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则1;团队:财散人聚
2007年,有网友通过博客向牛根生提问:
在这里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对于目前有想法的年轻人,您能给他们什么好的建议吗,如何突破一些屏障,创业成功?
牛根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
您问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没有答案,也可以说有无穷个答案。
我在这里只提一条参考意见,我把它称作“创业天条”:“异心圆”变“同心圆”。
这世上的企业,最初成立的时候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几个小兄弟,几条破枪,每个人总共也发不了几发子弹,就和正规军干上了。
可是,这后面的差距逐渐就扩大了,有的人越干声势越大,有的人越干动静越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很有共性,那就是“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企业的第一个战利品,也许只不过是锅盖大的一块蛋糕。可是,这第一块蛋糕的分割却很有学问。假如领头的将军切走4/5,只给冲锋陷阵的众弟兄留下1/5,你说下一次这个仗还怎么打?有的人抱怨,有的人怠工,有的人想走,有的人说闲话,这第二仗还没开打呢,人心就先散了一半。
[原理]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创业者、管理者只是这辆车上的司机而已,本车的核心目的是把来来往往的乘客运到他们想去的地方,“乘客本位”是司机的“根本大法”。
法则2:项目:优生优育
老牛感官:这8年来,无数的人向牛根生“劝谏”过,一会儿有人说这个产业好,一会儿又有人说那个产业好……面对一切诱惑,牛根生坚守乳业,不为所动。
不仅如此,就是在乳业里,牛根生也尽可能采取聚焦策略。刚开始那几年,牛根生只做六七个产品。2000年的时候,有一次去酒泉参观一家乳制品企业,在展览室里,陈列着四十多种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于是,随行的领导很不高兴地责怪笔者:“你们公司才做六七种。”笔者没说什么。等宾主双方在会议室里座谈的时候,酒泉的那位厂长喜滋滋地说:“去年我们销了5万多元,今年的发展态势非常好,计划做到48万元的销售额了!”阿弥陀佛,他40多个产品全年才销48万元,我们的六七个产品那时已经销到2个多亿了。接下来,轮到批评牛的领导自觉难堪了。
所以,做产品,最需要讲究的就是“优生优育”。生下鼠,哪怕一窝也不值钱;生下虎,哪怕一只也大有本事!滥生滥育,生得越多浪费越大!
[原理]
同样的光通量,凹透镜无所作为,凸透镜点燃熊熊大火。为什么?学问只在散与聚。
法则3:决策:全盲定律
据有关统计资料,1970年的全球500强,12年后的1982年就消失了1/3。美国兰德公司估计,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85%是由于企业家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决策失误,蒙牛在决策管理上提出了“全盲定律”。其决策方针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提任何意见,“民意”是另一道“圣旨”。
2004年7月19日至8月19日,蒙牛举行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寻找短板,自我超越”大型方案征集活动,当时14个省市20多个生产基地的干部积极参与,组委会共收到1300多个竞赛方案,其中10个方案获得“最佳方案”大奖。
2006年,一项旨在“全员开脑”的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全集团大规模展开。其中,常温液态奶本部仅两个月就收到了9000多条合理化建议。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大小决策均运行在科学的轨道上。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的火车行驶在错误的铁路上,那么,你所到达的每一个车站都是错误的”。反过来,如果选择了正确的决策轨道,所到达的每一个车站就应该都是正确的。
[原理]
在决策中,大家全都是“盲人”,全都扮演着“盲人摸象”里的某个角色——只知其一其二,不知其三其四——从总裁到门卫,无一例外。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延伸自己的“视线”。
(原文见北京大学出版社《蒙牛方法论》)
2007年,有网友通过博客向牛根生提问:
在这里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对于目前有想法的年轻人,您能给他们什么好的建议吗,如何突破一些屏障,创业成功?
牛根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
您问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没有答案,也可以说有无穷个答案。
我在这里只提一条参考意见,我把它称作“创业天条”:“异心圆”变“同心圆”。
这世上的企业,最初成立的时候情况其实都差不多,几个小兄弟,几条破枪,每个人总共也发不了几发子弹,就和正规军干上了。
可是,这后面的差距逐渐就扩大了,有的人越干声势越大,有的人越干动静越小。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很有共性,那就是“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企业的第一个战利品,也许只不过是锅盖大的一块蛋糕。可是,这第一块蛋糕的分割却很有学问。假如领头的将军切走4/5,只给冲锋陷阵的众弟兄留下1/5,你说下一次这个仗还怎么打?有的人抱怨,有的人怠工,有的人想走,有的人说闲话,这第二仗还没开打呢,人心就先散了一半。
[原理]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辆公共汽车,那么,创业者、管理者只是这辆车上的司机而已,本车的核心目的是把来来往往的乘客运到他们想去的地方,“乘客本位”是司机的“根本大法”。
法则2:项目:优生优育
老牛感官:这8年来,无数的人向牛根生“劝谏”过,一会儿有人说这个产业好,一会儿又有人说那个产业好……面对一切诱惑,牛根生坚守乳业,不为所动。
不仅如此,就是在乳业里,牛根生也尽可能采取聚焦策略。刚开始那几年,牛根生只做六七个产品。2000年的时候,有一次去酒泉参观一家乳制品企业,在展览室里,陈列着四十多种产品,可谓琳琅满目!于是,随行的领导很不高兴地责怪笔者:“你们公司才做六七种。”笔者没说什么。等宾主双方在会议室里座谈的时候,酒泉的那位厂长喜滋滋地说:“去年我们销了5万多元,今年的发展态势非常好,计划做到48万元的销售额了!”阿弥陀佛,他40多个产品全年才销48万元,我们的六七个产品那时已经销到2个多亿了。接下来,轮到批评牛的领导自觉难堪了。
所以,做产品,最需要讲究的就是“优生优育”。生下鼠,哪怕一窝也不值钱;生下虎,哪怕一只也大有本事!滥生滥育,生得越多浪费越大!
[原理]
同样的光通量,凹透镜无所作为,凸透镜点燃熊熊大火。为什么?学问只在散与聚。
法则3:决策:全盲定律
据有关统计资料,1970年的全球500强,12年后的1982年就消失了1/3。美国兰德公司估计,世界上破产倒闭的大企业,85%是由于企业家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决策失误,蒙牛在决策管理上提出了“全盲定律”。其决策方针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提任何意见,“民意”是另一道“圣旨”。
2004年7月19日至8月19日,蒙牛举行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寻找短板,自我超越”大型方案征集活动,当时14个省市20多个生产基地的干部积极参与,组委会共收到1300多个竞赛方案,其中10个方案获得“最佳方案”大奖。
2006年,一项旨在“全员开脑”的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全集团大规模展开。其中,常温液态奶本部仅两个月就收到了9000多条合理化建议。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大小决策均运行在科学的轨道上。有位作家说过,“如果你的火车行驶在错误的铁路上,那么,你所到达的每一个车站都是错误的”。反过来,如果选择了正确的决策轨道,所到达的每一个车站就应该都是正确的。
[原理]
在决策中,大家全都是“盲人”,全都扮演着“盲人摸象”里的某个角色——只知其一其二,不知其三其四——从总裁到门卫,无一例外。因此,每个人都需要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延伸自己的“视线”。
(原文见北京大学出版社《蒙牛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