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地处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也由此拉开了序幕。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62.5亿元,是1978年9.85亿元的148.5倍,财政总收入187.4亿元,比1978年的1.68亿元增长了110.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47元增加到6971元;1978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仅5492万元,按当时人均计算,人均储蓄额仅14.53元,2007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042.34亿元,人均储蓄额达2.044万元。
金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改革开放响彻一声惊雷,原本沉寂和几近灭绝了的民营经济迅速复苏和发芽,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如和煦的阳光照临,金华地区的民营经济也就宛如一朵盛开的奇葩,蓬勃而灿烂。经过30年来的发展,民营经济在金华经济中已居“十分天下有其九”的主导地位。浙中金华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从复苏兴起到迅速发展、不断壮大,在推进富民强市加快浙中崛起,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中发挥“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强劲动力在于改革开放和思想大解放,巨功至伟在于勤劳智慧、敢闯敢干的金华老百姓!总结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突破“盆地意识”的制约,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为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强劲的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金华人的“盆地意识”比较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较长时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金华不少个私企业为了合法生存,或者为了少惹麻烦,迫不得已戴上了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思想不敢解放,行动不敢放开,发展个私民营经济不敢理直气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华广泛发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将历次思想大解放所激发出来的干劲和精神化为奋起直追、迎难而上的具体实践,大力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
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使之成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创业创新的强大动力,金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致力于选准、选好载体,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实推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突破“左”的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桎梏,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九十年代中期,全市上下广泛开展“冲出盆地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推进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进入新世纪,2003年组织全市上下开展了“学、接、建”即“北学苏州、南学中山、省内学宁波,接轨上海、融入国际、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活动,在学习先进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推进了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2007年下半年开始,金华市乘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强劲东风,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全面深入开展了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对照要求,寻找差距,改进工作,加强服务;各类创业主体也在大讨论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了创业创新、再创辉煌的激情,有力地推进了全市上下思想的大解放,有力地促进了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为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为金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第二,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大力支持和鼓励创业实践
金华民营经济的复苏和兴起,起始于1978年底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土地由农民个人家庭承包为核心的改革,使农民个人和家庭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洗脚上岸”,从狭小的土地中走了出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特别使那些有特殊秉赋的劳动者由农业走向了二三产业,从农村走向城镇,从本地市场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直接促成“百工之乡”的金华地区个体手工业的复苏和私营工业的重新兴起。原来是“百52”的农民和“手艺人”,是浙中金华民营经济从复苏兴起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创业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明确提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尊重群众的创业权利和自主选择,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大胆进行创业实践,突破单一所有制形式,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金华第一批个体私营企业的创业者90%来自农村,目前企业资产已达几亿、十几亿、几十亿,大都是先前的农民。挑货郎担、开家庭作坊等方式,是其创业的起点,“想尽千方百计、用尽千言万语、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就是这些农民创业者的真实写照。
金华是浙江省最早允许农民务工经商、允许农民长途贩运、允许对农民放开城乡市场的地方之一,在全省也率先推进乡镇企业转制。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多业并举”,为金华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政企不分、机制僵滞、竞争力减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学习台州、温州等地创造的股份合作制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产权可以量化到个人、职工可以参股、经营者和企业骨干可以持大股等政策,使一大批乡镇集体企业转变为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具有内在创业冲动的新型市场主体,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抢占先机。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商品市场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迅速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商品短缺、特别是农村商品供给严重不足,流通渠道不畅。金华抢占了这个先机,敢于排除干扰,顺应民意,创设“马路市场”,积极培育、大力发展商品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创造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商机。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为发端,金华各类商品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为数众多的商品专业市场与本地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相适应,为众多规模小、技术层次低、组织结构简单的企业提供了共享式销售平台和场所,使大量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和具有较强互补性和替代商品有了集中交易的载体。商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也为金华广大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创设了有声有色的大舞台,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强劲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截至2007年底,金华市商品专业市场达403个,覆盖和连接全市85%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年成交额1072亿元,占全省9000亿元的1/9强。其中1亿元以上的市场44个,超10亿元的市场15个,超100亿元的市场2个。2007年,被誉为“小商品海洋”的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成交额达 348.37亿元,连续17年居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之首。