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ICU患者腹内压监测是否增加尿路感染的可能。方法 纳入6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在纳入后即留置尿管并行腹压监测,每日1次。而对照组在纳入后只留置尿管,不监测腹内压,分别在入组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留置尿常规及尿培养。统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病例数及病原菌的种类并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结果 实验组中发生尿路细菌感染4例(病原菌分别为G-杆菌3例,G+球菌1例),真菌感染1例(白色念珠菌);对照组中发生尿路细菌感染3例(G-杆菌2例,G+球菌1例),真菌感染0例。结论 ICU危重患者中进行腹内压监测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而不规范的操作、不遵循无菌要求、不及时更换尿管则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
关键词:腹压监测;尿管;尿路感染
腹内压是指膀胱周围的压力,正常的腹腔压力(IAP)在0-10mmHg,肥胖或术后会相对高一些[1]。当腹腔压力大于10-15mmHg时,将影响腹腔脏器的灌注压,此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表现,如少尿、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这些均可能加速病情的进展,甚至成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2]。腹内压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测量膀胱压间接得出腹腔压力值[3],测压需要在尿管中注入生理盐水并外接传感器或测量仪从而得出数值,这些操作均有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可能。本文旨在探讨腹内压监测是否真的增加了患者的尿路感染或如何避免这些感染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2018-1至2018-6共纳入60名ICU患者(年龄37-68岁),病种包括腹部大手术后、严重创伤、休克(除感染性休克外)、脑出血、脑梗死、COPD等,排除既往有血源性感染、近期尿路感染(4周内)、尿路手术(1个月内)、前列腺手术、腹腔感染、年龄≥70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将6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为实验组(n=30,F=14,M=16),受试者纳入后即留置尿管并测量腹内压;一为对照组(n=30,F=11,M=19),受试者纳入后即留置尿管,但不测量腹内压,并分别在入组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留置尿常规及尿培养。
1.2 测量方法
根據2006年国际腹高压委员会(WSACS)推荐意见[4],利用膀胱内测压来确定腹内压。具体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放松腹部,插入尿管后排空膀胱,通过三通连接器外接输液管,输液管与皮尺相伴,即测压管。将25ml生理盐水注入导尿管内,设定零点位置在腋中线平面,在患者呼气末皮尺所示水柱高度即为患者的腹内压,再经过换算后得出腹内压值(换算公式:1.36H2O=1mmHg)。
1.3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两组留置尿常规均使用无菌注射器留置尿管中的尿液进行检测,尿培养留置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至少2次培养出同一病原菌的标本为阳性标本。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记量资料用均数±方差(`x+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对于各病原菌在总体所占比重使用结构相对数,即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种分类等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发生尿路感染比较
在本试验中,实验组中共发生尿路感染5例(16.7%),其中细菌感染4例,分别为G-杆菌3例,G+球菌1例,真菌感染1例,为白色念珠菌;对照组中共发生尿路感染3例(10%),尿路细菌感染2例,其中G-杆菌2例,G+球菌1例,真菌感染0例。(见表2)。两组均有发现尿路感染,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表明腹内压监测并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
3.讨论
3.1 许多研究表明腹内压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腹腔压力增高,早期干预,预防腹腔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对于疾病的诊疗有重要的意义[5]。在本文中并未对腹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有研究,但是为腹内压监测在临床上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有部分学者认为,腹内压监测需要从反复尿管推注生理盐水,这种操作极有可能造成尿路感染,而对于原就有下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腹内压监测有可能导致逆行感染,而在本研究中表明腹内压监测的操作并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而在本就有下尿道感染患者是否会导致逆行感染,本文并未做研究。
3.2 本文中虽表明腹内压监测并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但不规范的操作、不遵循无菌要求、不及时更换尿管等则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例如接触病人前不洗手、注射器反复使用,推注生理盐水前不做尿管消毒,消毒范围过小、尿管护理不当,不及时更换尿管等均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因此,规范、优质的护理是减少尿路感染的保证。
参考文献:
[1]Sanchez NC,Tenofsky PL,JM,et al.What is intra-abdominal pressure?Am Surg,2001,67:243-248.
[2]Rosas JM,Soto SN,Aracil JS,et al.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as a marker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J] . Surgery,2007,141(2):173-178.
[3]Castren M,Liukko K,Numi J,et al. Measurement of abdominal cricumference for the detdvtion of intra-abdominal hemorrhage has no diagnostic valve. 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1,48:592-594.
[4]Malbrain ML,Cheatham ML,Kirkpatrick A,et al.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xperts on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 drome. I. Definitions[J] . Intensive Care Med,2006,32(11):1722-1732.
