一股朋友圈晒18岁照片的热潮席卷而来。  那些青葱岁月,伴随多少人历经风雨来到此刻?  18岁,是一种情结,是永不再来的风景。在文学领域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开始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着较高的学历、专业的知识技能、创新的思维和敢打敢拼的冲劲,许多人成为了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但也有少数人在初尝权柄的滋味后,没能守住纪律和法律的底线,禁受不住“糖衣炮弹”侵蚀而腐化变质。这些“青年才俊”的垮塌,暴露出职务犯罪低龄化现象。理想信念不坚定、受社会不良因素诱导和相关监管制度缺失等,都成为了“80后”官员失足的诱因。  从鄙视送钱到不得不遵
期刊
每届世界杯过后,咱们这儿都会掀起一波“中国足球如何学世界杯”的热潮,反思+规划,然后束之高阁。等下一届世界杯踢完,再从头来一次。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据说中国足协像往届一样,倾巢出动前往考察,回来后依惯例写出考察报告、出台“比学赶超”规划。由于本届世界杯亚洲球队发挥出色,尤其是日本晋级淘汰赛并在惜败比利时一战中表现惊艳,韩国亦有2比0力克卫冕冠军德国的高光时刻,中国足协压力山大,难免脸上挂不住,所
期刊
近日,跨界名家话剧《广陵散》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为何选择“竹林七贤”题材?戏曲演员排演话剧是什么样?魏晋名士风骨在当下有哪些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该剧艺术总监徐瑛、编剧唐凌等主创人员。  “中国两千年历史上第一男子天团”  身着一袭白衣悠然抚琴,尔后隐居山林,唯留下狂狷的背影,最终在世间游荡的灵魂仍苦苦求索人生命题……话剧《广陵散》开场改编了《太平广记》里的一则神鬼传奇,以极其抽象化
期刊
老同事,好久不见,碰杯,感慨自然流淌:”同一件事,5年前看和现在看,感悟是不一样的!”与往事干杯,把当年的纠结当作生命中的一次出发。5年时间,不长不短,当年的被动其实是主动,这个兄弟已经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很有建树。每个人都有需要和解的往事,在内心无数次演练,最终,时间是最好的方案。正如我的朋友、漫画家慕容引刀通过他原创的“刀刀狗”这一著名动漫形象在朋友圈里所说的:发生过的故事,就如同收下的禮物。无论
期刊
不少中国的中产阶层,目前正面临着投资理财的新局面:手中的余钱,既买不了北上广深的房子,存钱又不太划算。他们从事金融、高科技等行业,具备投资意识,且不会将目光局限于国内。另一类人群则是留学生家长,一些家中财力尚足的欧洲留学生家长可能会出于方便、安全或者投资的角度,为孩子购置学校附近的房产:欧洲房产是他们眼中的“香饽饽”。  英国留学生做房东  作为千万留学大军中的一员,就读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本科生
期刊
他们已是无法被忽略的庞大群体,最大的18岁,即将步入大学,最小的,也已经入读小学。而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那些影响他们自我成长的东西,对于成人世界来说就像是一个神秘陌生的领域。  城乡异同的巨大烙印  对这一代80后而言,B站已经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2016年国庆节,我回乡探亲,在大伯家外的玉米地里看到几个侄子蹲在那里玩手机。“这里WIFI信号更好,能蹭到邻居家的网。”时年12岁的侄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