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高 趣浓 艺精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eth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中国人物画坛,因循古守旧的画家几乎没有,大家无不在革故鼎新,无不以种种努力在前辈的成就之外开疆拓土,力求创造具有个性化的独特艺术风格,跻身于画坛名家之列。也正是这些艺术家标新立异的不懈追求与创造,才形成新时期以来中国人物画坛群星璀璨、姹紫嫣红蓬勃发展的态势,其繁盛程度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应该承认,艺术上的创新、变革有很多途径,总而言之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在“引西润中”的范围内下工夫,取法前人未曾涉及的西方艺术,旨在刷新当代人物画的面貌。这条路以徐悲鸿为启蒙,发展至今已蔚然成风,一度占据了画坛主流地位。另一条则是“以复古为更新”之路,这是康有为提出的绘画观念。它的本质不是复古,而是强调用复古的手段、名义追求的一种新生和再生。这种追求源于对当下艺术的不满,也植根于传统有过的辉煌。正是上述的两条路上的画家异向互补,推动着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人物画的发展和变异,形成当代多种面貌的人物画风并存共进的新局面。
  李学明肯定不属于走第一条路径的画家,他的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亮相,就显示出“以复古为更新”的方式和策略。他希冀延续发展长久的文人画传统,坚持以笔墨为主要语言,以古代人物为表现对象,逆潮流而动,让传统文人画薪火相传重现光彩。显然,“85新潮美术”后期出现的主要文化现象——新文人画结成了阵营,成为李学明艺术生涯的一个直接背景,也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道路的选择。
  接受过“学院派”系统教育的李学明,却天生一种古典主义的情结。或许与他的成长环境和性格偏执有关,身处中西绘画激烈的碰撞和观念裂变的现代语境,他没有走“中西融合”的路子,而是走向了从传统内部抉择思想资源,并沿承传统文人画的诗、书、画、印的综合整一性,开古意人物画的新面。他强调继承,强调渐进,强调文化积累,强调形式的完美与精致。多年来,他在传统文化的浓阴下以自足的绘画方式,玩得十分开心。
  就古典题材而言,李学明没有为历代的圣贤名人立传,也没有讴歌轰轰烈烈的历史重大事件和叱咤风云的斗争,他的古典人物题材明显地向着过去不甚重视的方向扩展。他喜爱画童心、童趣的儿戏,有的是他幼年生活的追忆,有的是他参酌前贤经验的再造,无论是画幼童山野行乐、嬉闹争斗、牧歌清欢、礼佛读书、煮茶下棋,还是放风筝、点爆竹、捉迷藏、玩灯笼,无不妙趣横生,无不神形毕现地刻画出他们天真无邪的动人情态,感情充盈地描绘了他们至真至纯的稚气,生动地表现了他们在认识世界中获得的乐趣。他也钟情于古代文人的野航、雅集、赏月、书联、听泉、吟诗、品画、观梅、会友、抚琴等生活情趣的表述,那种古意悠悠、古韵清清的朴素之美,传递的是一股浓郁而纯正的文人气息,与古老的文人画一脉相承,显示出的是不趋时尚、不求闻达的平稳心态与固守文化传统精神的决心。他还迷恋于佛教题材的弘扬,作品清寂、平和而含蓄,这正是艺术家参禅的态度;尤其在他最乐于表现的老者与童子结景于一图的画面上,寄托了自我涉世之初的情感,与往昔的祖孙天伦之乐接通,那种扶老携幼扑面而来的亲情,以及与生存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情韵,更是李学明古意人物画异于往古之处。如果李学明没有文人化的自律要求,没有追求文人画品位的渴望,或许他的艺术展现给我们的将是另一种面貌。
  在水墨技巧的发挥上,他笔下的人物造型简约、单纯,形象典型、概括而蕴蓄。他以线赋形,强调“骨法用笔”,以书法笔意入画,完全扬弃了徐氏学派的影响。他的笔力强悍、放任,线条恣肆、劲健,他试图以线的写意及人物的夸张、变形打破写实对形的辖制,在大胆落笔中用尽可能简明的轮廊来表达复杂的情节内容,又常常以大巧若拙、拙中藏巧的构图,让人物置身于庭前院内、野山江岸、谯楼月下、柳影松风、田园花树、芳草绿荫之间,景大人小,平中见奇,空灵开阔,意境幽远。李学明尤善于在长长的条幅形制中别构一番灵气,曲尽其妙,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景物的构置,固然不乏造境的理想化,也不能不与李学明才艺的全面和修养的深厚相关。
  李学明远承宋人梁楷的减笔画法,近取金农、齐白石、李可染的意象造型,甚至借鉴叶浅予、丰子恺漫画的诙谐幽默手法,恰到好处地抓住了人物最动人的细节,运用轻松、潇洒的线条,亦庄亦谐,言简意赅,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达到感人的艺术效果。
  李学明古意人物画的功底是屈指可数的。他几乎继承了文人画的全部优点,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将古人造型、笔墨、构图、意境等处理得这般大气和简练。
  儿童般天真烂漫的稚趣美和耐人寻味、弦外余音的诗趣美,构成了李学明古意人物画鲜明的艺术特色。而山水、花鸟、人物的兼擅,使他很少仅画人物、以空白代背景,多以山情水境烘托人物的情怀趣致,以景衬情,情景互为表里,展现了相当高的山水画造诣。在勾勒皴染间摹山范水,于骨法运笔中贯气取势,实处沉厚,虚处空灵,颇得明清之际风味,多呈简括疏朗、雄肆硬韧之貌,与人物相得益彰。
  在形与神、形与意、似与不似的关系上,那种在笔墨技巧上的纯熟和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让人看后“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得那味儿”(朱自清语),绝无那种矫揉造作的故弄玄虚,读来亲切易懂,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我对李学明古意人物画的创作实践,有以下几点认识。
