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各高校都建立起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它已经成为社会志愿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选取地方工科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志愿者组织,针对其建设、运转、功能发挥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志愿组织的有关思路,以期促进社会整体志愿帮扶氛围的形成。
关键词 志愿者组织 工科高校 建设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队伍年轻、活动积极、热情高涨。自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至今,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纷纷建立,已经发展为高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高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志愿服务提高青年大学生素质,尤其是对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文理兼顾的素质和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在武汉高等院校已超过80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已达到118.33万人。总体上,武汉工科院校和人数相对较多。地理上,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和国家整体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无论政府还是高校对社会志愿者组织发展尤为重视,也持续关注青年大学生这支志愿者组织主力军的成长和发展。
二、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受地方高校发展和周围环境氛围的客观影响,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志愿者组织整体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1、工科高校青年志愿者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队伍流失严重。
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由于学校发展需要,近几年建立了新校区,而仪器设备、专业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校本部,导致学生在大三接触专业学习时需要从新校区搬迁到校本部。因此经常出现如下情况:一方面学校和各学院的青年志愿者组织中,志愿者大多数是大一的学生,在接触到志愿者工作时,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新鲜感,经过一年的成长以后,工作逐渐熟悉,经验不断积累,逐步成为志愿者组织的骨干,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和活动的策划。但是,随着学生大三开始搬迁校区,大部分骨干、核心人员流失,有经验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无暇顾及新一届成员的培训、培养,周期太短使得队伍长期处于摸索阶段,很难成熟。另一方面,由于步入高年级的学生忙于考证、过级、考研、找工作,导致志愿者成员退出青年志愿者协会或隐性退出协会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在此基础上,志愿者队伍缺乏指导,高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急需得到提高,这也成为影响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活动内涵欠缺,创新意识不够。
在目前的高校志愿者活动中,形式主义、被动参与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志愿者活动无新意,志愿服务行动的精神和内涵受损。在很多地方工科高校,由于缺乏人文社科类的丰富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还停留在“为了做活动进行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层面上,有时就是为了完成高校的日常德育教育。还有很多志愿者组织为了得到领导老师的认可,或为了团队的评优赚取群众的眼球,对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置之不理,热衷于开展一些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志愿者组织成员急需沉下心,从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以传承和创新,激发广大志愿者的热情和睿智,逐渐创建和形成服务品牌项目,发扬志愿精神。
3、工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知识和技能匮乏,不能学以致用。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区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历来提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既服务社会又加深专业学习。但由于工科高校志愿者的知识结构分配不均,相关理论和知识还很欠缺。例如医、法、农等专业的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农村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但对于工科院校志愿者却有着无法言状的尴尬,工科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难以有效对接。同时,由于理论和实践参差不齐,学生本身的知识还不扎实,技能还不全面,加上相关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的短期培训内讲述,服务本身所需要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方法处于缺失状态,因而造成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仅仅停留在“嘴上交流”,更多的是“倾诉和倾听”的服务方式。
三、对策和建议
如今,地方工科院校志愿者人数规模还在逐年增加,社会需求不断地提高,而志愿团队人才的短缺,志愿活动的浅显,品牌项目的匮乏,影响着着这支队伍的长远发展。因此,志愿者组织实现专业化,推进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势在必行。
1、加强志愿组织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业务培训十分重要,特别是参加如医疗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对业务能力不强的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从而推进志愿服务协调高效地进行。此外,对志愿者的心理培训也至关重要,因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最开始往往对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可能遇到的障碍等预期不足,因此必须让志愿者做好提供服务的心理准备。培训的方式可采用讲座、阅读、研讨、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讨论、案例和角色扮演、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进行。此种培训方式一般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要对志愿工作有总体全面的认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该如何去实施志愿服务等;二是要使志愿者学会相互协调的能力,明确他们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懂得如何和其他志愿者做好协调工作,如何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服务对象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等。
当然,对于许多非技术性的志愿服务,如社会服务、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都是临时招募志愿者,服务内容对志愿者的业务能力要求并不高,因此对此类志愿者往往只需要进行第二种培训,就能很好开展志愿者行动。无论哪种志愿服务,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效果,培训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首要部分,是打造专业化志愿组织团队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建立高校志愿者组织的人才培养机制。
志愿者组织中的骨干多是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过来人”,他们会用科学、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是基层团委,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把志愿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引入学分制,按照课程的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着力培养志愿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责任心,在长期的活动中,总结经验并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作为资料保留,使得志愿组织的发展建设连贯。另一方面,学校可派出专门的老师进行管理、跟踪调查,同时对同学们的志愿活动数量、质量进行评价认定,记录在案。
3、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进团队服务的专业化。
品牌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品牌越高志愿事业的边际效应越大。有了品牌必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有机会获得更多方面的支持。打造品牌项目,首先根据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找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契合点,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是品牌项目的基础。其次要坚持高标准持续战略,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成效,争取与社会产生联动效益。第三,要主动宣传,树立形象,发挥志愿者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以武汉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为例,在长期积累和开拓的基础上,结合团省委的号召和社会的需求,陆续打造出了几个具有良好社会效应和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如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向日葵计划”,成功申请成为省级志愿项目,先后被省市级多方媒体报道,也荣获国家、省级奖项多项;白衣天师联合服务队,依托医学专业,建立“爱心义诊”、“防艾宣传”等迎合国家主流的品牌项目,多次走出校门,爱心义诊,获得过全国“优秀社团”称号,推动高校志愿者组织不断完善和创新。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关键词 志愿者组织 工科高校 建设
