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新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中,重新凝练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即语言构建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其中审美鉴赏和创造包括“鉴赏”和“创造”两个方面。这两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鉴赏是创造的起点和基础,创造是鉴赏的归宿和目的。对美缺乏鉴赏能力的人,是难以创造美的。因此,我试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来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读”为本,感受文本的语音美
学生审美鉴赏的开端起于“读”,而非教师的“讲”,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经验和感受。《四溟诗话》有言: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文与诵自古以来就不可分割,经典的诗文和诵读艺术一经结合,就将形成一种极具美感的听觉感受。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坚持以“读”为本,使学生主动感悟文本的語音美,能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琵琶行》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读,了解全诗的大意和感情基调,接着一边播放配乐诗朗诵一边播放配图,使学生的感官在多媒体的触动下,加深对该诗词的理解。最后,在解析完全诗的重点字词和大意之后,我设计了“三重读”的朗读方案,以“女生单独读—男生单独读—男女齐读”的方式,使朗读产生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律美。再如在《再别康桥》一课中,我首先组织了“谈谈我经历过的离别”的分享会,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经历过的离别,分享告别时产生的忧愁、无奈、孤独的情感。接着,我组织朗读比赛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将诗读出口,因为有了前面离情的铺垫,学生在诵读时有的读出了浓浓的寂寥、惆怅的感情,有的读出了愁情中的乐观与洒脱。同学们在朗读中让听者如临其境,如见真人,如闻其声,拨动心弦,激发感情,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都在诵读中获得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提纲挈领,品鉴文章的整体美
在传统的阅读讲解中,教师习惯性地采用“肢解性”教学的手法,先从文章中最小的单位字与词开始教起,然后再讲解句子、篇章、段落,而忽略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控和理解。高中的课文相比初中阶段篇幅更长、难度也更大,因此要特别关注学生对语境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发现文章的整体美。文章的整体美体现在结构、情感意蕴、主题等多个方面。提纲挈领并非忽略关键的字、词、句,而是注重全文的整体把握,品鉴文章的整体美。例如在《故都的秋》中,作者开头这样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统领全文。作者通过所选择的不同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写和刻画。比如写“秋雨”,作者选取了以下的角度:从视觉写雨“灰沉沉的”;从听觉写雨“息列索落”;从感觉写雨,阵阵“冷风”。又比如写北国的槐树那一段,渲染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写了悲凉之感,紧扣“悲凉的秋色”。故都的秋,色是冷色“灰”,声是寥落,感觉是凉冷的。文中的清、净、悲凉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纲挈领,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味故都的秋味。
三、含英咀华,鉴赏文章的细节美
著名学者席勒提出,真正美的艺术品不能光靠内容,还要依靠细节来完成一切。不少作品不仅内容情节极其具有感染力,其细节也极具有特点。要深入感知文章之美,则少不了对其细节进行品味。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若要让学生对文章形成更好的审美感知,则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文章的语言细节。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中妻子第一次见到“我”时的细节描写很生动:“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其中“用力”搭配“盯”,可谓绝配。可以想象,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眼前突然出现与自己订婚的那个男人,会是怎样的情形?好奇对方的样貌是肯定的,但出于姑娘家的羞涩,再加上拘于礼数,肯定不敢长时间看。在教学中可用文中的“盯”与其他表现“看”的词汇,如“望”“瞟”“瞪”作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仅用“看”“望”“瞟”等动词都有所不及,用“瞪”,又是太过了,而用“盯”则恰到好处。“盯”字本身就有仔细看的意思,再加上一个“用力”,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仔细的一眼足够看清对方的样貌,而“用力”除了看清外,更融入了妻子的兴奋新奇感。后文的“跳”、“钻”可见她的天真直率,一个受礼教观念影响的既羞涩、质朴又率真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析细节,学生才能体味其中的丰富内涵,感知文字之美,文章之美。再如《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这一情节中,大母“顷之,持一象笏至……”。“顷之”表示时间很短,但又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去深入思考,展开讨论,分析探究其中的意蕴,老祖母的动作竟然能那样迅速,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就能深切感受到老祖母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以及对孙子的殷切的期待,从而让学生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达到鉴赏美的目的。
四、依托课堂,引导学生创造美
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这都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再创造由鉴赏美到创造美,才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最终指归。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在教会学生鉴赏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美,让审美成为创造的源泉和内动力。我们这里讲的创造美不仅仅是用优美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用作文或口语交际的形式来呈现,更重要的是要用文学之美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涵养品德,塑造美的人格,进而创造美的生活。如在学习写景类散文的时候,就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所表现的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爱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感情;从欣赏作品里的优秀人物典型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料,接受精神洗礼,提升精神境界,在获得美的陶冶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美的人格。
