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现状及青年编辑的职业状态,从职业定位和成长策略两方面为青年编辑提出建议。青年编辑应结合自身编辑实践不断培养学术能力,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有利条件,充实专业知识,做“学者型编辑”。
关键词:职业定位;科研院所;青年编辑;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214-02
我国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主办的科技期刊分别占科技期刊总数的28.8%、25.6%和24.3%[1],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主要力量,在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青年编辑是学术期刊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思想活跃,既想尽快融入编辑角色中,也想在编辑职业上有所成就。但是,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编辑部规模小,不是一线业务部门,受到的重视不足,对所属单位的依赖性强,长久处于这种办刊体制下,青年编辑虽有专业背景和学术热情,但从事编辑工作后对原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少,容易形成安于现状的意识,从而导致竞争意识缺乏。科研院所青年编辑是安于现状还是不断提升自我,走“编研”结合的成长之路?在职称晋升方面,是走原专业系列还是走编辑系列?这些问题都让很多科研院所青年编辑为之烦恼。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现状
多数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都是依靠所属机构专业学科优势创办的,编辑部作为科研院所众多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期刊策划、编辑、出版、校对及发行等业务。科研院所的主要业务是申请科研项目,通过科研成果彰显综合实力从而获得经费支持。学术期刊在科研院所属于非主营业务,编辑部在行政管理中也是被边缘化的部门。受学术评价体制影响,科研院所每年在职称评定统计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时,会提高SCI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权重。虽然科研院所具有丰富的项目成果,但科研人员为了职称评审时更具有优势,更愿意将优质项目成果投稿到SCI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导致科研人员向本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投稿的积极性不高,本单位科技论文大量外流,很多期刊甚至面临稿源不足的局面。
(二)科研院所青年编辑职业状态
从思想意识看,多数科研院所青年编辑是通过转岗或在专业院校毕业后才进入编辑部的,从事编辑工作前对编辑职业并不了解,不能客观地认识编辑职业的特点、岗位职责和工作重心。编辑工作具有较强的奉献性,一篇好文章,读者一般会认为是作者的写作水平高,很少意识到编辑背后付出的辛劳,青年编辑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达到默默无闻“为他人作嫁衣”的境界,从事编辑工作后,青年编辑可能发现编辑工作与原专业工作不符,个人的学术能力也无法得到体现或提升,便会在编辑专业和原专业之间徘徊,在与从事科研工作的同事在学术成果及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对比后,心理上很容易产生落差,导致工作激情骤降。
从成长空间看,科研院所青年编辑在职称评定时面临的压力较大,需要与一线科研人员竞争职称指标,而青年编辑从事编辑工作后对原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少,在项目成果及发表论文的质量及数量上都处于明显劣势。如果走编辑职称系列,编辑职称可通过参加全国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但是副编审及编审需要通过新闻出版部门评审才能获得。科研院所编辑部人员少,青年编辑不仅要从事组稿、退修、编辑、校对等工作,还要承担宣传、发行及报销等日常事务,每天工作任务繁重,无法抽出更多时间潜心从事编辑出版研究,与专业出版社等大型出版机构的编辑相比,科研院所青年编辑在副编审及以上职称评定中的竞争力也稍显不足。
二、青年编辑的职业定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青年编辑应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有利条件,对自己的编辑职业进行合理定位,在编辑实践中脚踏实地向着目标进发,这样不仅能让自己认识到编辑行业的进步空间,还能因实现目标而获得成就感。反之,则可能即使从事编辑工作多年,仍没有多大起色。
(一)职业定位
多数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都是非营利的,更加注重期刊的学术质量。科研院所青年编辑要意识到,只有具备了期刊专业领域的学术判断力,才能在对稿件进行初审、编辑和加工时更有把握;只有依靠自己的专业修养和学术热情从不同角度了解稿件内容、把握研究热点,才能做到准确判断稿件价值,进而决定稿件的取舍。科研院所青年编辑不能丢掉本专业,应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提升专业素养,保持对专业领域的关注,培养学术鉴别力和判断力,以“学者型编辑”为职业定位,从宏观角度掌握学科领域的动态和进展。
(二)职称晋升定位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职称晋升是編辑成长、期刊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科研院所的学术期刊专业性较强,在职称晋升时,多数青年编辑一开始会倾向于原专业系列。但是在晋升副高及以上职称时,青年编辑走原专业系列的竞争性略显不足,此时对于选择原专业系列还是编辑出版系列就需要有所取舍,要根据自身条件对职称晋升进行合理定位。如果有精力追求学术研究,就可以利用科研院所学术平台,选择原专业系列作为职称晋升目标;若更倾向于编辑积累或研究,那么建议尽快走编辑出版系列,通过参加考试获得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后,青年编辑就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积累实践经验开始更专业的编辑研究,为高级职称评定做准备。
