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不少,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即:空洞繁琐的分析多,把一个原本好好的整体(课文),搞得支离破碎;不必要的提问多,使有限的时间耗费在问问答答上,而学生所得到甚少;作用不大的板书多,教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板,学生忙于做笔记,教师讲的一点也听不进;潜心读书时间少,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种毛病,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训练,各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
  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
  
  一、学前读
  
  学前读是指初读课文时的表层性朗读。讲课前,先让学生默读(低年级应朗读)。这时,应由学生自由读,多读几遍,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受课文,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对个别难会理解的词句点拔,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逐步达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
  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接受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发展语言。
  
  二、学中读
  
  学中读就是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读懂”。要引导学生看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其训练过程要注意三点:第一,要紧扣重点,不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据教材:在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可根据课文的特色适当安排少量的一般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第三,要建立整体性观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切忌东一琅头西一棒,孤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三、学后读
  
  学后读是指理解后诵,做到熟读成诵。这时更需要时间,因为无论学什么,都要有个练习过程,熟读才能生巧。这时的读书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多角度地去拔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飞夺泸定桥》一课,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选择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第八乐段“九里山大战”为课文第七、八自然段(即“攻天险”部分)配乐。这段音乐是传统名曲的高潮部分,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古战场刀光剑影、呼号震天、铁骑纵横、万军厮杀的激战场面。用在这里,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正好形象地反映出红军战士的强大攻势和英雄气概,再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不仅具有程序简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主体观在这样的流程中得以真正确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作者单位:331605江西吉水县阜田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我从教已有十六个年头了,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先后带过八个班级。在任班主任的这十五年中,我认真学习同行们的经验,在摸索中逐渐成长,在成长中逐渐进步。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在了解学生、选拔班委、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以及处理问题的科学性上下功夫。    一、作为班主任要迅速、全面的把握学生个性特征    学生的个性差异现象从身心各个方面来看都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学生身上,这种差异现象表现得尤
期刊
师爱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师爱不同于其他的爱,它是非血缘关系的类对类的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是师德的灵魂。同时它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  师爱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迅速建立起来并得到健康发展,从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师爱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老师是学生生活
期刊
组织和创建优良的班集体既是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班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优等生可以锦上添花,后进生可以仰头赶上,它有一种不可取代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摇篮。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我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有以下感受,与大家共勉。    一、调查了解情况,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作为一名班主任只
期刊
班级教育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非常重要,良好的班风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班级教育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才能搞好班级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热爱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
期刊
笔者在教学研究及与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当前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很多问题,因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比较重要了,这里主要谈谈分层次教学法。    一、学生分层    我校的生源参差不齐,在接手一个新的班后,我通常先通过信息技术素养测试、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来让学生了解自己,让老师了解学生,从而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分层。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每个班有每个班的特点,根据特点来进行科学的、
期刊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其功能由过去着意甄别、选拔转向了以人为本——注重过程与个体差异的评价。因此,新课程的评价核心在于凸显评价人的发展性。而发展性评价就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其昨天,重视其今天,更在意学生的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都重视个人,注意一个人的能力,他的心理结构以及他的兴趣、动机、需要……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
期刊
当今社会人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等活动有所蔓延。这些现象曾经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报道,而这些现象在我区教育部门也多有发生。对此,近年来,我区各校都把师德师风建设当作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并且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教师都明显地感觉到“强师德,铸师魂”已经是迫在眉睫,可以说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教育形势下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尤其是教育一线的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在
期刊
“要让语文教学活起来,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认真教,最终必须通过学生认真学才能发挥作用。离开了学生课内外充满激情的主动参与,只是老师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课堂上只限于教材或复习资料上的内容,进行枯燥无味的简单说教,让学生机械地听,记录,练习,死记硬背,答卷……如此反复,这样的语文教学会让学生感兴趣吗?又怎能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呢?即使老师讲的内容生动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物学科教学中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思维,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 生物教学 质疑问难 教学方式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在新课程教学中,生物课教学核心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期刊
俗话说:“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教师更难,难于上青天,你即使有丰富的知识,也不见得就能把学生教好;你即使有丰富的经验,也不见得就能在漫长的教育之路里独占鳌头。有些教师说:我有劲使不出;有些教师说:整个哑吧吃黄莲;也有的说:我越教越象个大傻包……教学之路,真是一条百味人生路。  我从教不长,面对活蹦乱跳的学生,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面对成绩落后的怪才,我苦从衷来、日思夜想:如何才能把这些“宝贝”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