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布景艺术所营造的环境氛围,“强悍的力量烘托人物,推助剧情,精化结构,溶染演员全情投入,起到呼之欲出情感,打“动人心”的“非凡”作用,在该片中,首先宫廷布景的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种均衡对称的方式整齐,规矩、严肃、-不可侵犯。其次,本片宫廷建筑布景造型艺术形象丰富而具主创性。第三,本片的布景思想中,围绕主题敢于、善于使用色彩。另外强调次要色彩和微观布景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布景艺术的独特应用使谊片展现了较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满城尽带黄金甲》 布景艺术 烘托 剧情
如果一部电影在故事编织和人物塑造上已经站住足、立住脚的话,深挖调动各种视听艺术技术手段,特别是“全情”打造布景,那麽,布景艺术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便以一种强悍的四维空间的怀抱姿态起到烘托人物、推助剧情、精化结构、溶染演员全情投入,呼之欲出情感,打“动人心”等“非凡”的作用。
放映以来《满城尽带黄金甲》赞扬声不绝,事实已证明它已为中国大片引来了第一次与票房相适应的口碑;如同好莱坞影评人Mighty Ganesha的评论:“《满城尽带黄金甲》已经成为古装武侠片新的里程碑。放眼望去,再无人能望其项背。”
那么,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下足工夫的独特的场景美学造诣,便是把这个与《雷雨》一样具有浓郁文艺气息的大片缔造得跌宕而绚烂的一把要器。
回顾一下与此有关的剧情很有必要。
故事描述五代十国发生在宫廷中的阴谋与屠杀,大王从都尉起家,娶了梁国的公主为妻后,当上了王。两人生了二王子和三王子。王与前妻生的大太子后来与年轻的后有了私情。在后宫复杂的纠葛中,王的前妻潜入后宫,被后所利用。深爱母亲的二王子和三王于,深爱太子的太医之女,并不知内情,各种阴谋与叛变都在酝酿中,阴谋与仇恨,叛变与忠诚,在重阳之夜爆发 富贵与荣耀的完美下曝露的某种不可言喻的丑陋,埋藏了爱情、埋葬了亲情、埋没了祸乱。到底是谁种下了这祸根?到底是谁祭出了生命?到底是谁在砌满了菊花的高台上嗤笑?到底是谁在转瞬间风平浪静后放声痛哭?到底是谁腐蚀了人性和家庭,就像那能够烧穿铁板的毒药似的?
“朕不给,你就不能抢”这是片中皇帝的简要语言表白,一语道破天机——权力、皇的皇权绝对至高无上。即使亲情、家庭、人性冲撞的血肉模糊也不可动摇、不可忤逆。
有例,早在西汉初年,修建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汉高祖刘邦曾因见到这座宫殿建筑的奢华而动怒,主持这一工程规划的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这说明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可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中国历代帝王为了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非常重视皇宫的建造。
本片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宫廷,皇宫建筑布景威为承托剧情的立体载体。不管组群与布局、造型、色彩、寓意等都是依托剧情以体现皇王权尊的皇宫建筑体系来打造并进行艺术创造和特意发挥的。
首先,宫廷布景的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种均衡对称的方式整齐、规矩、严肃、不可侵犯。重要的三大殿后三宫严格对称地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建筑安置在左右两恻的横轴线上。此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金銮殿和菊花台。为此,在整体布局上,三大殿、菊花台不仅占据了最重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即高潮戏中铺满数量高达四百万朵菊花的广场,有力的衬托出金銮殿和菊花台是整个宫城中的主脑。再加上金銮殿又位于高8米的汉白玉殿基上,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石雕御路,菊花台由地面直达台顶的高耸御路。使三大殿和菊花台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于内廷其它部分由于从属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如影片中御药房。
该片宫廷布景在纵轴线上的布局很好的体现建筑暗含皇权至上的交响乐章,到达金銮大殿这一体量高潮之前先是宏伟的森严的端门、午门,再是汉白玉金水桥,再是如同重奏般的连续的广场、殿宇。如同交响乐章,必须一段段地依次展开。可谓庭院深深,触极艰难,颠覆何易!
