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土地资源是属于国家非常关键的自然资源,在国家发展中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条件下,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不断调整土地资源,拓展土地利用空间,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土地整理流程复杂、涉及用地类型多、规模大,所需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数额巨大,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具有预防和降低土地整理专项资金风险的免疫作用,对我国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笔者通过以Y市为例,分析和发现Y市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问题包括审计力量供给机制不畅,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率低,审计整改要求执行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不仅可以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还助力了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专项资金 审计
一、Y市土地整理專项资金审计基本情况
Y市矿产资源丰富,但随着常年挖煤采矿工程的进行,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矿区出现地面沉陷,地表也被破坏。Y市本着综合规划、全面推进、加快建设的实施原则,以有效解决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全面进行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综合治理。2016至2018年,Y市土地整理资金计划分别安排了 95.67亿元、108.96亿元和39亿元。截至2018年,市财政累计支付各区土地整理资金243.63亿元,三年间共验收储备土地4286.56公顷,其中2018年验收土地1258.86公顷,入库986.25公顷。早在2016年的《“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明晰了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新重点,明确了“从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况,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新任务。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是加强和规范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安排审计机关定期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Y市的土地整理工作在全国开展时间较早,有关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拨付使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比较完善,与城市的健康发展、民生的改善息息相关,因此近年来Y市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也是Y市政府审计的重点内容。
二、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供给机制不畅
Y市2018年度土地整理项目达150个,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复杂的审计数据,参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只有10名,审计力量明显不足。而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需要运用土地、会计、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审计小组缺乏复合型人才。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包含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开展土地整理资金审计工作对审计力量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土地、财政领域的各项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而且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还与资金使用的效益挂钩,这更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绩效审计的实战能力。对于工作年限较长的审计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也从事了较长时间的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但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无法较快适应新的审计理念和要求。对于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较少受到旧思维模式的束缚, 能够较快接收新事物,但是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和丰富的审计经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另外,大部分审计人员只擅长其专业领域,对专业之外的知识了解甚少,审计队伍缺乏复合型人才。其次,审计人员缺少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实践机会。由于“土地整理”的概念较为新颖,审计机关安排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不多,大多数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中,缺少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实际执行能力。最后,缺乏完整、系统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培训体系。随着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全面展开,审计署及地方审计机关也不断加大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培训力度。但是审计培训缺少针对性和长期性,安排给审计人员的培训大多是一次性的项目培训,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效果性,审计人员无法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二)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率低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不断被应用,电子办公系统也在政府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审计工作开创了无纸化办公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工作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仍以传统审计方式为主,而且各地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也只是利用计算机登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网站查询相关的审计数据。以Y市审计局开展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为例,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办公系统相关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的现象,为此审计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提供数据的变化情况,审计效率不高。这一方面反映了被审计单位不注重数据信息的更新,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导致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时要考虑审计的实时性。
虽然Y市审计局在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数据没有及时更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不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另外,审计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只关注当前的审计数据,忽视以前的数据同现在的数据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联系,缺少对数据进行动态地分析。
(三)审计整改要求执行难
Y市2018年度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沉淀较多、未专款专用、未及时清理导致长期闲置、使用效益低等。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Y市审计局按照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将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披露,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建议。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整改建议的要求、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但是通过对比Y市历年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报告,我们发现审计发现的问题存在共性,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三、完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措施
随着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逐渐开展,审计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和分析寻求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和完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实践中,如果能够理清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流程,充分利用多方审计力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抓住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环节,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有效防范各类审计风险,就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土地整理专项审计。
(一)强化审计力量
首先,培养审计复合型人才。学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理论知识,包括涉及到的审计、计算机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同时,不断规范审计资格准入制度,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同时制定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考评制度,努力使人才结构趋于完善。其次,增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实践机会,锻炼审计人员实务。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项目时可以多增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的安排,让审计人员多多参与到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的实践当中,鼓励审计人员努力学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相关知识,积极探索创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高效地将技术与方法运用到审计工作当中,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后,完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培训体系。审计机关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经验丰富的高级审计师或者审计工作人员开展课堂讲解,并通过对实务案例的分析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实务技能和操作能力,引导审计人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同的审计人员依据业务水平的高低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方案,结合实施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需要的知识技能对培训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根据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来打造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审计机关还要根据审计人员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审计人员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利用外部多方审计成果
