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对IC 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 U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方法,观察组实施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干预前后心肺功能、营养状况及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潮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肌肉总量、骨骼
【机 构】
:
226600 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ICU 海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对IC 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IC U收治的行腹部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运动方法,观察组实施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干预前后心肺功能、营养状况及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术后康复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潮气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肌肉总量、骨骼肌、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体脂肪、四肢水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周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早期运动安全筛查表的脚踏车运动应用于IC U腹部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可提高康复运动依从性,改善心肺功能及营养状况,缓解负性情绪.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评价肺癌合并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肺癌合并肺栓塞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文献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6.0软件对纳入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5项研究,共3480例.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腺癌(OR=2.06,95% CI:1.75~2.44,P<0.01)、肿瘤分期(Ⅲ~
回顾性分析1例女性新生儿期起病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女性,3天,主要表现为反应差、抽搐、昏迷及高氨血症.血瓜氨酸水平(4.12 μmol/L)降低及尿乳清酸水平显著升高(166.3 μmol/L),二代测序及QPCR验证发现OTC基因外显子1-10的杂合缺失,母亲携带外显子2和外显子4的杂合缺失,父亲、姐姐及双胞胎弟弟未携带该基因外显子缺失.系国内首次报道女性新生儿期起病外显子1-10全部缺失的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目的 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采用孢噻肟钠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60例,治疗2周后,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血清TGF-β1、IL-17水平检测,分析血清TGF-β1、IL-17水平与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60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头孢噻肟钠治疗预后不良8例(13.33%),预后良好52例(86.6
目的 分析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阴性和阳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病情严重程度(SI)评分等相关评分及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中间丝相关蛋白(Repetin)、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等相关因子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根据入院后用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S100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显像应用于胰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后剂量验证的可行性.方法 18例胰腺癌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术后24 h行SPECT/CT显像,并进行同机融合,将SPECT/CT显像的CT图像导入TPS,进行术后剂量验证,得到等剂量曲线分布图,观察肿瘤周边的放射性浓聚程度与等剂量分布曲线的情况,整体评估并记录肿瘤靶区的覆盖率.在TPS上调整所勾画的靶区进行剂量计算,从DVH图中可知所勾画靶区的平均剂量.重复操作,分别计算出对应区域的平均剂量.重复计算取均值.将放射性浓聚区的单位体积内放射
目的 探讨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神经影像检查、诊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例血栓性AP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神经影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抗磷脂抗体均阳性,血栓累及脑、肾、肺1例,考虑灾难性APS,下肢反复动静脉血栓1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脑梗死3例.病例中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1例.予以华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等治疗.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去世1例,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出血风险增加为主要特征.多数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重症患者可因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大量研究发现,ITP是在易感基因遗传背景下由于环境因素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由于ITP患者存在诸多遗传基因的异常,如酶基因多态性、调节基因多态性等,基因多态性被广泛地应用于ITP患者发病机制的描述.本文就ITP的遗传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深入了解ITP的发病机制,为诊
短暂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是指真正或貌似意识丧失的一种状态.TLOC的病因很多,超过90 %的TLOC被诊断为晕厥、癫痫、心因性发作,但三者间的误诊率高达30%.本文就TLOC前三大病因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明确病因,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 探讨肺超声联合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ARDS患者138例.按照氧合指数(OI)将ARDS患者分为重度组(OI≤100 mmHg,n=58)、中度组(100 mmHg< OI≤200 mmHg,n=51)、轻度组(200 mmHg<OI≤300 mmH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无创性识别病因、判断卒中类型及机制、分析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评估预后及复发风险等方面极具优势,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多信息.现就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