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在中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几点认识和尝试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D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教学中依据接受美学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学生体验节奏、体验情感、体验语言,提高诵读境界。
  关键词:体验 节奏 情感 语言
  【中图分类号】 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依据接受美学和建构主义理论,在朗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体验,在强调主体体验的同时,还要重视那些与自己的认识、体验不同、理解有异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另外的侧面,修正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个体体验走向多元、完善、深刻。
  1、体验节奏
  在教诗词的时候,教学生首先读文本,读出文本的抑扬顿挫。学生通过诵读,一次次地感受意境、体验情感、品味语言。通过有感情地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让学生体验语言的分寸和情味,在语言的停顿、气势、韵味、节奏中,体验语言所传达出的生活之美,对文本所表达的情、物、事有切实的感受、真实的体验。在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情味,读出个性化的体验。
  例如:教授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读之前,要求学生注意停顿、节奏、语调和声音的轻重。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读得字字响亮,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思考中,渐渐明白诗的节奏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鸥/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一次次地反复朗读,学生对诗的音长、音短、音高音低以及语调都有自己的体验,同时学生对尚不能把握的诗文的情感也有较为深刻的体验,每读一次,体验也就深入一次,情感理解也就深入一层。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我又问学生,读出的节奏为什么是223的形式?学生经过仔细思考,体验节奏里所包含的情感。最后,我对诗的内容作了讲解,对这首诗的后两句作重点分析。引导学生先了解本诗如何显现春潮之猛和野渡无人之状,“春潮带雨”,再加上一个“急”字,给人夜雨骤至的感觉,所以前句语势稍扬,语速较快,急字重读。后句雨来则“野渡无人”,潮来则“舟横”,此处是通过一个细节来展现荒江渡口的景象,语势则状如波谷,“自”字稍加点染是因为“舟横”不是人为,而是潮至使然,使语势升起平收,语速放慢。讲解之后,让学生再读,学生读诗在抑扬顿挫中,使声音的形象与诗的艺术形象的特征暗合,朗读的功效立竿见影。
  2、体验情感
  朗读能有效地使朗读者投入到文本或隐或显的情感中,一次次地读,也就是对文本情感的一次次推敲,一次次地分析。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学习宋词《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算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在学习这首词时,我首先范读,并要求学生反复读这首词。第二步,让学生描绘扬州失陷前的不同景色:扬州原是长江北岸一座美丽的文化古都,以盛产红芍药而闻名天下。城内碧水环绕,有二十四桥,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桥畔芍影迭香,水边青楼笙歌不绝于耳。自金兵南侵后,残垣断壁,花木凋零。郊外,野草在冰雪下瑟瑟发抖,城中,寒水凝噎,再也听不到往日的欢歌笑语,偶尔从城楼上传来的悲鸣的号角声回荡在无边暮色里,仿佛在倾诉亡国的哀痛。经过学生反复地读,反复地推敲,通过景色描述,学生把读书的感受物化为语言,诉诸笔端。这样以读品味诗词,体验凝炼、跳跃的语言中表达的美的情感,从含蓄蕴藉、气韵生动的文句中受到深深的感染和陶冶,自觉不自觉地增强了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
  3、体验语言
  朗读是激活、唤起感受体验的重要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语言,读出语言的生动美,是阅读体验的一个重要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体验性朗读,不仅有利于语感的形成,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感受景物的美,体味作者的情。他们在阅读中就能真正体验到自己的精神劳动所带来的快乐,他们才可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
  例如,学习《我的空中楼阁》,由于这篇文章是篇散文,它虽然形散却神不散,仍然有诗词的韵味。在教这篇文章时,主要是通过创造性的美读,引导学生领悟文中的情与景。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领读,学生齐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
  在读的基础上,品出“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的清新、自然;
  感受“小屋在树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像鸟一样,像蝶一样。”的轻灵而自由;
  领悟“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的绽开,微微的收拢。”的浪漫;
  体验“夜幕深垂的晚上,小屋迷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成为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的朦胧与飘渺。
  这样就可以在美读中品出语言的生动美,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朗读的高境界是诵读,《语文标准》提出了诵读方法,而且在这方面表述得很具体。诵读是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该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读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面有助于積累素材、培养情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龙泉窑历史悠久,窑址分布很广,五代和北宋是它的发展时期,南宋至元代是顶峰时期,到了明代中叶以后则逐渐走向衰落。因此,长期以来,关于明代龙泉窑的分期研究相对是薄弱的。近年来,经过文物工作者的长期调查,在龙泉境内已发现明代窑址150多处,特别是通过2006年大窑枫洞岩窑址的发掘,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瓷器资料,由于该窑址的产品以明代为主,使得对于明代产品的分期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土物中还包括了大量具有“
目的:探讨急诊科病房护理细节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2014年急诊科病房的护理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制定细节管理实施方案。2015年对急诊科病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