永康的中国科技五金城也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市场的领先地位,市场成交额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00.85亿元。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商品市场和专业市场,是金华率先冲破计划经济藩篱、走向市场经济的突破口,是金华民营企业加速完成资本初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在计划经济薄弱地带和缝隙中发展起来的通向全国和全世界的商品贸易通道。金华地区不断发展的商品市场把成千上万个体工商户、家庭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内部细致的分工协作。优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商品营销网络,成为推动金华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点的“块状经济”,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金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奥秘之一,在于不失时机地抓住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和民间投资异常活跃的新特点,大力发展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点的“块状经济”。“块状经济”与各类特色的专业市场紧密结合,形成了群体化的规模优势,把分散在若干农户家庭和中小企业的潜在生产要素,变成整体集聚性的现实生产要素,把一些乡村局部的生产优势转化成综合的经济优势,使“块状经济”成为金华最有活力、最富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特色产业优势。
目前,全市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已占生产总值的50%强,初步形成了汽摩配、医药化工、工艺礼品、鞋帽服装等几十个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是金华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的一大体现,在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一是提高了产业配套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如永康的五金机械已集聚了6000多家企业,经济总量和上交税收都已占到永康全市的60%多;二是加快了浙中区域农村工业化进程,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农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金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有167.5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63.9%,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3.5%来自非农产业,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加快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速度。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跨市县的大产业区正在崛起。目前,浙中区域“块状经济”出现了特色工业园区的新形式,全市12个重点园区吸引了几千家企业,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集聚、企业重组和管理、技术的提升,成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四是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形成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块状经济中心或城镇集聚的趋势。2007年,全市一年增加11.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达510万人,全市城镇人口比重达57.81%。
第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上规模、增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造提高民营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新平台
金华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主动适应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着力推进工业经济的创业创新,民营工业企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市28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6.4%,完成工业产值1042.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46.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4个百分点。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狠抓扶优扶强政策措施的落实,涌现了一大批上规模企业。2007年全市以民营为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04家,比2005年净增1433家。目前,全市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7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有140家,5000万元到1亿元的有313家,1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有1249家。企业的装备水平、吸纳技术和人才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盈利能力都有较大提升。
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造提高民营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新平台,金华市将设立在市科技园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建立时的O.62平方公里拓展到7.02平方公里。为推进科技进步,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资金,基本上都用于民营企业,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金华民营企业更加注重集约发展和节约发展,在实现产销稳步增长的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有新的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O.9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7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6%,其中实现利润9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5%。通过几年来的致力营造和不断优化,金华科技创新的氛围日趋浓厚,民营企业创新的意识也日益高涨。
第六,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扎实推进创业创新,营造和优化良好的政策环境
民营经济的发展,快速积累了大量民间资本。目前,金华民间资金至少有1200亿元以上。为了促进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从而创造出政府投资带动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民间投资成为投资主体的新格局。
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金华市最大限度地开放投资领域,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只要国家没有规定限制准入的经济社会领域的产品、技术、服务和产业,对预期有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对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向民间资本开放,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公益型项目;积极建立和完善“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体制及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权或产权依法转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参股、特许经营、并购、BOT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构建了多元化的投资竞争主体;积极探索有效的融资机制,拓宽民间资金筹资渠道。通过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推行企业财产抵押贷款、推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等方式,探索面向民营企业的新型融资机制;允许通过股权转换、增资扩股、资产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增大民间资本的股份,探索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等,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使民间投资更加活跃;注重抓大扶小,实行有力的财税政策支持。从2004年开始,市区设立1亿元的小企业专项贷款资金,逐步解决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还对个体工商户和初创小企业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初创培育期的小企业地方所得税的优惠和标准厂房租金补贴等等方面,实行有力的财税政策支持。
