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语文教学效能的策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学效能的提升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究竟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才能较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能呢?
  一.功在平时
  每次上课,教师务必要做到成竹在胸,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为此,首先,在平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教材。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一方面,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特点的内涵,切忌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或其它课程,或者单纯地进行字、词、句、段、篇或听、说、读、写等某一方面的训练,从而偏离语文教学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教材,深刻理解、整体把握教材,既正确把握教书育人的方向,又深入理解编者的意图,既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又巧妙地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环节,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同时,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材。要结合自己的感受经验,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以读者的心与教材对话;要结合儿童的个性和心理特点,以儿童的心与教材对话;要结合学生的年级和年龄特征,尽可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与导学方案。
  其次,教师要熟知学生个性、学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显然,课标十分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维状况;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体系、接受能力和语文口味,又要了解他们想知道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来学习等等。这样,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学生想法,去倾听学生观点,和学生产生心理共鸣;才能对不同年龄、爱好、个性和不同水平的学生分类要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教师课前要精选教法、教具。比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是一种可行高效的教学方法。它是以改革学生“接受学习”这一传统学习方式为核心,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是在教师的点拨、诱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自我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运用等活动,来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自我探究并解决问题,从而训练思维,发展能力,开启智力。至于每一个环节需要花多长时间、由几个人怎样去实施,还需要准备哪些教具仪器、挂图资料、设备资源等等,也要提前预设出来。
  二.效在“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切准备都是为具体课堂教学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预设,通过复习引入、情境激趣等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积极能动地进入教材,充满激情地品味内容;通过学生主动、生生互动、师生双边活动来全面达成目标。
  比如,《春》一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课文文质兼美,感情充沛,极富哲理。在导学这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个性化的符号标注生字新词,勾画好词佳句,提出自己喜欢或难懂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一查”、“写一写”或在小组里“问一问”、“说一说”的形式,进行自我探究,合作交流;接着,对于多数学生难以解决或者含糊不清的问题,我就鼓励平时想法奇特、见解独到的学生走上讲台,采用“讲一讲”、“夸一夸”的形式来相互启发,或通过“扶一扶”“引一引”等手段以适时诱导,从而营造了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了快乐,在互动中领悟了自信,在交流中感受了成功,在探究新知中较好地实现了“实践创新,张扬个性”的教育新理念。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极需有效性。提升语文教学效能是一种思想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实践模式。教无定法但教有所法。只要我们善于学习,勤于实践,乐于探究,就一定能探索出既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效能的策略。
  王广智,教师,现居甘肃张家川。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