其次,本片宫廷建筑布景造型艺术形象丰富而具主创性。1外观造型上,该片利用屋顶的运用取得艺术效果。《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利用木结构特点,创造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屋顶式样丰富,以四面坡的“庑殿顶”,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重檐庑殿顶”等为主的手法。特别,在金銮殿和菊花台建筑场景的打造上别有创意。创造性的将以方形、直线形为造型要素的金銮殿前妙笔生花般的缔造了以圆、曲线为主题的有攒尖顶血脉的菊花台,一方一圆曲直的变化既威重,又具视觉美感,前者体量阔大,后者精致,一前一后从立面感受恰到好处的阐释了令人叫绝的比例之谐美。为影片的绝美视感加足了分,为剧情的蒸煮备足了温度。2内景造型上,该片除了借用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木柱木梁构成了宫殿及片中多次出现的场景——长廊,屋顶和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只起隔断作用。“屋倒而墙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这种框架式结构最重要的特点。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了极大的灵活性。片中宫殿的“终始无穷尽”的承重柱梁,重复的元素成为主题,使得宫殿空间在心理感受上辉煌、硕大、或许幽深和冷漠,突出烘托了重阳宴会前生母谎言,小皇子圈变这一皇权利欲下亲情挤压变形的剧情。柱之间有了极大的可塑性,片中似透非透预言又止的花格墙窗,神秘的卷帘、妖娆的轻纱帷幔、华丽多变的罩等等丰富的造型形象联手打造了宫廷生活的华丽舞台。3在造型上,图案文化符号的运用明确,标志性符号无疑是富丽优美的菊花形象。据报道指出,整个皇宫的外墙雕满菊花图案,总长度超过600米,俨如一幅巨型菊花壁画。宫内金碧辉煌,所有布置包括门及600条柱,全数雕菊花为图案。这些菊花在影片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营造视觉效果,它们还是铺衬剧情时的一个重要象征,是一个贯穿全篇的重要线索,片中多次出现菊花或与菊花相关的造型。这一形象提醒剧情高潮——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的即将到来。
色彩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元素。
第三,本片的布景思想中,围绕主题敢于、善于使用色彩。色彩是影片的真正主角,色彩的使用张艺谋导演的一向擅长。片中色彩主要要素为金、黄、艳红艳粉等暖色系,辅要色彩为冷色系和铅灰、银等中性色系。
金色是全片的主导色彩,它是荣耀、富贵、高贵的代言,更是中国古代皇家的专用 色。本片宫殿内的色彩基调突出“金”碧辉煌,宫内所有布置包括门及600条柱,全数雕菊花为图案,并漆上金黄色,加上色彩鲜艳的玻璃装饰,在灯光映照下,金光灿烂。不仅宫内处处贴金,宫外亦一样极尽奢华,整个皇宫的外墙同样雕满金色菊花图案。就连人物服装设计路线须与布景设计相契合,为布景艺术最终目的——立体的环境氛围的打造加分添码。同样走富贵和厚重路线,周润发的出场是一套全副武装的金色盔甲,走动时一片金属撞击声,看上去十分沉重威严。菊花中秋盛宴皇与后金色龙装,再加上歌舞升平的颂唱,至尊贵气、完美无疵…片中用无处不在的金黄色,将这个钩心斗角的皇室包裹在一个近乎超现实的世界里,皇龙缠绕的柱子和服装象征着皇权,权欲和在色调上取得了高度的统一:也许绝对的金色中那屡屡渗出的猩红色的色彩构架恰恰暗示出影片思想——表面繁华背后的肮脏,和平背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
