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手机会上瘾吗?虽然专家一直在争论,但是应用程序行业却早已开始利用相关的心理技巧提高用户的依赖性。不过,不论争论是否会有结果,有一些事情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做的。
一声悦耳动人的铃声、一个短暂的振动、一点诱人的灯光,智能手机总能在不经意间引起我们的注意,接下来,我们自然是拿起手机来查看一下,可能需要看一下微信,回复一下QQ信息或者给老板回一个电子邮件。而当我们完成该做的事情之后,我们会转到朋友圈,看看是否有什么新的话题,给朋友或者同事发布的内容点个赞或者是评论一下。百无聊赖,则自然是打开优酷看一下有趣的视频。我们经常重复上面这些操作,和新闻应用程序的突发新闻警报一样,手机的推送功能总会及时地提醒我们查看,虽然有点过于频繁,但我们也不想错过任何东西。就这样,铃声、振动、灯光伴随着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渡过每一天。
现如今几乎每一个人都拥有智能手机,那么能不能想一想昨天使用它的次数?20次?50次?错,更有可能的是,我们平均每天看手机85次,这是英国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通过实验分析学生和大学的雇员每日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然而,研究人员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衡量用户行为,他们想证明,对于智能手机相关的问题,我们并不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估。而结果证明他们似乎是对的:参与实验的人最初认为他们可能每天拿起智能手机约40次,而实际上这一数字只是检测结果的一半。
我们自欺欺人吗?
我们否认自己盯着手机屏幕的频率和时间太长,这似乎像一个酗酒者说自己只是偶尔喝点,但实际上却是怎么也不愿意放开手里的酒瓶子。智能手机是否和酒一样同样会让我们成瘾?或者,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相对年轻的媒介?不过,无论如何,智能手机绝对是浪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英国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受试者每天看着智能手机屏幕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刨去睡觉的时间,这已经是我们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是在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变成“智能手机僵尸”或“Smombies”的增强现实游戏“Pokémon Go”出现之前收集的。
“Smombies”这个词被选为2015年的新词,它指的是“一个眼睛完全被手机吸引住、茫然地走在马路上、似乎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在使用中文的世界,这些人一般称之为“手机低头族”或者简称“低头族”。走在马路上需要注意交通情况,这是人们在幼儿园就应该学会的基本知识,而现在的许多智能手机用户已经失去了这个基本的能力。而且,各种希望“低头族”注意交通安全的呼吁完全没有奏效,因而,世界各地都开始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保護这些“智能手机僵尸”免受伤害:重庆等一些地区尝试为他们提供手机专用人行道,而德国奥格斯堡市则在路面上添加交通灯,希望路边闪烁的信号灯能够将“低头族”的注意力从屏幕转移到路上。
正常?还是病?
许多人正冒着生命危险用他们的手机狩猎数字怪物,并且大部分人都不能够正视自己对于手机依赖的程度:这是正常的,还是一种病态?对于这一问题,所谓智能手机或互联网成瘾的争论很久以前就已经爆发。
来自德国成瘾研究与治疗协会(DG-Sucht)的许多科学家认为,网络成瘾的现象确实存在。在汉斯·于尔根赫尔的领导下,他们发表了“互联网相关疾病备忘录”,在其中他们呼吁避免过度使用“在线应用”,社交网络等都被归类在成瘾的领域。网络成瘾的特征将包括持有强烈偏见、失去控制力,尽管后果负面但仍然继续或者欺骗其他人自己对于互联网的真实用度。
DG-Sucht估计,大约1%~2%的德国人网络成瘾,而这个数字在青少年中将可能上升到5%。而相比之下,嗜酒的德国人只占德国人口的3.4%。因此,DG-Sucht的研究得到了德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16年,德国联邦政府药物专员主持的年度会议的主题就是“沉迷于互联网的一代”。
显然,互联网已经被视为了需要打击的一种新毒品,但也有一些专家反对这种说法,例如柏林夏丽忒大学医学院互联网和心理健康中心专门研究数字化对心理影响的心理治疗师简·卡尔比策就是反对这种说法的专家之一。
互联网就像糖一样
在卡尔比策的《数字妄想》一书中,他对于互联网有不同的看法。按照他的说法,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不合理的关注和令人恐惧的妄想症。卡尔比策先生不想将互联网与酒精或其他药物联系起来,他比较愿意将互联网的吸引力与很多人喜欢的糖相关联。
糖可以特别快速地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而卡尔比策先生认为在心理上,互联网的某些方面可以被认为是糖的等同物。悠闲时我们在互联网上寻求娱乐,可以快速地获得心理能量,使精神感到放松。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涉及一个量的问题:就像过多的糖会导致牙齿不好和增加体重,而过度使用互联网则可能会导致缺乏动力。
建立健康的关系
卡尔比策先生认为“网络成瘾”这个词很不好,他认为在界定新的疾病时,精神科医生责任很大。他在接受CHIP采访时表示,如果混淆激情与上瘾,那么精神科医生就相当于错误地将健康的人说成是有病的人。按照他的说法,这将导致人们对于互联网产生不应有的恐惧,所以卡尔比策先生认为,精神科医生应该做的是帮助人们与互联网建立健康的关系。