三、成为“学者型编辑”的策略
(一)利用科研院所有利条件提高专业水平
科研院所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战场。青年编辑可基于科研院所主持的项目,获取专业领域研究动态;利用科研院所举办的项目评审会、项目成果及学术交流会等有利条件,现场听取专家成果报告,与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各项目研究进展;利用科研院所一线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培养优质作者和优秀专家等潜在资源,掌握青年一线科研人员的学术动态;利用科研院所专业图书馆查阅文献,掌握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积累专业知识;青年编辑还可继续攻读在职硕士或博士学位,更全面地提升专业技能,为成为“学者型编辑”创造条件。 (二)结合编辑实践,培养研究能力
1.编辑出版研究。在编辑工作中,青年编辑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结合自身编辑实践,不断查阅编辑出版文献;要充分利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等出版物了解编辑出版方向和热点;要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编辑类微信公众号如啄木鸟的天空、咬文嚼字、编辑之友的短文,积累编辑技能,提高学术素养及研究能力。
2.积极申报课题。青年编辑从事课题研究不仅能提升业务能力,还能实现从埋头看稿向学习探究的转变,督促青年编辑不断进步[3]。青年编辑要积极主动申请课题,既可以依托科研院所申请专业课题或项目,也可以申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各省期刊协会、各省科学技术期刊学会等组织的编辑出版课题,发表学术见解,扩大参与科研活动的范围。
3.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撰写学术论文是提高青年编辑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对青年编辑快速成长有促进作用[4]。青年编辑要做有心人,总结、梳理、归纳专业领域及编辑出版专业方面的知识或经验,分析日常工作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通过撰写学术论文培养文字运用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及思维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撰写学术论文、查阅文献的过程中,青年编辑还能学习前人的编辑经验,这对自己快速掌握相关研究进展有很大帮助[5]。
(三)积极参与行业交流
青年编辑通过行业交流,可以共享资源、扩展思路,有效提高编辑自身水平,增强期刊的学术性和创新性[6]。积极参加编辑培训或学术会议,不仅能集中学习编校技巧,还能系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各类编辑学(协)会、期刊内部交流群等都是青年编辑与专家及同行交流的好平台,积极参加各省或编辑学会组织的青年编辑技能大赛或论坛可以结识更多编辑同行,进入青年编辑圈,寻找适合自己的群体。信息时代科研院所青年编辑不能闭门造车,应该顺势“走出去”,除了参加各类编辑学会议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参加本行业的学术交流会,加强与专家的交流,通过专家角度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与专家建立联系并积极互动[7]。
四、结语
在科研院所办刊体制下,部分青年编辑虽然对职业定位和成长道路存在一定困惑,但是只要做好职业定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青年编辑未来一定能在编辑行业有所作为。在脚踏实地地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青年编辑应向“学者型编辑”发展,利用科研院所的各种有利条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任胜利.究竟有多少种学术期刊?[EB/OL].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do=blog&id=34422&mod=space&uid=38899,2021-01-12.
[2] 张曼莉,李嫣.科研院所非核心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J].编辑学报,2016(S1):7.
[3] 张辉洁,唐秋姗,罗萍,等.建设“学者型编辑”队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J].传播与版权,2019(12):112-115.
[4] 蔣亚儒.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成长途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5):121-123.
[5] 来冰华.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方法与建议[M]//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2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422-426.
[6] 王维朗,刘志强,游滨.科技期刊编辑提升科研能力的途径及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8(9):50-53.
[7] 李丹霞,黄崇亚,吉鹏程,等.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之路——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与编辑业务培训[M]//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16).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181-184.
