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慢性阻塞性肺痰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本院EICU的235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ECOPD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235例AECOPD患者中发生DVT 30例(12.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卧床时间、D-D水平与AECOPD患者DVT形成有关(P2mg/L是AECOPD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
【机 构】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赣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慢性阻塞性肺痰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本院EICU的235例AECOP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ECOPD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235例AECOPD患者中发生DVT 30例(12.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卧床时间、D-D水平与AECOPD患者DVT形成有关(P2mg/L是AECOPD患者DVT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ECOPD患者DVT形成与年龄、卧床时间、D-D水平密切相关,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可降低DV T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神经影像检查、诊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例血栓性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神经影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抗磷脂抗体均阳性,血栓累及脑、肾、肺1例,考虑灾难性APS,下肢反复动静脉血栓1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脑梗死3例.病例中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1例.予以华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等治疗.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去世1例,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出血风险增加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重症患者可因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大量研究发现,ITP是在易感基因遗传背景下由于环境因素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由于ITP患者存在诸多遗传基因的异常,如酶基因多态性、调节基因多态性等,基因多态性被广泛地应用于ITP患者发病机制的描述.本文就ITP的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深入了解ITP的发病机制,为诊
短暂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是指真正或貌似意识丧失的一种状态.TLOC的病因很多,超过90 %的TLOC被诊断为晕厥、癫痫、心因性发作,但三者间的误诊率高达30%.本文就TLOC前三大病因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明确病因,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肺超声联合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ARDS患者138例.按照氧合指数(OI)将ARDS患者分为重度组(OI≤100 mmHg,n=58)、中度组(100 mmHg< OI≤200 mmHg,n=51)、轻度组(200 mmHg<OI≤300 mmH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无创性识别病因、判断卒中类型及机制、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评估预后及复发风险等方面极具优势,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多信息.现就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对IC 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 U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方法,观察组实施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干预前后心肺功能、营养状况及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潮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肌肉总量、骨骼
牙源性干细胞(DSCs)有成骨、成牙骨质、成软组织等多向分化潜能,在组织再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DSCs会出现衰老,表现为增殖、分化潜能的降低.本文针对DSCs衰老的相关机制以及抗衰老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究牙槽骨炎性肉芽组织(IGT)与修复性肉芽组织(RGT)之间的组织学及生物信息学差异,以期为通过调控IGT向RGT转化进而促进牙槽骨炎性病损治疗提供基础.方法:收集10例接受延期自体牙移植的患者,收集一期牙拔除术中刮除的IGT及二期牙移植术中刮除的RGT.随机抽取3例样本用于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另外7例行串联质谱标签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与IGT相比,RGT显著特征为大量有序排列且成熟的纤维组织,且成纤维细胞、Osterix阳性细胞等骨形成相关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目的:评估上颌窦内外侧宽度对不植骨的上颌窦内提升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48例不植骨的骨凿法上颌窦内提升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患者,植入种植体52枚,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三个时间点拍摄的锥束状CT进行评估及数据分析,分析新骨生成与上颌窦内外侧径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平均上颌窦宽度为(16.07±4.17)mm,平均剩余骨高度为(6.42±1.17)mm,术中平均提升高度为(4.34±0.93)mm,术后6个月平均新骨生成量为(1.06±0.57)mm,新骨生成与上颌窦宽度呈负相关(P<0.0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病耻感与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病耻感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患者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抑郁症患者病耻感与抑郁情绪、社会支持及家庭功能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相关因素.结果 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总分为(73.25±4.45)分、抑郁总分为(20.12±3.10)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