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3日,高松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第55次拍记,未了他写道:“不想再发片了,55次拍记对我就是无言的告别。”
即便这是一次真正的道别,他所发起成立的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也已不辱使命。此前400多天时间里,记录团的成员从下关中山码头开始,分5个阶段走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进行了地毯式的拍摄记录,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南京社会变迁中日渐消失的城市记忆。
5月31日,他们还重走孙中山奉安大典的路线,用足迹表达对这位历史伟人的缅怀和敬仰。
收藏老城记忆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成立于2008年3月,那时高松对南京城市记忆的关注其实已经持续了十余年。
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高松到家乡鞍山的行政机关工作。1994年,他考取了南京河海大学的技术经济学硕士,赴宁深造。3年的硕士学习并未给他带来预期的职业坦途,反而是南京这座古城给了他惊喜,唤醒了他对历史遗存的敏感和热爱。
回忆起当初来宁时的心情,高松形容“是一种膜拜的心态”,彼时的南京城还保留着老建筑和旧街巷,除了金陵饭店,市区其他的高楼大厦都还没有大规模地修建。这种带着浓郁的南方气息的古城风貌在他的老家东北是不可能见到的。刚到南京的那些日子,高松一天到晚骑车在巷子里转悠,走走看看。
着迷于南京历史气息的高松喜欢搜集老物件,不论价值。他经常在老巷里拾一些看上去年代久远的小盘子小碗,带回宿舍研究。有时也到古玩市场去买,小物件很便宜,一两块钱就能买到。他用手上的零花钱买了不少这样的物件,有些竟还很快升值了。更让他喜爱的还有那些被遗弃或替换的老家具,大多做工精致,形态雍容,他忍不住买了一些收藏起来,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不久,南京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开始了,更多的老物件出现在市场和拆迁现场,他全当宝贝一样拢回家,并为它们租了仓库。看着数量众多的物什,他满心急切,想赶紧挣钱来把这些他爱不释手的东西全都搬到自己的仓库里。
收藏到如今,高松已经有了3个仓库,收藏着近万件老物件,有门雕、砖雕、雕花木床、古井栏等等,其中古董椅子几百件,门窗上千件,雕花木床48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别人眼中一文不值的破旧玩意儿,比如以前的传呼机、大哥大、收音机和电风扇等,他一件都没舍得转卖或送人。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了他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的藏品。
这些记录着南京人生活记忆的藏品,随着城市变迁的加速日显珍贵,他的“破旧玩意儿”经常被借出去展出。
门牌上的老巷情结
在城市改造变化最大的那些年,高松总是一大早起来,骑着车辗转于南京老城区热火朝天的拆迁工地,拍照、扒瓦砾,总想为行将逝去的老街巷留下点什么。
出于对“老地名”的敏感,他留下了一些即将要被推倒的老房子上的门牌。’这个习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偏执,走到哪,他都有意识地留下了废弃的老门牌。这些门牌有民国时期的,有文革时期的,也有现代的,每一块都浓缩着不同的老巷记忆。
“倒下的不只是房子,搬走的也不只是人家。老门牌背后的那扇门,和曾经的邻里,都不复存在了。我希望留住这些牌子,留住属于它们的记忆。”他说。
如今谈起那时收藏的珍贵老门牌,他还是忍不住眉飞色舞,“伏魔庵”就是其中之一。“‘伏魔庵’的原址已经变成钱塘人家大酒店了。那会儿拆迁的时候,我一直在附近转悠,跟着工人们一个多月,也没转到一张门牌,心里那个急呀!一直等到拆迁的最后关头,才花了两块钱从工人的手里买了过来,开心得不得了,回家就找了几个朋友喝酒庆祝。”
