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讲,以讲固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的“学讲计划”在徐州地区被大力推行。“学进去,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英语课堂成为“翻转课堂”,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学讲计划 导学案 小组展示
  一、引言
  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重点,落脚点应定位于学习理论的研究和方法的应用上。其改革的实质应该授之“渔”而非“鱼”,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随着时代在发展,学习的理论也在日益更新与完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日益成熟。据此,徐州市教育局于2014年推出“学讲计划”教学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
  二、学讲计划的概念
  “学讲计划”的精华在于“学进去,讲出来”。“学进去”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等方式,用所学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颠覆了以往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讲课堂的教学基本环节一般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基本环节不是固定不变的流程、模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科、课型自主变通、组合形成教学流程。在钻研学讲实质和阅读大量文献基础上,笔者总结出一套实施学讲计划的课堂模式,在此以笔者设计并执教的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对“学讲计划”教学改革的拙见。
  三、教学实录的分析
  题材取自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二单元,主题《The environment》为单元导入课,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现状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一节好课往往在课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自主先学”是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课前积极思考问题,与组内同学合作完成研究内容并做成PPT展示。笔者在课前给学生播放环境保护宣传短片,提出观察周围环境,思考环保措施的问题。笔者把学生进行分组,分配学习任务,旨在让学生们合作研究,对课堂有所准备。
  导入部分,请学生倾听一段三十秒长只有鸟声婉转和流水哗啦的美妙音乐。音乐停止,笔者话锋一转:What did you hear? Did you hear it in your hometown? Let’s find out what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of your hometown.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有所触动,引出第一组的展示。第一组同学展示了自己家乡变化的对比图,尤其是在环境方面的变化让人触目惊心。学生的设计非常巧妙,动手动脑,对比图让人印象深刻。在展示中学生们还向别组同学提问,请他们描述自己的家乡。这种小组间的互动,正是“学讲计划”的精华所在。对于学生的展示和回答,笔者及时回应:Where did you find these pictures? Good, you have mastered the ability to gather information.Your description is wonderful.
  笔者的如下问题推动了教学过程的进行:Facing this kind of situation of our hometown, all of us are very sad. What happened to our environment?What ar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at are the reasons? Please discuss it in three minutes。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学生们依次大方地走向讲台,向我们展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图片展示,问题提问,单词介绍及领读等,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和活泼。对于学生们未提到的一些关键词,如volcanic等重点词汇,笔者及时补充上去,对学生良好表现做出鼓励。学生站在讲台前全英文展示,这对他们的口语水平进步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不再“一堂灌”,学生不再“不出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调。以学生为本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课堂继续进行,笔者设计的“Enjoy a video”环节将课堂推向了高潮。视频时长两分钟,讲的是一个小女孩接受手术后重见光明,满怀希望的想看看这个世界,看到的却是一个污染严重的世界。这段视频发人深省,笔者引导学生去思考:Do you want your daughter grand-daughter grand-grand-daughter to see it? It’s time to find a solution.第四组学生带领大家共同寻找保护环境拒绝污染的方法,进而探讨了如何从自身做起。学生非常有创意,组建了一个小联合国,以专家的名义向大家介绍环保的方法,又以采访的方式,问大家如何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学生讨论的不亦乐乎。最后笔者带领大家对未来进行一番美好的畅想,以一首自编的诗歌《I want to see》结束本课的学习。这首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再一次加深巩固了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I want to see the blue sky/ I want to see the white cloud/I want to see the birds sing/I want to see the fish swim.Ba la ba la ba la ba la。家庭作业为围绕环境污染话题写一篇英文演讲稿,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四、总结
  “学讲计划”是徐州市教育局教学改革上的重大尝试和进步,其成效正逐渐显现。善于创新,张扬个性,是新一代的特点,要设计符合他们学情的课程。在实行过程当中,“学讲计划”不能简单生搬硬套,要仔细研究勤于实践。对于难点,要求教师在实施中要及时发现并改进。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个钻研创新的机会,也是一个值得挑战的任务!