我们越来越频繁地查看智能手机也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更多地用于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卡尔比策先生认为人们上网与朋友聊天,肯定不能够等同于上瘾性疾病的表现。
卡尔比策不是唯一一个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德国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学协会(DGPPN)也警告不要轻易地使用“成瘾”一词。根据DGPPN的观点,虽然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在一些因素下最终可能会导致一种可以被认为是类似于病理性赌博的“成瘾行为”,但这只是发生在极其有限范围内的事情。根据DGPPN观点,必须避免因个人行为不受社会欢迎而将其视为有病,所以虽然其他人不喜欢,但是总是看着智能手机的人不应该被认为是有病。
不管是异常还是激情,我们在智能手机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并不是巧合:事实上,无论是Facebook、Twitter,还是其他类似的各种应用程序,制造商实际上都有针对性地利用心理技巧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促使我们更长时间地使用他们的服务。而特里斯坦·哈里斯知道所有相关的技巧。
截至2016年,哈里斯先生为Google担任设计伦理学家,他的工作是研究应用设计对数10亿人注意力的影响。在他离开Google之后,他发表了一篇揭露应用行业最隐密秘密的文章。其中说到,抓住人们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将你的应用程序变成全副武装的强盗。
智能手机的老虎机
哈里斯写道“技术设计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用户的依赖性”。哈里斯先生说,这种机制下,设计师将想方设法地使应用程序变成一个能够牢牢抓住用户的工具,例如变成一台老虎机(国外赌场最受欢迎的博彩游戏机),让用户不断地去拉老虎机上的拉杆(点击按钮)。为了阻止这种令人上瘾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机制,哈里斯先生提出了非常值得重视的建议,要求像苹果和Google这样的公司要以一种确保用户拥有更大自由度的态度来设计他们的应用程序,例如让用户选择信息只在某个时间点显示。
卡尔比策先生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人们需要立即开始探讨应用程序的设计问题。然而,他强调,妖魔化互联网本身是错误的,不可否认,互联网上也包含维基百科之类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一声悦耳动人的铃声、一个短暂的振动、一点诱人的灯光,智能手机总能在不经意间引起我们的注意,接下来,我们自然是拿起手机来查看一下,可能需要看一下微信,回复一下QQ信息或者给老板回一个电子邮件。而当我们完成该做的事情之后,我们会转到朋友圈,看看是否有什么新的话题,给朋友或者同事发布的内容点个赞或者是评论一下。百无聊赖,则自然是打开优酷看一下有趣的视频。我们经常重复上面这些操作,和新闻应用程序的突发新闻警报一样,手机的推送功能总会及时地提醒我们查看,虽然有点过于频繁,但我们也不想错过任何东西。就这样,铃声、振动、灯光伴随着每一个智能手机用户渡过每一天。
现如今几乎每一个人都拥有智能手机,那么能不能想一想昨天使用它的次数?20次?50次?错,更有可能的是,我们平均每天看手机85次,这是英国林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通过实验分析学生和大学的雇员每日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然而,研究人员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衡量用户行为,他们想证明,对于智能手机相关的问题,我们并不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估。而结果证明他们似乎是对的:参与实验的人最初认为他们可能每天拿起智能手机约40次,而实际上这一数字只是检测结果的一半。
我们自欺欺人吗?
我们否认自己盯着手机屏幕的频率和时间太长,这似乎像一个酗酒者说自己只是偶尔喝点,但实际上却是怎么也不愿意放开手里的酒瓶子。智能手机是否和酒一样同样会让我们成瘾?或者,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相对年轻的媒介?不过,无论如何,智能手机绝对是浪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英国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受试者每天看着智能手机屏幕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刨去睡觉的时间,这已经是我们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是在将世界各地数百万人变成“智能手机僵尸”或“Smombies”的增强现实游戏“Pokémon Go”出现之前收集的。
“Smombies”这个词被选为2015年的新词,它指的是“一个眼睛完全被手机吸引住、茫然地走在马路上、似乎不知身在何方的人”,在使用中文的世界,这些人一般称之为“手机低头族”或者简称“低头族”。走在马路上需要注意交通情况,这是人们在幼儿园就应该学会的基本知识,而现在的许多智能手机用户已经失去了这个基本的能力。而且,各种希望“低头族”注意交通安全的呼吁完全没有奏效,因而,世界各地都开始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保護这些“智能手机僵尸”免受伤害:重庆等一些地区尝试为他们提供手机专用人行道,而德国奥格斯堡市则在路面上添加交通灯,希望路边闪烁的信号灯能够将“低头族”的注意力从屏幕转移到路上。
正常?还是病?