[5]Oda S,Hirasawa H,Shiga H,et al. Management of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continuous hemodiafiltration using a polymethy lethacrylate membrane hemofilter[J] . TherApher Dial,2005,9(4):355-361.
关键词:腹压监测;尿管;尿路感染
腹内压是指膀胱周围的压力,正常的腹腔压力(IAP)在0-10mmHg,肥胖或术后会相对高一些[1]。当腹腔压力大于10-15mmHg时,将影响腹腔脏器的灌注压,此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表现,如少尿、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颅内压增高等临床表现,这些均可能加速病情的进展,甚至成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2]。腹内压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测量膀胱压间接得出腹腔压力值[3],测压需要在尿管中注入生理盐水并外接传感器或测量仪从而得出数值,这些操作均有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可能。本文旨在探讨腹内压监测是否真的增加了患者的尿路感染或如何避免这些感染的发生。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2018-1至2018-6共纳入60名ICU患者(年龄37-68岁),病种包括腹部大手术后、严重创伤、休克(除感染性休克外)、脑出血、脑梗死、COPD等,排除既往有血源性感染、近期尿路感染(4周内)、尿路手术(1个月内)、前列腺手术、腹腔感染、年龄≥70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将6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为实验组(n=30,F=14,M=16),受试者纳入后即留置尿管并测量腹内压;一为对照组(n=30,F=11,M=19),受试者纳入后即留置尿管,但不测量腹内压,并分别在入组后的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留置尿常规及尿培养。
1.2 测量方法
根據2006年国际腹高压委员会(WSACS)推荐意见[4],利用膀胱内测压来确定腹内压。具体方法是:患者取平卧位,放松腹部,插入尿管后排空膀胱,通过三通连接器外接输液管,输液管与皮尺相伴,即测压管。将25ml生理盐水注入导尿管内,设定零点位置在腋中线平面,在患者呼气末皮尺所示水柱高度即为患者的腹内压,再经过换算后得出腹内压值(换算公式:1.36H2O=1mmHg)。
1.3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两组留置尿常规均使用无菌注射器留置尿管中的尿液进行检测,尿培养留置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至少2次培养出同一病原菌的标本为阳性标本。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记量资料用均数±方差(`x+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比较使用t检验,对于各病原菌在总体所占比重使用结构相对数,即构成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种分类等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发生尿路感染比较
在本试验中,实验组中共发生尿路感染5例(16.7%),其中细菌感染4例,分别为G-杆菌3例,G+球菌1例,真菌感染1例,为白色念珠菌;对照组中共发生尿路感染3例(10%),尿路细菌感染2例,其中G-杆菌2例,G+球菌1例,真菌感染0例。(见表2)。两组均有发现尿路感染,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表明腹内压监测并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
3.讨论
3.1 许多研究表明腹内压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腹腔压力增高,早期干预,预防腹腔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对于疾病的诊疗有重要的意义[5]。在本文中并未对腹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有研究,但是为腹内压监测在临床上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有部分学者认为,腹内压监测需要从反复尿管推注生理盐水,这种操作极有可能造成尿路感染,而对于原就有下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腹内压监测有可能导致逆行感染,而在本研究中表明腹内压监测的操作并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而在本就有下尿道感染患者是否会导致逆行感染,本文并未做研究。
3.2 本文中虽表明腹内压监测并不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但不规范的操作、不遵循无菌要求、不及时更换尿管等则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例如接触病人前不洗手、注射器反复使用,推注生理盐水前不做尿管消毒,消毒范围过小、尿管护理不当,不及时更换尿管等均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率。因此,规范、优质的护理是减少尿路感染的保证。
参考文献:
[1]Sanchez NC,Tenofsky PL,JM,et al.What is intra-abdominal pressure?Am Surg,2001,67:243-248.
[2]Rosas JM,Soto SN,Aracil JS,et al.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as a marker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J] . Surgery,2007,141(2):173-178.
[3]Castren M,Liukko K,Numi J,et al. Measurement of abdominal cricumference for the detdvtion of intra-abdominal hemorrhage has no diagnostic valve. 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01,48:592-594.
[4]Malbrain ML,Cheatham ML,Kirkpatrick A,et al.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xperts on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 drome. I. Definitions[J] . Intensive Care Med,2006,32(11):1722-1732.
[5]Oda S,Hirasawa H,Shiga H,et al. Management of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continuous hemodiafiltration using a polymethy lethacrylate membrane hemofilter[J] . TherApher Dial,2005,9(4):35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