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心理学专门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它是声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声乐学习和声乐演唱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声乐心理学及其对声乐教育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声乐教育中声乐心理学应用的方法,即注重培养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演唱时的情感表达技能以及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实现师生审美情趣和音乐体验的互动,希望能够为声乐教育中声乐心理学的应用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声乐教育 声乐心理学 应用
人的活动行为是在特定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完成的,在歌唱艺术中歌唱者的心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它是每个声乐学习者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它对于学习者声乐艺术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声乐教育教学中涉及的内容知识比较深奥,教学难度较大,声乐教学中声乐心理学的应用及其效果对于教师教学成果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声乐心理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对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声乐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声乐心理学及其对声乐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一)声乐心理学
声乐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科学,其任务和目标在于给声乐演唱者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帮助其提高演唱技术以及从事声乐相关领域的能力。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声乐艺术中演唱者的一般心理,诸如声乐艺术演唱中演唱者思维灵活性准确性以及其对音乐形象的知觉、生理活动的知觉、歌唱表象等;声乐艺术中演唱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优秀的声乐演唱者一般具有稳定的情绪、灵敏的反应能力、可塑性的声音等优秀的心理特征和品质。
(二)声乐心理学对声乐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声乐心理学的理论和成果为声乐教学、声乐演唱和声乐比赛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参考依据,声乐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对于提升声乐教学水平和声乐演唱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领域,与其他方向领域相比具有较大的影响性,心理因素的引导对于声乐演唱者非常重要,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发声器官的协调与配合具有直接的影响。将声乐心理学引入到声乐教育中,就是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其声乐技能。只有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学生歌唱心理、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才能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声乐演唱的信心,增强其学习毅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声乐教育中声乐心理学的应用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声乐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对于性格比较内向、腼腆文静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的高声的演唱,这类学生由于性格心理问题在演唱时,通常身体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之中,使得发声器官的协调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声乐技能的提升和学习,需要对他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步行为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演唱的自信心,在自信心和放松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身体才会取得和达到较好的协调状态,从而为学生声乐演唱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声乐老师要基于学生心理特征的差异区别对待,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就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品质品性、嗓音特征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把握,并根据这些差异选择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个性化指导,力求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尊重并充分发展,针对不同嗓音条件的学生进行不同曲目的学习和发声训练,对于基础条件较好、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调价和提供相关平台,引导和鼓励其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于较差的学生重点做好其自信心的培养。
(二)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演唱时的情感表达技能
演唱者的个人气质及其兴趣爱好会对声乐的艺术表现力产生重大影响,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积极向上的学生在声乐演唱时通常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加富有激情,这样的学生通常对热情奔放的声乐作品比较感兴趣,并且也会将这些作品以出色的表现进行演绎。而性格相对腼腆、内向文静的学生更喜欢接受具有抒情、缓慢、细腻特征的声乐作品,以深沉、细腻、富有情感的演唱风格进行演绎,比较善于挖掘和表现声乐作品的内涵。所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对于其演唱时的情感表达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尊重和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沟通,优先考虑学生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实现师生审美情趣和音乐体验的互动
在师生充分交流、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将感染力强、具有征服力的声乐作品引入到课堂中,转变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学生通过对好的声乐作品的欣赏,必然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理效应,从而真正领会和感受声乐作品的强大魅力,师生通过美好声乐作品的共同欣赏、共同创造来实现互动,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同时也能反过来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这样在审美情趣上的互动可以为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深处交流。聆听是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声乐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优秀的声乐作品的创造离不开大量优美声乐作品的聆听,因为作为声乐艺术重要表现形式的音乐,体验性是其基本原则。在声乐课程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掌握声乐技能并提升其艺术修养,因此师生之间在音乐体验的互动对于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将声乐心理学成功应用到声乐教学中,就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声乐教学中单纯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育才向育人理念转变,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音乐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和演唱者的个性心理特点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声乐演唱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其了解和掌握声乐心理学的理论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养成规律,可以自觉地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优缺点,从而采取措施克服弱点和不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声乐学习中,教师的教作为外部因素,若要其充分发挥效果,就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因素而起作用,教师了解和掌握声乐心理学,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不仅可以丰富和养成自身的教学经验,而且对自身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可以科学的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性格气质、心理品质等特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富有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晶.浅谈声乐心理学在实践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19).
[2]王梦莹.浅析歌唱的心理障碍及解决方法[J].音乐时空,2014,(05).
[3]谭华舟.浅析心理因素对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4,(12).
[4]盛瑞强,王延松.声乐演唱中上场慌现象的心理学归因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03).
[5]张志勇,梅朵.对声乐初学者的教育心理学初探[J].内江科技,2011,(03).