作者简介:谭桂丽(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编辑,工程师,研究方向:学术期刊评价、编辑出版。
关键词:职业定位;科研院所;青年编辑;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214-02
我国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主办的科技期刊分别占科技期刊总数的28.8%、25.6%和24.3%[1],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主要力量,在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青年编辑是学术期刊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思想活跃,既想尽快融入编辑角色中,也想在编辑职业上有所成就。但是,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编辑部规模小,不是一线业务部门,受到的重视不足,对所属单位的依赖性强,长久处于这种办刊体制下,青年编辑虽有专业背景和学术热情,但从事编辑工作后对原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少,容易形成安于现状的意识,从而导致竞争意识缺乏。科研院所青年编辑是安于现状还是不断提升自我,走“编研”结合的成长之路?在职称晋升方面,是走原专业系列还是走编辑系列?这些问题都让很多科研院所青年编辑为之烦恼。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现状
多数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都是依靠所属机构专业学科优势创办的,编辑部作为科研院所众多科室之一,主要负责期刊策划、编辑、出版、校对及发行等业务。科研院所的主要业务是申请科研项目,通过科研成果彰显综合实力从而获得经费支持。学术期刊在科研院所属于非主营业务,编辑部在行政管理中也是被边缘化的部门。受学术评价体制影响,科研院所每年在职称评定统计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时,会提高SCI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权重。虽然科研院所具有丰富的项目成果,但科研人员为了职称评审时更具有优势,更愿意将优质项目成果投稿到SCI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导致科研人员向本单位主办的学术期刊投稿的积极性不高,本单位科技论文大量外流,很多期刊甚至面临稿源不足的局面。
(二)科研院所青年编辑职业状态
从思想意识看,多数科研院所青年编辑是通过转岗或在专业院校毕业后才进入编辑部的,从事编辑工作前对编辑职业并不了解,不能客观地认识编辑职业的特点、岗位职责和工作重心。编辑工作具有较强的奉献性,一篇好文章,读者一般会认为是作者的写作水平高,很少意识到编辑背后付出的辛劳,青年编辑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达到默默无闻“为他人作嫁衣”的境界,从事编辑工作后,青年编辑可能发现编辑工作与原专业工作不符,个人的学术能力也无法得到体现或提升,便会在编辑专业和原专业之间徘徊,在与从事科研工作的同事在学术成果及职称晋升等方面进行对比后,心理上很容易产生落差,导致工作激情骤降。
从成长空间看,科研院所青年编辑在职称评定时面临的压力较大,需要与一线科研人员竞争职称指标,而青年编辑从事编辑工作后对原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少,在项目成果及发表论文的质量及数量上都处于明显劣势。如果走编辑职称系列,编辑职称可通过参加全国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但是副编审及编审需要通过新闻出版部门评审才能获得。科研院所编辑部人员少,青年编辑不仅要从事组稿、退修、编辑、校对等工作,还要承担宣传、发行及报销等日常事务,每天工作任务繁重,无法抽出更多时间潜心从事编辑出版研究,与专业出版社等大型出版机构的编辑相比,科研院所青年编辑在副编审及以上职称评定中的竞争力也稍显不足。
二、青年编辑的职业定位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青年编辑应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有利条件,对自己的编辑职业进行合理定位,在编辑实践中脚踏实地向着目标进发,这样不仅能让自己认识到编辑行业的进步空间,还能因实现目标而获得成就感。反之,则可能即使从事编辑工作多年,仍没有多大起色。
(一)职业定位
多数科研院所主办的学术期刊都是非营利的,更加注重期刊的学术质量。科研院所青年编辑要意识到,只有具备了期刊专业领域的学术判断力,才能在对稿件进行初审、编辑和加工时更有把握;只有依靠自己的专业修养和学术热情从不同角度了解稿件内容、把握研究热点,才能做到准确判断稿件价值,进而决定稿件的取舍。科研院所青年编辑不能丢掉本专业,应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提升专业素养,保持对专业领域的关注,培养学术鉴别力和判断力,以“学者型编辑”为职业定位,从宏观角度掌握学科领域的动态和进展。
(二)职称晋升定位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职称晋升是編辑成长、期刊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科研院所的学术期刊专业性较强,在职称晋升时,多数青年编辑一开始会倾向于原专业系列。但是在晋升副高及以上职称时,青年编辑走原专业系列的竞争性略显不足,此时对于选择原专业系列还是编辑出版系列就需要有所取舍,要根据自身条件对职称晋升进行合理定位。如果有精力追求学术研究,就可以利用科研院所学术平台,选择原专业系列作为职称晋升目标;若更倾向于编辑积累或研究,那么建议尽快走编辑出版系列,通过参加考试获得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后,青年编辑就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积累实践经验开始更专业的编辑研究,为高级职称评定做准备。
三、成为“学者型编辑”的策略
(一)利用科研院所有利条件提高专业水平
