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就在于转变外贸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惊人,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依旧是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管理,传统模式下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着规模与效益不对称等问题的挑战。特别是浙江作为中国贸易强省的省份之一,研究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经验、优势与劣势,并在最后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我国外贸发展模式的新里程。
【关键词】 外贸发展模式 转型升级 浙江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令人瞩目,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模式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外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正确评估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及其成果,并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实现需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实要求和有效途径。[1]
一、我国外贸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一)我国外贸发展规模现状分析。我国外贸发展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突破,由表2-1可看出2007-2016年10年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1737.3亿美元上升至36849.1亿美元,外贸发展规模逐渐减速,但总体形势较稳定。外贸发展规模由高速发展转向中低速发展,并逐渐向质量型外贸发展模式转变。在这十年间2016年贸易总额比2007增加15111.8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8.69%。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逆差逐渐拉大,我国贸易规模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但近几年贸易逆差有所回落。
(二)我国外贸发展结构现状分析。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出口额占整个进出口对外贸易额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2]从出口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目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出口产品都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得到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显然我国已经从一个初级产品的出口国变成一个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从进口来看,我国对于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大,这表明我国正在逐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逐渐减少初级品的生产比重,大力发展工业制成品。
二、浙江省外贸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外贸强省之一,浙江完成了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这其中一定有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总结。但是浙江省外贸发展现状也还残存着一些问题,通过本章分析研究,找出解决对策,以探索浙江省外贸发展新模式,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一)外贸规模大,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浙江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7年的17685633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35646524万美元,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1%。相较于2007年27%的增长率,浙江省外贸发展规模增速有所控制,从2012年以来,进出口外贸增速都在5%左右上下浮动。随着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的迅速增长,2007年以来,浙江省外贸进口增速不及出口增长率,2012年以来进口贸易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导致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二)出口贸易市场较为合理;进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已成为浙江对外贸易的主角,总的来看除私营企业外,其他四类型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呈直线下降。从出口分析,私营企业拔得头筹,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比重从2010年的51.31%在六年间提高到72.72%,成为浙江省出口绝对的领头羊;从进口来看,国有企业六年间所占份额较稳定,其中三资企业所占份额下降最为明显,由2010年的46.89%降为2016年的36.22%。从总体来看,浙江省外贸出口主体过于集中在私营企業,进口贸易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
三、对策与建议
浙江作为我国沿海的外贸大省和经济强省,对外贸易模式不断升级和完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浙江外贸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滞后、进口贸易滞后、服务贸易滞后,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需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进口贸易、服务贸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意见。
1、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大企业“走出去”力度。一方面继续跟进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等重要贸易地区的交流,同时也要积极开拓其他洲际国家的周边新兴市场,如非洲、大洋洲等。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新局面,为我国外贸发展开拓新的发展机遇。[3]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浙江省目前主要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要贸易形式,在此基础上更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型升级,探寻顺应时代潮流的自主创新型外贸发展模式。[4]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培育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势产品,结合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更好的相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人力资本和技术的资金投入,不断培育创新型人才,吸引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为浙江省外贸的发展建言献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军.循环经济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06,(8):19-21
[2] David H McCormick. Factor Propor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mmodity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94(1)
[3] 耿欣娟.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1月.
[4] 朱启荣.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2)
作者简介:肖莲(1996—),女,汉族,江西南昌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外贸发展模式 转型升级 浙江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令人瞩目,对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模式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外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正确评估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及其成果,并客观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实现需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实要求和有效途径。[1]
一、我国外贸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一)我国外贸发展规模现状分析。我国外贸发展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突破,由表2-1可看出2007-2016年10年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1737.3亿美元上升至36849.1亿美元,外贸发展规模逐渐减速,但总体形势较稳定。外贸发展规模由高速发展转向中低速发展,并逐渐向质量型外贸发展模式转变。在这十年间2016年贸易总额比2007增加15111.8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8.69%。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逆差逐渐拉大,我国贸易规模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但近几年贸易逆差有所回落。
(二)我国外贸发展结构现状分析。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进出口额占整个进出口对外贸易额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2]从出口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目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出口产品都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结构逐渐得到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显然我国已经从一个初级产品的出口国变成一个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从进口来看,我国对于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也在不断增大,这表明我国正在逐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逐渐减少初级品的生产比重,大力发展工业制成品。
二、浙江省外贸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外贸强省之一,浙江完成了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这其中一定有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总结。但是浙江省外贸发展现状也还残存着一些问题,通过本章分析研究,找出解决对策,以探索浙江省外贸发展新模式,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一)外贸规模大,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浙江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7年的17685633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35646524万美元,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1%。相较于2007年27%的增长率,浙江省外贸发展规模增速有所控制,从2012年以来,进出口外贸增速都在5%左右上下浮动。随着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的迅速增长,2007年以来,浙江省外贸进口增速不及出口增长率,2012年以来进口贸易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导致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二)出口贸易市场较为合理;进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已成为浙江对外贸易的主角,总的来看除私营企业外,其他四类型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呈直线下降。从出口分析,私营企业拔得头筹,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比重从2010年的51.31%在六年间提高到72.72%,成为浙江省出口绝对的领头羊;从进口来看,国有企业六年间所占份额较稳定,其中三资企业所占份额下降最为明显,由2010年的46.89%降为2016年的36.22%。从总体来看,浙江省外贸出口主体过于集中在私营企業,进口贸易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
三、对策与建议
浙江作为我国沿海的外贸大省和经济强省,对外贸易模式不断升级和完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浙江外贸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滞后、进口贸易滞后、服务贸易滞后,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需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进口贸易、服务贸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外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意见。
1、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大企业“走出去”力度。一方面继续跟进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等重要贸易地区的交流,同时也要积极开拓其他洲际国家的周边新兴市场,如非洲、大洋洲等。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外贸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新局面,为我国外贸发展开拓新的发展机遇。[3]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浙江省目前主要是以电子商务为主要贸易形式,在此基础上更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转型升级,探寻顺应时代潮流的自主创新型外贸发展模式。[4]
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培育创新型人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优势产品,结合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更好的相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人力资本和技术的资金投入,不断培育创新型人才,吸引高水平高质量人才为浙江省外贸的发展建言献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军.循环经济与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06,(8):19-21
[2] David H McCormick. Factor Propor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Commodity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94(1)
[3] 耿欣娟.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1月.
[4] 朱启荣.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2)
作者简介:肖莲(1996—),女,汉族,江西南昌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