其他文献
【摘要】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电影《阿甘正传》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全景式的展现,有着积极的人生取向和独特的美学追求。本文通过电影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尝试着分析其背后的隐喻象征的深刻的社会寓意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美国价值观 叙事技巧 语言风格  一、引言  《阿甘正传》是一部以智障儿童阿甘颇富传奇色彩
我跟她是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被安排坐到一起的。她这人有一点点诡异,平常在班里都不怎么讲话,凡是跟她不熟的同学,她从来都是爱搭不理。班主任把她安排和我同桌,大概觉得我是团支书,而且为人也比较和气。以前我的每个同桌,都跟我关系很好的,所以,我也就很自然地想对她好。我一开始觉得她平常虽然话不多,但还是蛮好玩的,偶尔还会说些很囧的笑话。可是半个学期过去后,我发现问题没这么简单。  她很喜欢当红的偶像韩庚,简
“你们是不是有点歧视曦曦?”班主任的话像当头一棒,把我和姗姗打懵了:“啊?老师,你在说什么啊!”老班说,曦曦前两天找到他,说她觉得我们有点歧视她,问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她也说不出来,就是“心里这么觉得”。老班观察了两天,没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就来找我们问问。“只要没有这回事就好,曦曦也没说什么不好的话,你们不要往心里去。”  我和姗姗仔细回想,越想越委屈:初见曦曦,是一个中午,班主任把一个打扮
【摘要】本文结合牛津版初中英语的教学实际,在分析初中英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基础上,重点就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激活传统课堂,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牛津版 初中英语 生活化教学  对于初中生而言,英语虽然是外语语种,但同样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语知识的学习最终也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应用活动当中。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开始逐渐显
【摘要】电影《喜福会》取材于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四对儿华裔母女之间的情感纠葛故事。影片虽然以母女关系为主线再现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时空背景,特别展现了战火纷飞的旧中国时代,但是其主题在于揭示中美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本文主要以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为视角,对电影中母女情感经历透射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文化 冲突 融合 《喜福会》  一、谭恩美与影片《喜福会
提起《绝顶》的作者肖新宇的名字,大家似乎有些陌生,但他可不是漫画界的“nobody”,而是蛰伏漫画圈多年的资深作者——2013年,他打破了中国漫画家在日本当红杂志获奖为零的纪录,凭借着短篇漫画《Last Wish》与《董卓》,两度斩获日本集英社新人奖;2017年大热的《阴阳师》漫画,他负责了分镜和监制;今年,根据他的新作《绝顶》改编的同名动画也被提上日程。   相比他画笔下幽默、搞怪的动漫人物,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新教材和新课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感知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我们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同学生一起去领略语文中的美。  【关键词】欣赏美 感受美 陶冶美 展现美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可通过对
距离2014年高考100多天之际,新考纲的发布简直是掀起了一层巨浪,试卷结构大幅改变,删除了建国后高考英语历史上延续数十年的单选题,代之以语法填空题。当我们把这一消息传达给老师和学生时,大家都很惊讶,也很茫然,不过后来经过大家冷静下来及时研讨考试说明并通过对广东卷07-13年的试题和其它模拟题的比较分析,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技巧和应对策略,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同学们也渐渐适应了这种变化。在此我和大家分享
【摘要】认知隐喻在文学语言中作为一种表达手法,一种思维现象,对小说情节、主题建构、人物刻画以及文体特征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文学文本中隐喻的翻译是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生命力的再现。本篇论文以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品为例,分析认知隐喻在翻译过程中的理解与表达,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认知 隐喻 翻译 托妮·莫里森  隐喻是一种极富创作力和生命力的语言和思维表達方法,它赋予了文字跳动的生命
你和我一样,都想知道,第22天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有一个故事,我依稀记得我读过——当然也可能是我杜撰出来的。  一个人突发奇想,决定要“闭嘴一天”。他自己也觉得不太可能,每天有多少话要说,职场上,家庭里,嘴唇都说破了还词不达意呢。   早上,他无声无息地做完早饭,正发愁如何喊孩子起床,闹钟响了。刚送孩子出门,扭头发现红领巾落家里了,他硬忍下大吼,追出去默默地给孩子戴上。孩子懂事地说:“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