2007年10月以来,金华市为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眼于鼓励全社会创业,着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先后出台了若干意见、实施意见以及推进工业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加快汽车产业发展以及鼓励节能降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的同时,重在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经济微观主体各方面的服务,对进一步促进金华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必将产生积极的效应。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政策研究室)
金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改革开放响彻一声惊雷,原本沉寂和几近灭绝了的民营经济迅速复苏和发芽,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如和煦的阳光照临,金华地区的民营经济也就宛如一朵盛开的奇葩,蓬勃而灿烂。经过30年来的发展,民营经济在金华经济中已居“十分天下有其九”的主导地位。浙中金华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从复苏兴起到迅速发展、不断壮大,在推进富民强市加快浙中崛起,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中发挥“生力军”的重要作用,强劲动力在于改革开放和思想大解放,巨功至伟在于勤劳智慧、敢闯敢干的金华老百姓!总结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六个方面:
第一,突破“盆地意识”的制约,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为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强劲的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金华人的“盆地意识”比较浓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较长时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金华不少个私企业为了合法生存,或者为了少惹麻烦,迫不得已戴上了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思想不敢解放,行动不敢放开,发展个私民营经济不敢理直气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华广泛发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将历次思想大解放所激发出来的干劲和精神化为奋起直追、迎难而上的具体实践,大力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
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思想观念的大解放,使之成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创业创新的强大动力,金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致力于选准、选好载体,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实推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突破“左”的思想和“两个凡是”的桎梏,大力推进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九十年代中期,全市上下广泛开展“冲出盆地思想大讨论”活动,大力推进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进入新世纪,2003年组织全市上下开展了“学、接、建”即“北学苏州、南学中山、省内学宁波,接轨上海、融入国际、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活动,在学习先进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推进了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2007年下半年开始,金华市乘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强劲东风,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全面深入开展了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对照要求,寻找差距,改进工作,加强服务;各类创业主体也在大讨论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了创业创新、再创辉煌的激情,有力地推进了全市上下思想的大解放,有力地促进了创业富民、创新强市,为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也为金华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第二,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大力支持和鼓励创业实践
金华民营经济的复苏和兴起,起始于1978年底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土地由农民个人家庭承包为核心的改革,使农民个人和家庭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洗脚上岸”,从狭小的土地中走了出来,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特别使那些有特殊秉赋的劳动者由农业走向了二三产业,从农村走向城镇,从本地市场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直接促成“百工之乡”的金华地区个体手工业的复苏和私营工业的重新兴起。原来是“百52”的农民和“手艺人”,是浙中金华民营经济从复苏兴起到不断发展壮大的创业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明确提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尊重群众的创业权利和自主选择,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大胆进行创业实践,突破单一所有制形式,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金华第一批个体私营企业的创业者90%来自农村,目前企业资产已达几亿、十几亿、几十亿,大都是先前的农民。挑货郎担、开家庭作坊等方式,是其创业的起点,“想尽千方百计、用尽千言万语、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的精神,就是这些农民创业者的真实写照。
金华是浙江省最早允许农民务工经商、允许农民长途贩运、允许对农民放开城乡市场的地方之一,在全省也率先推进乡镇企业转制。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多业并举”,为金华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随着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政企不分、机制僵滞、竞争力减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在学习台州、温州等地创造的股份合作制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产权可以量化到个人、职工可以参股、经营者和企业骨干可以持大股等政策,使一大批乡镇集体企业转变为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具有内在创业冲动的新型市场主体,调动了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激发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抢占先机。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商品市场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迅速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商品短缺、特别是农村商品供给严重不足,流通渠道不畅。金华抢占了这个先机,敢于排除干扰,顺应民意,创设“马路市场”,积极培育、大力发展商品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创造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商机。以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为发端,金华各类商品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为数众多的商品专业市场与本地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相适应,为众多规模小、技术层次低、组织结构简单的企业提供了共享式销售平台和场所,使大量劳动力密集型商品和具有较强互补性和替代商品有了集中交易的载体。商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也为金华广大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创设了有声有色的大舞台,更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强劲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截至2007年底,金华市商品专业市场达403个,覆盖和连接全市85%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年成交额1072亿元,占全省9000亿元的1/9强。其中1亿元以上的市场44个,超10亿元的市场15个,超100亿元的市场2个。2007年,被誉为“小商品海洋”的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市场成交额达 348.37亿元,连续17年居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之首。永康的中国科技五金城也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市场的领先地位,市场成交额首次突破300亿元,达到300.85亿元。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商品市场和专业市场,是金华率先冲破计划经济藩篱、走向市场经济的突破口,是金华民营企业加速完成资本初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在计划经济薄弱地带和缝隙中发展起来的通向全国和全世界的商品贸易通道。金华地区不断发展的商品市场把成千上万个体工商户、家庭企业连接在一起,形成内部细致的分工协作。优势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生产在一家一户,规模在千家万户”,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商品营销网络,成为推动金华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点的“块状经济”,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金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奥秘之一,在于不失时机地抓住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和民间投资异常活跃的新特点,大力发展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点的“块状经济”。“块状经济”与各类特色的专业市场紧密结合,形成了群体化的规模优势,把分散在若干农户家庭和中小企业的潜在生产要素,变成整体集聚性的现实生产要素,把一些乡村局部的生产优势转化成综合的经济优势,使“块状经济”成为金华最有活力、最富有带动力和辐射力的特色产业优势。
