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手段与哈佛大学规则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冠生先生在《曾国藩的手段》一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曾国藩手下有一名青年将领,名叫李金旸,不到30岁就已经勇冠三军。有一次,李金旸战败,陷入敌人阵营中,后来逃了回来。其手下有人以此诬陷他通贼,曾国藩明辨其冤,将诬告者绳之以法。
  某日,李金旸谒见,称赞“中堂明见万里”,感激涕零。不料,曾国藩却突然传令:李金旸虽然不是通贼,却打了败仗,着以军法从事。旋即,李金旸被绑赴东门外处斩。此事传出,“闻者无不惊骇”。
  这就是曾国藩,明察于秋毫之末:被诬告,还你清白;打了败仗,则必须军法从事。一码是一码,绝不营私舞弊。仔细想来,曾国藩之所以以书生身份统帅千军万马,与他的手段高超不无关系。
  我不禁想到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一件事。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书籍毁于一旦。这场大火把一个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这之前,这个学生违反图书馆规则,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据为己有,还是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他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接下来却把这个学生开除了。
  原来,哈佛大学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一个是晚清重臣,一个是世界名校,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对比起来,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曾国藩治军靠的是纪律,哈佛治校靠的是规则。
  在当下这个“潜规则”泛滥的年代,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校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学校教学管理不是一般项目任务的分派与完成,它除了教学任务管理外,还应该包含教学思想管理、教学制度管理两部分。学校教学管理各部分具有不同的范围和内容。  [关键词] 教学思想;教学任务;教学制度;管理;内容    学校教学是学校基础性工作,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管理的研究还是实践,人们对它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任务
当前高职学生是我国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相对较大。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强化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必要的,这样能够适当地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现在
经常听人们说美国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中不存在德育,美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由教会来完成的,教育的内容就是宗教。对此我一直深表怀疑。尤其是当自己到了美国,更不相信单单靠教会的力量就可以把道德开展得那么深入、那么广泛,更不相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在青少年品格塑造方面会是一个空白地带。与此同时,我也坚信美国的德育教育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方法与模式。那么,美国德育与宗教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从美国的做法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英语学科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及意志等各项非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英语学习中如果没有两者的积极参与和协同作用是不可能学有成效的。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塑造一个人良好的品格,同时又能够优化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积极的学习情感和高效的学习效果。如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