黄色与金色相互呼应,与红色、橙色同属于暖色系,在片中共同施于布景营造了更突出的整体色调感,黄色又不同于金、红、橙,它个性鲜明、纯度极高、是最为鲜艳炫目的色相,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程度强大,若满眼尽是鲜黄色,那一番壮阔浩荡的意境跃然画上是怎样的响亮啊!使本片艺术元素的使用契合了“既统一又对比”艺术审美大原则,因此,片中色彩呈现出即单纯简练又层次丰富的艺术造诣,当然这是张艺谋导演的极尽能事,在他的其它影片中都能领略。在本片中,黄色演变为铺满皇宫大殿之下的三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的遍地菊花,“冲”天香阵透长安,与万千身披黄金甲胄的侍卫,结构在一起将整个影片的气势用统一色系的手法缔造得轰轰烈烈。攻城场面中,几方军队,按不同颜色辩分,黄金、银两色系的鲜明对比,效果都很炫目,暗示两股力量剑拔弩张,这一切,只为一场重阳大战。张艺谋导演的这一次铺排做的足够极端,极端得似乎没想给画面以留白的余地。假若没有结尾那轰轰烈烈的血战,你绝不会轻易想到这漫天遍地的金黄色究竟是缘何而来,也绝不会轻易想到这骄傲的颜色下到底埋藏着怎样的罪恶与卑劣。
以上重笔典析了宫廷建筑布景和主导色彩的美学奥妙。另外还要强调次要色彩和小布景的不可忽略的作用。
本片中冷色系的应用为主色调提供反衬和丰富作用。中国建筑色彩本身在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北方天气较寒冷。建筑中,房屋的主题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地方,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充分挖掘了对比色、互补色的视觉能量。本片中,即继承传统又在此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感。比如,传统的朱红色柱子演绎成艳红艳粉,将传统房檐下横梁采用的蓝绿冷色系延展到柱子之上,并使用琉璃这种现代迷彩材料。璀璨琉璃的扩大了蓝绿冷色系展现面积,同时更反衬主暖色调的辉煌和奢华。再如,红蓝大花的中国传统地毯的设色等都包含以上强烈的中国特色的用色艺术。
如果说在色彩上张艺谋大胆采用金黄色,勇气可嘉的话,但两小时看下来也许会产生视觉疲劳、审美疲劳?那麽铅灰、银等中性、低纯度、稍偏冷色系在片中的应用解决了这个节奏的问题。如,黑衣刺客暗杀御医一家的场面十分精彩,铅黑的夜色笼罩在四川天险的峡谷中,无数黑衣刺客像大雕一样从天而降,从峡谷峰顶直落官家房瓦,手持弯刀。无任何花哨,刀刀夺命,夜色之中更利用绳索在峡谷问追杀骑马奔逃的陈瑾和李曼 审视整部影片这段场景功不可没。运用减法、低调的审美手法,以小节奏的态势推助剧情,精化影片结构。当然,此类色系的应用仍然起到为影片主色调提供反衬、丰富作用。
最后,微观布景仍然保留了暖红色调的大胆运用。漆红宫门,朱红地毯以及深暗红墙。巧妙蕴涵着重阳节的喜庆,亲情的“浓厚”,也就从反面映衬了结局。元杰王子悲壮的自刎,血染菊花,令人扼腕。红色和灯下赋有阴影的黑色与黑夜对比又写照重阳夜宴的悲情,重阳夜宴,所有真相揭开面纱,所有气氛都凝固,所有决定部等待。于是在光线下琉璃柱上方增加了浓重的暗黑。笙萧萧,冷清光,昊天成命。在道具上,细致到纱巾菊花饰,汉白玉低柱灯,菊黄铜方桌等。悲剧又荒唐的表演进行着,往后翻飞胸前纱巾菊花饰以预示夺权行动的开始。瞬时,小王子趁其不备,背后行刺病中的哥哥元祥,在慌乱,迷离,崩溃,徘徊的短暂煎熬下,权欲压倒一切的大王还是亲手弑杀了反叛的小王子元成。微观布景与次颜色对主要人物的心里暗衬,从审美角度来讲恰如其分,使布景艺术的精美传神达到了高潮,生动真实的推动助染了剧情人物之心情。
之所以《《满城尽带黄金甲》布景造型艺术有别于其他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就在于布景制作者将建筑和色彩元素等鲜明化,符合剧情中心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宏观和微观布景造型上艺术运用丰富而大胆,生动而具有主创性,具备了很强的心里说明功能,因此,展示了较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对所有触类旁通的艺术学科具有一定的品赏借鉴作用。
[关键词] 《满城尽带黄金甲》 布景艺术 烘托 剧情