目前,全市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已占生产总值的50%强,初步形成了汽摩配、医药化工、工艺礼品、鞋帽服装等几十个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块状经济”。“块状经济”是金华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的一大体现,在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效应:一是提高了产业配套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如永康的五金机械已集聚了6000多家企业,经济总量和上交税收都已占到永康全市的60%多;二是加快了浙中区域农村工业化进程,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就地转移,农村收入稳定增长。目前,金华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有167.5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63.9%,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3.5%来自非农产业,为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三是加快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速度。在区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与跨市县的大产业区正在崛起。目前,浙中区域“块状经济”出现了特色工业园区的新形式,全市12个重点园区吸引了几千家企业,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集聚、企业重组和管理、技术的提升,成为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四是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形成了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块状经济中心或城镇集聚的趋势。2007年,全市一年增加11.4万人,全市常住人口达510万人,全市城镇人口比重达57.81%。
第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上规模、增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造提高民营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新平台
金华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主动适应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着力推进工业经济的创业创新,民营工业企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市289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6.4%,完成工业产值1042.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46.6%,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4个百分点。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狠抓扶优扶强政策措施的落实,涌现了一大批上规模企业。2007年全市以民营为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04家,比2005年净增1433家。目前,全市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有17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有140家,5000万元到1亿元的有313家,1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有1249家。企业的装备水平、吸纳技术和人才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盈利能力都有较大提升。
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造提高民营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新平台,金华市将设立在市科技园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建立时的O.62平方公里拓展到7.02平方公里。为推进科技进步,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资金,基本上都用于民营企业,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金华民营企业更加注重集约发展和节约发展,在实现产销稳步增长的同时,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都有新的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6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O.9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7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6%,其中实现利润99.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5%。通过几年来的致力营造和不断优化,金华科技创新的氛围日趋浓厚,民营企业创新的意识也日益高涨。
第六,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扎实推进创业创新,营造和优化良好的政策环境
民营经济的发展,快速积累了大量民间资本。目前,金华民间资金至少有1200亿元以上。为了促进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从而创造出政府投资带动所产生的“乘数效应”,民间投资成为投资主体的新格局。
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金华市最大限度地开放投资领域,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只要国家没有规定限制准入的经济社会领域的产品、技术、服务和产业,对预期有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对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向民间资本开放,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公益型项目;积极建立和完善“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体制及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权或产权依法转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参股、特许经营、并购、BOT等多种形式参与投资,构建了多元化的投资竞争主体;积极探索有效的融资机制,拓宽民间资金筹资渠道。通过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推行企业财产抵押贷款、推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等方式,探索面向民营企业的新型融资机制;允许通过股权转换、增资扩股、资产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增大民间资本的股份,探索建立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等,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使民间投资更加活跃;注重抓大扶小,实行有力的财税政策支持。从2004年开始,市区设立1亿元的小企业专项贷款资金,逐步解决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还对个体工商户和初创小企业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初创培育期的小企业地方所得税的优惠和标准厂房租金补贴等等方面,实行有力的财税政策支持。
2007年10月以来,金华市为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眼于鼓励全社会创业,着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先后出台了若干意见、实施意见以及推进工业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加快汽车产业发展以及鼓励节能降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的同时,重在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经济微观主体各方面的服务,对进一步促进金华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必将产生积极的效应。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