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同时,历史知识通常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学生很难产生直观的认知与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进而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与迫切。本文从直观展示、问题驱动与角色扮演三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重要“助推器”。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往往采用单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学生提不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探寻高效、趣味、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充分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 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教材课本中的文字描述来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整个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历史知识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实现知识的直观展示,有效还原历史的原貌,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授《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直观感知,激发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首先,笔者利用互联网收集下载了一些该时期的影视资料,上课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了解两汉的时代背景。随后,笔者再利用多媒体介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这样一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直观展示,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 问题驱动,发展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问题是知识的有效载体,问题的提出既是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思考动机、发展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趋势,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有效发展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主动展开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三国鼎立》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笔者以问题为驱动力,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具体问题如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打破的?在三国鼎立时期,有哪些经典战役?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投身于课本,将问题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培养了学生们探究意识。
三、 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中通常会涉及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许多的历史人物,因此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使学生还原历史事件,体会历史人物,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历史知识的基本内容、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特点,来为学生设计课堂情境剧,给每位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从而创设出角色情境、还原真实事件的场景,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更好地体会感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的历史兴趣得以提高。
例如,在教授《戊戌变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渲染课堂教学的氛围,笔者为学生们举办了表演活动。首先,笔者让学生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分别扮演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清朝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还深刻地认识到了清朝的制度、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变革的紧迫性。这样一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角色情境,渲染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历史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并通过直观展示、问题驱动与角色扮演等途径和方法来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也能推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杨艳.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58-59.
[2]于立军.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4-65.
作者简介:
陈创,四川省凉山市,冕宁县里庄中学校。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重要“助推器”。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往往采用单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学生提不起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探寻高效、趣味、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充分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 直观展示,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解、教材课本中的文字描述来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整个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也不能真正地理解历史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历史知识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实现知识的直观展示,有效还原历史的原貌,从而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授《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直观感知,激发学生们的历史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多媒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直观的学习情境。首先,笔者利用互联网收集下载了一些该时期的影视资料,上课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了解两汉的时代背景。随后,笔者再利用多媒体介绍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这样一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直观展示,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 问题驱动,发展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问题是知识的有效载体,问题的提出既是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调动学生思考动机、发展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问题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进行问题的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趋势,确保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有效发展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主动展开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三国鼎立》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笔者以问题为驱动力,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具体问题如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打破的?在三国鼎立时期,有哪些经典战役?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投身于课本,将问题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培养了学生们探究意识。
三、 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中通常会涉及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许多的历史人物,因此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使学生还原历史事件,体会历史人物,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历史知识的基本内容、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特点,来为学生设计课堂情境剧,给每位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从而创设出角色情境、还原真实事件的场景,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来更好地体会感悟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他们的历史兴趣得以提高。
例如,在教授《戊戌变法》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渲染课堂教学的氛围,笔者为学生们举办了表演活动。首先,笔者让学生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分别扮演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清朝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还深刻地认识到了清朝的制度、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变革的紧迫性。这样一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角色情境,渲染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从历史学科的特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并通过直观展示、问题驱动与角色扮演等途径和方法来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也能推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杨艳.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7(48):58-59.
[2]于立军.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4-65.
作者简介:
陈创,四川省凉山市,冕宁县里庄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