如果一部电影在故事编织和人物塑造上已经站住足、立住脚的话,深挖调动各种视听艺术技术手段,特别是“全情”打造布景,那麽,布景艺术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便以一种强悍的四维空间的怀抱姿态起到烘托人物、推助剧情、精化结构、溶染演员全情投入,呼之欲出情感,打“动人心”等“非凡”的作用。
放映以来《满城尽带黄金甲》赞扬声不绝,事实已证明它已为中国大片引来了第一次与票房相适应的口碑;如同好莱坞影评人Mighty Ganesha的评论:“《满城尽带黄金甲》已经成为古装武侠片新的里程碑。放眼望去,再无人能望其项背。”
那么,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下足工夫的独特的场景美学造诣,便是把这个与《雷雨》一样具有浓郁文艺气息的大片缔造得跌宕而绚烂的一把要器。
回顾一下与此有关的剧情很有必要。
故事描述五代十国发生在宫廷中的阴谋与屠杀,大王从都尉起家,娶了梁国的公主为妻后,当上了王。两人生了二王子和三王子。王与前妻生的大太子后来与年轻的后有了私情。在后宫复杂的纠葛中,王的前妻潜入后宫,被后所利用。深爱母亲的二王子和三王于,深爱太子的太医之女,并不知内情,各种阴谋与叛变都在酝酿中,阴谋与仇恨,叛变与忠诚,在重阳之夜爆发 富贵与荣耀的完美下曝露的某种不可言喻的丑陋,埋藏了爱情、埋葬了亲情、埋没了祸乱。到底是谁种下了这祸根?到底是谁祭出了生命?到底是谁在砌满了菊花的高台上嗤笑?到底是谁在转瞬间风平浪静后放声痛哭?到底是谁腐蚀了人性和家庭,就像那能够烧穿铁板的毒药似的?
“朕不给,你就不能抢”这是片中皇帝的简要语言表白,一语道破天机——权力、皇的皇权绝对至高无上。即使亲情、家庭、人性冲撞的血肉模糊也不可动摇、不可忤逆。
有例,早在西汉初年,修建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汉高祖刘邦曾因见到这座宫殿建筑的奢华而动怒,主持这一工程规划的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这说明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可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中国历代帝王为了满足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非常重视皇宫的建造。
本片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宫廷,皇宫建筑布景威为承托剧情的立体载体。不管组群与布局、造型、色彩、寓意等都是依托剧情以体现皇王权尊的皇宫建筑体系来打造并进行艺术创造和特意发挥的。
首先,宫廷布景的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种均衡对称的方式整齐、规矩、严肃、不可侵犯。重要的三大殿后三宫严格对称地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建筑安置在左右两恻的横轴线上。此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金銮殿和菊花台。为此,在整体布局上,三大殿、菊花台不仅占据了最重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即高潮戏中铺满数量高达四百万朵菊花的广场,有力的衬托出金銮殿和菊花台是整个宫城中的主脑。再加上金銮殿又位于高8米的汉白玉殿基上,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石雕御路,菊花台由地面直达台顶的高耸御路。使三大殿和菊花台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于内廷其它部分由于从属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如影片中御药房。
该片宫廷布景在纵轴线上的布局很好的体现建筑暗含皇权至上的交响乐章,到达金銮大殿这一体量高潮之前先是宏伟的森严的端门、午门,再是汉白玉金水桥,再是如同重奏般的连续的广场、殿宇。如同交响乐章,必须一段段地依次展开。可谓庭院深深,触极艰难,颠覆何易!
