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响友善之门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友善;人际关系;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8-0070-03
  【作者简介】傅绿茵,福建省厦门市禾山中学(福建厦门,361009)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关注人际关系,渴望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善意,但常常因为意见不同、态度不好、肢体冒犯等原因发生人际冲突。他们因为感受不到对方的善意感到困扰,同时也不知友善的分寸。因此,在七年级学生中探讨“友善”的话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人际交往技巧,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本课聚焦“友善”这一积极心理品质,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友善的内涵、掌握友善的方法,明白友善不是无原则地妥协,进而真正用友善叩响人际关系之门。

【教学过程】


  一、小剧场:《一枚纽扣引起的风波》
  播放学生课前录制的视频。
  视频内容:小明穿着一件镶有金色纽扣的校服走进班里,同学们议论纷纷。小A嘲笑他为了引人注意故意与众不同。小B讽刺小明,说他品味雷人,想当暴发户。小C故意去扯金色纽扣,两人发生肢体冲突,小明被小C推倒在地。同学们扶起了小明,班长出来主持公道。这时候,班主任走进闹哄哄的教室,维持完纪律,看到衣冠不整的小明说:“你校服的纽扣都没扣上,你看看自己还有中学生的样子吗?下次要注意!”小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教师:你觉得视频中哪些举动不友善?哪些举动让你感受到善意?
  学生:同学嘲笑讽刺小明,未经小明同意扯纽扣,老师没有问清事情经过就批评小明,这些举动是不友善的。小明摔倒后被同学扶起来、班长主持公道这些举动让人感受到善意。
  教师:是的,我们感受一个人的友善主要通过他的语言、态度和行为。那么,如何用友善来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扣”响友善之门。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喜欢的小剧场形式,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发他们思考人际交往中的友善,从而自然导入课题。
  二、主体活动:友善之扣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一枚纽扣引起的风波,请问纽扣有什么作用?
  学生:它可以固定衣服,也可以装饰衣服。
  教师:是的,纽扣有连接、固定和点缀的功能。人际交往也需要“纽扣”,而友善就是这枚纽扣,它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稳固。友善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一个活动叫“友善之扣”。
  1.挑选友善之扣——友善的故事与内涵。
  课前给每组分发一盒五颜六色、不同形状的纽扣。
  PPT出示活动规则:每人选择2枚纽扣,选择的纽扣要与友善的特点相关联,可以代表曾经经历的友善故事,也可以代表友善的特点。挑选完毕后在小组内分享。
  学生1:我挑选白色的心形纽扣代表友善。有一次下大雨,我没有带伞,一位陌生的叔叔递给我一把伞。来自陌生人的友善让我很感动,我觉得友善就像这颗白色的心形纽扣,要拥有一颗纯洁的帮助他人的无私之心。
  教师:是的,友善是互相帮助。你的故事告诉我们,友善也可以在陌生人之间传递。
  学生2:我挑选红色四叶草的纽扣代表友善,它让我想起好友给的温暖。我们无话不谈,也会吵架,每次吵架后,她都会主动找我说话,我内心感到又惭愧又温暖。这份包容让我感受到友善。
  教师:友善是包容对方。在你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主动沟通和相互包容能让人感受友善。
  学生3:我选蓝色纽扣代表友善,蓝色让人平静又有希望感。我的成绩并不好,每次请教同桌,他不嫌弃我,反而很耐心地帮我解答问题。
  教师:友善是平等待人。你的同桌拥有一颗平等之心,让你在平等对待中感受到了友善。
  教师:请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挑选的“友善之扣”的内涵,按照“友善是______________”的句式来回答。
  学生1:友善是像阳光一样温暖的付出。
  学生2:友善是有热情、有温度地与人为善。
  设计意图:以纽扣为媒介,将友善的内涵意象化。自由挑选纽扣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友善的特點和作用;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经历的友善故事,有利于达成情感共鸣,在体验中深化对友善内涵的认识。
  2.粘贴友善之扣——友善的方法。
  PPT出示活动规则:每组都有一件A4纸打印出来的没有纽扣的“衣服”。请和小组成员合作,用胶水将手中的2枚“友善之扣”粘贴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小组内部分享:为什么把纽扣粘贴在这个地方?代表什么特殊含义?
  教师展示各小组的作品,并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分享。
  学生1:提醒自己:友善需要从点滴做起,需要主动帮助他人。(纽扣粘贴在袖口)
  学生2:随时提醒自己不能把友善弄丢了。(纽扣粘贴在口袋)
  设计意图:在小组合作中深入使用“友善之扣”,让学生初步了解表达友善的方法。
  3.交换友善之扣——友善的分寸。
  教师:选择1枚你最喜欢的纽扣跟同桌交换,你愿意吗?为什么?请和同桌交流理由。
  学生1:会换,我觉得送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快乐翻倍。别人快乐,我也快乐。
  教师:这也是友善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叫待人如己。如果你不喜欢对方的纽扣,你也会交换吗?
  学生1:我会不好意思拒绝。
  教师:你在担心什么呢?
  学生1:我担心如果拒绝对方会破坏彼此的关系,让对方觉得我不友善。
  教师:这位同学引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友善就必须无条件妥协吗?
  学生2: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交换不代表不友善,我们可以用友好的态度跟对方商量。   教师:很好!友善重在过程,不在结果。在人际交往中,带着友善的态度协商很重要。
  学生3:我认为友善不等于无条件让自己妥协,友善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如果一直妥协,就是委曲求全,那就是对自己的不友善。
  教师:你的观点很新颖。友善不等于讨好,我们善待他人的需求,也要善待自己的需求。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交换“友善之扣”,让学生形成“友善不是无底线地妥协自己,友善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的新知。
  三、延伸活动:纽扣画《友善之树》
  PPT出示活动规则:画布上是一棵“友善之树”,每个人挑选一枚“友善之扣”粘贴在树上,将这棵“友善之树”挂在班里。
  设计意图:将“纽扣”元素一用到底,全班共同制作纽扣画《友善之树》,作为一个共同回忆,也作为一个提醒。
  四、总结
  教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常怀善意、与人为善、互帮互助,善待他人和自己,用心、用行动浇灌我们心中的“友善之树”。