十年过去了,他收藏的门牌数量已经达到了1000多个,对南京这些年的街巷变迁和掌故也几乎能了然于心,让不少“老南京”和研究者也自愧弗如。在网上他经常去的“中国记忆论坛”,总有人向他打听南京某个老街巷的典故和地理位置,他几乎都能对答如流。
在搜集的旧门牌累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在自己的“老城南印象馆陈列馆”作了一次展览。“因为这些都是人家的东西,我拿了人家东西,说白了是想通过这个展览把记忆还给人家。”
头一天南京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小小的预告,没想到第二天“老城南印象馆陈列馆”里竟是人山人海,场面超出了他的想象。
“那时候已经有传呼机了,但是老人们一般还没有,拆迁搬家以后,不少老邻里都失去了联系,那天在展览上,很多见到老邻里的人都哭了。”回忆当天的情景,他说。
很多人在他展品里找到了自家的门牌和老街巷的名字,感叹唏嘘,激动不已。没有找到自家门牌的人则遗憾地嘟囔着,“怎么不见我们家的呢”。
就是这一次,高松和他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被很多南京人记住了。以至于到后来,很多捡垃圾的人都不时找到他,想把捡来的旧玩意儿和老门牌卖给他。
“时间实在太紧迫了”
研究生毕业后,高松换了几次工作,但大清早和节假日在拆迁工地溜达拍照、走老街巷的习惯一直保留着。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有人给他提意见,能不能带着同样热爱南京老城历史的人一起去走老街巷。
他接受了意见,2008年3月在“西祠胡同”上发了这样一则帖子:
“南京,我们生活的家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旨在发掘、收集、纪录、整理、宣展南京特有的风情。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一些原本是属于这个城市一部分的东西正渐渐地从我们眼前消失。我们是一群热爱南京,热爱南京人文、历史、文化的人,我们想让我们的记忆比我们的生命更加长久。”
发帖以后,就有20多人响应,希望加入其中。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就这样成立了。
每个周六,高松带着记录团的成员,到南京的一个街巷或者片区,对这个地区的历史遗存进行拍照记录。从街边遗留的石牌、有特色的门标窗花,到老人们讲述的风俗习惯,无一例外都进入了他们的镜头,而后被分类保存下来。
截至目前,这样的拍摄活动已经进行了55次。记录团的成员名单并非一成不变,除了高松和其他两位“元老”,团队的人进进出出,已经改换了不少新面孔。有的人参加了一两次活动觉得无趣便离开了,也有不断慕名而来的新人,每次拍摄活动的人数都能维持在十几个人,记录团也一直保持着30人上下的规模。
除了这样日常性的记录,高松还发起了一些相关的活动。2008年底,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40周年的日子,他带领记录团成员发起了“纪念南京长江大桥40岁生日”活动。他们买了40个生日蛋糕,分发给大桥上的出租车司机、武警、清洁工和市民。不少人错愕地接过蛋糕后,才恍然意识到这座日日通行的大桥原来已经走过风雨40年了。
高松说,他希望用这种近似“作秀”的方式,让人们关注身边的建筑和历史,让人们从“习以为常”和“视而不见”中回过神来。
今年3月底,他和记录团成员们筹备多时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南京记忆》也正式在南京开拍了,计划拍摄100集,希望用镜头记录南京的老街巷、老建筑、民间游戏、老手艺、老物件……参与其中的专家学者们被这种自发的公益行为所感动,谢绝了出场费用,连交通费也自愿支付;找电视台租用的机器同样因此享受了免费的待遇。 “这样一来,这个纪录片说不定会是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他笑着说。
如今他有了女儿,周末清晨走街串巷时,他身边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让他开心的是,女儿有时会激动地指着远处的建筑说,“爸爸,老房子!”虽然才5岁,她已经知道父亲对这些老建筑的热爱和执着。
在高松眼里,十几年来,这个城市的变化是巨大的,他熟知的那些老巷子越来越少了。常常是他刚刚去记录完,隔日再去时已物是人非,一片残迹,这让他深感责任之重。