其次,本片宫廷建筑布景造型艺术形象丰富而具主创性。1外观造型上,该片利用屋顶的运用取得艺术效果。《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利用木结构特点,创造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屋顶式样丰富,以四面坡的“庑殿顶”,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重檐庑殿顶”等为主的手法。特别,在金銮殿和菊花台建筑场景的打造上别有创意。创造性的将以方形、直线形为造型要素的金銮殿前妙笔生花般的缔造了以圆、曲线为主题的有攒尖顶血脉的菊花台,一方一圆曲直的变化既威重,又具视觉美感,前者体量阔大,后者精致,一前一后从立面感受恰到好处的阐释了令人叫绝的比例之谐美。为影片的绝美视感加足了分,为剧情的蒸煮备足了温度。2内景造型上,该片除了借用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木柱木梁构成了宫殿及片中多次出现的场景——长廊,屋顶和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只起隔断作用。“屋倒而墙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这种框架式结构最重要的特点。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了极大的灵活性。片中宫殿的“终始无穷尽”的承重柱梁,重复的元素成为主题,使得宫殿空间在心理感受上辉煌、硕大、或许幽深和冷漠,突出烘托了重阳宴会前生母谎言,小皇子圈变这一皇权利欲下亲情挤压变形的剧情。柱之间有了极大的可塑性,片中似透非透预言又止的花格墙窗,神秘的卷帘、妖娆的轻纱帷幔、华丽多变的罩等等丰富的造型形象联手打造了宫廷生活的华丽舞台。3在造型上,图案文化符号的运用明确,标志性符号无疑是富丽优美的菊花形象。据报道指出,整个皇宫的外墙雕满菊花图案,总长度超过600米,俨如一幅巨型菊花壁画。宫内金碧辉煌,所有布置包括门及600条柱,全数雕菊花为图案。这些菊花在影片中的作用,不仅仅是营造视觉效果,它们还是铺衬剧情时的一个重要象征,是一个贯穿全篇的重要线索,片中多次出现菊花或与菊花相关的造型。这一形象提醒剧情高潮——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的即将到来。
色彩是最富感染力的艺术元素。
第三,本片的布景思想中,围绕主题敢于、善于使用色彩。色彩是影片的真正主角,色彩的使用张艺谋导演的一向擅长。片中色彩主要要素为金、黄、艳红艳粉等暖色系,辅要色彩为冷色系和铅灰、银等中性色系。
金色是全片的主导色彩,它是荣耀、富贵、高贵的代言,更是中国古代皇家的专用 色。本片宫殿内的色彩基调突出“金”碧辉煌,宫内所有布置包括门及600条柱,全数雕菊花为图案,并漆上金黄色,加上色彩鲜艳的玻璃装饰,在灯光映照下,金光灿烂。不仅宫内处处贴金,宫外亦一样极尽奢华,整个皇宫的外墙同样雕满金色菊花图案。就连人物服装设计路线须与布景设计相契合,为布景艺术最终目的——立体的环境氛围的打造加分添码。同样走富贵和厚重路线,周润发的出场是一套全副武装的金色盔甲,走动时一片金属撞击声,看上去十分沉重威严。菊花中秋盛宴皇与后金色龙装,再加上歌舞升平的颂唱,至尊贵气、完美无疵…片中用无处不在的金黄色,将这个钩心斗角的皇室包裹在一个近乎超现实的世界里,皇龙缠绕的柱子和服装象征着皇权,权欲和在色调上取得了高度的统一:也许绝对的金色中那屡屡渗出的猩红色的色彩构架恰恰暗示出影片思想——表面繁华背后的肮脏,和平背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
