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那么,在习作教学中,该如何顺应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展翅高飞呢?
一、顺应好模仿天性,创设仿写课堂
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模仿例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进行仿写,调动起学生写作兴趣,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所谓仿写,主要是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借鉴课文谋篇布局的框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零星感情材料组织成段或成篇,同时吸取文中的精华,融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在学生熟读前三个自然段后,笔者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这三个自然段都是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描写志愿军如何向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二是每个自然段都依次描写了三层内容,即恳求对方别送,回忆具体事例,运用反问句抒发情感。当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窃喜时,笔者发出挑战:“同学们,文中描写的都是志愿军深情的话别,那朝鲜人民呢,此时也一定是心潮澎湃,你们能不能以朝鲜人民(大娘或小金花或大嫂)的身份,用第二人称的口吻向志愿军话别,写上一段话,也包含这三层内容。”同学们跃跃欲试,热情高涨,不久便完成了这一课堂练笔。而后,笔者让孩子们将小练笔放入原文进行角色朗读。孩子们深情并茂地读着:“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孩子,再见了!你终于可以回国和亲人团聚了。怎么流泪了?你一向是多么坚强,记得有一次……”这样的练笔,不但丰富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朝人民那份深情厚谊,同学们对课文的感悟自然是更深了一层。
二、顺应好奇天性,创设奇趣课堂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有趣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心,诱发求知欲。记得有一次,笔者领着四年级的学生到操场上观察樟树,一位同学捡起一片落叶,突然问道:“老师,不是秋天才有落叶吗?现在是春天,为什么满地都是樟树的落叶?”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是啊,我发现樟树一年四季长青。”有的说:“我还以为它不落叶呢?”有的说:“我想树叶肯定是不愿离开樟树。”有的说:“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想腾出位置,让新叶长得更好,不得已才开始脱落。”有的说:“老叶就像妈妈,把孩子抚养大,自己却老了。”一阵微风吹来,一位同学欣喜地说:“听,叶子妈妈告别的声音。”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笔者惊讶!笔者把刚刚还自鸣得意的标准答案藏了起来,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到拾落叶的快乐中。之后,孩子们的作文《我眼中的樟树》《可敬的老叶》《我去你留》等,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跃然纸上。可见,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学生好奇心的过程,融奇思、妙想、情趣为一体,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三、顺应好玩天性,创设游戏课堂
好玩是每个儿童具有的天性,这也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对于写作这样一件许多成人都认为的“苦差事”,学生肯定也希望是快乐的、愉悦的,“以快乐为主导”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习作课寓教学目的、内容、方法于游戏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习作。
在一次五年级的习作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起玩起了“落叶仗”的游戏。游戏前,笔者问学生:“同学们,秋天悄悄地来了,秋叶也带着收获的喜悦飘来了。飘到它喜欢的角落里,飘到它熟悉的季节里,也飘到我的身边,今天我们来打一场‘落叶仗’,好吗?”孩子们兴趣高涨,一片欢呼。此时,笔者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玩,看游戏的同学注意其他同学的动作、神情。游戏中,孩子们尽情参与,快乐体验,自始至终情绪饱满,操场上欢笑不断,大家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使精彩纷呈的游戏过程成为了丰富的习作材料。游戏后,笔者引导学生畅谈发现与感受,渗透写法,将作文指导不露痕迹地贯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这时候,笔者再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游戏的过程便水到渠成了。
四、顺应好动天性,创设生活课堂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有使不完的劲,不愿禁锢在狭小的圈子里,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式,我们教师要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他们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平日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如元旦的“迎新年大联欢”活动、三月的“我为人人”系列活动、四月的读书活动、五月的感恩活动、十月的歌颂祖国活动等,笔者还布置学生利用假日登山、参观等活动。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内容可选择,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窘况不再见了,改变了无话可写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习作教学天地广阔,指导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要铭记种树的经验——“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应孩子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诱发他们的情感;开展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自由表达。务必使得孩子们个性得以彰显,潜能得以释放,从而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
