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我对“创新”的理解。“创新”是指它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创新的关键是“改变”。作为一种改变,它的领域是全方位的,有简单的改变,也有复杂的改变,有低级的改变也有高级的改变。在中学阶段我们开展创新教育中对创新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太高,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独特魅力开展教学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作为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寻求某些改变(fing some ways to change),帮助学生寻求和发现事物的不足或缺陷,从定论(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寻求新的变化;指导学生发现如何改变(find how to do it);引导并督促学生实现这种改变(do the change)。对于学生来说,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是创新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笔者主要是利用中学化学教学特点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而且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什么是“创新”(感受、领悟什么是创新);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为什么要创新;培养学生形成“寻求”改变的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对某个事物的兴趣和自己的责任感,如自我、家庭、集体、民族、国家、社会等责任感),创新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上述六个方面的责任感,每个层次的责任感都有可能去推动学生去创新。化学教学中应该引导他们形成这种动力,解决为什么要创新。
2.教学中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教学中笔者经常用“求变”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备课、上课,同样鼓励(激励)学生用“求变”的思想思考、解决问题。(经常鼓励学生在做完一道试题后再思考能否有别的方法或者更加简单的方法等。)教学中,笔者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文新华教授介绍的“五点”论实施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2.1 引导学生发掘“空白点”。“空白”点是别人没有找到的,找到并填补空白就是巨大的创新。中学化学教学中寻找“空白点”是指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新的观点等。如高一(7)班的梅彩英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结构知识后提出的问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差异为什么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来解释?元素周期率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我对她提出的问题公布给全班同学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加以解决,其中有很多同学借助网络信息的帮助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和讨论。这样对所有的同学都是一种激励,在她的影响下,班级逐渐形成一种善于质疑的积极向上的学风。
笔者在此引用的口头禅:“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或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随时随机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而且这样也迫使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利用口头禅的说法问自己:“有没有其他的角度来阐述该知识点”。
2.2 引导学生“寻找缺点、改善缺点”。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到缺点,才能改善缺点,它也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批判过程中成为一个建设者。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和学生一起寻找新版教材中的错误的说法或不准确的概念描述等。例如,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3页教材对于非电解质的定义:“无论是水溶液或者熔化状态都不导电,这些化合物叫非电解质”这个定义同学们认为语法逻辑关系不准确,应该是两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因此,非电解质的定义应该为:“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又如第15页教材对于弱电解质的定义:“在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其中弱碱属于离子化合物,虽然在溶液里是部分发生电离,但是离子化合物一般不能论“分子”即一般没有单个的分子存在(除了在蒸汽状态),故原定义对概念的运用不严密,应该改为:“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溶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交叉混淆;第18页的课后练习题填空第2题“盐酸、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再用碳酸钠溶液冲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习题在《教学参考用书》中答案为:2H++CO32-==H2O+ CO2↑。同学们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准确,根据题意酸用水冲洗后,酸液的残余量已经很少,此时若用碳酸钠溶液冲洗则发生化学反应时,碳酸钠相对过量,因此化学反应应该为:Na2CO3+HCl== NaHCO3+NaCl,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同学们发现类似的问题很多,我们还在继续进行该项工作。这项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的阅读熟悉教材,甚至是教材以外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创新意义的学习,有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学们对此任务非常的积极主动,我将他们发掘的新教材中的缺陷或错误整理印发给高一年级的所有同学,而且为了明确他们的成就,对他们发现的每一处缺陷都明确注明发现者的班级和姓名,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另外,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设计、操作)及对同学的解题过程进行批判性发掘和分析,找出有关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善。如他们在观察了《碱金属》中钠的性质试验即化学教材第一册第29页实验2-4钠与水作用生成氢气的检验演示实验:用教材图2-4所示空塑料瓶代替原来的在烧杯里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的装置时,虽然有一定的创意,但是可操作性很差,因为瓶口口径太大,实验很难成功。同学们和我共同探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使实验容易操作,现象也很明显。
2.教学中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教学中笔者经常用“求变”的思想来思考问题、备课、上课,同样鼓励(激励)学生用“求变”的思想思考、解决问题。(经常鼓励学生在做完一道试题后再思考能否有别的方法或者更加简单的方法等。)教学中,笔者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文新华教授介绍的“五点”论实施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2.1 引导学生发掘“空白点”。“空白”点是别人没有找到的,找到并填补空白就是巨大的创新。中学化学教学中寻找“空白点”是指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新的观点等。如高一(7)班的梅彩英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结构知识后提出的问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差异为什么不能用相似相溶原理来解释?元素周期率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什么样的关系?”等,我对她提出的问题公布给全班同学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加以解决,其中有很多同学借助网络信息的帮助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和讨论。这样对所有的同学都是一种激励,在她的影响下,班级逐渐形成一种善于质疑的积极向上的学风。
笔者在此引用的口头禅:“哪位同学还有不同的看法或不同的解题方法”。这样可以随时随机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的形成。而且这样也迫使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利用口头禅的说法问自己:“有没有其他的角度来阐述该知识点”。
2.2 引导学生“寻找缺点、改善缺点”。中学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到缺点,才能改善缺点,它也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批判过程中成为一个建设者。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和学生一起寻找新版教材中的错误的说法或不准确的概念描述等。例如,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3页教材对于非电解质的定义:“无论是水溶液或者熔化状态都不导电,这些化合物叫非电解质”这个定义同学们认为语法逻辑关系不准确,应该是两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因此,非电解质的定义应该为:“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又如第15页教材对于弱电解质的定义:“在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是弱电解质——”其中弱碱属于离子化合物,虽然在溶液里是部分发生电离,但是离子化合物一般不能论“分子”即一般没有单个的分子存在(除了在蒸汽状态),故原定义对概念的运用不严密,应该改为:“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溶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交叉混淆;第18页的课后练习题填空第2题“盐酸、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和衣物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再用碳酸钠溶液冲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习题在《教学参考用书》中答案为:2H++CO32-==H2O+ CO2↑。同学们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准确,根据题意酸用水冲洗后,酸液的残余量已经很少,此时若用碳酸钠溶液冲洗则发生化学反应时,碳酸钠相对过量,因此化学反应应该为:Na2CO3+HCl== NaHCO3+NaCl,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同学们发现类似的问题很多,我们还在继续进行该项工作。这项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的阅读熟悉教材,甚至是教材以外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创新意义的学习,有了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同学们对此任务非常的积极主动,我将他们发掘的新教材中的缺陷或错误整理印发给高一年级的所有同学,而且为了明确他们的成就,对他们发现的每一处缺陷都明确注明发现者的班级和姓名,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加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另外,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设计、操作)及对同学的解题过程进行批判性发掘和分析,找出有关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善。如他们在观察了《碱金属》中钠的性质试验即化学教材第一册第29页实验2-4钠与水作用生成氢气的检验演示实验:用教材图2-4所示空塑料瓶代替原来的在烧杯里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的装置时,虽然有一定的创意,但是可操作性很差,因为瓶口口径太大,实验很难成功。同学们和我共同探讨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使实验容易操作,现象也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