审计机关在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资源的方式来有效解决审计资源不足、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人才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全部或部分成果,审计机关可以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作为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不仅可以让审计体系的三大马车并驾齐驱,相互协调,融合为一个整体。还可以在横向上拓宽审计范围的广度,不断扩大审计规模;在纵向上加深审计程度的深度,能够全面地反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涉及的各项经济活动,保证发现问题的全面性。审计机关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还有利于促进政府审计人员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比较自身与其他审计工作人员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审计程序的实施、审计技术与方法上的差异,分析自身的不足,无形之中获得了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审计工作人员在某些领域上的经验,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程度,有效开展审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潜力。
(三)创新审计方式
随着土地整理项目规模的扩大、土地整理专项资金需求的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审计线索的隐蔽性不断增强,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党政机关的办事效率,也加快了无纸化办公推动进程,成为党政机关重要的办公手段,大量办公资料都将以电子资料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中。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需要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工作保持一致的更新步调,同步更新办公手段,逐步加强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加大土地整理数据的电子化程度。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多种取证途径,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保持联系畅通,借助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与被审计单位建设共同的联网审计平台,不仅保证了审计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也打通了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审计部门可以利用信息的沟通反馈,挖掘审计线索、搜集审计证据,不断与被审计单位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审计调查的实施、审计取证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
同时,审计人员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Y市审计局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组充分运用计算机来协助完成审计工作。随着大数据审计的不断普及与应用,在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时运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大势所趋,将收集到的审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加大了场外审计的应用力度,同时也为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方案、明确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重点提供有效的支撑。如果审计人员面临繁重的审计任务、复杂的审计数据,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按时审计工作,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抽样审计,这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审计抽查,抽样审计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完成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
四、研究结论
Y市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有利于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实践可以在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慢慢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2(01):6-11.
[2] 方宁.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3.
[3] 金晓斌,黄玮,易理强,等.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J].中国土地科学,2008(06):57-62.
[4] 寇永红,吕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审计研究,2014(04)
[5] 李建华,陈其辉.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系统工程,2009,27(03):68-72.
作者简介:刘洋(1996—),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審计硕士,兰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政府审计。
笔者通过以Y市为例,分析和发现Y市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存在的问题,问题包括审计力量供给机制不畅,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率低,审计整改要求执行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不仅可以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还助力了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土地整理 专项资金 审计
一、Y市土地整理專项资金审计基本情况
Y市矿产资源丰富,但随着常年挖煤采矿工程的进行,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采矿区出现地面沉陷,地表也被破坏。Y市本着综合规划、全面推进、加快建设的实施原则,以有效解决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全面进行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综合治理。2016至2018年,Y市土地整理资金计划分别安排了 95.67亿元、108.96亿元和39亿元。截至2018年,市财政累计支付各区土地整理资金243.63亿元,三年间共验收储备土地4286.56公顷,其中2018年验收土地1258.86公顷,入库986.25公顷。早在2016年的《“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明晰了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发展的新重点,明确了“从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落实情况,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新任务。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是加强和规范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安排审计机关定期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Y市的土地整理工作在全国开展时间较早,有关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和拨付使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比较完善,与城市的健康发展、民生的改善息息相关,因此近年来Y市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也是Y市政府审计的重点内容。
二、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力量供给机制不畅
Y市2018年度土地整理项目达150个,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复杂的审计数据,参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只有10名,审计力量明显不足。而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需要运用土地、会计、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审计小组缺乏复合型人才。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包含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开展土地整理资金审计工作对审计力量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土地、财政领域的各项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而且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还与资金使用的效益挂钩,这更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绩效审计的实战能力。对于工作年限较长的审计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也从事了较长时间的传统财务收支审计,但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无法较快适应新的审计理念和要求。对于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较少受到旧思维模式的束缚, 能够较快接收新事物,但是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和丰富的审计经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另外,大部分审计人员只擅长其专业领域,对专业之外的知识了解甚少,审计队伍缺乏复合型人才。其次,审计人员缺少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实践机会。由于“土地整理”的概念较为新颖,审计机关安排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不多,大多数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中,缺少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实际执行能力。最后,缺乏完整、系统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培训体系。随着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全面展开,审计署及地方审计机关也不断加大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培训力度。但是审计培训缺少针对性和长期性,安排给审计人员的培训大多是一次性的项目培训,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效果性,审计人员无法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二)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率低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不断被应用,电子办公系统也在政府机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审计工作开创了无纸化办公时代,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工作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我国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仍以传统审计方式为主,而且各地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也只是利用计算机登录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网站查询相关的审计数据。以Y市审计局开展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为例,审计组发现被审计单位办公系统相关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的现象,为此审计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提供数据的变化情况,审计效率不高。这一方面反映了被审计单位不注重数据信息的更新,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导致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时要考虑审计的实时性。
