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走在田野上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走到田野上;他欣赏,
  他赞美,他在倾听内心的竖琴声。
  看见他来了,花朵,各种各样的花朵,
  那些使红宝石黯然失色的花朵,
  那些甚至胜过孔雀开屏的花朵,
  金色的小花,蓝色的小花,
  为了欢迎他,都摇晃着她们的花束,
  有的微微向他行礼,有的做出娇媚的姿态,
  因为这样符合美人的身份,她们
  亲昵地说:“瞧,我们的情人走过来了!”
  而那些生活在树林里的葱茏的大树,
  充满着阳光和阴影,嗓子变得沙哑,
  所有这些长者,紫杉,菩提树,枫树,
  满脸皱纹的柳树,年高德劭的橡树,
  长着黑枝杈,披着藓苔的榆树,
  就像神学者们见到经典保管者那样,
  向他行着大礼,并且一躬到底地垂下,
  他们长满树叶的头颅和常春藤的胡子,
  他们观看着他额上宁静的光辉,
  低声窃窃私语:“是他!是这个幻想家来了!”
  赏析: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著名诗人。这首诗写于1831年夏天,那时的法国刚刚取得七月革命的胜利,全国处在一片欢腾之中。诗人无疑受到了巨大的感染,心情激奋,意气风发。
  在诗中,雨果用富丽堂皇的辞藻,表达了自己心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对诗人的智慧的赞美和歌颂。田野是自然的象征,是生命活动的美丽场所。诗人来了,带着一种赞赏的目光,带着一颗热爱万物的心。在诗人的心中,有美妙的音乐在流动、在倾吐。田野里的花木似乎也受到了诗人情绪的感染,它们摇首挥手,向诗人致意,欢迎他的到来。看那些花儿,使红宝石都失去光彩,连开了屏的孔雀也难以与其媲美。再看那些树木,苍翠欲滴,繁茂的树叶在阳光映照下容光焕发,在风的伴唱中婆娑起舞。
  花的舞蹈是为了迎接诗人的到来,而高大茂密的树在低声私语,则是赞美着诗人的心灵。在花的心中,诗人能作为情人,因为诗人的心有着花一样的美丽;在树的眼中,诗人有着最神奇的想象力,一个个幻想的音符在诗人的心中飞翔,化为一首首赞歌。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雨果诗歌的特点和风格。诗歌辞藻华丽,修饰和比喻层叠出现,意象繁丰而不乱,虽略显雕琢却十分充实。拟人手法的使用更是恰到好处,准确到位地写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这些表现手法很好地表达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思想。诗歌表面上是在描写和赞美大自然,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崇高而优美的心灵。雨果正是以这种华美清丽、热烈奔放的诗风,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主流风格,同时,诗中人与自然合一的思想也对法国后来的诗风产生重大影响。
其他文献
舍 得  老师提问:“有个人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学生说赶快去找柴,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学生们一听,大为讶异且佩服,纷纷感叹自己为何没想到——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  谁聪明  广场上有一个乞丐,当别人同时给他一元和十元的钱币的时候,他总是选一元的钱币。没见过的人表示不相信,纷纷去试,可乞丐每次都一样。大家觉得他傻乎
“语文工具论”在1990年代遭遇猛烈的批评,“语文”理论界本来应该对“语文”进行科学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去年出版的专著《语文工具论》应该成为这方面的优秀成果,然而,该书立论基础不牢靠,概念混乱,论证缺乏科学性,将使“语文”性质问题变得愈加繁难、复杂。  一、立论基础不牢固  《语文工具论》第一章的第一节“语文工具论的内涵”开篇提出:“语文工具论的立论基础是语言文字,所谓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在一起
永恒的旋律    ①人们总是在说时光会冲淡一切的,淡到无影无踪,淡到你自己也会疑惑是不是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曾经的刻骨铭心真的可以淡如烟云?  ②1952年,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梅纽因到日本演出,偶然中听说有个擦鞋童为了能够听他的琴声,千方百计凑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票。演出结束后,他穿越了贵宾席,避开了社会名流的盛情簇拥,径直走到低档席,找到那位孩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孩童羞怯地
智力对对碰  猜牌  3张纸牌正而朝下并排放置。有一张牌是2,它存K牌的右边;一张方块牌位于一张黑桃牌的左边;一张A牌位于一张红桃牌的左边;红桃牌位丁黑桃牌的左边。你可以把每张牌都猜出来吗?  答案:3张扑克牌(从左到右)为:方块A、红桃K和黑桃2。  吹气  小林给小王出了一个难题:准备两本《现代汉语词典》,将其中一本直立起来,另一本横放其上,形成一个“T”字形。要用嘴吹气,将两本字典吹繁。小王
2010年12月中旬,一则新闻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新闻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10岁左右的男生只顾摆弄手中的游戏机,站在一旁的爷爷提醒孙子将松开的鞋带系上,男生将脚一伸说:“你给我系上。”爷爷闻言一愣,男生不耐烦地又催促:“系上。”老人只好弯下腰给男生系上鞋带儿……我不知道看到这则新闻,同学们是会义愤填膺,还是习以为常漠然视之?而我,却颇为心疼,为新闻中的男生体现出的那种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
假如你和好友共同完成一篇文章参加征文比赛,在署名时,朋友未与你商量便把他的名字写在你的前面。虽然你们为这篇文章付出的心血是同等的,甚至你付出的比他还多,但如此一来他便成为了文章的第一作者,在别人心目中获得了更高的荣誉,你是否会认为好友是个自私的人呢?是否会因此事而疏远他?  在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做生意,本钱绝大多数是鲍叔牙投资的,但分利润的时候管仲拿的比鲍叔牙还多。
电 报  妈妈手里拿着电报,高兴地对儿子说:“尼克,你爸爸来电报说,他明天就要乘飞机回家啦。”  尼克问:“妈妈,电报快还是飞机快?”  “当然是电报快。”  “爸爸真傻,如果他乘电报,现在不是已经到家了吗?”  不懂问老师  妈妈:“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懂应该问老师。”  儿子:“我问了,可是老师不肯说。”  妈妈:“什么时候?”  儿子:“就在昨天考试的时候。”  骗 局  法律系正在进行答辩
那是50多年前。美国南加州一个小小的城镇中,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每个礼拜都会到儿童图书馆来看书。这天,当白发苍苍的图书管理员为女孩盖上借书印戳时,小女孩渴望地看着柜台上写着“新书专柜”的地方。她一直为写书这件事而惊叹:在书中创造另一个世界是何等的荣耀。要是自己也能拿起笔,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那该多好!  “我长大以后,”女孩说,“我要当一个作家,我要写书。”图书管理员听后,并没像其他人一样叫
13岁的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很多人这个时候刚踏进初中的校门。然而,13岁的张妍炀已成为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数学系非线性分析方向的一名研究生。  张炘炀1995年生于辽宁盘锦,2000年上小学,随后连续跳级。2005年,他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之后,他用3年时间修完了大学4年的学分,并顺利考上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奇迹”张妍炀离不开他的父亲张会祥。张会祥有自己的一套理
用谐音的方式来形成“以此指他”的效果,是歇后语中的惯用手法。很多歇后语是大家熟悉的,如“孔夫子搬家——尽输(书)”,用“书本”的“书”字和“输赢”的“输”的谐音来表示一个人在比赛或游戏中总是失败。另外一个相似的“小苏他爹——老输(苏)”,是利用有的地方发音“su”和“shu”区分不出来而设计的。  歇后语中还有很多用谐音的,比如“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十)”,用来形容人的生活穷悃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