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我对“创新”的理解。“创新”是指它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创新的关键是“改变”。作为一种改变,它的领域是全方位的,有简单的改变,也有复杂的改变,有低级的改变也有高级的改变。在中学阶段我们开展创新教育中对创新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太高,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开展教学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作为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寻求某些改变(fing some ways to change),帮助学生寻求和发现事物的不足或缺陷,从定论(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寻求新的变化;指导学生发现如何改变(find how to do it);引导并督促学生实现这种改变(do the change)。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是创新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笔者主要是利用中学化学教学特点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而且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什么是“创新”(感受、领悟什么是创新);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为什么要创新;培养学生形成“寻求”改变的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对某个事物的兴趣和自己的责任感,如自我、家庭、集体、民族、国家、社会等责任感),创新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上述六个方面的责任感,每个层次的责任感都有可能去推动学生去创新。化学教学中应该引导他们形成这种动力,解决为什么要创新。
  2.教学中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教学中笔者经常用“求变”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备课、上课,同样鼓励(激励)学生用“求变”的思想思考、解决问题。(经常鼓励学生在做完一道试题后再思考能否有别的方法或者更加简单的方法等。)教学中,笔者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文新华教授介绍的“五点”论实施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2.1 引导学生发掘“空白点”。“空白”点是别人没有找到的,找到并填补空白就是巨大的创新。中学化学教学中寻找“空白点”是指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新的观点等。如高一(7)班的梅彩英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结构知识后提出的问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差异为什么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来解释?元素周期率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我对她提出的问题公布给全班同学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加以解决,其中有很多同学借助网络信息的帮助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和讨论。这样对所有的同学都是一种激励,在她的影响下,班级逐渐形成一种善于质疑的积极向上的学风。
  笔者在此引用的口头禅:“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或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随时随机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而且这样也迫使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利用口头禅的说法问自己:“有没有其他的角度来阐述该知识点”。
  2.2 引导学生“寻找缺点、改善缺点”。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到缺点,才能改善缺点,它也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批判过程中成为一个建设者。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和学生一起寻找新版教材中的错误的说法或不准确的概念描述等。例如,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3页教材对于非电解质的定义:“无论是水溶液或者熔化状态都不导电,这些化合物叫非电解质”这个定义同学们认为语法逻辑关系不准确,应该是两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因此,非电解质的定义应该为:“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又如第15页教材对于弱电解质的定义:“在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其中弱碱属于离子化合物,虽然在溶液里是部分发生电离,但是离子化合物一般不能论“分子”即一般没有单个的分子存在(除了在蒸汽状态),故原定义对概念的运用不严密,应该改为:“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溶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交叉混淆;第18页的课后练习题填空第2题“盐酸、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再用碳酸钠溶液冲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习题在《教学参考用书》中答案为:2H++CO32-==H2O+ CO2↑。同学们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准确,根据题意酸用水冲洗后,酸液的残余量已经很少,此时若用碳酸钠溶液冲洗则发生化学反应时,碳酸钠相对过量,因此化学反应应该为:Na2CO3+HCl== NaHCO3+NaCl,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同学们发现类似的问题很多,我们还在继续进行该项工作。这项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的阅读熟悉教材,甚至是教材以外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创新意义的学习,有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学们对此任务非常的积极主动,我将他们发掘的新教材中的缺陷或错误整理印发给高一年级的所有同学,而且为了明确他们的成就,对他们发现的每一处缺陷都明确注明发现者的班级和姓名,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另外,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设计、操作)及对同学的解题过程进行批判性发掘和分析,找出有关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善。如他们在观察了《碱金属》中钠的性质试验即化学教材第一册第29页实验2-4钠与水作用生成氢气的检验演示实验:用教材图2-4所示空塑料瓶代替原来的在烧杯里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的装置时,虽然有一定的创意,但是可操作性很差,因为瓶口口径太大,实验很难成功。同学们和我共同探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使实验容易操作,现象也很明显。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促进历史教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①历史教材中有争议的问题允许学生参与讨论;②运用联系和比较;③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举行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新课标 自主探究学习    How to actualize students’ independent exploratory learning in junior
期刊
所谓“愉快教学法”即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乐意、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政治这门课,在初中升学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多数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愿意
期刊
【摘要】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使课堂教学活动升华为艺术,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搭建完整的课堂框架,确立鲜明的教学主题,注重细节彰显教学艺术,巧妙地过渡教学环节,再度开发课题命名,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设计 策略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y of the elem
期刊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发掘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政治教学事半功倍。教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政治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政治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新课程
期刊
【摘要】笔者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学习课、自主课,有个性化色彩,是网络中的一个点,是给学生上的。“新基础教育”的一堂好课标准概括为五个方面:①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②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③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④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⑤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关键词】心目中 一堂好课    What is one good class in my heart   Chen Xi
期刊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关键,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本文从学校教育中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六个方面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学生 创造性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当今国际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数学学习上的创造性主要指学生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或“独创性”的运
期刊
根据我的一些经验和实践,我认为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是说课中必然要涉及的五个因素,而不是结构部分。说课要根据教案构成的两大主要部分即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步骤与过程来说明,先说明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确定的依据和理由,再说明教学程序安排的依据与理由。下面我就从两点来重新探讨一下“说课”。  1.说课到底要怎么说。  1.1 说教材不应是说课的结构部分。一方面,“说教材”是说课首先要涉及的
期刊
1.准确规范、严谨精炼。教师在叙述概念或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再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整合”就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理想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强调计算机要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其目的是增强教学的效果;强调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等能力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的整合模式一般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力发展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其教学对象与普通本科院校有所不同,其教学质量日益受到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独立学院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以及特点,并对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做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机械制图 多媒体技术 高等教育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