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体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教师的追捧。微课的最主要特点是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特别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微课的出现给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带来了全新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重难点的把握与理解,而且还有利于形成实践能力,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探索;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呈现的魅力日益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一些内容需要学生反复观摩和理解。而微课教学的出现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串联,而且还能实现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因此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有利于教师实现异步式教学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近些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学生由于在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诸多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同一节信息技术课,很多学生的获得感是不同的。特别是针对一些基础差的同学甚至对电脑操作产生了一定的畏难情绪。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获得一定的发展。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情实际,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习难度进行分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挑战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以此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例如:在讲“Microsoft PPT 2013背景设置”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三档不同的微课。C档的微课,主要向学生介绍PPT2013内置的背景设置,如纯色填充、渐变填充、图片或纹理填充等。这利方法简单易学;B档的微课是在C档的基础上,完成“网格化填充”。通过绘制直线、调整线条透明度、調节线条宽度、拖拽复制等操作,使填充区域产生朦胧的艺术效果;而A档的背景设置则涉及图片的分割、图形转图片、马赛克效果等操作,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学习能力强,知识基础好,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三档微课像三个老师,同时指导着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有效解决了分层学习的问题。
2 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内容之一。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它非常强调理念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另一方面则主要依靠自身的摸索与实践。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教师的示范不能顾及全体学生。而微课的出现,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由浅及深的了解、观看本节课程所涉及的微课内容,然后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操作实践。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针对微课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从中找到不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他们自主的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例如:在FLASH遮罩动画制作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对生活中的各种遮罩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其遮罩原理不甚了解,特别是不能理清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因此,在微课教学中讲解遮罩就像一张被挖空的白纸,我们将这张挖空的白纸放到背景上面,就形成了遮罩。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制作遮罩动画至少需要几个图层?遮罩层和被遮罩层有什么关系?微课出示制作“我的梦,中国梦”遮罩动画,演示制作步骤:
领会原理:遮罩层的作用相当于打开了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被遮罩层的内容。 如图。
1、遮罩层在被遮罩层的上面 2、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透明) 3、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 。
通过微课教学,学生明白了遮罩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实践,使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 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有利于充分展示操作细节
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落实技术的掌握,更要强调其艺术表达力。然而,因为前面两种客观情况的存在, 使得教师的技术讲解时间过长, 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相对变少, 而且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基础薄弱的学生又占用了老师的一些时间,为了保证一节课大部分同学的“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的基本实现,教师就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艺术加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比如:在“Microsoft Word 2013图文混排”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操作步骤多,涉及的工具和菜单也较多,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很难记清操作的流程。因此,笔者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借助微课进行教学。以制作课程表为例,涉及到边框设置、插入图片、表格美化、背景图案等诸多事项。在微课中,对于一些重点操作和细节,我通过语音信息、红圈闪烁、文字标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醒。而且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还可以进行倒退、暂停、快进操作,以适应自己学习的进度。利用微课的方式轻松地再现了操作细节,突破了重难点,学生就能快速地掌握制作技能,这样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艺术加工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了。
总之,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步入了微时代,微课前景无限可观,它不仅适合在校学习,而且适合于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课可以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全玉 对信息技术微课认识与应用的调查与分析《魅力中国》 2016年24期
[2]徐小容 微时代环境下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下旬》2016年8期
[3]庄斌阳 中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应用思考《考试周刊》 2017年8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探索;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所呈现的魅力日益凸显。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点多,操作性强,一些内容需要学生反复观摩和理解。而微课教学的出现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利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串联,而且还能实现分层教学、异步教学,因此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有利于教师实现异步式教学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近些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学生由于在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诸多存在差异,因此对于同一节信息技术课,很多学生的获得感是不同的。特别是针对一些基础差的同学甚至对电脑操作产生了一定的畏难情绪。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一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尽可能的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获得一定的发展。根据教学要求和学情实际,教师可以在课前将学习难度进行分级。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挑战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以此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例如:在讲“Microsoft PPT 2013背景设置”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三档不同的微课。C档的微课,主要向学生介绍PPT2013内置的背景设置,如纯色填充、渐变填充、图片或纹理填充等。这利方法简单易学;B档的微课是在C档的基础上,完成“网格化填充”。通过绘制直线、调整线条透明度、調节线条宽度、拖拽复制等操作,使填充区域产生朦胧的艺术效果;而A档的背景设置则涉及图片的分割、图形转图片、马赛克效果等操作,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学习能力强,知识基础好,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三档微课像三个老师,同时指导着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有效解决了分层学习的问题。
2 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内容之一。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它非常强调理念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的示范,另一方面则主要依靠自身的摸索与实践。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教师的示范不能顾及全体学生。而微课的出现,则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由浅及深的了解、观看本节课程所涉及的微课内容,然后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操作实践。当出现问题时,可以针对微课的内容进行反复观看,从中找到不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他们自主的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例如:在FLASH遮罩动画制作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对生活中的各种遮罩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其遮罩原理不甚了解,特别是不能理清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因此,在微课教学中讲解遮罩就像一张被挖空的白纸,我们将这张挖空的白纸放到背景上面,就形成了遮罩。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制作遮罩动画至少需要几个图层?遮罩层和被遮罩层有什么关系?微课出示制作“我的梦,中国梦”遮罩动画,演示制作步骤:
领会原理:遮罩层的作用相当于打开了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被遮罩层的内容。 如图。
1、遮罩层在被遮罩层的上面 2、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透明) 3、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 。
通过微课教学,学生明白了遮罩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实践,使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3 在信息技术课堂引入微课,有利于充分展示操作细节
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落实技术的掌握,更要强调其艺术表达力。然而,因为前面两种客观情况的存在, 使得教师的技术讲解时间过长, 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相对变少, 而且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基础薄弱的学生又占用了老师的一些时间,为了保证一节课大部分同学的“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的基本实现,教师就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艺术加工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比如:在“Microsoft Word 2013图文混排”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操作步骤多,涉及的工具和菜单也较多,在教师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很难记清操作的流程。因此,笔者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借助微课进行教学。以制作课程表为例,涉及到边框设置、插入图片、表格美化、背景图案等诸多事项。在微课中,对于一些重点操作和细节,我通过语音信息、红圈闪烁、文字标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醒。而且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还可以进行倒退、暂停、快进操作,以适应自己学习的进度。利用微课的方式轻松地再现了操作细节,突破了重难点,学生就能快速地掌握制作技能,这样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艺术加工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了。
总之,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渐步入了微时代,微课前景无限可观,它不仅适合在校学习,而且适合于移动学习、终身学习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微课可以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全玉 对信息技术微课认识与应用的调查与分析《魅力中国》 2016年24期
[2]徐小容 微时代环境下中学信息技术微课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下旬》2016年8期
[3]庄斌阳 中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应用思考《考试周刊》 2017年80期