  我觉得李学明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传统文化和文人画传统,在他的心目中占有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位置。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钻研中国画史、画论,研读诗词、习练书法,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不仅熟谙中国文史、美学,也兼有儒、道、禅的思想。他的可贵之处是在传统中国画的语言和技巧受到忽视和轻视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绘画张扬自己的主张,就显得特别有意义。他的作品无疑属于新文人画的范畴,但它又不是旧文人画的复制品,更不是机械地照搬文人画的笔墨程式。它的“新”主要就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突破和创新,就在于它“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寓充沛感情于凝练形象,在画中情、画外妙中求索,在得之象外,取之象中处经营,借古以开今,于陶情冶性中寄寓对人生之关切。当然,这种“新”也表现为在艺术形式的变化中,提高了传神写意的表现力。   我以为李学明艺术创作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格调高。格调是指艺术的品格和基调,它是画家本人的品格、气质、功力和修养等方面因素在作品中的体现。“题材无新旧,格调有高下”,把“格调”作为鉴赏和评价作品的标准,古已有之,不仅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而且增强了自成体系的中国画的艺术特征。绘画中的格调是不易把握的,用造型艺术显露某种理性的观念是有一定困难的,格调的高下也是难以用言语说清楚的。它似乎与画家的画风相关,与画家的品位相联,与画家的追求相通。就此而言,从李学明的作品中可以见到:在俗与雅的分野中,他偏向于寻找雅的感觉;在野与艳的选择中,他执意于野逸的山乡之气;在繁与简的矛盾中,他致力于以简取胜;在墨与色的交织中,他着意于色的沉稳而助墨韵;在工与写的表述上,他注重于写的粗中有精。由此,他的画有古意,有文气,有品位,有诗境,更接近艺术创作的本源。
  李学明古意人物画的趣味很浓。这个味,有儿童的稚味,老者的拙味,文人的品味,佛家的禅味,境象的古味,农家的乡土味,传统的人情味,还有那章法的现代味,笔墨的书写味,与天地之气、遥远之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能至的完美境界。说不清的是它们把画家,还是画家把它们引导到这一充满古典情趣的意境中。这种意境,与明清人物画家乃至当今人物画家的审美取向是泾渭分明的。特别是在描写内容上,李学明则大胆地把民俗民情的东西搬进画中,突破了一般文人士大夫的欣赏口味,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民间味”丝毫没有降低他的艺术格调,反而使他的作品由此更具魅力而博得广大民众的喜爱。
  李学明对艺术的要求是精到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中国文人画,提倡表现的是纯净简赅,自由如意,如虫蚀木,偶尔成文,但同时要求画家在画外功夫上积累。陈师曾在阐释何谓文人画时写道:“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考究艺术之得失,必须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诚然,李学明敏悟于此,并以几十年努力在画外功夫上积累,在画内功夫上奠基,以人品求画品,以学识拓画境,以才情发灵感,以思想主情感,花费全部精力,集中全部智慧,用心于他的古意人物画的探索与研究,不断推出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大量作品。作品表明,他十分重视写意的笔墨语言,他有坚实的书法功底,能自由运用和驾驭笔线,在笔墨的勾点皴染之间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和想象力。他不仅善于用笔,善于用墨,也善于用色。他的画以写为主,在笔力、笔意、笔势上下工夫,更善于发挥笔端机趣,使之恍若天成。他不步前人后尘,有自己的章法,善于以新的审美经验在大开大合、大虚大实、大山大石与人物的对比中,别开蹊径。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谨,又有激情张扬的活力,画面不拘形似,在意写中又不失形的表现,形与意、情、趣融为一体,颇有艺术感染力。
  李学明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教授。在李学明看来,画家是耕耘,教授是播种。画家创作,是为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根据,有益于树立教学的权威,而教学日积月累的资历,又有益于提高创作的涵养。
  作为美术教育家,他执教于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教学多年,培养出众多学生已活跃在祖国各地不同的美术工作岗位上,为人师表,尽职尽业,功不可没。
  作为艺术家,李学明正值创作的旺盛期,他不会满足于他已取得的丰厚艺术成就,心志高远,艺难穷尽,他还会在勤奋的探索中向社会、向大众奉献新的创造成果。
  2012年端午节于北京王府花园
其他文献
顾绍培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顾绍培,男,1945年出生于宜兴陶业世家。1958年进宜兴紫砂中学读书学艺,启蒙老师潘春芳教授,转入紫砂工艺厂后,师承著名老艺人陈福渊,后得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长期悉心指导提携。从业紫砂已50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创作新品100余个,曾获德国莱比锡国