他说,最钦佩的人是作家冯骥才,“他现在东西也不写了,画也不画了,专门抢救和保护城市民间文化遗产,因为中国这几年的时间实在太紧迫了”。
即便这是一次真正的道别,他所发起成立的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也已不辱使命。此前400多天时间里,记录团的成员从下关中山码头开始,分5个阶段走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进行了地毯式的拍摄记录,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南京社会变迁中日渐消失的城市记忆。
5月31日,他们还重走孙中山奉安大典的路线,用足迹表达对这位历史伟人的缅怀和敬仰。
收藏老城记忆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成立于2008年3月,那时高松对南京城市记忆的关注其实已经持续了十余年。
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高松到家乡鞍山的行政机关工作。1994年,他考取了南京河海大学的技术经济学硕士,赴宁深造。3年的硕士学习并未给他带来预期的职业坦途,反而是南京这座古城给了他惊喜,唤醒了他对历史遗存的敏感和热爱。
回忆起当初来宁时的心情,高松形容“是一种膜拜的心态”,彼时的南京城还保留着老建筑和旧街巷,除了金陵饭店,市区其他的高楼大厦都还没有大规模地修建。这种带着浓郁的南方气息的古城风貌在他的老家东北是不可能见到的。刚到南京的那些日子,高松一天到晚骑车在巷子里转悠,走走看看。
着迷于南京历史气息的高松喜欢搜集老物件,不论价值。他经常在老巷里拾一些看上去年代久远的小盘子小碗,带回宿舍研究。有时也到古玩市场去买,小物件很便宜,一两块钱就能买到。他用手上的零花钱买了不少这样的物件,有些竟还很快升值了。更让他喜爱的还有那些被遗弃或替换的老家具,大多做工精致,形态雍容,他忍不住买了一些收藏起来,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不久,南京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开始了,更多的老物件出现在市场和拆迁现场,他全当宝贝一样拢回家,并为它们租了仓库。看着数量众多的物什,他满心急切,想赶紧挣钱来把这些他爱不释手的东西全都搬到自己的仓库里。
收藏到如今,高松已经有了3个仓库,收藏着近万件老物件,有门雕、砖雕、雕花木床、古井栏等等,其中古董椅子几百件,门窗上千件,雕花木床48件。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别人眼中一文不值的破旧玩意儿,比如以前的传呼机、大哥大、收音机和电风扇等,他一件都没舍得转卖或送人。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了他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的藏品。
这些记录着南京人生活记忆的藏品,随着城市变迁的加速日显珍贵,他的“破旧玩意儿”经常被借出去展出。
门牌上的老巷情结
在城市改造变化最大的那些年,高松总是一大早起来,骑着车辗转于南京老城区热火朝天的拆迁工地,拍照、扒瓦砾,总想为行将逝去的老街巷留下点什么。
出于对“老地名”的敏感,他留下了一些即将要被推倒的老房子上的门牌。’这个习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偏执,走到哪,他都有意识地留下了废弃的老门牌。这些门牌有民国时期的,有文革时期的,也有现代的,每一块都浓缩着不同的老巷记忆。
“倒下的不只是房子,搬走的也不只是人家。老门牌背后的那扇门,和曾经的邻里,都不复存在了。我希望留住这些牌子,留住属于它们的记忆。”他说。
如今谈起那时收藏的珍贵老门牌,他还是忍不住眉飞色舞,“伏魔庵”就是其中之一。“‘伏魔庵’的原址已经变成钱塘人家大酒店了。那会儿拆迁的时候,我一直在附近转悠,跟着工人们一个多月,也没转到一张门牌,心里那个急呀!一直等到拆迁的最后关头,才花了两块钱从工人的手里买了过来,开心得不得了,回家就找了几个朋友喝酒庆祝。”
十年过去了,他收藏的门牌数量已经达到了1000多个,对南京这些年的街巷变迁和掌故也几乎能了然于心,让不少“老南京”和研究者也自愧弗如。在网上他经常去的“中国记忆论坛”,总有人向他打听南京某个老街巷的典故和地理位置,他几乎都能对答如流。
