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因素浅析

来源 :当代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矛盾凸现,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不利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
  
  近年来,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基础设施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首先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以1978年为基准年,2006年我国农民纯收入的增长指数为24.47,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指数为30.59。自1992年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近几年增长速度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全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199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09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070元,2006年收入差距扩大到72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55元,不到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一半。如果国家对城乡差距不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城乡差距会继续扩大。
  其次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不断扩大。目前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绝对值逐年上升很快,相对值总体上也在上涨。1 986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绝对差为355.58元,相对差为2.12,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是城镇居民的47.2%。到2006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绝对差为5388元,相对差升为3.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2.17%。因而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越来越大,使得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别。
  第三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由于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硬件、教育投入、教师水平、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目前小学文化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分别是51.5%、16.3%,初中文化占两者的比例分别为41.5%、32.4%。而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上,城市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倍、323倍。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不仅表现在上述教育文化的差距,还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事业及公共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
  
  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
  
  近年来,许多学者已对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作了很多研究,有的认为国家应该注意公共产品的供给、社会保障制度、税费体制、金融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土地征用等制度方面的因素。有的主张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一些学者从提高农业自身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即内部因素阐述了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我国户籍制度在本质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人口管理的范畴,成为一种以户口管理为核心的多制度构成的体系,其中包括就业体制、教育体制、住房机制、医疗及社会保障体制、价格补贴机制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资源的分配,也影响着不同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国家财政过多向城市倾斜,投入农村的比例过低。1990年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问题。不仅中央财政如此,地方财政也是如此。2004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O.8%,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5.8%。在财政支农建设性资金中,直接用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比重少,约占11%,用于大中型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水利建设和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性质的林业建设投入的比重大,约占70%以上。不平衡的投资政策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2006年以前,农民税费比较严重,农业税曾经是中国农民长久以来的历史负担之一。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3.2倍。考虑到一些额外补贴,如医疗保健等只针对城镇居民等,真实差距可能还要大。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税费负担1200多亿元。
  城乡产业结构失衡。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但农村产业结构比例中,第一产业长期占据重要的地位,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较小的特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会降低,决定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业增长必然要慢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无法进一步优化升级,农村居民的收入很难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共促城多发展
  
  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应通过市场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有机融合,使城乡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使城乡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使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向有利于农民快步奔向小康的目标优化,实现整个社会快速、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应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关键是在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关系、城乡生产力地域布局、城乡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城乡平等发展政策与体制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和创新,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框架,形成城市和农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关系,农村在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下不断发展,农村又为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从而使城乡总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处于最优状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鹿耀世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北京美协会员,中国公关书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二十多年来,多项设计作品入选全国书籍艺术展览,部分作品获奖,并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小时候,我们家胡同口有个玩具摊,什么山东的“叫虎”、无锡的“阿福”、北京的“兔儿爷”……应有尽有。可这些都是泥的,怕磕碰。相比之下,木制玩具就结实多了。记得小叔曾给我买一件棒棒人小车,我用绳儿拉着它在胡
期刊
展现在眼前的这件名之《恶之花》的系列油画,乍一看,还以为是记录原子弹爆炸过程的写实摄影作品呢。作者相对白描式地再现了原子弹从触发到能量释放的瞬间。在金黄色的天幕下,火柱冲天而起,直达苍穹,几万英尺高。突然,蘑菇云盛开了,美丽的云彩舒展开来,那么优雅,那么自信,那么不可抑制,科技、艺术、人性毫不遮掩的、甚至如辐射波躲避不及似的一起加在眼前。心在撞击、在下沉。  看着如此恢宏而严肃、深沉的画面,我的第
期刊
阿锦长得五大三粗,粗犷豪放,但又粗中有细。这不把店开在北师大东南门,为了找这个店面,阿锦跑了不知多少地方,真应了那句选择比抉择更重要的话。阿锦参房正式开在了北师大东南门,一开店,就招来了不少人驻足进店咨询购买。  阿锦是山东烟台人,在烟台也是小有名气了,走南闯北,什么工作都做过。因在海边,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做海参生意,还想着在其他方面进行发展,后来绕来绕去,做的生意多了,但都不凑手,最后还是回归到做
期刊
本期有一篇反映农民苦衷的文章,说的是号称大蒜之乡的河南,某县去年以来,百万种植大蒜的农民面临着蒜价极度走低的灾难——由2006年前的每斤一元八、两元,陡然降到每斤收购价为两角、三角,最低的时候每斤为几分钱或一角钱,致使广大农民损失惨重,有的蒜农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这个关键时刻,优秀的农民经纪人刘少臣勇敢地站出来,用保护价收购了部分农民的大蒜,自己多掏了500多万元,却使部分农民减少了300多万
期刊
细读新华社消息,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的许多新提法、新思路、新措施,不禁让人为之一振,这次会议无疑将是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笔者以为,这次会议至少向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三大强烈信号:  信号之一:一句最重要的忠告——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全会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惠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基于当前国际国内
期刊
无中生有这一计的原文是:“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翻译过来就是:“诳骗,并不是长期的诳骗,而是在虚假诳骗之后,把真象推出。把小虚假发展到大虚假,在极端的虚假之后,采用极端真象的行动。”通俗地讲,就是用假情况去欺骗对手,使对手产生错觉,出现判断失误和行为错误的一种计谋。“无中生有”的运用,一般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凭空捏造。把不存在的东西渲染夸大,说成事实。这样做就是蒙骗对手,陷
期刊
书画的品相千变万化,画面内容千姿百态,画家书家成千上万,鉴定难度极高。所以,品鉴书画的要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朝代气象:所谓“朝代气象”,就是通常所说的时代特点。古代的书画多如牛毛,令人眼花缭乱,但稍稍多看一些,就能把握住大致的时代特点。这种朝代气象不是凭空虚构,更不是胡言乱语的,而是体现在具体的纸张、墨色、装裱、风格中,是可以通过观风望气辨别出的,不过这要多看多想。  风格技法:行笔运笔的特
期刊
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之法。冬季气候寒冷,一般是休生养息时期,“冬主闭藏”,这是指冬令进补可使滋补的营养物质容易储存在体内,滋养五脏,扶正固体。故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之说。  进补的方法分二类:一是食补,二是滋补。二者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更得益彰。无论是食补还是滋补,都应根据个人体质或病情的不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选用补品。中医认为“虚者补之”,所谓“虚”,即不足也,一般可
期刊
期盼已久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发表了《公报》。从《公报》公开之时到现在,我读了、学了,浮想联翩,怎么也沉静不下来,就想歌唱:“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家外一身份,都是中国人!”  是的,“三中全会公报”说的农业、农村、农民,说的新的伟大改革,其实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从今起的命运!  从古以来,中国农民多;从新中国建
期刊
世人关注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群众的新期待,做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对指导当前和今后的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贯彻三中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