许多人正冒着生命危险用他们的手机狩猎数字怪物,并且大部分人都不能够正视自己对于手机依赖的程度:这是正常的,还是一种病态?对于这一问题,所谓智能手机或互联网成瘾的争论很久以前就已经爆发。
来自德国成瘾研究与治疗协会(DG-Sucht)的许多科学家认为,网络成瘾的现象确实存在。在汉斯·于尔根赫尔的领导下,他们发表了“互联网相关疾病备忘录”,在其中他们呼吁避免过度使用“在线应用”,社交网络等都被归类在成瘾的领域。网络成瘾的特征将包括持有强烈偏见、失去控制力,尽管后果负面但仍然继续或者欺骗其他人自己对于互联网的真实用度。
DG-Sucht估计,大约1%~2%的德国人网络成瘾,而这个数字在青少年中将可能上升到5%。而相比之下,嗜酒的德国人只占德国人口的3.4%。因此,DG-Sucht的研究得到了德国政府的高度关注:2016年,德国联邦政府药物专员主持的年度会议的主题就是“沉迷于互联网的一代”。
显然,互联网已经被视为了需要打击的一种新毒品,但也有一些专家反对这种说法,例如柏林夏丽忒大学医学院互联网和心理健康中心专门研究数字化对心理影响的心理治疗师简·卡尔比策就是反对这种说法的专家之一。
互联网就像糖一样
在卡尔比策的《数字妄想》一书中,他对于互联网有不同的看法。按照他的说法,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不合理的关注和令人恐惧的妄想症。卡尔比策先生不想将互联网与酒精或其他药物联系起来,他比较愿意将互联网的吸引力与很多人喜欢的糖相关联。
糖可以特别快速地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而卡尔比策先生认为在心理上,互联网的某些方面可以被认为是糖的等同物。悠闲时我们在互联网上寻求娱乐,可以快速地获得心理能量,使精神感到放松。然而,所有的事物都涉及一个量的问题:就像过多的糖会导致牙齿不好和增加体重,而过度使用互联网则可能会导致缺乏动力。
建立健康的关系
卡尔比策先生认为“网络成瘾”这个词很不好,他认为在界定新的疾病时,精神科医生责任很大。他在接受CHIP采访时表示,如果混淆激情与上瘾,那么精神科医生就相当于错误地将健康的人说成是有病的人。按照他的说法,这将导致人们对于互联网产生不应有的恐惧,所以卡尔比策先生认为,精神科医生应该做的是帮助人们与互联网建立健康的关系。
我们越来越频繁地查看智能手机也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更多地用于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卡尔比策先生认为人们上网与朋友聊天,肯定不能够等同于上瘾性疾病的表现。
卡尔比策不是唯一一个持有类似观点的人,德国精神病学、心理治疗和心理学协会(DGPPN)也警告不要轻易地使用“成瘾”一词。根据DGPPN的观点,虽然电脑和互联网的使用在一些因素下最终可能会导致一种可以被认为是类似于病理性赌博的“成瘾行为”,但这只是发生在极其有限范围内的事情。根据DGPPN观点,必须避免因个人行为不受社会欢迎而将其视为有病,所以虽然其他人不喜欢,但是总是看着智能手机的人不应该被认为是有病。
不管是异常还是激情,我们在智能手机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并不是巧合:事实上,无论是Facebook、Twitter,还是其他类似的各种应用程序,制造商实际上都有针对性地利用心理技巧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促使我们更长时间地使用他们的服务。而特里斯坦·哈里斯知道所有相关的技巧。
截至2016年,哈里斯先生为Google担任设计伦理学家,他的工作是研究应用设计对数10亿人注意力的影响。在他离开Google之后,他发表了一篇揭露应用行业最隐密秘密的文章。其中说到,抓住人们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将你的应用程序变成全副武装的强盗。
智能手机的老虎机
哈里斯写道“技术设计师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用户的依赖性”。哈里斯先生说,这种机制下,设计师将想方设法地使应用程序变成一个能够牢牢抓住用户的工具,例如变成一台老虎机(国外赌场最受欢迎的博彩游戏机),让用户不断地去拉老虎机上的拉杆(点击按钮)。为了阻止这种令人上瘾的应用程序的设计机制,哈里斯先生提出了非常值得重视的建议,要求像苹果和Google这样的公司要以一种确保用户拥有更大自由度的态度来设计他们的应用程序,例如让用户选择信息只在某个时间点显示。
卡尔比策先生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人们需要立即开始探讨应用程序的设计问题。然而,他强调,妖魔化互联网本身是错误的,不可否认,互联网上也包含维基百科之类非常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