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队伍年轻、活动积极、热情高涨。自1993年底,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至今,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纷纷建立,已经发展为高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高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志愿服务提高青年大学生素质,尤其是对培养工科院校大学生文理兼顾的素质和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据统计,目前在武汉高等院校已超过80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已达到118.33万人。总体上,武汉工科院校和人数相对较多。地理上,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和国家整体跨越发展的重要支点,无论政府还是高校对社会志愿者组织发展尤为重视,也持续关注青年大学生这支志愿者组织主力军的成长和发展。
二、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受地方高校发展和周围环境氛围的客观影响,地方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志愿者组织整体的良好可持续发展。
1、工科高校青年志愿者人员流动性较大,人才队伍流失严重。
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由于学校发展需要,近几年建立了新校区,而仪器设备、专业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校本部,导致学生在大三接触专业学习时需要从新校区搬迁到校本部。因此经常出现如下情况:一方面学校和各学院的青年志愿者组织中,志愿者大多数是大一的学生,在接触到志愿者工作时,有着极大的热情和新鲜感,经过一年的成长以后,工作逐渐熟悉,经验不断积累,逐步成为志愿者组织的骨干,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和活动的策划。但是,随着学生大三开始搬迁校区,大部分骨干、核心人员流失,有经验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无暇顾及新一届成员的培训、培养,周期太短使得队伍长期处于摸索阶段,很难成熟。另一方面,由于步入高年级的学生忙于考证、过级、考研、找工作,导致志愿者成员退出青年志愿者协会或隐性退出协会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在此基础上,志愿者队伍缺乏指导,高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急需得到提高,这也成为影响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工科高校志愿者组织活动内涵欠缺,创新意识不够。
在目前的高校志愿者活动中,形式主义、被动参与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志愿者活动无新意,志愿服务行动的精神和内涵受损。在很多地方工科高校,由于缺乏人文社科类的丰富师资力量和学生基础,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多还停留在“为了做活动进行志愿服务”的形式主义层面上,有时就是为了完成高校的日常德育教育。还有很多志愿者组织为了得到领导老师的认可,或为了团队的评优赚取群众的眼球,对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置之不理,热衷于开展一些短时期轰轰烈烈的活动。志愿者组织成员急需沉下心,从活动的形式、内容、效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以传承和创新,激发广大志愿者的热情和睿智,逐渐创建和形成服务品牌项目,发扬志愿精神。
3、工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知识和技能匮乏,不能学以致用。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密集区域,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历来提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既服务社会又加深专业学习。但由于工科高校志愿者的知识结构分配不均,相关理论和知识还很欠缺。例如医、法、农等专业的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农村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但对于工科院校志愿者却有着无法言状的尴尬,工科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难以有效对接。同时,由于理论和实践参差不齐,学生本身的知识还不扎实,技能还不全面,加上相关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的短期培训内讲述,服务本身所需要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方法处于缺失状态,因而造成了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仅仅停留在“嘴上交流”,更多的是“倾诉和倾听”的服务方式。
三、对策和建议
如今,地方工科院校志愿者人数规模还在逐年增加,社会需求不断地提高,而志愿团队人才的短缺,志愿活动的浅显,品牌项目的匮乏,影响着着这支队伍的长远发展。因此,志愿者组织实现专业化,推进高校志愿者组织建设势在必行。
1、加强志愿组织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业务培训十分重要,特别是参加如医疗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性强的志愿服务活动,必须对业务能力不强的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从而推进志愿服务协调高效地进行。此外,对志愿者的心理培训也至关重要,因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最开始往往对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可能遇到的障碍等预期不足,因此必须让志愿者做好提供服务的心理准备。培训的方式可采用讲座、阅读、研讨、实地参观、观看录像、专题讨论、案例和角色扮演、素质拓展训练等方式进行。此种培训方式一般要涉及两个内容:一是要对志愿工作有总体全面的认识,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该如何去实施志愿服务等;二是要使志愿者学会相互协调的能力,明确他们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懂得如何和其他志愿者做好协调工作,如何学会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服务对象承担何种社会责任等。
当然,对于许多非技术性的志愿服务,如社会服务、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都是临时招募志愿者,服务内容对志愿者的业务能力要求并不高,因此对此类志愿者往往只需要进行第二种培训,就能很好开展志愿者行动。无论哪种志愿服务,为了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效果,培训作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首要部分,是打造专业化志愿组织团队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2、建立高校志愿者组织的人才培养机制。
志愿者组织中的骨干多是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善于思考和总结的“过来人”,他们会用科学、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主要是基层团委,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机制,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把志愿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引入学分制,按照课程的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着力培养志愿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责任心,在长期的活动中,总结经验并形成文字、图片、视频等,作为资料保留,使得志愿组织的发展建设连贯。另一方面,学校可派出专门的老师进行管理、跟踪调查,同时对同学们的志愿活动数量、质量进行评价认定,记录在案。
3、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进团队服务的专业化。
品牌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品牌越高志愿事业的边际效应越大。有了品牌必定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有机会获得更多方面的支持。打造品牌项目,首先根据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找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契合点,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是品牌项目的基础。其次要坚持高标准持续战略,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成效,争取与社会产生联动效益。第三,要主动宣传,树立形象,发挥志愿者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以武汉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为例,在长期积累和开拓的基础上,结合团省委的号召和社会的需求,陆续打造出了几个具有良好社会效应和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如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向日葵计划”,成功申请成为省级志愿项目,先后被省市级多方媒体报道,也荣获国家、省级奖项多项;白衣天师联合服务队,依托医学专业,建立“爱心义诊”、“防艾宣传”等迎合国家主流的品牌项目,多次走出校门,爱心义诊,获得过全国“优秀社团”称号,推动高校志愿者组织不断完善和创新。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