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 在生活上的差异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i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刘白羽
  【编辑解读】
  书是我们的知心好友。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膝上摊开一本书,闻着纸上散发着的油墨清香,旁边放上一杯水,听顽皮的风娃娃吹开书页的美妙声音,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在我孤独的时候,书陪伴着我,使我感到温暖;在我伤心时,书使我感到快乐,让我感觉世界是那么有趣。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在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便很容易明白其中的不同。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觸到世界上一个十分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抒发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一个古代的作家可以让读者跟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谈;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都有同样的观念。如果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两小时,就能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
  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始末的读物。
  据我看来,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作艺术。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遗失殆尽了。所以,依黄山谷的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起来讨厌。
  据我在图画上所看见的西洋作家,脸孔最漂亮的当推吉斯透顿。他的髭须,眼镜,又粗又厚的眉毛和两眉间的皱纹,组合而成一个恶魔似的容貌。
  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头颅的形状像一颗炸弹,可是看到他却使人欢喜。我们只觉得那个头中有许许多多的思念在转动着,随时会由那对古怪而锐利的眼睛里迸发出来。那就是黄氏所谓美丽的脸孔,一个不是脂粉装扮起来的脸孔,而是纯粹由思想的力量创造起来的脸孔。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所以,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强求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差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有些人在要读书的时候,在书桌前装腔作势,埋怨说他们读不下去,因为房间太冷,板凳太硬,或光线太强。也有些作家埋怨说他们写不出东西来,因为蚊子太多,稿纸发光,或马路上的声响太嘈杂。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那么,什么是读书的真艺术呢?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十分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赏析】
  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大家,文学底蕴丰厚,一生读书无数。他一向主张以从容随意的谈话风格写作,这篇文章也是如此。他将读书人的生活和不读书人的生活进行对比,来向我们讲述读书的重要性。全文有理有据,显示了作者的文学修养。
  【写作方向】
  读书;心境;变化……
其他文献
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蜀中称帝,在成都定都,年号为章武,百姓都称刘备为“先主。”先主自从二弟关羽被孙权杀害以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痛哭不止。由于思念关羽,又想着光复汉家天下,所以好几天都没有进食,面容逐渐消瘦,后来在诸葛亮的劝谏下,才肯吃饭,过了几天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  身体恢复之后,先主上朝聚文武议事。先主痛哭流涕地说:“朕自从与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桃园结义以来,一直是同甘共苦,现在朕做皇帝了
期刊
虚假广告,就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商品宣传。一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二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  在某省级卫视的一则生发广告中,来自“中医世家”的“秃大夫”赵文生宣称自己是发明人,并通过试验,证明该产品“3天止脱发,21天长新发”。然而最近,他被发现只是一名群众演员,赵文生本人亦承认,
期刊
病人之病,憂人之忧。  ——白居易  【编辑解读】  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因为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谁能够脱离周围的事物而孤立地存在,所以在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去帮助别人。  在晚清的历史上,胡雪岩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愿意给予别人帮助。  有一个商人在生意中惨败,需要大笔资金周转。为了救急,他主动上门,开出低
期刊
C罗家境并不富裕,父亲迪尼斯·阿贝罗是个花匠,在一家业余俱乐部里管理设备,母亲多洛雷斯曾经做过厨师和清洁工,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在C罗出生前,多洛雷斯已经生了三个孩子,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困苦。在得知自己第四次怀孕后,多洛雷斯不得不求助于医生。多洛雷斯感到十分焦虑,多生一个孩子会让家境更艰难,所以她并不想要这个孩子,但医生断然予以回绝:“绝不!你才30岁,从身体因素考虑,你完全可以生下这个孩
期刊
巫金星先生被中央主流媒体誉为“中国百年慈善第一人”和“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家”之一,全国百家媒体有他上千条新闻,却没有一条负面的,因此获得广大网友的好评点赞。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慈善家巫金星却几十年如一日做慈善。  他不忘初心,连续21年慰问家乡百岁老人,助力中国未来爱老敬老事业,将增强老人幸福感作为己任;他抗震救灾,为国分忧;他发展宗亲事业,守望相助。他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期刊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广告语,实则隐含着难以启齿的“潜台词”。譬如,“稀缺楼盘,坐拥宁静”,可能是“项目比较偏僻,周边人气不足”;“千亩大盘,成熟社区”,可能是“开发周期比较长”;“湖景洋房,水景园林”,可能是“小区里有个小水坑,坑边可能有围栏”。从项目位置、道路交通到周边设施、未来规划,房地产广告中经常充斥着不实之词。  宣传造势的本质就是要夸耀楼盘,将楼盘的吸引力彻底释放
期刊
一个明敞豪华的机场,一个终日穿梭于此的人,一把剃须刀,一个罐头盒和一个小皮箱的陪伴。  无声无息地等待,他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的九个月。  滞留,使他在那样漫长的时光里,意外地变成了一个没有归属的人。  维克多,电影《幸福终点站》的主角,为完成父亲遗愿前往美国。然而途中家乡发生政变,政府被推翻,所持证件不被美国当局承认,也无法办理回国手续,他被迫滞留肯尼迪国际机场。片刻,甚至只是一小段新闻的时刻,
期刊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  【编辑解读】  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很大安慰,使人增添勇气,即使处于寒冷的冬季也会让人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即使在夏季六月,也会让人感到阵阵的严寒。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劝他的时候,他总是说:“这有什
期刊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聪明好学,经常得到大家的称赞,但长大后屡次应试皆落第,蒲松龄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继续努力去追求成功。  他曾经含羞自荐,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黄昆圃写信,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帮助,然而却没能如愿。  从此,他不得不身处乡间,在艰苦的环境下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准备应试。  可正在这时,他的爱妻陈淑卿却离开了人世,这件事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一度使他悲恸欲绝,在感到伤痛的同时又
期刊
有句话说,偏见是把刀子,伤人于无形,我对此深以为然。  国外曾发布过这样一个公益视频:视频中,一个男孩因为一直在纸上涂满黑色颜料而被老师认为不正常。父母看到这种情况,也觉得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不一样。于是,把孩子送去了精神病院。直到有一天,一个心理医生无意中看到了一块拼图,才意识到男孩一直在纸上涂满黑色颜料,有可能是一种拼图式的绘画创作。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她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召集医院的护士们把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