关键词:声乐教育 声乐心理学 应用
人的活动行为是在特定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完成的,在歌唱艺术中歌唱者的心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声乐心理学在声乐教育理论学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它是每个声乐学习者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学科,它对于学习者声乐艺术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声乐教育教学中涉及的内容知识比较深奥,教学难度较大,声乐教学中声乐心理学的应用及其效果对于教师教学成果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声乐心理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对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声乐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声乐心理学及其对声乐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一)声乐心理学
声乐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应用科学,其任务和目标在于给声乐演唱者提供心理学上的依据,帮助其提高演唱技术以及从事声乐相关领域的能力。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声乐艺术中演唱者的一般心理,诸如声乐艺术演唱中演唱者思维灵活性准确性以及其对音乐形象的知觉、生理活动的知觉、歌唱表象等;声乐艺术中演唱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优秀的声乐演唱者一般具有稳定的情绪、灵敏的反应能力、可塑性的声音等优秀的心理特征和品质。
(二)声乐心理学对声乐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声乐心理学的理论和成果为声乐教学、声乐演唱和声乐比赛等领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参考依据,声乐心理学理论的指导对于提升声乐教学水平和声乐演唱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领域,与其他方向领域相比具有较大的影响性,心理因素的引导对于声乐演唱者非常重要,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发声器官的协调与配合具有直接的影响。将声乐心理学引入到声乐教育中,就是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其声乐技能。只有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学生歌唱心理、遵循心理学的规律,才能在教学中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声乐演唱的信心,增强其学习毅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声乐教育中声乐心理学的应用方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在声乐演唱中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声乐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对于性格比较内向、腼腆文静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的高声的演唱,这类学生由于性格心理问题在演唱时,通常身体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之中,使得发声器官的协调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声乐技能的提升和学习,需要对他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步行为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演唱的自信心,在自信心和放松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身体才会取得和达到较好的协调状态,从而为学生声乐演唱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
声乐老师要基于学生心理特征的差异区别对待,并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就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品质品性、嗓音特征等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把握,并根据这些差异选择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个性化指导,力求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尊重并充分发展,针对不同嗓音条件的学生进行不同曲目的学习和发声训练,对于基础条件较好、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调价和提供相关平台,引导和鼓励其向更高水平发展,对于较差的学生重点做好其自信心的培养。
(二)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学生演唱时的情感表达技能
演唱者的个人气质及其兴趣爱好会对声乐的艺术表现力产生重大影响,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积极向上的学生在声乐演唱时通常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加富有激情,这样的学生通常对热情奔放的声乐作品比较感兴趣,并且也会将这些作品以出色的表现进行演绎。而性格相对腼腆、内向文静的学生更喜欢接受具有抒情、缓慢、细腻特征的声乐作品,以深沉、细腻、富有情感的演唱风格进行演绎,比较善于挖掘和表现声乐作品的内涵。所以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对于其演唱时的情感表达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尊重和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其意愿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沟通,优先考虑学生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实现师生审美情趣和音乐体验的互动
在师生充分交流、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将感染力强、具有征服力的声乐作品引入到课堂中,转变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学生通过对好的声乐作品的欣赏,必然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理效应,从而真正领会和感受声乐作品的强大魅力,师生通过美好声乐作品的共同欣赏、共同创造来实现互动,可以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同时也能反过来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这样在审美情趣上的互动可以为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深处交流。聆听是声乐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声乐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优秀的声乐作品的创造离不开大量优美声乐作品的聆听,因为作为声乐艺术重要表现形式的音乐,体验性是其基本原则。在声乐课程的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掌握声乐技能并提升其艺术修养,因此师生之间在音乐体验的互动对于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将声乐心理学成功应用到声乐教学中,就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声乐教学中单纯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从育才向育人理念转变,这就需要教师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音乐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和演唱者的个性心理特点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声乐演唱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而言,其了解和掌握声乐心理学的理论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养成规律,可以自觉地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优缺点,从而采取措施克服弱点和不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声乐学习中,教师的教作为外部因素,若要其充分发挥效果,就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因素而起作用,教师了解和掌握声乐心理学,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不仅可以丰富和养成自身的教学经验,而且对自身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可以科学的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性格气质、心理品质等特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富有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晶.浅谈声乐心理学在实践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19).
[2]王梦莹.浅析歌唱的心理障碍及解决方法[J].音乐时空,2014,(05).
[3]谭华舟.浅析心理因素对声乐学习与演唱的影响[J].音乐时空,2014,(12).
[4]盛瑞强,王延松.声乐演唱中上场慌现象的心理学归因及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03).
[5]张志勇,梅朵.对声乐初学者的教育心理学初探[J].内江科技,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