虽然Y市审计局在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运用了计算机,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数据没有及时更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不能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另外,审计人员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只关注当前的审计数据,忽视以前的数据同现在的数据是否存在某种程度的联系,缺少对数据进行动态地分析。
(三)审计整改要求执行难
Y市2018年度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是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沉淀较多、未专款专用、未及时清理导致长期闲置、使用效益低等。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Y市审计局按照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将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披露,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建议。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整改建议的要求、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但是通过对比Y市历年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报告,我们发现审计发现的问题存在共性,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三、完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措施
随着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逐渐开展,审计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通过研究和分析寻求有效的措施来改进和完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实践中,如果能够理清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流程,充分利用多方审计力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抓住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环节,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有效防范各类审计风险,就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土地整理专项审计。
(一)强化审计力量
首先,培养审计复合型人才。学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理论知识,包括涉及到的审计、计算机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同时,不断规范审计资格准入制度,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同时制定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考评制度,努力使人才结构趋于完善。其次,增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实践机会,锻炼审计人员实务。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项目时可以多增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的安排,让审计人员多多参与到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项目的实践当中,鼓励审计人员努力学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相关知识,积极探索创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高效地将技术与方法运用到审计工作当中,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最后,完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培训体系。审计机关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培训课程,邀请专业的、经验丰富的高级审计师或者审计工作人员开展课堂讲解,并通过对实务案例的分析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实务技能和操作能力,引导审计人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不同的审计人员依据业务水平的高低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方案,结合实施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需要的知识技能对培训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根据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来打造培训内容。在培训过程中,审计机关还要根据审计人员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审计人员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利用外部多方审计成果
审计机关在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资源的方式来有效解决审计资源不足、审计人员数量不足、人才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全部或部分成果,审计机关可以减少重复审计,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作为审计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不仅可以让审计体系的三大马车并驾齐驱,相互协调,融合为一个整体。还可以在横向上拓宽审计范围的广度,不断扩大审计规模;在纵向上加深审计程度的深度,能够全面地反映土地整理专项资金涉及的各项经济活动,保证发现问题的全面性。审计机关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还有利于促进政府审计人员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通过比较自身与其他审计工作人员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审计程序的实施、审计技术与方法上的差异,分析自身的不足,无形之中获得了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审计工作人员在某些领域上的经验,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程度,有效开展审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潜力。
(三)创新审计方式
随着土地整理项目规模的扩大、土地整理专项资金需求的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审计线索的隐蔽性不断增强,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党政机关的办事效率,也加快了无纸化办公推动进程,成为党政机关重要的办公手段,大量办公资料都将以电子资料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中。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需要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工作保持一致的更新步调,同步更新办公手段,逐步加强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加大土地整理数据的电子化程度。审计人员应当选择多种取证途径,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保持联系畅通,借助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与被审计单位建设共同的联网审计平台,不仅保证了审计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也打通了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审计部门可以利用信息的沟通反馈,挖掘审计线索、搜集审计证据,不断与被审计单位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审计调查的实施、审计取证的顺利开展,不断提高审计效率与质量。
同时,审计人员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Y市审计局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组充分运用计算机来协助完成审计工作。随着大数据审计的不断普及与应用,在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时运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大势所趋,将收集到的审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加大了场外审计的应用力度,同时也为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方案、明确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重点提供有效的支撑。如果审计人员面临繁重的审计任务、复杂的审计数据,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按时审计工作,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抽样审计,这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审计抽查,抽样审计是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完成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谨性。
四、研究结论
Y市开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有利于提高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公平,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审计实践可以在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慢慢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 蔡春,朱荣,蔡利.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理论分析与实现路径探讨——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的视角[J].审计研究,2012(01):6-11.
[2] 方宁.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3.
[3] 金晓斌,黄玮,易理强,等.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J].中国土地科学,2008(06):57-62.
[4] 寇永红,吕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审计研究,2014(04)
[5] 李建华,陈其辉.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系统工程,2009,27(03):68-72.
作者简介:刘洋(1996—),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審计硕士,兰州财经大学,研究方向:政府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