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生物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并从理论上探究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第一读者辅助材料提问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受到教师的极大关注。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并指导初中生物教学,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课改实验区调研时,发现在新课程生物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下面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并对如何完善新课程生物教学提出些粗浅的看法。
误区一:教材的第一读者是教师。教材的第一读者到底是谁。是学生还是教师呢?在新课程实验教学区,不少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直存在着误区。在实验区,他们总是认为教材的第一读者应是教师,其次才是学生。他们认为学生对课本的认知能力是非常低的,教材必须经过教师的处理加工,才能展示给学生,就像食物一样,只有经过教师的咀嚼,再喂给学生,才能消化。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成绩才会提高。而新课程标准却认为,教材的第一读者是广大的学生,并非教师,教师充其量只能是教材的第二读者。这是由新课程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理念所决定的。首先,教材的知识是极具有生命力的,知识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而且是具有增殖性的,这样的教材设计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其次,学生在根据教材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建构,在这基础上,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并利用教材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去思考。去创造性地发现教材上所没有的知识或规律,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在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因为学生要把教材作为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就需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学生阅读教材获取知识的建议者、组织者、帮助者,是学生使用教材的服务者。那种认为教师是教材第一读者的观念,从根本上颠倒了教师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也是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贬低,因为,根据这样的观念,教师只要把食物嚼细嚼烂喂给学生就行了。那么,学生对教材的消化能力什么时候才能形成呢?
误区二:,摒弃或忽视教科书中的教学辅助材料,一昧要求学生收集大量课外读物。如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北师大版),每个章节中都增设了—种以卡片形式出现的“建议活动”、“小资料”或“课外读”等小栏目。以七年级生物教科书为例,经统计,上下册共有69处教学辅助材料,其中上册29处,下册40处,其统计表如下:
应该说这些栏目的设计是颇有心机的,它们和教材构成有机的联系。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看到许多教师只注重使用课外收集的材料,有的甚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对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却忽视或摒弃。这种做法未免舍近求远,本末倒置。教材中的教学辅助材料为学生拓展或引申知识创造了条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思路。教师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对这些材料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把这些材料与课堂教学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找新课程教学的切人点。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尿的形成与排出”时,以“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的教辅材料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对材料进行改造,即把病人化验单中蛋白质的指标由“30”改为“0”。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思异,在思异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对现有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和挖掘,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激疑的情境中兴趣盎然,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农村中学由于社会条件、经济状况所限制,要收集课外材料并不容易,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学辅助材料的教学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误区三:课堂提问越多越好。“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以不提问或少提问而被视为一大弊端,取而代之的是提问,这就使有些教师误认为提问越多越好,因而不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出什么问题,为何提出问题上面,而学生在一节课中也只是忙于应付老师的提问。这种鼓噪式的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信息量和思维量很少,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我们必须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在把握探究性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问题。问题数量不在于多,而要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另外,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教师把握探究性教学的另—个关键。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同,领悟程度不同,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处理积极评价。引导、激励学生提出更好的问题。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这时,“问题”便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要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充分发挥民主。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条件。但必须指出的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肯定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真正意义在于确认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开了这一目标,单纯探讨提问的数量和方式便失去了方向。
新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任何一项改革设想,最终都要靠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其目的在于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师的所谓主导作用也才能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李建平,聚焦新课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35—47.
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3,
王爱棘,“试论阅读材料的教学功能”,中学生物教学,:2004。(3):19—20.
关键词:第一读者辅助材料提问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受到教师的极大关注。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并指导初中生物教学,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课改实验区调研时,发现在新课程生物教学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下面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并对如何完善新课程生物教学提出些粗浅的看法。
误区一:教材的第一读者是教师。教材的第一读者到底是谁。是学生还是教师呢?在新课程实验教学区,不少老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直存在着误区。在实验区,他们总是认为教材的第一读者应是教师,其次才是学生。他们认为学生对课本的认知能力是非常低的,教材必须经过教师的处理加工,才能展示给学生,就像食物一样,只有经过教师的咀嚼,再喂给学生,才能消化。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成绩才会提高。而新课程标准却认为,教材的第一读者是广大的学生,并非教师,教师充其量只能是教材的第二读者。这是由新课程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理念所决定的。首先,教材的知识是极具有生命力的,知识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而且是具有增殖性的,这样的教材设计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其次,学生在根据教材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和体会主动建构,在这基础上,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并利用教材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去思考。去创造性地发现教材上所没有的知识或规律,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在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因为学生要把教材作为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就需要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是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学生阅读教材获取知识的建议者、组织者、帮助者,是学生使用教材的服务者。那种认为教师是教材第一读者的观念,从根本上颠倒了教师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也是对教师地位和作用的贬低,因为,根据这样的观念,教师只要把食物嚼细嚼烂喂给学生就行了。那么,学生对教材的消化能力什么时候才能形成呢?
误区二:,摒弃或忽视教科书中的教学辅助材料,一昧要求学生收集大量课外读物。如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北师大版),每个章节中都增设了—种以卡片形式出现的“建议活动”、“小资料”或“课外读”等小栏目。以七年级生物教科书为例,经统计,上下册共有69处教学辅助材料,其中上册29处,下册40处,其统计表如下:
应该说这些栏目的设计是颇有心机的,它们和教材构成有机的联系。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看到许多教师只注重使用课外收集的材料,有的甚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对教材中的辅助材料却忽视或摒弃。这种做法未免舍近求远,本末倒置。教材中的教学辅助材料为学生拓展或引申知识创造了条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思路。教师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加强对这些材料的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把这些材料与课堂教学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找新课程教学的切人点。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尿的形成与排出”时,以“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的教辅材料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对材料进行改造,即把病人化验单中蛋白质的指标由“30”改为“0”。然后,让学生在比较中思异,在思异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对现有教学辅助材料的使用和挖掘,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激疑的情境中兴趣盎然,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农村中学由于社会条件、经济状况所限制,要收集课外材料并不容易,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教学辅助材料的教学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误区三:课堂提问越多越好。“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以不提问或少提问而被视为一大弊端,取而代之的是提问,这就使有些教师误认为提问越多越好,因而不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出什么问题,为何提出问题上面,而学生在一节课中也只是忙于应付老师的提问。这种鼓噪式的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信息量和思维量很少,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我们必须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在把握探究性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问题。问题数量不在于多,而要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另外,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教师把握探究性教学的另—个关键。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同,领悟程度不同,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处理积极评价。引导、激励学生提出更好的问题。使学生置于问题的情景中,既要敢问、乐问,又要会问、善问。这时,“问题”便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应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事,更是学生自己的事,要从保护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充分发挥民主。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条件。但必须指出的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肯定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真正意义在于确认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开了这一目标,单纯探讨提问的数量和方式便失去了方向。
新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任何一项改革设想,最终都要靠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其目的在于调动每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师的所谓主导作用也才能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李建平,聚焦新课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35—47.
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3,
王爱棘,“试论阅读材料的教学功能”,中学生物教学,:2004。(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