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举屋制度中的物理学原理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屋制度是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这样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这种方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在宋《营造法式》中名为举折,在记述江南建筑做法的《营造法源》中谓之提栈。举架、举折、提栈的作用和目的相同,只是由于时代或地区的不同,具体做法略有差异。同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一样,举屋制度这一营造方法也是在千百年来古代建筑的营造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屋面曲线形态是举屋制度这一古建筑营造方法赖已产生的基础。在我国“四川牧马山东汉墓出土的陶制建筑,上下两段屋面的坡度不同,脊部坡度大,檐部坡度小,檐部上反”。说明了这种举屋制度在东汉时期已经在民间广泛使用。可是作为一个较为完善的古建筑营造制度,从现代历史资料来看,它最早出现在北宋(1100)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看样》一书,在《法式》看详中记述有:“今来举屋制,以前后橑檐方心相去远近,分为四分,白橑檐方背上至脊博背上,四分中举起一分。虽殿阁与厅
  堂及廊屋之类,略有增加,大抵皆以四分举一为祖,正与经传相合。”后人称为“四分举一制度”,如图1所示。而在随后的举屋之法中又说道:“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橑檐方心相去远近,分为三分,若余屋柱头作或不出跳着,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橑檐方背至脊博背举起一分,如屋深三丈即举起一仗”,后人称为“三分举一制度”,如图2所示。但是,“从两个不同举高的举屋制度的标志图形和数据中我们发现,两个屋面的总坡度角相差很大,分别为26。35′和33。42′。与之相应的两者各辕架的坡度角亦相差很大。可是两个屋面曲线的曲度几乎完全相同,两者就如同一根定行的曲线,曲线的陡缓随举高的高矮发生变化。由此,关于举高与屋面坡曲度的关系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举屋制度的举折法中,举高的高矮与屋面的曲度无关,而与屋面的坡度和各辕架的坡度成正比,举高高则坡度陡,坡度角大,举高矮则坡度矮,坡度角小,这论证了《营造法式》中”举中峻慢“即举高决定屋面峻慢之说是准确而科学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这种曲线和摆线很相似,按照这种举屋制度所形成的屋顶曲面所具有的功能在《考工记》中的记述为:“上欲尊而宇欲卑,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但是,为什么会“吐水疾而溜远”呢?实际上这种举屋制度包含有很深刻的科学道理。下面笔者分别给予详细叙述。
  [TP5CW118。TIF,BP#]
  1“吐水疾”的物理学原理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一个分析学的基本问题:“一个支点在重力作用下,从一个给定点到不在它下方的另一点,如果不计摩擦力,问沿什么样的路线滑下所需时间最短”,(如图3所示)这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最速降线问题的起源。显然,很多人一开始就会认为连接两点的直线距离最短,所以应该是沿直线下滑最快,1696年6月瑞士数学家约翰·伯奴利在《教师学报》(Acta Eruditorum)上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要草率的做出判断,虽然直线AB的确是连接A、B两点的最短路线,但通过实验证明,它却不是所用时间最短的路线。”早在1638年,伽利略在《论两种新科学》一书中认为此线是弧线,尽管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否定掉了,但他却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1697年,牛顿、伯奴利、莱布尼辞等人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这条最速降线是旋轮线,。这是在16世纪的数学界的一件大事。图4是旋轮线,它和摆线一样,该曲线是由半径为a的圆周上的一点在这个圆沿x轴滚动时,所走过的轨迹。半径a越大,旋轮线就越陡,但是它们的曲度都是相同的,这和我国古代的举屋制度中“举高的高矮与屋面的曲度无关”,经过实地考证和相关图纸对照研究,凡是严格按照举屋制度建造的屋面曲度几乎相同且与“旋轮线”相近,这说明我国古代先民早在东汉早期就已经将这一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了,这也解释了《考工记》中为何“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的问题。
  [TP5CW119。TIF,BP#]
  2“吐水—溜远”的物理学原理
  根据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原理,在两个起点高度以及终点高度都相同的两条斜滑轨道,一条是直线,[TP5CW120。TIF,Y#]一条是曲线,如果摩擦力不计,将两个小球同时从同一起点向下自由滑落,离开轨道的速度是相同的,再依据抛体运动的相关知识可以知道,沿直线斜滑轨道下滑的小球离开轨道时是作斜下抛运动,而沿曲线斜滑轨道下滑的小球离开轨道时是作近似于平抛运动(图5)。
  因为抛出点的高度相同,根据公式
  h=[SX(]1[]2[SX)]gt2
  可知他们下落的时间t相同。
  又因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运动,斜下抛的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
  ux=ucosa,
  s2=uxt=tucosa,
  s1=ut,
  因为ucosa  所以s2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知道,小球抛出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小,则抛出的水平距离就越远,这就是为什么“溜远”的科学道理。
