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5wm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中,经常见到有些老师光重视读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读的情感体验。比如,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陶罐和铁罐》一文中,“铁罐说的一句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时是这样指导的。
  师:这句话铁罐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
  生:傲慢。
  师:哪位同学能用傲慢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生1:(用比较平淡的语气读)
  师:你们听出傲慢了吗?
  生:没有。
  师:谁能读得更傲慢一些?
  生2:(声音大了一些)
  师:傲慢的语气应该还要更重一些。
  生3:(声音很响亮有点像吵架)
  师:好。把傲慢的表情做出来,下巴抬高些,眼睛从上往下斜一些看对方,再把这句话拉长音,这样一定能读得更好。请看老师读(师表演范读)。
  师:谁来试试?
  生4:(模仿读得很像)
  师:很好。全班同学都像他一样读。
  生齐读。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不是要培养节目主持人,也不是要培养播音员,不能光进行纯粹的技能训练。朗读既是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也是理解、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进行朗读指导之前,要让孩子钻研文本,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历经一个产生“感情”的过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去读。如上面的案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理解“傲慢”的意思,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特定情境、角色之中,产生特定的情感体验。然后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铁罐的傲慢语气,学生会读出不同的“傲慢”,有的强调“敢”,有的突出“碰”,有的凸显“我”,有的更在意“陶罐子”。在这样的基础上,敎者予以必要的点拨、指导。这样的朗读教学,才真正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父亲。  父亲是念师范的,那个时代的师范生,基本素质很高。我曾看过他拉手风琴的照片,那是一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年轻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把音乐的才能遗传给我,也没能让音乐始终伴随他自己的人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在一所乡村小学当校长。星期天,他带我到他的学校去,看到校园里贴满了批判他的“大字报”,我惊恐万分,他却不动声色。他那如山的静默沉稳,让我也不知不觉镇定下来。晚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