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事管理信息化流程优化与实践

来源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iwe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满足公立医院改革对药事管理的新要求,降低医院药占比,加强合理用药监测,提高互联网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建设智能化药品管理体系;通过数据分析用药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管控流程,逐步建成用药全流程管控体系;建设药事管理数据支撑体系,持续跟踪、改进;通过互联网方式对外扩展药学服务。结果经过实践,医院药占比控制在30%以下,并且逐年降低;抗菌药物管理各项指标均已达到相关要求;互联网药学服务已全面展开。结论医院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数据为支撑,以点带面,逐步完善药事管理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药事管理成效。
其他文献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基于大数据集成平台,设计了患者全程随访管理系统,以患者为中心,整合了患者院内院外的健康数据,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系统为患者提供“健康-疾病-愈后-随访”的精细化诊疗服务,优化患者体验。本文从需求分析、数据集成、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应用效果5个方面对随访系统进行介绍,并总结了在院内肺结节项目组的应用成效,证实了该系统确实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全程随访管理平台的现状和未来需改进的要点。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融合互联网思维和智能化手段,研发全市统一的核酸检测管理系统,构建“实名认证、网上登记、扫码即用、亮码即采、结果速查”等功能模块,实现预约登记、采样检测、结果查询等全流程业务管理,实现多点采样、区域调配、全市统检,可将样本精确分配至尚有工作余量的检测机构,实现合理的资源统筹,满足市民自愿检测需求和区域应急处置工作要求。本文着重介绍支撑大型群体、服务全流程的核酸检测管理系统设计与构建,旨在为相同应用场景提供借鉴意义。
目的全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优化完善危急值管理流程。方法以危急值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期间的数据及经验为依托,对照管理期间发生的变化,分析危急值管理对医院带来的影响。结果2018年第一季度危急值处置及时率为81.31%,2019年第四季度危急值处置及时率为97.80%,危急值处置及时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借助先进的信息平台,从危急值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保障了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
目的建立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对相关病例进行数据化管理,以期寻找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收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相关专业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结构化处理。通过与电子病历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使两者结合形成完整的病史记录数据。结果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治理,已应用于临床管理。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专科数据库基本规范了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数据,并与国际标准统一,利于推动循证医学发展。
目的构建门诊病案首页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方法以北京市30家三级医疗机构2017年度的数据为基础,围绕首页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设立指标,利用赋权综合打分方法,量化评价医疗机构门诊病案首页上报质量。结果获取了各家医疗机构上报的数据,对各家医疗机构病案首页数据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评分,直观反映出在门诊病案首页上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论本研究设立的评价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向各医疗机构反馈问题,可为提高数据质量、服务医改监测政策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目的利用药品使用监测等数据完成针对儿童用药的基药目录调整实践探索,为基药目录调整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对药品使用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多维度分析,聚焦问题,引入模型,通过筛选与计算,筛查目标药品。结果利用国家药品使用监测系统的海量数据,完成了40所儿童医院的药品使用分析,设计并完善了针对儿童用药的基药目录调整模型的测算维度表。通过实践探索,筛查出阿奇霉素和哌拉西林他䂳巴坦作为目标药品,并提出针对儿童用药的适宜剂型和规格。结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多维度药物政策分析,充分利用医药大数据,逐步构建与完善针对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