  通过以上对中国古代举屋制度的科学解释不难理解,中国“斜坡屋面”的这种设计能够使雨水以最快的速度排泄干净,从而防止了雨水的渗漏,这也是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大屋顶建设简单到“只有两道工序——在望板上铺一层薄桐油灰,上面再铺2~4厘米厚的灰背,再上面是纯白灰瓦瓦”的原因。(而传[HJ1。63mm]统工艺“在望板上要铺上传统的灰背材料以及麻刀、桐油等,工序至少7、8道,以达到完全防水的效果。按照太和殿的等级,屋顶施工还会铺上一层铅质的苫背”)正是由于大屋顶的这种设计“既减轻了屋顶重量又不影响功能,虽然太和殿历经几百年未曾大修,屋顶仍然保持完好并没有出现漏雨现象。”我国的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一定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等待我们去探索和挖掘,这也提醒我们,在欣赏我国古代建筑的时候不能只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去理解,还要多以科学的视野、从技术的角度去探索,因为科学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技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任何合理的技术产品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它产生的初期都是为了实现某一项功能而存在的,在功能实现的基础上,人们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可能会赋予它更多的文化内涵。
  【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通用技术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研究”(课题号DHA070157)】
其他文献
问题提出:杠杆是物理学的一类模型。在力的作用下能围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都归纳为杠杆。绳子、硬杆、弹簧连结形成的连结体系中,我们常常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来解决硬杆连结问题。实际上,物体通过绳子、弹簧等软的物体连结时,我们也可将绳子、弹簧看作杠杆来分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杠杆来处理绳子、硬杆、弹簧等组成的连结体系统呢?  1绳子连结体的杠杆策略  绳子连结体指用绳子连结而组成的系统,此系统的杠杆处理方法
期刊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重点是第一宇宙速度、卫星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的计算、比较,是匀速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嫦娥奔月等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总结如下:  1 理解基本规律、概念  1.1 基本规律  (1)F=GMmr2.  (2)F=mv2r=mrω2=m4π2T2r  1.2 基本概念
期刊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发现以下情况:不少学生在物理课上认真听讲,自己感觉听会了,但到自己做题时往往无从下手,特别是题目比较长的综合计算题,常常大脑一片空白,问他们原因时,学生说“太难了,题目看不懂”,可是经教师一点拨,又觉得很容易.在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他们一般都认为是“粗心”,其实,经过笔者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根本不是“问题太难”和“粗心”,而恰恰在于他们的审题能力差.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深入细
期刊
初中科学教材(浙教版)的电学部分有两个重要的电学实验:一是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二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两个电学实验属于科学中考的核心考点,围绕这两个重要的电学实验,近年的中考试题所占的比例、难度、试题变化都非常大。涉及到的科学方法也很多,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换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等。但有一点往往容易被师生们忽视,这两个电学实验都需要“多次测量”实验数据。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物理无论是在学习内容还是在学习难度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由于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很难做到理解性记忆,对于一些实践性的问题缺乏探究意识和解题方法的反思与总结。浮力作为初中物理知识考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际问题的解答上确实难度系数较大。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历,主要探究了处理初中物理浮力相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对初中物理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期刊
1 栏目特点及教学现状  1.1 栏目的编排特点  新教材 “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高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处理好初高中的台阶问题,注意了能力和方法的训练与培养,注意了叙述的启发性,给学生留有较多的独立思考余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特别是在正文
期刊
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时光,对爱,对痛楚。高考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据我心头的,满满的都是逝去的高中岁月。那些回忆,不管当时有多失落,或是欣喜,或是疯狂的热爱,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四章第六节《自感和互感》这节课中,教师一般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自感与互感现象,掌握自感和互感的产生原因,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是电磁感应的最后一节,前面已经解决了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楞次定律)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大问题,而自感和互感现象是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的认识提升,并且互感和自感的知识还要为下一章的
期刊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组成,实验课程还能够极大地丰富物理课堂,提升物理课程的魅力.本文将具体谈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魅力”.rn1 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rn物理实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