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泰国广肇华校汉语课堂教学现状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海外学生群体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泰国属于中国的近邻,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密切。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笔者所在的广肇华校是泰国当地的一所华文学校,教学对象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的学生,同时,该校也是一所国际学校,学生群体包括泰国本土,印度,缅甸,英国,俄罗斯等各个国家的学生,汉语掌握的情况也是从零基础到高级阶段不等。以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为例,一些零基礎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能掌握“你好”,“再见”等少数几个简单词汇,而一些具有华裔背景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日常交流的能力。而国际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存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语言习得的方式和习惯也各不相同,如果以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法来应对这种学生背景多元化,学习情况和能力不一的教学环境,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客观上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在“后方法”理论的指导下,因人因时因地地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
二、什么是“后方法”教学理论及其“十项宏观策略”。
“后方法”教学理论是西方教育理论家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之下,基于对多年来外语教学法作出的总结和思考,提出来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理念。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库玛对“后方法”的理论建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 1994年他就提出了“后方法”的理论构想,并在在 2003年 的 《超越教学法》 和 2006 年的 《理解语言教学》中,完善了“后方法”理论的建构。形成了“三个参数”,“十项宏观教学策略”理论结构。本文篇幅有限,只探讨其“十项宏观策略”相关理论。“十项宏观策略”分别是指:1.学习机会最大化,;2.最小化感知失配;3.促进协商式互动4.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性;5.培养语言意识;6.激发学习者直觉启发;7.最大化语境语言输入;8.整合语言技能;9.加强社会关联性;10.增进文化意识。
三、“后方法”教学理论的“十项宏观策略”对泰国汉语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学习机会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尽最大可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笔者所在的广肇华校是由清朝末年移民泰国的华人创建,因此有着中国传统方式和教育观念的烙印。该校的汉语教师多是中国人或者有着华裔背景的泰国人。课堂教学的模式和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课堂方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种课堂模式已经不适合该校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各异的学生群体。泰国的汉语教师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中习得汉语。
“最小化感知失配”是指在学生输入和教师输出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传统的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的知识和学生理解习得的知识往往存在的差距。而教师往往无法及时地感知到这一点。以笔者所在的广肇学校为例,学生的汉语能力从零基础到高级阶段不等,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对汉语教师传授的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超出其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无法达到学习目标也会很有挫败感,感知失配就不能最小化。
“促进协商式的互动”是指课堂上开展的有意义的互动,包括教师引导下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自觉地互动。有意义的互动是指学习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以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为例,学生们用泰语展开的互动,以及用已经熟练掌握的简单词汇进行的互动就没有学习的意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稍高于自己的语言能力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互动,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获得感。同时,教师在课堂交际中要带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也要引导学生带入自身的经历和周围发生的一些事件,让学习者在互动活动中有更多的真实感。
“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主性。有过去泰国教授汉语的教师都会知道,泰国的学生生性好动,如果课堂没有趣味,学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很低,很多汉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课堂上知识点的传授和讲解,而忽视了课堂趣味性的营造。学习自主性没有得到解放,注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方法”的“培养语言意识”策略,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正确地感知语言的本质,理解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在课外和学生的相处中也要注意学生的语言学习状态,及时地做出总结和反馈。泰国的学生和教师在课下会有很多得互动,包括带领学生吃饭和吃零食,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field trip,这些相处的机会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时机,而且没有课堂环境的束缚,学生学习就会更加的自如,不自觉地学到了一些汉语知识。
“激发语言直觉意识”策略是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语用环境,同时提供更多的例证,促进学生形成语感,增强直觉意识,并且自觉地对语言使用的规则进行探索。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学生一般会掌握多种语言,包括西班牙语,汉语,英语,泰语等,学生使用语言的时候很自如,不会有心理紧张感。汉语教师要增强学生对汉语的直觉意识,这对他们的汉语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语境化输入”是指教师在教授学生汉语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地语境,在真实地语境的语境中进行交际,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泰国有很多的华人社区,汉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社区学习,鼓励学生在社区学习中,用中文和一些华人进行交流,这种真实语境的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整合语言技能”是指教师在汉语课堂上要注重多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各项能力都要综合培养。在泰国的汉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抵触汉字的学习,作为汉语教师就不能有意地回避这些难点以迎合学生,回避难点对短时间的学习效率会有所保证,但是对于其长期的汉语学习是不利的,忽视了读写能力的培养,其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会大打折扣。
“加强社会关联性”是指汉语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汉语教师要关注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在学生的汉语学习中,及时地注入中国社会相关的内容。在泰国教授汉语没有真实地汉语使用环境,社会的发展,汉语本体的发展在教材中不能得到及时地反映。汉语教师必须要有“加强社会关联性”的意识,泰国的汉语学习者才不会和中国的社会发展脱节。以广肇华校为例,其经常组织学生来中国进行夏令营活动,汉语教师如果不和他们更新社会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词新语,学生就会无法理解一些新出现的常用词语。
“增强文化意识”这一点是指汉语学习者要有文化学习的意识,不懂中国的文化就很难学好汉语。学生要有文化输入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有文化输出的意识。很多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汉语教师更要有对学生文化输出的意识,让他们真正地爱上汉语,爱上中国文化。
“十项宏观策略”是“后方法”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其对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提倡的教师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论,而应因时因地因人地展开外语教学,为汉语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Quarterly,2001,35(4):537-560.
