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鸡(我们老家叫“石卵”)长在深山溪涧的清泉里,个头大,外形浑圆,像蛤蟆,大的有三五两重,其肉质鲜嫩,可与家鸡媲美,故称田鸡。
200世纪800年代初,物资比较匮乏,市场上少有肉食和鱼类出售,我当时在永丰龙岗乡下一所学校教书,吃住都在学校。学校老师生活十分贫苦,伙食极差。于是老师们便萌发了去深山野涧里捕捉田鸡改善生活的念头。
六月里晴朗的夜晚,特别是遇上下雨前的闷热天气,田鸡出没频繁,喜欢出来透气、觅食。我们便抓这样的时机去山涧里捉田鸡。几个老师拿上手电筒、背上鱼篓出发了,那里地处高山峻岭,几乎无路可攀,藤蔓、荆棘拦路,石壁光滑,爬半天都爬不上去。这哪是捉田鸡,简直是探险。
走进深山,来到溪涧,我们卷起裤腿,自溪涧下游逆水而上。我们快步在溪中行走,两边山壁峭立,树荫藤蔓覆盖,只有月光透过树的缝隙留下星星点点的光线。路越走越艰难,我们不是攀爬青苔石壁,就是扒开藤蔓匍匐前行。终于,我们来到一个深潭里,发现几只田鸡蹲在两边稍稍光滑的石壁上,眼睛鼓鼓的,浑身黑乎乎的,脖子一鼓一鼓地透气。我们用手电筒一照,它们眨巴着眼睛,似乎觉得十分新奇,我們伸出手要接近它们时,它们几欲逃跑,但被我们死死钳住了,然后被丢入鱼篓。它们在里面拼命挣扎,发出“咕咕”的叫声。我们继续攀岩爬坡而上,不到半小时就抓到好几只田鸡,鱼篓沉甸甸的。
捕田鸡也有危险的时候,当我们爬上岩去到另一个深潭里,有一个老师走在前面忽然大叫起来,原来有一条毒蛇盘踞在石壁上。我们快步上去一看,它嘴里吐出信子,令人毛骨悚然。我们都吓得避开,唯有一个老师胆子大,他砍了一根树枝,留下树丫,迅速地压住蛇的头,然后用手抓住蛇的颈部,用力向下一晃,蛇就松劲了。那位老师用绳子吊住蛇的颈部,拖着它一路走。他说,这条蛇可以卖十几块钱。
不一会儿,我们又发现一只甲鱼,轻而易举地把它抓住,大家喜出望外。凌晨两点,我们回到学校,虽然很困,但一称田鸡有四斤,大家满心高兴。
第二天中午,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炖田鸡,觉得十分美味。那味道,一辈子回味不已。
200世纪800年代初,物资比较匮乏,市场上少有肉食和鱼类出售,我当时在永丰龙岗乡下一所学校教书,吃住都在学校。学校老师生活十分贫苦,伙食极差。于是老师们便萌发了去深山野涧里捕捉田鸡改善生活的念头。
六月里晴朗的夜晚,特别是遇上下雨前的闷热天气,田鸡出没频繁,喜欢出来透气、觅食。我们便抓这样的时机去山涧里捉田鸡。几个老师拿上手电筒、背上鱼篓出发了,那里地处高山峻岭,几乎无路可攀,藤蔓、荆棘拦路,石壁光滑,爬半天都爬不上去。这哪是捉田鸡,简直是探险。
走进深山,来到溪涧,我们卷起裤腿,自溪涧下游逆水而上。我们快步在溪中行走,两边山壁峭立,树荫藤蔓覆盖,只有月光透过树的缝隙留下星星点点的光线。路越走越艰难,我们不是攀爬青苔石壁,就是扒开藤蔓匍匐前行。终于,我们来到一个深潭里,发现几只田鸡蹲在两边稍稍光滑的石壁上,眼睛鼓鼓的,浑身黑乎乎的,脖子一鼓一鼓地透气。我们用手电筒一照,它们眨巴着眼睛,似乎觉得十分新奇,我們伸出手要接近它们时,它们几欲逃跑,但被我们死死钳住了,然后被丢入鱼篓。它们在里面拼命挣扎,发出“咕咕”的叫声。我们继续攀岩爬坡而上,不到半小时就抓到好几只田鸡,鱼篓沉甸甸的。
捕田鸡也有危险的时候,当我们爬上岩去到另一个深潭里,有一个老师走在前面忽然大叫起来,原来有一条毒蛇盘踞在石壁上。我们快步上去一看,它嘴里吐出信子,令人毛骨悚然。我们都吓得避开,唯有一个老师胆子大,他砍了一根树枝,留下树丫,迅速地压住蛇的头,然后用手抓住蛇的颈部,用力向下一晃,蛇就松劲了。那位老师用绳子吊住蛇的颈部,拖着它一路走。他说,这条蛇可以卖十几块钱。
不一会儿,我们又发现一只甲鱼,轻而易举地把它抓住,大家喜出望外。凌晨两点,我们回到学校,虽然很困,但一称田鸡有四斤,大家满心高兴。
第二天中午,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炖田鸡,觉得十分美味。那味道,一辈子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