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的临床比较探讨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并将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经内镜检查全部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只有5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诊断符合率为71.43%,其中分别有25例和11例患者伴随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与此同时,本组患者的内镜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和胃黏膜白相等为主要症状的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和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和胃黏膜白相具有密切关联,将两种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病理诊断
  在消化内科的疾病诊断中,慢性炎症类疾病普遍存在,作为其中比较常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它最主要的病理表现就是胃黏膜的腺体不断萎缩[1]。如果不能几时控制病情的发展进程,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很可能发展成胃癌。所以,患者一经确诊就需要马上接受治疗。为了能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为疾病的早期治疗争取时间,为制定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为了探讨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我院随机抽了70例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研究。将患有胃、十二指肠肿瘤,消化性溃疡和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等患者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2]。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疼痛、饱胀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反酸等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3]。本组中的有40例男性患者和30例女性患者,他们的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60.4±3.7)岁。
  1.2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都需要先后接受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两种诊断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 内镜检查 利用电子内窥镜对患者的胃部直接进行检查,主要的病理表现有3种:(1)胃黏膜的厚度变薄;(2)胃黏膜和它的黏膜壁的光滑度降低,粗糙度增加,有颗粒状或者结节状物质,表面不平整;(3)胃黏膜红白相间,血管的透明度增加,可清晰看见血管[4]。
  1.2.2 病理诊断 在进行内镜检查时,从胃黏膜的表面取出5~6块病理组织的标本进行检验。(1)用10%的福尔马林液对取出的病理组织进行固定处理;(2)用石蜡将其包埋固定;(3)采用HE对标本进行染色;(4)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进行切片诊断。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对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并进行对比;(2)观察病理诊断的结果和内镜检查中的病理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组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比较 本组患者经内镜检查全部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只有5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诊断符合率为71.43%,其中分别有25例和11例患者伴随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5.71%和15.71%。组间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
  2.2 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下表现比较 在内镜检查中,病理表现为黏膜粗糙者共25例,其中被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患者分别有24例、13例和1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52%和48%。病理表现为黏膜变薄+白相者共10例,其中被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患者分别有7例、6例和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60%和20%。病理表现为黏膜粗糙+变薄+白相者共35例,其中被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患者分别有25例、21例和20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1.43%、60%和57.14%。本组患者的内镜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和胃黏膜白相等为主要症状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和内镜下表现比较(n/%)
  3 讨论
  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机制来看,患者的年龄、饮食习惯、遗传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等都是重要的诱导因素[5]。目前,已有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那么将有10%到15% 的患者会发展成胃癌,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能尽早确诊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内镜检查开始广泛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中。如果能配合比病理检查,那么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也会进一步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本组患者经内镜检查全部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其中只有50例经病理诊断确诊,诊断符合率为71.43%,组间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导致该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病理检验师的经验不足,没有完全掌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类型和具体分期特点;(2)在对病理组织进行包埋和切片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完成等[6]。
  同时,本组的研究结果还显示,本组患者的内镜表现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和胃黏膜白相等为主要症状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这一结果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和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和胃黏膜白相具有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将两种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临床医生及早制定治疗方案,有效缓解和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和优化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芳红,曲爱华.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0(12):255-256.
  [2]徐斌,黄玉凯,周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09(11):1388-1390.
  [3]王英红.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09(25):1237-1238.
  [4]郭伟宣.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4(10):142-143.
  [5]孙国庆,孙昊,徐晓军,等.老年慢性胃炎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10):1550-1553.
  [6]周思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25(02):155-156.
其他文献
摘要: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是采用多重频谱分析与非线性处理的方法从脑电信号中提取的超慢涨落成分,它可反映脑内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A)、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的活动[1],从而在无创伤条件下该技术可检测人在生理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通过用该技术检测某些神经精神疾病患者中神经递质的变化
期刊
摘要: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热疮”,中医在治疗玫瑰糠疹或从疏风清热或从凉血解读或从润燥解毒等方面遣方用药。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使用中成药、刺络拔罐、壮医药线点灸、以及联合紫外线治疗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玫瑰糠疹;中药治疗;紫外线治疗。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圆形或者椭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鳞屑斑片,先出现一个母斑,周围继而出现多
期刊
摘要: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长期以来高致死、致残率,抢救时间短,手术时机难以把握,且手术创伤大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后期恢复和生活质量。绝大数患者病情危重时采取取去骨瓣减压术,暂时缓解颅内压,维持生命。但该手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手术指标,通常是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决定是否手术以及手术方式,缺少一个明确的指南。近年来随着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症状的进一步研究,对辅助检查指标的进一步分析。尤其是歌拉斯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对WagnerⅢ级以下糖尿病足溃疡临床效果及血浆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WagnerⅢ级以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局部创面处理、糖尿病饮食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经皮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米力农对于瓣膜置换手术以后患者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强心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米力农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情况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研究对象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情况,分析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更加高,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斑块与颈内动脉起始部、椎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行肛肠手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镇痛护理,观察组接受中医镇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去痛片、舒尔芬等西药治疗,疼痛比较激烈的患者则可适
期刊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06名老年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超声跟骨骨密度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初步研究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准确度。对象及方法:采用自愿参与,发放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及进行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测,在北京市和平里医院门诊部,对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进行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髋部、股骨骨密度。结果:危险因素联合超声跟骨骨密度测定与双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使用两种方法手转胎头对于生产过程中头位难产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86例出现头位难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在征求产妇和家属的同意之后使用手法进行手转胎头,帮助产妇分娩。结果:B组方法的一次成功率和二次成功率均要高于A组患者,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实施手转胎头之前对产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Percoll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模拟骨髓微环境功能,在体外共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和白血病细胞Jurkat。Jurkat细胞用0.5umol/LDNR处理,用Annexin V/PI双标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细胞周期分布用PI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结果:在共培养后,骨髓基质细胞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