科研院所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主战场。青年编辑可基于科研院所主持的项目,获取专业领域研究动态;利用科研院所举办的项目评审会、项目成果及学术交流会等有利条件,现场听取专家成果报告,与专家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各项目研究进展;利用科研院所一线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培养优质作者和优秀专家等潜在资源,掌握青年一线科研人员的学术动态;利用科研院所专业图书馆查阅文献,掌握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积累专业知识;青年编辑还可继续攻读在职硕士或博士学位,更全面地提升专业技能,为成为“学者型编辑”创造条件。 (二)结合编辑实践,培养研究能力
1.编辑出版研究。在编辑工作中,青年编辑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结合自身编辑实践,不断查阅编辑出版文献;要充分利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等出版物了解编辑出版方向和热点;要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编辑类微信公众号如啄木鸟的天空、咬文嚼字、编辑之友的短文,积累编辑技能,提高学术素养及研究能力。
2.积极申报课题。青年编辑从事课题研究不仅能提升业务能力,还能实现从埋头看稿向学习探究的转变,督促青年编辑不断进步[3]。青年编辑要积极主动申请课题,既可以依托科研院所申请专业课题或项目,也可以申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各省期刊协会、各省科学技术期刊学会等组织的编辑出版课题,发表学术见解,扩大参与科研活动的范围。
3.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撰写学术论文是提高青年编辑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对青年编辑快速成长有促进作用[4]。青年编辑要做有心人,总结、梳理、归纳专业领域及编辑出版专业方面的知识或经验,分析日常工作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通过撰写学术论文培养文字运用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及思维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撰写学术论文、查阅文献的过程中,青年编辑还能学习前人的编辑经验,这对自己快速掌握相关研究进展有很大帮助[5]。
(三)积极参与行业交流
青年编辑通过行业交流,可以共享资源、扩展思路,有效提高编辑自身水平,增强期刊的学术性和创新性[6]。积极参加编辑培训或学术会议,不仅能集中学习编校技巧,还能系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各类编辑学(协)会、期刊内部交流群等都是青年编辑与专家及同行交流的好平台,积极参加各省或编辑学会组织的青年编辑技能大赛或论坛可以结识更多编辑同行,进入青年编辑圈,寻找适合自己的群体。信息时代科研院所青年编辑不能闭门造车,应该顺势“走出去”,除了参加各类编辑学会议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参加本行业的学术交流会,加强与专家的交流,通过专家角度了解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与专家建立联系并积极互动[7]。
四、结语
在科研院所办刊体制下,部分青年编辑虽然对职业定位和成长道路存在一定困惑,但是只要做好职业定位,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青年编辑未来一定能在编辑行业有所作为。在脚踏实地地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青年编辑应向“学者型编辑”发展,利用科研院所的各种有利条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任胜利.究竟有多少种学术期刊?[EB/OL].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do=blog&id=34422&mod=space&uid=38899,2021-01-12.
[2] 张曼莉,李嫣.科研院所非核心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J].编辑学报,2016(S1):7.
[3] 张辉洁,唐秋姗,罗萍,等.建设“学者型编辑”队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J].传播与版权,2019(12):112-115.
[4] 蔣亚儒.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成长途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5):121-123.
[5] 来冰华.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快速成长的方法与建议[M]//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2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422-426.
[6] 王维朗,刘志强,游滨.科技期刊编辑提升科研能力的途径及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8(9):50-53.
[7] 李丹霞,黄崇亚,吉鹏程,等.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之路——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与编辑业务培训[M]//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16).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181-184.
作者简介:谭桂丽(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编辑,工程师,研究方向:学术期刊评价、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