一、顺应好模仿天性,创设仿写课堂
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模仿例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给学生做“样”,进行仿写,调动起学生写作兴趣,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从而使学生喜爱作文。
所谓仿写,主要是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借鉴课文谋篇布局的框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零星感情材料组织成段或成篇,同时吸取文中的精华,融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在学生熟读前三个自然段后,笔者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这三个自然段都是以第二人称的口吻描写志愿军如何向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二是每个自然段都依次描写了三层内容,即恳求对方别送,回忆具体事例,运用反问句抒发情感。当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窃喜时,笔者发出挑战:“同学们,文中描写的都是志愿军深情的话别,那朝鲜人民呢,此时也一定是心潮澎湃,你们能不能以朝鲜人民(大娘或小金花或大嫂)的身份,用第二人称的口吻向志愿军话别,写上一段话,也包含这三层内容。”同学们跃跃欲试,热情高涨,不久便完成了这一课堂练笔。而后,笔者让孩子们将小练笔放入原文进行角色朗读。孩子们深情并茂地读着:“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孩子,再见了!你终于可以回国和亲人团聚了。怎么流泪了?你一向是多么坚强,记得有一次……”这样的练笔,不但丰富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朝人民那份深情厚谊,同学们对课文的感悟自然是更深了一层。
二、顺应好奇天性,创设奇趣课堂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有趣的内容、新奇的形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好奇心,诱发求知欲。记得有一次,笔者领着四年级的学生到操场上观察樟树,一位同学捡起一片落叶,突然问道:“老师,不是秋天才有落叶吗?现在是春天,为什么满地都是樟树的落叶?”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是啊,我发现樟树一年四季长青。”有的说:“我还以为它不落叶呢?”有的说:“我想树叶肯定是不愿离开樟树。”有的说:“春天新叶长成后,去年的老叶想腾出位置,让新叶长得更好,不得已才开始脱落。”有的说:“老叶就像妈妈,把孩子抚养大,自己却老了。”一阵微风吹来,一位同学欣喜地说:“听,叶子妈妈告别的声音。”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令笔者惊讶!笔者把刚刚还自鸣得意的标准答案藏了起来,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到拾落叶的快乐中。之后,孩子们的作文《我眼中的樟树》《可敬的老叶》《我去你留》等,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跃然纸上。可见,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学生好奇心的过程,融奇思、妙想、情趣为一体,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三、顺应好玩天性,创设游戏课堂
好玩是每个儿童具有的天性,这也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对于写作这样一件许多成人都认为的“苦差事”,学生肯定也希望是快乐的、愉悦的,“以快乐为主导”的活动就是游戏。游戏习作课寓教学目的、内容、方法于游戏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学习习作。
在一次五年级的习作课堂上,笔者和学生一起玩起了“落叶仗”的游戏。游戏前,笔者问学生:“同学们,秋天悄悄地来了,秋叶也带着收获的喜悦飘来了。飘到它喜欢的角落里,飘到它熟悉的季节里,也飘到我的身边,今天我们来打一场‘落叶仗’,好吗?”孩子们兴趣高涨,一片欢呼。此时,笔者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目的去玩,看游戏的同学注意其他同学的动作、神情。游戏中,孩子们尽情参与,快乐体验,自始至终情绪饱满,操场上欢笑不断,大家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使精彩纷呈的游戏过程成为了丰富的习作材料。游戏后,笔者引导学生畅谈发现与感受,渗透写法,将作文指导不露痕迹地贯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这时候,笔者再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游戏的过程便水到渠成了。
四、顺应好动天性,创设生活课堂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有使不完的劲,不愿禁锢在狭小的圈子里,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喜新求异的思维定式,我们教师要引导他们进入多彩的生活,不仅能开阔眼界,增加其知识的积累,而且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他们提笔表达的欲望。因此,平日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如元旦的“迎新年大联欢”活动、三月的“我为人人”系列活动、四月的读书活动、五月的感恩活动、十月的歌颂祖国活动等,笔者还布置学生利用假日登山、参观等活动。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经历多了,视野扩大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拿起笔来就有内容可选择,过去看到题目皱眉头、咬笔头窘况不再见了,改变了无话可写的状态,从而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习作教学天地广阔,指导方法多种多样,但我们要铭记种树的经验——“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应孩子的天性,激发他们的兴趣;营造愉悦的氛围、诱发他们的情感;开展多彩的活动,引导他们自由表达。务必使得孩子们个性得以彰显,潜能得以释放,从而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