在搜集的旧门牌累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他在自己的“老城南印象馆陈列馆”作了一次展览。“因为这些都是人家的东西,我拿了人家东西,说白了是想通过这个展览把记忆还给人家。”
头一天南京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小小的预告,没想到第二天“老城南印象馆陈列馆”里竟是人山人海,场面超出了他的想象。
“那时候已经有传呼机了,但是老人们一般还没有,拆迁搬家以后,不少老邻里都失去了联系,那天在展览上,很多见到老邻里的人都哭了。”回忆当天的情景,他说。
很多人在他展品里找到了自家的门牌和老街巷的名字,感叹唏嘘,激动不已。没有找到自家门牌的人则遗憾地嘟囔着,“怎么不见我们家的呢”。
就是这一次,高松和他的“老城南印象陈列馆”被很多南京人记住了。以至于到后来,很多捡垃圾的人都不时找到他,想把捡来的旧玩意儿和老门牌卖给他。
“时间实在太紧迫了”
研究生毕业后,高松换了几次工作,但大清早和节假日在拆迁工地溜达拍照、走老街巷的习惯一直保留着。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有人给他提意见,能不能带着同样热爱南京老城历史的人一起去走老街巷。
他接受了意见,2008年3月在“西祠胡同”上发了这样一则帖子:
“南京,我们生活的家园。
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旨在发掘、收集、纪录、整理、宣展南京特有的风情。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一些原本是属于这个城市一部分的东西正渐渐地从我们眼前消失。我们是一群热爱南京,热爱南京人文、历史、文化的人,我们想让我们的记忆比我们的生命更加长久。”
发帖以后,就有20多人响应,希望加入其中。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就这样成立了。
每个周六,高松带着记录团的成员,到南京的一个街巷或者片区,对这个地区的历史遗存进行拍照记录。从街边遗留的石牌、有特色的门标窗花,到老人们讲述的风俗习惯,无一例外都进入了他们的镜头,而后被分类保存下来。
截至目前,这样的拍摄活动已经进行了55次。记录团的成员名单并非一成不变,除了高松和其他两位“元老”,团队的人进进出出,已经改换了不少新面孔。有的人参加了一两次活动觉得无趣便离开了,也有不断慕名而来的新人,每次拍摄活动的人数都能维持在十几个人,记录团也一直保持着30人上下的规模。
除了这样日常性的记录,高松还发起了一些相关的活动。2008年底,在南京长江大桥通车40周年的日子,他带领记录团成员发起了“纪念南京长江大桥40岁生日”活动。他们买了40个生日蛋糕,分发给大桥上的出租车司机、武警、清洁工和市民。不少人错愕地接过蛋糕后,才恍然意识到这座日日通行的大桥原来已经走过风雨40年了。
高松说,他希望用这种近似“作秀”的方式,让人们关注身边的建筑和历史,让人们从“习以为常”和“视而不见”中回过神来。
今年3月底,他和记录团成员们筹备多时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南京记忆》也正式在南京开拍了,计划拍摄100集,希望用镜头记录南京的老街巷、老建筑、民间游戏、老手艺、老物件……参与其中的专家学者们被这种自发的公益行为所感动,谢绝了出场费用,连交通费也自愿支付;找电视台租用的机器同样因此享受了免费的待遇。 “这样一来,这个纪录片说不定会是全世界成本最低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他笑着说。
如今他有了女儿,周末清晨走街串巷时,他身边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让他开心的是,女儿有时会激动地指着远处的建筑说,“爸爸,老房子!”虽然才5岁,她已经知道父亲对这些老建筑的热爱和执着。
在高松眼里,十几年来,这个城市的变化是巨大的,他熟知的那些老巷子越来越少了。常常是他刚刚去记录完,隔日再去时已物是人非,一片残迹,这让他深感责任之重。
他说,最钦佩的人是作家冯骥才,“他现在东西也不写了,画也不画了,专门抢救和保护城市民间文化遗产,因为中国这几年的时间实在太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