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只有从基本功出发,从每一堂课做起,从学生的兴趣培养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以“读”为本、提纲挈领、含英咀华、引导创造四个方面出发,从而促进高中生感受文本的语音美、品鉴文章的整体美、鉴赏文字的细节美,进而引导学生创造美,全面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奏响“审美之声”。
一、以“读”为本,感受文本的语音美
学生审美鉴赏的开端起于“读”,而非教师的“讲”,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经验和感受。《四溟诗话》有言: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文与诵自古以来就不可分割,经典的诗文和诵读艺术一经结合,就将形成一种极具美感的听觉感受。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坚持以“读”为本,使学生主动感悟文本的語音美,能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琵琶行》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读,了解全诗的大意和感情基调,接着一边播放配乐诗朗诵一边播放配图,使学生的感官在多媒体的触动下,加深对该诗词的理解。最后,在解析完全诗的重点字词和大意之后,我设计了“三重读”的朗读方案,以“女生单独读—男生单独读—男女齐读”的方式,使朗读产生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律美。再如在《再别康桥》一课中,我首先组织了“谈谈我经历过的离别”的分享会,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经历过的离别,分享告别时产生的忧愁、无奈、孤独的情感。接着,我组织朗读比赛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将诗读出口,因为有了前面离情的铺垫,学生在诵读时有的读出了浓浓的寂寥、惆怅的感情,有的读出了愁情中的乐观与洒脱。同学们在朗读中让听者如临其境,如见真人,如闻其声,拨动心弦,激发感情,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都在诵读中获得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提纲挈领,品鉴文章的整体美
在传统的阅读讲解中,教师习惯性地采用“肢解性”教学的手法,先从文章中最小的单位字与词开始教起,然后再讲解句子、篇章、段落,而忽略了对全文的整体把控和理解。高中的课文相比初中阶段篇幅更长、难度也更大,因此要特别关注学生对语境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发现文章的整体美。文章的整体美体现在结构、情感意蕴、主题等多个方面。提纲挈领并非忽略关键的字、词、句,而是注重全文的整体把握,品鉴文章的整体美。例如在《故都的秋》中,作者开头这样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统领全文。作者通过所选择的不同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写和刻画。比如写“秋雨”,作者选取了以下的角度:从视觉写雨“灰沉沉的”;从听觉写雨“息列索落”;从感觉写雨,阵阵“冷风”。又比如写北国的槐树那一段,渲染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写了悲凉之感,紧扣“悲凉的秋色”。故都的秋,色是冷色“灰”,声是寥落,感觉是凉冷的。文中的清、净、悲凉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纲挈领,注重文章的整体把握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味故都的秋味。
三、含英咀华,鉴赏文章的细节美
著名学者席勒提出,真正美的艺术品不能光靠内容,还要依靠细节来完成一切。不少作品不仅内容情节极其具有感染力,其细节也极具有特点。要深入感知文章之美,则少不了对其细节进行品味。教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若要让学生对文章形成更好的审美感知,则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文章的语言细节。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中妻子第一次见到“我”时的细节描写很生动:“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其中“用力”搭配“盯”,可谓绝配。可以想象,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眼前突然出现与自己订婚的那个男人,会是怎样的情形?好奇对方的样貌是肯定的,但出于姑娘家的羞涩,再加上拘于礼数,肯定不敢长时间看。在教学中可用文中的“盯”与其他表现“看”的词汇,如“望”“瞟”“瞪”作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仅用“看”“望”“瞟”等动词都有所不及,用“瞪”,又是太过了,而用“盯”则恰到好处。“盯”字本身就有仔细看的意思,再加上一个“用力”,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仔细的一眼足够看清对方的样貌,而“用力”除了看清外,更融入了妻子的兴奋新奇感。后文的“跳”、“钻”可见她的天真直率,一个受礼教观念影响的既羞涩、质朴又率真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品析细节,学生才能体味其中的丰富内涵,感知文字之美,文章之美。再如《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这一情节中,大母“顷之,持一象笏至……”。“顷之”表示时间很短,但又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去深入思考,展开讨论,分析探究其中的意蕴,老祖母的动作竟然能那样迅速,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就能深切感受到老祖母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以及对孙子的殷切的期待,从而让学生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达到鉴赏美的目的。
四、依托课堂,引导学生创造美
学生能够发现美、鉴赏美这都不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再创造由鉴赏美到创造美,才是语文审美教育的最终指归。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在教会学生鉴赏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美,让审美成为创造的源泉和内动力。我们这里讲的创造美不仅仅是用优美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用作文或口语交际的形式来呈现,更重要的是要用文学之美来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涵养品德,塑造美的人格,进而创造美的生活。如在学习写景类散文的时候,就应该引导学生在鉴赏作品所表现的自然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爱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感情;从欣赏作品里的优秀人物典型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养料,接受精神洗礼,提升精神境界,在获得美的陶冶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美的人格。
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只有从基本功出发,从每一堂课做起,从学生的兴趣培养着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以“读”为本、提纲挈领、含英咀华、引导创造四个方面出发,从而促进高中生感受文本的语音美、品鉴文章的整体美、鉴赏文字的细节美,进而引导学生创造美,全面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奏响“审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