黄色与金色相互呼应,与红色、橙色同属于暖色系,在片中共同施于布景营造了更突出的整体色调感,黄色又不同于金、红、橙,它个性鲜明、纯度极高、是最为鲜艳炫目的色相,对人的视觉的刺激程度强大,若满眼尽是鲜黄色,那一番壮阔浩荡的意境跃然画上是怎样的响亮啊!使本片艺术元素的使用契合了“既统一又对比”艺术审美大原则,因此,片中色彩呈现出即单纯简练又层次丰富的艺术造诣,当然这是张艺谋导演的极尽能事,在他的其它影片中都能领略。在本片中,黄色演变为铺满皇宫大殿之下的三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的遍地菊花,“冲”天香阵透长安,与万千身披黄金甲胄的侍卫,结构在一起将整个影片的气势用统一色系的手法缔造得轰轰烈烈。攻城场面中,几方军队,按不同颜色辩分,黄金、银两色系的鲜明对比,效果都很炫目,暗示两股力量剑拔弩张,这一切,只为一场重阳大战。张艺谋导演的这一次铺排做的足够极端,极端得似乎没想给画面以留白的余地。假若没有结尾那轰轰烈烈的血战,你绝不会轻易想到这漫天遍地的金黄色究竟是缘何而来,也绝不会轻易想到这骄傲的颜色下到底埋藏着怎样的罪恶与卑劣。
以上重笔典析了宫廷建筑布景和主导色彩的美学奥妙。另外还要强调次要色彩和小布景的不可忽略的作用。
本片中冷色系的应用为主色调提供反衬和丰富作用。中国建筑色彩本身在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北方天气较寒冷。建筑中,房屋的主题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地方,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充分挖掘了对比色、互补色的视觉能量。本片中,即继承传统又在此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感。比如,传统的朱红色柱子演绎成艳红艳粉,将传统房檐下横梁采用的蓝绿冷色系延展到柱子之上,并使用琉璃这种现代迷彩材料。璀璨琉璃的扩大了蓝绿冷色系展现面积,同时更反衬主暖色调的辉煌和奢华。再如,红蓝大花的中国传统地毯的设色等都包含以上强烈的中国特色的用色艺术。
如果说在色彩上张艺谋大胆采用金黄色,勇气可嘉的话,但两小时看下来也许会产生视觉疲劳、审美疲劳?那麽铅灰、银等中性、低纯度、稍偏冷色系在片中的应用解决了这个节奏的问题。如,黑衣刺客暗杀御医一家的场面十分精彩,铅黑的夜色笼罩在四川天险的峡谷中,无数黑衣刺客像大雕一样从天而降,从峡谷峰顶直落官家房瓦,手持弯刀。无任何花哨,刀刀夺命,夜色之中更利用绳索在峡谷问追杀骑马奔逃的陈瑾和李曼 审视整部影片这段场景功不可没。运用减法、低调的审美手法,以小节奏的态势推助剧情,精化影片结构。当然,此类色系的应用仍然起到为影片主色调提供反衬、丰富作用。
最后,微观布景仍然保留了暖红色调的大胆运用。漆红宫门,朱红地毯以及深暗红墙。巧妙蕴涵着重阳节的喜庆,亲情的“浓厚”,也就从反面映衬了结局。元杰王子悲壮的自刎,血染菊花,令人扼腕。红色和灯下赋有阴影的黑色与黑夜对比又写照重阳夜宴的悲情,重阳夜宴,所有真相揭开面纱,所有气氛都凝固,所有决定部等待。于是在光线下琉璃柱上方增加了浓重的暗黑。笙萧萧,冷清光,昊天成命。在道具上,细致到纱巾菊花饰,汉白玉低柱灯,菊黄铜方桌等。悲剧又荒唐的表演进行着,往后翻飞胸前纱巾菊花饰以预示夺权行动的开始。瞬时,小王子趁其不备,背后行刺病中的哥哥元祥,在慌乱,迷离,崩溃,徘徊的短暂煎熬下,权欲压倒一切的大王还是亲手弑杀了反叛的小王子元成。微观布景与次颜色对主要人物的心里暗衬,从审美角度来讲恰如其分,使布景艺术的精美传神达到了高潮,生动真实的推动助染了剧情人物之心情。
之所以《《满城尽带黄金甲》布景造型艺术有别于其他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就在于布景制作者将建筑和色彩元素等鲜明化,符合剧情中心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宏观和微观布景造型上艺术运用丰富而大胆,生动而具有主创性,具备了很强的心里说明功能,因此,展示了较强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对所有触类旁通的艺术学科具有一定的品赏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