【教学反思】


  心理课需要注重活动的体验。本课以“纽扣”为载体,将友善的特点和内涵与纽扣联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导入环节是学生感兴趣的小剧场,让学生感受友善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体活动“友善之扣”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友善的内涵、特点、方法和分寸。最后,用纽扣画来总结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心、用行动来浇灌心中的友善之树。
  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主体活动让学生体验积极、温暖、友善的氛围,分享交流环节让学生看到他人眼中的友善,思考友善的内涵;小组讨论让学生加深感悟,深化认知,最终形成新知。

【点评】


  本课充分体现了心理课的“心理味”。
  从设计理念上看,“友善”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之一。主题的选择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另外,对“友善”的涵义及培养策略进行了充分全面地澄清,进而提出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本课教學目标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从教学设计上看,活动设计清晰有序:小剧场导入―主体活动—交流与分享―总结与延伸;活动形式活泼生动,以“纽扣”为元素贯穿整课,挑选友善之扣—粘贴友善之扣—交换友善之扣三个环节层层递进。
  从课堂氛围上看,学生积极参与投入,气氛和谐活跃,现场活而不乱。学生在充分体验友善的基础上,对友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从专业技巧上看,体现了教师极好的专业素养,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心理学的相关技术,如尊重、真诚、积极倾听、共情、自我暴露。
  从课堂效果上看,学生投入度高,感悟其中,体验其中,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点评嘉宾:叶思思,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员)
其他文献
【摘要】贵州黔东南是侗族生活的聚居地,其侗族居住人口占全国侗族人口绝大部分,特别的在黎平、榕江、从江三地琵琶歌尤为丰富,其所使用的乐器侗琵琶形制多样,曲调丰富,技巧复杂,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侗琵琶为主要研究对像试对这三个地区的侗琵琶进行分类和对比思考。  【关键词】侗琵琶;琵琶歌;黎平;榕江;从江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侗族琵琶歌中使用的乐器,侗族人称为“君琵琶”俗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人才“瓶颈”问题有重要意义。该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社会学、统计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返乡意愿、影响因素、解决对策三个方面,对成都地区藏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四川省藏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相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藏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返
【摘要】博物馆是保存文物艺术品,利用藏品讲述历史、文明的公益性文化机构。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的改革,各大博物馆不断创新实践,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打破了博物馆仅为收藏、保护、展示藏品而存在的观念束缚,从心怀公众、关心公众、理解公众、帮助公众的角度出发,不断扩展服务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博物馆的存在是为公众服务的认识。基层县市级博物馆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在弘扬、传承中
【摘要】乡村妇女念唱嘛呢经,一方面有着民间宗教祭祀娱神的祈望,另一方面也有着教化的观念及民间文化传承的功能。作为广泛流传于青海东部农业区及部分与甘肃接壤地区的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嘛呢经是一种依旧存在的活态音乐文化资源。它伴随着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的脉络,真实反映出西北特定地区民众尤其是女性的精神世界及社会生活,具有十分深厚而独特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民间信仰;嘛呢经;女性  【中图分类号】I
案例一让“没意思”离开  一、陷入灰暗的小成  四年级的小成是家中独生子,成绩中等。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很高,但教育方式粗暴,导致他情绪压抑,三年级开始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残现象。心理上,长期不被肯定,使他产生挫败感,变得自卑、敏感,与同学的距离越来越远;生理上,睡眠质量低下,半夜经常惊醒,严重时会失眠;行为上,近期出现离家出走的情况。家长很担心,带着孩子来学校心理咨询室求助。  二、小成的苦闷根源  
【关键词】性健康教育;保护身体隐私;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6-0023-03  【作者简介】赖珍珍,杭州银湖实验小学(杭州,311400)教师,二级教师。一、开展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原因  近年来,儿童性侵害案件频频被曝光,引起了社会对性健康教育的讨论,开展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教育部、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摘要】典藏数据库具有优化资料提供服务的重要功能。为了提升阅览室的发展质量,除了典藏数据库本身的功能之外,还应该通过类似实用类型数据库的延伸设计,优化阅览室的服务质量。本文以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览室为例,对专业阅览室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专业阅览室;建立;典藏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作为一个专业阅览室,敦煌吐鲁番资料阅览室通过
【摘要】在对研究我国的刑事案件的处理机制研究中,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习惯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小凉山地区彝族习惯法如何解决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进行一一论述,研究彝族习惯法上在地区的适应性和权威性。研究习惯法对刑事基本制度的影响,对彝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有怎样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习惯法;刑事;处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彝族是我国较
【摘 要】个案督导具有同行研讨与专家指导的操作特点,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危机处理能力。上海市徐汇区汇师小学在实践中发现,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是弥补危机干预工作能力缺陷的关键,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个案督导培训。学校以典型个案为内容,开展专题心理个案督导和在线课程培训,完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提升心理健康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关键词】心理危机;督导培训
【摘要】美术图像是视觉传播最主要的途径,通过视觉图像去解读不同的美术分类所传达的信息,是视觉文化传播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民间美术视觉文化传播的要素切入,对民间美术与视觉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文化传播的心理和视觉文化的涵义进行了浅析,希望对现今视觉文化的有效传播起到些许推动作用。  【关键词】民间美术;视觉传播要素;视觉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58.1 【文献标识码】A  视觉形象作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