期刊
在即将召开的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之际,我采访了注明收藏家何飞先生。何先生从事收藏20多年,他的收藏经历、经验及对收藏人生的感悟,值得每个收藏爱好者借鉴。  采访者:何老师,你好。大象陶瓷博物馆里如此丰富的馆藏是你20多年收藏的积累。你说收藏是一种缘份,从一名转业军人到现在的知名收藏家,你的收藏之路是如何开启的?  何:我的家乡邓州并没有博物馆,在我17岁当兵之前从来就没见过博物馆,更不知道博物馆
期刊
我与白文中相识是在2005年,那时他刚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留学回国,准备在中央美术学院办一个展览。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不像其他那些欧洲学习归来的艺术家那样“洋气十足,满嘴的外语”,而是特别像《我的法兰西岁月》中那些青年志士,眼神中透着激情和坚定,话语不多,学生味浓。几年过去了,一日他来到中央美术学院找我,给我看了他这几年的一些作品,提出想再做一个展览的计划并邀我写点文字。时光荏苒,时过境迁之后,不变的还
期刊
到目前为止,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生产三彩陶瓷器的唐代窑址在四川、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广东都有发现。考古学界把四川唐、宋时期,邛窑生产的三彩器叫做“邛三彩”,所以,就有了“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之说。  四川三彩器有瓷胎,也有陶胎,唐代瓷胎较多,宋代陶胎较多。四川三彩陶瓷器是用铜、铁、锰、钴等色料在釉上和釉下绘画或点染,色料交错和间隔施用,以高温或低温一次或多次烧制成型后,成
期刊
蒋春音,艺名佳依,1982年出生于陶都宜兴。青年紫砂艺术家、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得主。祖上世袭承陶,师承紫砂艺术大师何道洪先生,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省紫砂器具收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美术师、徐悲鸿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  多次参加京、广、沪等地的紫砂艺术展览,作品相继被新华社、《香港大公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河南日报》《福建日报》《天津日报》《新民晚
期刊
战国铜镜——初露峥嵘  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在三代(夏、商、周)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铜镜的铸造工艺,还是铸造的数量,都大大超过了以前。  春秋铜镜的风格,既继承了西周铜镜的传统,如仍以素镜为主,钮制没有定型,还是多元化的形式。而同时,春秋铜镜又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它打破了铜镜仅有圆形的格式,出现了方形镜;并一改早期铜镜纹饰仅用阳线勾勒,构图简朴的手法,铸出了透雕繁缛的图纹;从纹饰的
期刊
本文描述场景没有具体对象,请勿对号入座。如果有亲们中枪,请中枪后自觉躺下,以免再中一枪。另外本文提供指南纯属建议,请视自身生命力状况自行决定,毕业不满一年的青年艺术家请在老艺术家的陪同下阅读此文。手指上滑表示您认同此协议。  今天,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没灵感?孤独?感情挫折?如果你还在这样回答,原因可能只有一个:七十岁以上老师的美术史课上多了。  实际上,艺术家最大的悲哀是——不红。
期刊
2014年11月4日至7日,海内外华人收藏界普遍关注、每两年一度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第四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组成组委会,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主办,自2008年创始以来,分别在上海、台北两地举办过三届会议,已形成世界华人收藏圈极富影响力的
期刊
又到岁末深冬,北方的冬天很冷,有一种肃杀的美,阳光会显得格外的珍贵与温暖。此时郊外树林里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另一些树木上本已光秃秃的枝条上,毛茸茸的嫩芽已经冒出了头,这点不起眼的嫩芽预示着生机勃勃繁花似锦已经不远了……  很多人不喜欢冬天,但在我看来,每个季节都有这个季节特有的美,只要你有一颗追求美的心,无论是寒冬和酷暑,无论是阴晴阳缺,你都会享受每一天。  有人说,今年是艺术品收藏市场
期刊
有句名言:“明白者是痛苦的。”这是为什么?因为思想者对现状能看清看透,而又无力改变现状。因为无力改变现状,就想摆脱,就想超越。这便是中国文化史上文人诗、文人画为什么作诗作画主题意境总是超尘拔俗,追求一种散淡清幽的境界。用一句俗语概括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这是因为知识分子对官场政治上的肮脏腐朽现象和腐朽的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腐朽的价值观与文人价值观格格不入,于是从行为上、艺术取向上展现出一种清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