[2]陶健敏. Kumaravadivelu“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
[3]邵敬敏.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意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2
作者简介
陈德家(1992年12月),男,汉族,湖北省黄石市,硕士,单位,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海外学生群体对汉语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泰国属于中国的近邻,与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密切。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笔者所在的广肇华校是泰国当地的一所华文学校,教学对象包括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的学生,同时,该校也是一所国际学校,学生群体包括泰国本土,印度,缅甸,英国,俄罗斯等各个国家的学生,汉语掌握的情况也是从零基础到高级阶段不等。以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为例,一些零基礎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能掌握“你好”,“再见”等少数几个简单词汇,而一些具有华裔背景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日常交流的能力。而国际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存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的语言习得的方式和习惯也各不相同,如果以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法来应对这种学生背景多元化,学习情况和能力不一的教学环境,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客观上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在“后方法”理论的指导下,因人因时因地地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
二、什么是“后方法”教学理论及其“十项宏观策略”。
“后方法”教学理论是西方教育理论家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之下,基于对多年来外语教学法作出的总结和思考,提出来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理念。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应用语言学教授库玛对“后方法”的理论建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 1994年他就提出了“后方法”的理论构想,并在在 2003年 的 《超越教学法》 和 2006 年的 《理解语言教学》中,完善了“后方法”理论的建构。形成了“三个参数”,“十项宏观教学策略”理论结构。本文篇幅有限,只探讨其“十项宏观策略”相关理论。“十项宏观策略”分别是指:1.学习机会最大化,;2.最小化感知失配;3.促进协商式互动4.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性;5.培养语言意识;6.激发学习者直觉启发;7.最大化语境语言输入;8.整合语言技能;9.加强社会关联性;10.增进文化意识。
三、“后方法”教学理论的“十项宏观策略”对泰国汉语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学习机会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应该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尽最大可能给学习者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笔者所在的广肇华校是由清朝末年移民泰国的华人创建,因此有着中国传统方式和教育观念的烙印。该校的汉语教师多是中国人或者有着华裔背景的泰国人。课堂教学的模式和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课堂方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种课堂模式已经不适合该校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各异的学生群体。泰国的汉语教师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中习得汉语。
“最小化感知失配”是指在学生输入和教师输出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传统的教学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的知识和学生理解习得的知识往往存在的差距。而教师往往无法及时地感知到这一点。以笔者所在的广肇学校为例,学生的汉语能力从零基础到高级阶段不等,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因此对汉语教师传授的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师给基础薄弱的学生超出其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无法达到学习目标也会很有挫败感,感知失配就不能最小化。
“促进协商式的互动”是指课堂上开展的有意义的互动,包括教师引导下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自觉地互动。有意义的互动是指学习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以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为例,学生们用泰语展开的互动,以及用已经熟练掌握的简单词汇进行的互动就没有学习的意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刚刚学到的,稍高于自己的语言能力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互动,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获得感。同时,教师在课堂交际中要带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也要引导学生带入自身的经历和周围发生的一些事件,让学习者在互动活动中有更多的真实感。
“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性”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主性。有过去泰国教授汉语的教师都会知道,泰国的学生生性好动,如果课堂没有趣味,学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会很低,很多汉语教师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课堂上知识点的传授和讲解,而忽视了课堂趣味性的营造。学习自主性没有得到解放,注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方法”的“培养语言意识”策略,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正确地感知语言的本质,理解语言在交际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在课外和学生的相处中也要注意学生的语言学习状态,及时地做出总结和反馈。泰国的学生和教师在课下会有很多得互动,包括带领学生吃饭和吃零食,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field trip,这些相处的机会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时机,而且没有课堂环境的束缚,学生学习就会更加的自如,不自觉地学到了一些汉语知识。
“激发语言直觉意识”策略是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语用环境,同时提供更多的例证,促进学生形成语感,增强直觉意识,并且自觉地对语言使用的规则进行探索。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学生一般会掌握多种语言,包括西班牙语,汉语,英语,泰语等,学生使用语言的时候很自如,不会有心理紧张感。汉语教师要增强学生对汉语的直觉意识,这对他们的汉语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语境化输入”是指教师在教授学生汉语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地语境,在真实地语境的语境中进行交际,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泰国有很多的华人社区,汉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社区学习,鼓励学生在社区学习中,用中文和一些华人进行交流,这种真实语境的学习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整合语言技能”是指教师在汉语课堂上要注重多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听说读写各项能力都要综合培养。在泰国的汉语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抵触汉字的学习,作为汉语教师就不能有意地回避这些难点以迎合学生,回避难点对短时间的学习效率会有所保证,但是对于其长期的汉语学习是不利的,忽视了读写能力的培养,其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会大打折扣。
“加强社会关联性”是指汉语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汉语教师要关注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在学生的汉语学习中,及时地注入中国社会相关的内容。在泰国教授汉语没有真实地汉语使用环境,社会的发展,汉语本体的发展在教材中不能得到及时地反映。汉语教师必须要有“加强社会关联性”的意识,泰国的汉语学习者才不会和中国的社会发展脱节。以广肇华校为例,其经常组织学生来中国进行夏令营活动,汉语教师如果不和他们更新社会的新发展和出现的新词新语,学生就会无法理解一些新出现的常用词语。
“增强文化意识”这一点是指汉语学习者要有文化学习的意识,不懂中国的文化就很难学好汉语。学生要有文化输入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有文化输出的意识。很多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汉语教师更要有对学生文化输出的意识,让他们真正地爱上汉语,爱上中国文化。
“十项宏观策略”是“后方法”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其对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提倡的教师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论,而应因时因地因人地展开外语教学,为汉语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Quarterly,2001,35(4):537-560.
[2]陶健敏. Kumaravadivelu“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
[3]邵敬敏.现代汉语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意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2
作者简介
陈德家(1992年12月),男,汉族,湖北省黄石市,硕士,单位,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