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此学习模式中,阅读是基础,解疑是重点,创造性思维是核心。
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本学期以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肤浅的尝试。
一、张扬个性、点燃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火花
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我在教《春天的手》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你们喜欢春这个季节吗——情感的自我选择。
2.你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
3.说一说自己对这一课学得怎么样?——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
4.请你说一说学了《春天的手》一课体会到了什么?——学习的自我体验。
这种设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都能迸发出千姿百态、绚丽夺目的火花。
二、精心组织,加强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语文老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既要发挥个性特长、又要紧密合作,既要配合、又要竞争,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有探索、又有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一位学生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
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
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
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
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辩论对手,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
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
三、激发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我在上《一双手》一文的开始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你们见过手吗?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将写什么?课文写什么内容?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一连提出了“七个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七个问题足已说明学生已进入了角色,开始以各种形式自我提问、自我探究。从而到了“我心入书、书入我心”的境地,从不同的视觉,不同的方面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的情感。
强化“角色”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只有让学生进入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角色,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造性思维是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核心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死记硬背抽象的符号和内容,而要与实际事物和对象本身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猜测,提出创新看法。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教师一个更好的指导空间,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的品质。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满堂灌”“一言堂”,我们能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填鸭似地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所以我们应倡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本学期以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肤浅的尝试。
一、张扬个性、点燃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火花
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我在教《春天的手》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你们喜欢春这个季节吗——情感的自我选择。
2.你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
3.说一说自己对这一课学得怎么样?——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
4.请你说一说学了《春天的手》一课体会到了什么?——学习的自我体验。
这种设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都能迸发出千姿百态、绚丽夺目的火花。
二、精心组织,加强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语文老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既要发挥个性特长、又要紧密合作,既要配合、又要竞争,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有探索、又有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一位学生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
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
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
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
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辩论对手,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
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
三、激发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我在上《一双手》一文的开始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你们见过手吗?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将写什么?课文写什么内容?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一连提出了“七个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七个问题足已说明学生已进入了角色,开始以各种形式自我提问、自我探究。从而到了“我心入书、书入我心”的境地,从不同的视觉,不同的方面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的情感。
强化“角色”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只有让学生进入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角色,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造性思维是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核心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能死记硬背抽象的符号和内容,而要与实际事物和对象本身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猜测,提出创新看法。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教师一个更好的指导空间,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的品质。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满堂灌”“一言堂”,我们能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填鸭似地给学生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所以我们应倡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